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建芬  郑美风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4):4882-4883
目的:研究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采取产后干预的产后抑郁90例为观察组、未实施干预的产后抑郁90例为对照组,产后14天经汉密顿产后抑郁量表评分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14天产后干预后,对两组汉密顿产后抑郁量表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χ2=50.643 8,P<0.01)。结论:采用有效的产后抑郁干预对产后抑郁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抑郁患者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120例,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则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抑郁自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显著,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产后抑郁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产后抑郁因素与护理干预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产后抑郁严重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影响婴幼儿身体、情绪、智力和行为的发展。若在这一特殊心理转换时期不能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则可能导致精神疾病,这个问题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笔者就近年来产后抑郁因素与护理干预的研究状况作如下综述。1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产后心绪不良(MB)较为常见,其发生率欧洲和北美为50%左右,日本为25.8%,翟书涛报道,在我国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对106名产妇进行调查,70名有不同程度的产后心绪不良,占66%。仇剑釜等〔1〕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研究报道,国外产后抑郁发生率大约3.5%~33.0%,国内不同省市调查的发生率约为7.6…  相似文献   

4.
产后抑郁又称产褥期抑郁症(PPD),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和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多在产后2周内发病,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7月期间在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建立档案并计划在院内完成分娩的妊娠晚期产妇1 20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均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产妇在妊娠晚期、完成分娩48 d不同时间阶段内自身心理状态,统计产妇孕产史、分娩方式、自身产前心理调控准备、围生期并发症及家庭因素,并将产妇按照是否病发产后抑郁作为评估标准分组研究,探讨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产后106例产妇伴有不同程度产后抑郁症,检出率为8.83%;抑郁组产妇家庭支持关心评分、心理准备评分、不良孕产史均明显低于正常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抑郁组产妇与公婆同住率、内向型性格与不稳定心理状态所占比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通过孕产妇自身心理状况进行预测,重点加强伴有不良孕产史、个性内向且不稳定心理人员的心理干预疏导,提高孕产期心理准备降低产后抑郁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于2006~2007年在社区抽取正常分娩、母婴健康的初产妇302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接受常规保健+社区干预(包括上门访视及讲座),对照组则只接受常规保健服务。于干预前后分别测试两组的产后抑郁情况。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后第3个月、第6个月的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后第3个月的产后抑郁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干预可有效减低初产妇产后第3个月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心理治疗对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方法:对24例确诊为产后抑郁的患者开展系统心理治疗,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方式对其在接受系统心理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24例产后抑郁患者在接受系统心理治疗后,SCL-90各因子分数均呈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Q中N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1,P<0.05)。结论:系统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产后抑郁患者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药干预不同程度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中又平均各自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干预组在基础治疗上加中药干预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基础治疗.结果 两组轻度产后抑郁症患者均100%痊愈;中度产后抑郁症患者,痊愈率和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产后抑郁症患者中,干预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干预重度产后抑郁症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方法:采取2012年5月份至2013年来本辖区管理的180例产妇,对这1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的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造成产妇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并对其采取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造成产妇产后抑郁的因素主要有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内分泌因素,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180例产妇的抑郁症状基本消失。结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产妇在产后容易产生抑郁症,不利于母婴的健康,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有效地改善了产后的抑郁症状,促进了产妇的健康,同时也为婴儿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孕期心理干预对高危产后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期咨询式心理干预对降低高危抑郁孕妇产后抑郁发生率的有效性。方法:具有产后抑郁高危风险因素的孕妇138例,在常规产前检查和产前教育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咨询式心理干预,并与对照组(147例)比较,观察产后3天、42天EPDS抑郁评分和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以EPDS总分值≥10分作为判断产后抑郁的标准。结果:产后3天,干预组抑郁的发生率为21.0%(29/138),对照组抑郁的发生率为32.7%(48/147);产后42天,干预组抑郁的发生率22.5%(31/138),对照组抑郁的发生率34.7%(51/147)。产后3天,干预组EPDS平均分(6.79±4.46)分,对照组为(7.93±4.87)分;产后42天,干预组EPDS平均分(7.02±4.68)分,对照组为(8.27±5.14)分。