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强  唐峥峥 《医疗设备信息》2006,21(12):16-17,68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现有存储部件基础上,采用磁盘阵列技术,构建稳定可靠、实用、经济的医疗信息存储平台,实现海量医疗数据的集中存储。其优良的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可很好地满足当前医院信息系统对存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医疗设备微机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院作为一所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在拥有高水平诊疗技术的医护人员的同时,相应配备了大量的医疗仪器设备作为医生的得力助手,这使得设备管理工作非常繁重。现代化设备管理工作要求的信息量大,信息面广。为对我院医疗设备进行现代化管理,在系统化、规范化、快速反应等方面满足医院管理要求,向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医疗设备信息,  相似文献   

3.
大型医院病案信息化的管理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铸 《中国医院管理》2003,23(10):27-28
病案作为医学临床信息的重要载体,只有将其进行海量存储、快速查阅、远程传输,使之活跃起来,才能真正地满足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需要。将传统的纸质病案进行扫描后保存为光盘,并存入光盘镜像服务器中,实现了网上实时访问、检索、查询、浏览和传输功能,并可以利用病案管理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和分析。为医疗信息资源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探索了一条大型医院病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如何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对于医疗教学、科研、病历统计分析、收费、信息采集、储存、传输、财务、医保、收费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现代医院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的要求,为医院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财务资料,实现对住院费用支出动态管理和监督。实现了财务、医保、收费管理电算化,增加了住院收费的透明度,加强了院感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院管理等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时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促进了医院管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信息系统建设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信息系统建设情况,为更好地促进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问卷形式对全省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调查。结果 在调查的119家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中,有51家建立和使用了医院信息系统(HIS),占42.9%,其中36家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占70.6%。同时使用检验科信息系统(LIS)、医院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三种系统的仅有1家。结论 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信息系统建设已有一定的规模,但地理分布还不平衡,大部分地区还处在初级阶段,信息化程度低。建议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的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省妇幼保健机构信息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开发医疗质量监测指标采集软件,可实现医疗质量监测指标的数据采集、传输、加工处理等.方法 利用现有病案首页信息管理系统,使用Delphi语言开发工具,采用C/S结构体系,以SQL Server 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开发医疗质量监测指标采集软件.结果 该软件可满足医院管理层和各临床科室对医疗质量监测指标的需求,便于管理层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结论 通过开发医疗质量监测指标采集软件,对现有病案管理子系统中病案首页管理分系统升级改造,可以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实现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医院条件下医疗统计数据质量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疗统计数据质量是数字化医院的医疗统计工作的生命。医院信息化建设进入数字化阶段后,对医疗数据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数字化医院医疗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医疗数据、统计信息的有用性及其价值,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医院管理和发展的顺利进行。数字化医院医疗数据的应用需求决定了医疗数据本身的独具特点,也决定了数字化医院条件下对于数据质量的更高要求。数字化条件下,要求医疗数据必须具备数据集中管理,多粒度共存,高效存储和调用以及有权限共享等,对于数据质量管理则要做到源头控制,环节监控,实时反馈。总之,既要实现数据信息准确、有效、快捷地传递,同时又要保证所提供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可用性和适用性等,就必须充分认识到数据质量的重要意义以及怎样维护和监控数据质量。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数字化医院医疗统计数据质量的内涵、特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明确提出:开展以地(市)范围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工作,实现区域内卫生信息网上交换、集中储存与管理。因此,推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立区域卫生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整合数据资源,实现医疗卫生各业务部门数据资源的互通互连,提高整个医疗卫生业务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县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是包括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9.
金坛市卫生信息化经过一、二、三期的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全市形成了包含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二级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区域检验影像病理信息系统、居民健康自助式一体机等系列配套的区域卫生信息化体系。该文介绍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区域内各类卫生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最终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卫生综合管理等业务域的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相似文献   

10.
妇幼保健综合管理平台系统的构建基于互联网,涵盖妇幼保健全部业务,遵循2007年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出台的《中国妇幼卫生信息系统标准》。凭借磁卡或患者身份证,以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为纽带,建立了同时满足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孕产妇、婴幼儿个人健康管理的一卡双网平台,实现了个人保健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医患网络互动,对于加强监管、提高保健水平和提供个性化服务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市级妇幼保健院是集妇女儿童保健、临床医疗、公共卫生为一体的公立医疗机构,为全市妇幼保健业务指导中心。在医改新形势下,妇幼保健院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优势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形成专科特色、特长,在医院发展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该文以妇幼保健院作为讨论重点,主要围绕妇幼保健院的优势学科建设策略展开讨论,促进妇幼保健院的快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周红  张燕  万英  庄永彪  郑佳瑞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03-4507
