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老年人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急诊之一,预后不佳。2001年6月~2002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人心力衰竭1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近三年来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临床特点。诊治经过。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部分临床症状不典型,病因多,常见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或者两。三种并存,诱因多发以肺部感染。劳累。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常见,并发症多。结论:由于大部分的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诱因多发,并发症多,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综合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近三年来我院收治的64例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临床特点.诊治经过.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部分临床症状不典型,病因多,常见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或者两.三种并存,诱因多发以肺部感染.劳累.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常见,并发症多。结论:由于大部分的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诱因多发,并发症多,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综合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分析了64例老年人多发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并提出老年人多发性大面积引起并发症,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7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7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同期79例小于70岁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对比。结果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女性的比例较70岁以下者明显增多(P〈0.01)。老年人梗塞前心绞痛的发生率并不比非老年人少。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轻中度心力衰竭患者较多。老年人房性心律失常较多,而室性心律失常并未增加。老年人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较非老年人为低。老年人住院期间死亡率并不比非老年人明显增高。结论老年人虽然心脏储备功能下降,但在卧床休息,和基础代谢率下降的情况下,而并未出现更严重的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住院期间死亡率也未明显增加。所以老年人在良好的医疗环境及精心的诊断、治疗下和非老年人能有一样的存活出院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房颤动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169例老年AMI患者入院后连续心电监护5-7d,对出现心房颤动的患者(A组13例),进行病死率、心力衰竭发生率的近期(4-6周)观察,并与急性期(起病5-7d内)无上述心律失常的患者(B组156例)对比。结果 A组心力衰竭5例(38.5%),死亡6例(46.2%),B组心力衰竭17例(10.9%),死亡7例(4.5%),A、B两组死亡率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 急性期心房颤动是老年人AMI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低钠血症对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缺钠性低钠血症40例中,治愈2例,好转12例,死亡7例,死亡率17.5%。稀释性低钠血症28例中,好转7例,无效11例,死亡10例.死亡率35.7%。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时应积极预防低钠血症发生,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刺激ADH的异常分泌,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和同期69例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无瘠陛心肌梗死或其他部位疼痛者比例明显增高,并发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比例咀显增高,且脑血管疾病和肺部感染并发症也相当常见,死亡率也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结论老年人临床症状不典型,无痛性心肌梗死或其他部位疼痛多见,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高,临床应予以重视,以提高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治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左卡尼丁对120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宇  齐红梅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5):1873-1874
慢性充血性心衰是由任何结构性或功能性的显著异常引起的影响心室灌注或搏血能力的临床综合征。老年人主要心血管疾病就是心力衰竭(HF),一般而言,据国内外研究报道可知,20%的住院心力衰竭患者都是老年人,年龄在60周岁以上,虽然目前而言,对于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其预后仍然很差,死亡率和致残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慢性充血性心衰时心脏负荷可增加心  相似文献   

10.
老年心力衰竭是危及老年人健康的常见急重症之一,及时发现早期心力衰竭对改善老年人心力衰竭的预后及康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57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及护理,现将其特点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钟君立 《当代医学》2007,(21):24-25
目的 探讨年龄因素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的影响.方法 将35~91岁共153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按年龄分为3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随着年龄增长,≥70岁组女性患者明显增多,无痛性心肌梗死增多,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60~69岁组及35~59岁组.结论 年龄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及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7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无痛性多见,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的在院死亡率指标和临床预后结果获取状态。方法以5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选做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病例记录资料展开回顾性梳理分析,总结归纳入选患者的在院死亡率指标和预后效果。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因在院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而发生临床死亡结果,其报告在院死亡率指标为16.00%(8/5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首次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高在院死亡危险性,且患者在早期治疗干预过程中通常较难获取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力衰竭临床诊断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5例65岁以上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心力衰竭存在多病因和诱因,病因以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病位居前三位;发病或加重病情的诱因主要是呼吸道感染。住院期间早期误诊致病情恶化10例,误诊率5.4%;治疗效果有效:151例(81.6%);无效:34例(18.4%),其中死亡18例(死亡率9.7%)。结论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基础疾病多,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误诊,病死率高,须注意个体化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68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人心力衰竭有多种原发病并存,以冠心病多见,呼吸系统感染为常见诱因。本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7例,病死率10%。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原发病常多种并存,治疗矛盾较多,须合理慎重用药。  相似文献   

15.
≥65岁老年心力衰竭59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梅  安建平  黄慧  乔树洲  任艳红  刘丽华 《医学争鸣》2007,28(18):1699-1701
目的:分析≥65岁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为诊治老年人心力衰竭提供依据.方法:将心力衰竭患者112例按年龄分为≥65岁组和<65岁组,分别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心力衰竭有其特点,≥65岁的老年患者多为冠心病(50.8%),其次为肺心病(20.3%);临床症状不典型,程度以心功能Ⅲ和Ⅳ级为多,高龄死亡率较高(87.5%).结论:≥65心力衰竭患者主要病因为冠心病,年龄越大,临床症状越不典型,心力衰竭程度越重,预后不良;治疗上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戊型肝炎的发病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方法 对本院2000-2003年间收治的62例戊型肝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戊型肝炎常在成年人及老年人中发病,出现淤疸性肝炎的几率高,大多预后良好,与另一种嗜肝病毒合并感染则易导致肝炎重型化,死亡率高;孕妇患戊肝死亡率高。结论 戊型肝炎在成年人及老年人中发病率高,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近3年来78例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患病病种多,引起老年患者心力衰竭前3位病因分别为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痛,风湿性心脏病常与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等2~3种疾病并存;心功能Ⅲ级者最常见,共38例占48.7%,诱因以呼吸道感染为常见。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原发病常多种病因并存,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发病诱因是呼吸道感染,劳累、心律失常,心衰程度重,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8.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发展到终末阶段的体征,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心力衰竭患病率正在逐渐升高,据统计,我国大于或等于80岁人群的患病率高达6%-10%,死亡率高达40%[1]。临床上高龄心力衰竭患者常是多种病因共存,病情复杂,预后差,死亡率高[2]。我院内科2010年6月——2012年7月共收治病例68人。对患者较早的开展了护理干预,对延长患者生命及保证治疗提供了临床基础条件。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68例中,男性48例,女性20例。年龄80—89岁,平均年龄83.2岁,全组中死亡8例,死亡率11.8%。心功能III级的患者有18例,心功能IV级的患者29例,占本组69%。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在临床上较常见,而低钠血症与心力衰竭的预后明显相关。现把我院1995年至1998年8月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6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心力衰竭合并低血钠症60例,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65~75岁,平均66.5岁。病程<10年16例,1  相似文献   

20.
老年心力衰竭1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特点,为诊治老年心力衰竭提供依据。方法:将心力衰竭患者分成中青年组、老年组、高龄组三组,分别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心力衰竭患者为Ⅲ级和Ⅳ级的比例增加;引起心力衰竭的前三位病因分别为冠心病(63.2%)、肺心病(37.9%)、高心病(26.4%),老年组及高龄组常为2~3种疾病同时存在;各组心衰最常见的诱因是感染(58.7%),心律失常(35.3%)也是一常见的诱因;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症状、体征不典型,易致漏诊误诊;老年心力衰竭死亡率高(13.4%)。结论:老年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为冠心病,年龄越大,临床症状越不典型,心力衰竭程度越重,预后越不良,治疗上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