两组在两个时点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及EPDS平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具有高危产后抑郁风险因素的孕妇,孕期心理干预能显著减轻其产后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为后期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2月期间住院部产后抑郁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入院进行相关体检的正常健康女性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相关量表对产妇进行抑郁评定,分析比较抑郁程度。结果:调查统计显示,研究组产妇抑郁自评分数为48.36分,对照组受试者为41.62分;研究组焦虑自评分为44.36分,对照组为33.84分。两组在抑郁自评分数、焦虑自评分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后容易发生抑郁症,临床应充分了解患者情况,给予合理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6,(8):1111-1112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应用于产后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产后抑郁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干预组的SAS、SDS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方法 :采取2012年5月份至2013年来本辖区管理的180例产妇,对这1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的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造成产妇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并对其采取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造成产妇产后抑郁的因素主要有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内分泌因素,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180例产妇的抑郁症状基本消失。结论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产妇在产后容易产生抑郁症,不利于母婴的健康,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有效地改善了产后的抑郁症状,促进了产妇的健康,同时也为婴儿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为后期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2月期间住院部产后抑郁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入院进行相关体检的正常健康女性8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相关量表对产妇进行抑郁评定,分析比较抑郁程度。结果:调查统计显示,研究组产妇抑郁自评分数为48.36分,对照组受试者为41.62分;研究组焦虑自评分为44.36分,对照组为33.84分。两组在抑郁自评分数、焦虑自评分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后容易发生抑郁症,临床应充分了解患者情况,给予合理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改善产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产妇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1周及3周SAS及EPDS评分。结果:与产后1周比较,两组产后3周SAS及EPDS评分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3周SAS及EP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产妇心理状况,缓解抑郁情绪,进而保证母婴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并提出社区干预对策.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12例 产妇进行问卷调查,SDS评分≥40分者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了解产后抑郁的症状,并按自愿原则分组进行社区干预.结果 产后具有抑郁症状者占25.6 %(80/312).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孕期有服药史、有过死胎史、新生儿死亡史、孕妇情绪控制能力、是否参加孕妇学校、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关系、对丈夫的依赖程度等16项因素与孕期抑郁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40例进行社区干预,显示社区干预措施能减轻产后抑郁的程度.结论 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社区干预措施减轻产后阴郁程度.建议结合社区特点制定社区干预方案,加强社区干预措施,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产后抑郁是介于产后精神病与产后忧郁之间的一种精神疾患,是指发生于产褥期的抑郁,是产后妇女常见的异常心理行为。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为了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2009~2011年对北京市东花市社区从孕早期至产褥期的孕产妇进行全程社区综合干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发现社区综合干预对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中分段心理干预及孕期焦虑-抑郁情绪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76例自然分娩产妇,按1∶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按产前、产时、产后分段,根据临床评估,制定心理干预措施,进行心理干预;对产前有焦虑-抑郁情绪的24例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的个体心理干预。结果:对照组92例产妇,发生产后抑郁15例,发生率为16.3%,其中孕期有焦虑-抑郁情绪13例,发生产后抑郁7例,发生率为53.85%。干预组184例产妇,发生产后抑郁12例,发生率为6.52%,其中孕期有焦虑-抑郁情绪24例,发生产后抑郁5例,发生率为20.83%。结论:通过分段临床评估,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孕期有焦虑或抑郁情绪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显著升高,个体针对性重点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有产后抑郁倾向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评价其效果。方法:入院后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进行初步筛查选取64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接受一般性出院指导及常规心理护理,采用常规访视方式,干预组32例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所有病例于产后14d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得分)对患者进行效果评估。结果:通过全程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抑郁情绪明显改善,EPDS分值的降低幅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专业护士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模式能改善产妇的抑郁情绪,有效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干预对策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观察不同分娩方式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产妇在分娩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采取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家属配合对患者进行开解劝导等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剖宫产产妇中,抑郁症发生率为81.7%,自然分娩产妇中,抑郁症发生率为51.6%,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51.6%,30-35岁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74.2%,35-41岁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91.3%,不同年龄段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产妇的年龄及分娩方式有关,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