目的:分析2006~2011年云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发展现状,为新医改进程中云南省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年度监测网络直报系统,连续6年收集云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相关数据信息,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云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1年云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在职职工总数、固定资产、业务收入、年门(急)诊人次及出院人次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8.8%、97.1%、168.7%、60.8%、72.1%。2011年全省平均每所妇幼保健机构以上指标分别为34.5人、450.1万元、262.8万元、29 338人次、624人次。结论:6年来,云南省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不断加大对妇幼保健机构的投入,使妇幼保健机构在物力、财力及服务能力方面均有较大提高,但妇幼保健机构缺乏人才,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自身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妇幼保健特点不突出等问题仍然是阻碍云南省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百色市2011年妇幼卫生信息管理进行质量控制分析,总结妇幼信息的采集、录入、汇总等成功管理经验,找出差距,确保妇幼卫生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为制定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进一步做好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对百色市2011年妇幼卫生信息管理主要相关结果指标和信息管理方式进行质量控制分析。结果活产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两个指标存在漏报,围产儿死亡数、孕产妇死亡数、出生缺陷数3个指标无漏报;除新生儿破伤风发生数指标的符合率达到质控要求为100%,其余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等16个指标的上报数据与登记本记录数据的符合率还有差距;县(区)、乡(镇)妇幼卫生信息管理质量控制还需加强;两个手册使用率不高,填写还达不到规范要求;广西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日常数据交换不及时。结论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网络队伍建设,加大对信息人员培训力度,结合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妇幼信息人员工作与绩效考评挂钩,按照妇幼卫生信息监测管理和《广西自治区妇幼卫生年报表质量检查方法》的要求,做好质控,利用广西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广西孕产妇保健手册》和《广西儿童保健手册》等,做好妇幼信息数据的录入、登记,利用市妇幼保健院的网站,做好妇幼信息数据的交换,确保妇幼卫生信息数据及时、准确和完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湖北省36家县级妇幼保健院的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提高县级妇幼保健院的效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模型对县级妇幼保健院的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进行分析,并利用Tobit回归分析其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2015-2017年湖北省县级妇幼保健院总体技术效率较低,且内部间存在较大差异,但3年间全要素生产效率逐年递增;医护比、门诊住院比等因素对效率有显著影响。结论县级妇幼保健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管理者应对其进行现代化科学的管理和规划,加强医疗团队建设,减少不必要住院次数,完善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世行贷款卫 项目通过 7年的实践 ,使云南省的省、地、县各级妇幼卫生技术指导逐渐形成了规范、合理、优质、有效的运作体系。项目技术指导在业务工作的规范化设计与管理 ;妇幼卫生教材开发与基层骨干师资培训 ;妇幼保健业务技术指导和适宜技术推广 ;危急孕产妇和儿童急救及转诊能力的加强 ;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的健全与完善 ;妇幼健康教育教材的开发、制作、推广 ,以及健康教育活动的计划、组织和实施 ;项目执行进度的监督评估及阶段审评 ;项目设备的转运、分发与使用指导 ;妇幼卫生扶贫服务及扶贫基金运作与应用研究等方面 ,探索了有效的方法 ,促进了项目目标的实现。项目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 ,新法接生率、住院分娩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 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妇女健康教育率等五项主要指标上升幅度依次为 :73.6 0、 37.2 9、 72 .15、 5 4 .30、 5 0 .5 2个百分点 ;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 14 0 .2 0 /10万 ,婴儿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下降幅度依次为 6 9.2 8、 11.2 4个千分点 ,死亡指标均已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取得了较好的项目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城市和农村交接混合区住宅的父母为对象 ,进行了有关家庭环境和妇幼保健服务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 ,主要影响母亲的保健行动的因素有民族、学历、职业、年收入、家庭形态、健康信息等因素。还被提示的问题有 ,作为婴幼儿喂养必须的信息来源的保健书籍之中 ,发现朝鲜文的保健书籍很缺少 ,因此考虑很有必要开发朝鲜文的育儿书籍。关于新生儿访问 ,当提供保健服务和健康信息时有必要考虑因民族的不同所造成的育儿观念的差异。笔者考虑有必要重新探讨有关提高母子保健手册的有效利用的新体系的调整以及妇幼保健服务管理体制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7.
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利用及服务提供模式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采用专题小组讨论和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了解了现行的医疗保健服务系统为流动人口提供妇幼卫生服务以及流动人口妇女儿童对这些服务的利用情况,同时了解了服务提供者对如何提高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利用的有关意见和建议。研究发现,对于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大多数医疗保健机构仍然只是坐堂行医,没有树立上门服务的思想。医疗保健机构人员配置和经费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其为流动人口提供妇幼保健服务。大多数流动人口妇女在大城市艰苦的生活状况和自身的文化素质决定了她们寻求医疗保健服务的态度以及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能力,有相当部分的人就医选择的是私人诊所和非法行医者。建议在目前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建立以社区为依托,多部门合作的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模式。同时,政府在重点地区相关机构人员的配备和经费的投入上应该考虑流动人口,适当增加人员和经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我国三级妇幼医院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方法依托第5次“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第三方评估”项目,采用问卷对全国33家三级妇幼医院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应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 969名妇幼医院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为94.15%,各维度满意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人文关怀、专业技能、仪容仪表、健康指导、环境设施。医院分布地区、患者就诊科室、年龄、家庭年收入是妇幼医院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结论我国三级妇幼医院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总体较高,但在健康指导、环境设施方面仍有待改善。在政策制定方面,应关注区域间及区域内护理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在医院管理方面,应重视妇产科住院患者的需求及妇产科护士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在医院满意度评价中,应关注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影响,使患者对护理服务建立合理预期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白银市孕产妇保健服务状况。方法:对2003~2008年白银市早孕检查率、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高危产妇管理率、高危产妇住院分娩率和孕产妇死亡率等进行分析。结果:白银市2003~2008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53.62/10万。孕产妇保健服务率逐年上升;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主要死亡原因为产科出血和内科合并症,住院分娩率与孕产妇死亡率相关性最大。结论:提高孕产妇保健服务,尤其是农村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村妇幼保健员的基本情况和服务能力,就如何进一步搞好村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落实村级妇幼保健服务,为政府当好参谋。方法由县妇幼保健院组织专门人员对村妇幼保健员进行面对面现状调查,被调查对象每人独立填写1份调查问卷。结果181名村妇幼保健员均为女性;年龄结构以30~49岁为主,占90.06%;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60.77%,具备医学专业知识者仅6人,占3.31%;职位组合以“三位一体”为主,占82.32%;村妇幼保健员服务能力有限,与妇幼保健服务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结论村妇幼保健员的职能需要科学定位,队伍结构要进一步优化;村妇幼保健员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医学专业素质亟待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