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血栓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VI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两种临床类型。由于多数DVT并非立即致命,相当数量的DVT患者没有症状,所以DVT误诊、漏诊情况非常严重。大约DVT患者中50%~60%会发生PTE,即使进行充分治疗,PTE仍然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2.
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肺循环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医学课题。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为PE的最常见类型,占PE中的绝大多数(约90%以上),通常所称PE即指PTE。近年来,以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为主要临床类型的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防治研究已有迅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脑卒中患者是VTE发生的高危人群,如果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30%~40%的脑卒中患者会发生DVT,严重  相似文献   

4.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共属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已公认VTE是一种多基因疾病,抗凝、凝血、纤溶系统以及某些酶类相关基因的异常均可成为其遗传性危险因素(表1)。  相似文献   

5.
肺血栓栓塞症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防治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对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认识的提高,规范其诊断和防治方法十分重要,不仅可避免PTE-DVT的漏诊、误诊和过诊,减少医疗费用,也可降低发病率、病残率和病死率。现拟就当今PTE-DVT诊断和防治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肺血栓栓塞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慰萱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2):1049-1051
肺血栓栓塞症(PTE)常称为肺栓塞(PE),近年来其诊断与防治方面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PTE在发病机制上存在联系,是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不同临床表现,通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在西方国家,DVT和PTE的年发病率分别为1.0‰和0.5‰,是继冠心病和高血压后第三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美国,每年因PTE而死亡的人数为5万~20万,  相似文献   

7.
<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二者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VTE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欧美国家的统计显示,VTE已经成为第三位的心血管疾病[1]。在我国,根据中国静脉血栓栓塞防治协作组(NCPPT)对1997~2008年的肺栓塞患者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PTE患者占住院总人数的0.1%[2]。不仅如此,VTE还具有较高致残率及致死率。据  相似文献   

8.
顾俊 《山东医药》2009,49(3):108-108
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引起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统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PTE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的疾病,占PE中的绝大多数。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为肺梗死(PI);起源于肺动脉原位者称为肺动脉血栓形成。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最常见于下肢静脉及盆腔静脉。DVT和FIE实质上是一种疾病过程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表现,二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相似文献   

9.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肺血栓栓塞症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简称肺栓塞 )是由于肺动脉或肺动脉某一分枝被血栓堵塞而引起的病理过程 ,是许多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栓塞后如肺组织产生严重的血供障碍 ,可发生坏死 ,则称为肺梗死。肺栓塞大多数是由发生在下肢周围静脉、包括股静脉、静脉和腓肠肌深静脉中的深静脉血栓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所致 ,故深静脉血栓形成往往是 PTE的前兆。 PTE只是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 ,PTE的原发病则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约 5 0 %~ 6 0 %的 DVT患者可发生 PTE。另一方面 82 %的 PTE患者可发现有 DVT。由…  相似文献   

10.
<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在内的一组血栓栓塞性疾病,是遗传性和获得性等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全身性疾病。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疾病。好发于下肢深静脉,可无症状或局部疼痛、压痛和远端肢体水肿。发生于腘静脉以上的近端DVT是PTE栓子的重要来源。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1.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因PTE为肺栓塞(PE)最常见类型,占PE的绝大多数,故通常所称PE即指PTE.  相似文献   

12.
<正>1前言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房颤动、动脉缺血发作、卒中等;(2)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相似文献   

13.
<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合称,多种危险因素均可导致VTE的发生。恶性肿瘤是VTE的持续危险因素之一,可以增加VTE的发生风险。相反,VTE也可能是恶性肿瘤的首发症状,VTE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生率是正常人群的6倍[1-2]。  相似文献   

14.
<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2大类,是同一种疾病在不同部位的2种表现形式。随着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和诊断策略的改进,以往对于VTE尤其是PTE"少发病、罕见病"的认识得到了根本的转变,VTE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蒋志峰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11(12):1280-1283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妇科手术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以及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DVT是指红细胞、血小板以及纤维蛋白在静脉内形成血栓,并阻塞静脉回流进而造成静脉壁的炎性改变。当DVT的血栓脱落,随血液运行至肺部则形成PTE。由于DVT以及PTE是静脉血栓栓塞疾病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因此预防DVT对于防止PTE这种起病急骤且病死率极高的术后并发症非常重要。由于手术后妇女的激素水平、血液浓度以及血脂代谢紊乱等机体内环境变化较大,及易诱发VTE,一旦阻塞肺部血管,将威胁患者生命。为寻找预防妇科术后静脉栓塞有效、简便的方法,该文对目前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静脉血栓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包括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而相当部分DVT可导致PTE,甚至是致死性的PTE。特别是近年来防治PTE的临床实践表明,防治PTE的发病源头DVT更为重要,从而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DVT最常见的是下肢DVT,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为了提高DVT的防治水平,降低DVT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最常见的类型,估计人群年发病率为70/1 000 000[1],急性PTE病情危重常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复习近期国内外关于PTE诊断和治疗指南,结合笔者的临床实践,重点阐述PTE的溶栓和抗凝治疗方面的若干临床问题,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它是一种疾病在不同部位的2种表现形式。通常所称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即指PTE。国外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老年人PTE的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因此,本专栏旨在介绍老年人VTE的流行病学、诊断和处理、预防和护理,进而介绍老年人PTE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治疗现状和进展、及介入诊治等方面,为老年人PTE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有研究提示,70~89岁的老年人急性PTE的发生率比50~59岁的人群增加了3.7倍。国外仅少数  相似文献   

19.
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具有高发病率和病死率,带来严 重疾病负担。我国过去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不足,易导致疑诊、漏诊。近年来,我国在PTE与DVT领域开展了系列研 究工作,文章对此进行了汇总,包括开展我国PTE的流行病学及预防现状研究、发布系列防治指南、启动全国VTE防 治能力建设项目等。我国对于医院内VTE的防治较前显著改善,但仍有提升空间。未来,呼吁继续完善院内VTE的 防控体系,提高临床医生对VTE的认知及应对能力,全方位提升对VTE的预防和诊治能力,减轻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栓塞面积大小与合并的基础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7年8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PTE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栓塞面积和合并的基础疾病,对影响栓塞面积的因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50~70岁为PTE的发病高峰年龄段,女性50岁以后发病要高于男性。PTE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依次为:高血压(HBP)(58.91%),深静脉血栓形成(DVT)(47.29%),高脂血症(30.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21.71%),冠心病(CHD)(20.93%),房颤(AF)(10.85%)等。56.59%的PTE患者合并2个以上基础疾病,合并基础疾病种类的多少与PTE栓塞面积的大小无相关性。单因素Х^2检验显示年龄(≤40岁、≥71岁)、近期手术、骨折病史,AF及DVT与大面积VIE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F及DVT是大面积P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40岁、≥71岁)、近期手术、骨折病史,AF及DVT与大面积PTE的发生相关,AF及DVT是大面积PT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