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高辛对小鼠吗啡行为敏化的影响.方法:测定小鼠的自主活动,观察地高辛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急性吗啡(10 mg·kg-1,ip)处理小鼠前给予地高辛,观察地高辛对急性吗啡引起小鼠高活动性的影响.慢性吗啡处理小鼠,建立吗啡行为敏化模型,观察地高辛对吗啡行为敏化的影响.结果:(1)地高辛(0.5 mg·kg-1-...  相似文献   

2.
归元片对小鼠吗啡行为敏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归元片对吗啡行为敏化的影响。方法 :测定小鼠的自主活动 ,观察归元片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给小鼠慢性吗啡处理 ,建立吗啡诱导的行为敏化小鼠模型 ,观察归元片对吗啡行为敏化的影响。结果 :(1)归元片 (2 5 - 10g·kg- 1 )明显抑制小鼠的自主活动 ,并呈剂量依赖性 ;(2 )归元片剂量依赖性地阻断小鼠吗啡行为敏化的获得和表达 ,但对行为敏化的转换无影响。结论 :归元片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 ,可以阻止吗啡成瘾行为的形成 ,对吗啡诱导的敏化行为具有抑制作用。提示归元片对吗啡的精神依赖性可能具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条件性位置偏爱对小鼠吗啡行为敏化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视频分析系统观察吗啡和氟哌啶醇对雄性小鼠单位时间内的总活动度的影响。同时观察条件性位置偏爱形成后,小鼠单位时间内的总活动度、平均速度和穿梭次数的改变。结果吗啡给药后显著增加小鼠单位时间内的总活动度,氟哌啶醇使小鼠总活动度减少,并且对抗吗啡引起的总活动度的增加。条件性位置偏爱形成后,吗啡组小鼠在白箱停留的时间显著增加,但总活动度、平均速度和穿梭次数与训练前相比显著减少。结论氟哌啶醇可抑制吗啡诱导的行为敏化,条件性位置偏爱形成后可能引起多巴胺系统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4.
噻诺啡灌胃对小鼠吗啡行为敏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丽  梁建辉  宫泽辉 《药学学报》2004,39(12):961-965
目的研究ig噻诺啡对小鼠吗啡行为敏化的影响。方法测定小鼠的自主活动,观察ig噻诺啡对小鼠自主活动及急性给予吗啡所诱导小鼠活动增强效应的影响;建立小鼠吗啡行为敏化模型,观察ig噻诺啡对行为敏化形成、转化及表达的影响。结果单次ig噻诺啡(1.25-5.0 mg·kg-1)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小鼠的自主活动(P<0.01),但多次给药可产生耐受。噻诺啡可有效地抑制急性给予吗啡所诱导的小鼠高活动性(P<0.05)及小鼠吗啡行为敏化的形成、转化和表达(P<0.05或P<0.01)。结论噻诺啡可抑制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对阿片类药物的滥用和成瘾可能具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中枢5-羟色胺能系统对吗啡诱导小鼠行为敏化的介导作用。选用雄性昆明小鼠,每天2次注射生理盐水或吗啡10mg/kg,连续3天。停药5天后,于第9天,进行吗啡激发试验,测定小鼠的自主活动60min,观察行为敏化效应。此外,选用5-羟色胺前体物质5-羟色氨酸作为工具药,分别在吗啡处理阶段(形成期),吗啡停药阶段(转换期)以及吗啡激发试验前腹腔注射20-80mg/kg5-羟色氨酸。激发试验给予吗啡后,立即测定小鼠的自主活动。实验第9天激发试验数据表明,每天2次反复给予吗啡的小鼠,其自主活动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说明小鼠对吗啡产生了行为敏化效应。5-羟色氨酸可以选择性抑制吗啡对小鼠行为敏化的诱导作用,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然而,5-羟色氨酸对小鼠吗啡行为敏化的转换和表达无明显药理作用。因此,中枢5-羟色胺能系统的功能水平上调可能对吗啡诱导小鼠行为敏化效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眼镜蛇毒粗毒毒素Ⅳ对小鼠吗啡行为敏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维高  崔跃  孔天翰 《河北医药》2012,34(2):172-174
目的 探讨眼镜蛇毒毒素Ⅳ对吗啡行为敏化的影响.方法 测定小鼠自主活动,观察毒素Ⅳ对小鼠自主活动影响.昆明种小鼠慢性吗啡处理,建立吗啡诱导行为敏化模型,观察毒素Ⅳ对吗啡行为敏化影响.结果 毒素Ⅳ(0.027、0.04、0.08 mg/kg)腹腔注射后,均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降低吗啡诱导的高活动性,抑制小鼠吗啡行为敏化的获得,阻断小鼠吗啡行为敏化表达,其中中、高剂量毒素Ⅳ作用较显著.结论 毒素Ⅳ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可以阻止吗啡成瘾行为形成,对吗啡诱导的敏化行为具有抑制作用,提示毒素Ⅳ对吗啡精神依赖性可能具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7.
钩藤生物碱对小鼠苯丙胺行为敏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钩藤生物碱对苯丙胺行为敏化的影响。方法:测定小鼠的自主活动,观察钩藤及钩藤总碱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分别采用单次给予苯丙胺致小鼠高活动性及反复间断苯丙胺处理建立苯丙胺行为敏化小鼠模型,观察钩藤生物碱对苯丙胺高活动性及行为敏化获得和表达的影响。结果:钩藤碱低(40 mg.kg-1)、高(80 mg.kg-1)剂量和钩藤总碱(80 mg.kg-1)灌胃给药后,均能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降低苯丙胺的高活动性,抑制小鼠苯丙胺行为敏化的获得,阻断小鼠苯丙胺行为敏化的表达,其中高剂量钩藤碱和钩藤总碱的作用较显著。结论:钩藤生物碱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对苯丙胺诱导的小鼠行为敏化的获得和表达有抑制作用。提示钩藤生物碱对苯丙胺类物质的精神依赖具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8.
Y-IP5对小鼠吗啡行为敏化和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型化合物Y-IP5对吗啡诱导小鼠行为敏化和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的影响。方法测定小鼠的自发活动,观察Y-IP5对小鼠自发活动及急性给予吗啡所诱导小鼠高活动性的影响;慢性吗啡处理小鼠,建立小鼠吗啡行为敏化和CPP模型,观察Y-IP5对行为敏化形成、转化、表达及CPP形成的影响。结果单次或多次给予Y-IP5都不影响小鼠的自发活动,但能抑制急性给予吗啡所致的小鼠高活动性(P<0.05);Y-IP5本身不诱导小鼠形成行为敏化和CPP,但能抑制吗啡诱导小鼠形成行为敏化和CPP(P<0.05),但Y-IP5对吗啡诱导小鼠行为敏化的转化和表达无抑制作用。结论Y-IP5对阿片类药物的精神依赖可能具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9.
受他刊启发,本期开辟了[研究报道]栏目,其目的是为广大读者,特别是工作在戒毒一线的医务人员,提供一个了解国内研究人员在国外高水平刊物发表的研究成果的平台。本期共组织了三篇文章,一篇是一个课题组近年在国外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总结报道:单针吗啡诱导小鼠行为敏化新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一篇是已采用英文语言在国外杂志发表过的中药治疗海洛因急性戒断症状的汇萃分析;一篇是相关数据库收录的药物滥用文献检索分析。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也希望大家支持,将自己在国外刊物已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用中文总结,在本栏目展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足三里和肾俞穴位埋线对吗啡镇痛耐受和行为敏化的影响。方法:用热辐射甩尾法和热板法测定大鼠痛阈,用运动轨迹记录动物自发活动;应用NADPH—d组织化学显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足三里埋线减缓慢性吗啡处理的痛阈下降和明显减少大鼠活动度(P〈0.05),而且大鼠大脑伏隔核和背侧纹状体内一氧化氮合酶5H性神经元表达显减少;肾俞埋线组痛阈和活动度较对照组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背侧纹状体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穴位埋线于足三里可减缓吗啡镇痛耐受,逆转吗啡行为敏化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伏隔核和背侧纹状体区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型丁丙诺啡同系物-噻诺啡,灌胃(ig)给药对小鼠甲基苯丙胺行为敏化过程的影响。方法:测定小鼠的自主活动,观察ig噻诺啡对小鼠的自主活动及单次给予甲基苯丙胺所诱导的小鼠高活动性的影响。建立甲基苯丙胺诱导的小鼠行为敏化模型,观察噻诺啡对行为敏化形成、转化及表达的影响。结果:(1)单次ig噻诺啡(1 2 5 - 5 0mg·kg-1)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的自主活动(P <0 . 0 1) ,其作用多次给药后产生耐受;(2 )噻诺啡对单次给予甲基苯丙胺所诱导的小鼠的高活动性无明显影响;(3)噻诺啡对甲基苯丙胺诱导小鼠行为敏化的形成和表达无明显作用,却可显著抑制敏化的转化过程(P <0 . 0 5 )。结论:ig噻诺啡可抑制小鼠中枢神经系统,阻断甲基苯丙胺诱导小鼠产生行为敏化的转化过程,提示噻诺啡对甲基苯丙胺的成瘾行为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水平甲基苯丙胺(MA)所诱导的小鼠行为敏化模型的构建与评估方法。方法: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和0.5、2、5、10mg·kg-1MA剂量组,各组在形成期连续5d每天腹腔注射(ip)不同剂量药物并记录自主活动情况,转化期停药观察2d后,在d8表达期给予最后一次等量剂量MA,并记录自主活动情况。结果:(1)不同剂量MA作用于实验小鼠,在小剂量水平即能够诱导出明显的行为敏化现象,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大,呈现剂量依赖性变化;(2)在10mg·kg-1大剂量水平,小鼠表现为明显的刻板行为,在表达期同样出现了刻板行为的增强现象。结论:本实验为不同剂量的小鼠MA敏化模型提供了比较标准的构建和评估方法;2mg·kg-1MA作用于实验小鼠,诱导出了明显的行为敏化现象,同时其他精神运动改变如刻板行为出现较少,是构建药物依赖行为敏化模型较理想的剂量;利用该行为敏化模型可进一步分析和评估药物依赖治疗性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诺米芬新对慢性吗啡处理后小鸡自发活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求吗啡对刚出生的小鸡自发活动量的影响以及行为敏感化的多巴胺神经机制。方法 :连续 7d每天给予小鸡ip不同剂量的吗啡 (5、10、2 0mg·kg- 1 ) ,观察其行为敏感化效应 ,撤药 3d后观察多巴胺转运体阻断剂诺米芬新 (0 5、1mg·kg- 1 )的干预效果。结果 :反复给药后 ,5mg·kg- 1 吗啡显著增加小鸡的自发活动量 (P <0 0 5 ,P <0 0 1) ,而且其自发活动量随给药次数的增多而不断增高 ;2 0mg·kg- 1 吗啡则明显降低小鸡的自发活动量 (P <0 0 5 )。诺米芬新呈剂量依赖性增加 5mg·kg- 1 组小鸡的自发性活动量 (P <0 0 5 )。结论 :反复小剂量吗啡处理能够导致鸟类行为敏感化效应 ,多巴胺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奥丹西隆对小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 5 -HT3 型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奥丹西隆对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 (CPP)效应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吗啡CPP模型 ,观察奥丹西隆对CPP的影响。结果 :吗啡 (5mg·kg-1,sc)可诱导小鼠对伴药箱产生显著的CPP ;测试前 30min注射奥丹西隆 (0 0 1- 1mg·kg-1,sc)不影响小鼠已形成的对吗啡的位置偏爱 ;而训练阶段于每次注射吗啡同时注射奥丹西隆 (0 0 1- 0 1mg·kg-1,ip)可拮抗小鼠对吗啡的CPP效应 ,但较大剂量奥丹西隆 (1mg·kg-1,ip)则不影响其效应 ,而且此剂量单独给药亦表现出自身的CPP潜力。结论 :一定剂量的奥丹西隆可拮抗小鼠对吗啡的偏爱效应的获得 ,但不影响其表达 ,提示该类药物有治疗阿片类依赖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丰富环境对小鼠吗啡成瘾性的影响。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丰富环境组(n=20)和普通环境组(n=20),利用行为敏化和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评价动物的精神依赖性。结果:丰富环境降低小鼠吗啡(10mg·kg-1)行为敏化的形成,阻断吗啡(5mg·kg-1)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建立。结论:丰富环境可能对吗啡的精神依赖性具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粉防己碱对小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中药成分的钙拮抗剂粉防己碱(Tet)对小白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以剂量递增法形成吗啡依赖模型,用纳洛酮催促戒断。结果··:sc给药,Tet10mg·kg-1抑制“湿狗”样抖动、腹泻、前爪震颤症状;Tet30mg·kg-1抑制打洞、上睑下垂、前爪震颤、体重下降等症状;Tet60mg·kg-1抑制“湿狗”样抖动、打洞、腹泻、前爪震颤、体重下降等症状。3个剂量组的Tet都不影响小鼠的跳跃反应。结论··:Tet能抑制大部分吗啡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17.
可乐定对吗啡依赖小鼠催促戒断后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吗啡依赖小鼠在纳洛酮催促戒断时可乐定治疗对稽延性戒断症状相关行为的影响。方獉法獉:采用剂量递增法使小鼠对吗啡产生依赖;每天sc盐酸吗啡3次,共3d,剂量由50mg·kg-1逐步上升到125mg·kg-1。d4sc注射50mg·kg-1吗啡1h后,可乐定治疗组小鼠ig0.6mg·kg-1可乐定,对照组ig等体积的去离子水;sc吗啡2h后各组小鼠均ip5mg·kg-1的纳洛酮进行催促戒断,观察30min内小鼠的跳跃反应和体重变化。在催促戒断后5h和24-30h通过洞板试验、悬尾试验、十字迷宫试验和自发活动试验,观察小鼠的探究行为、抑郁样行为、焦虑行为及活动性。部分小鼠在第一次戒断后10h及次日重新给予吗啡(100-125mg·kg-1)使之再次产生依赖,在d6依d4操作进行二次戒断,但不给予可乐定治疗。结果:在催促戒断试验中,可乐定可以显著降低吗啡依赖小鼠的跳跃次数和体重减轻(P<0.01);催促戒断5h后,可乐定组小鼠在洞板试验中的探洞次数比对照组少(P<0.01);在悬尾试验中的不动时间比对照组长(P<0.01);在十字迷宫试验中进入开臂的时间和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自发活动试验中,前5min自发活动计数低于对照组(P<0.01),但30min内活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催促戒断24-30h后,两组之间的各项行为学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在二次戒断实验中,可乐定组小鼠跳跃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小鼠体重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用于拮抗吗啡依赖小鼠急性戒断症状的可乐定对戒断后的抑郁样行为有加重趋势,对焦虑行为没有影响;可乐定上述作用的行为药理学机制可能是抑制逃脱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