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5-氟尿嘧啶化疗引起肠炎的观察与护理的要点,解决因发生伪膜性肠炎而无法进行化疗的问题。方法 统计了自1997年1月~2002年12月,笔者所在科用5-氟尿嘧啶化疗的l395例病人中引起肠炎的113例病人的腹泻发生时间,腹泻次数,大便的性状,体温变化及化验和细菌培养结果,并加以分析和总结。结果 5-氟尿嘧啶化疗引起肠炎的概率为8.1%,其中,一般性肠炎占84%、伪膜性肠炎占16%。肠炎病人中有92.9%的病人腹泻开始的时间在化疗开始的6~10天或化疗停止的l~6天之间。病人大便次数每日超过5次以上应警惕伪膜性肠炎的发生。伪膜性肠炎酌临床表现为:粪便由黄色酱状逐渐转变为清水样,上面有一层白色或绿色的伪膜片,在临床上称其为“蛋花汤样便”。伪膜性肠炎的致病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等强革兰氏阳性菌。结论 5-氟尿嘧啶化疗过程中,准确及时观察、掌握病人腹泻发生时间、大便特点、大便次数和质的变化是及时发现、预防和治疗伪膜性肠炎的关键所在。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已发生化疗性肠炎的病人是5-氟尿嘧啶化疗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伪膜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25例伪膜性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危险因素和内镜特点等,统计分析伪膜性肠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情况。结果经过分析可得,25例伪膜性肠炎患者中,18例患者年龄大于60岁,中位年龄为74岁。21例患者伴有基础病,所占比例为84.0%,8例患者为腹部外科手术,所占比例为32.0%。25例患者中,7例患者为重型,14例患者为中型,4例患者为轻型。结论伪膜性肠炎较易发生于腹部外科手术以及老年患者,联合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时应提高对伪膜性肠炎的警惕。  相似文献   

3.
贺虹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7):145-145
目的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及人口的老龄化,伪膜性肠炎患者越来越多,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方法静脉应用克林霉素。结果导致伪膜性肠炎1例。结论高龄及外伤、手术等应激后应用抗生素易引起伪膜性肠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伪膜性肠炎(PME)是指由艰难梭状芽胞杆菌(Cd)侵袭小肠、结肠黏膜引起的肠道急性渗出坏死性炎症疾病。尤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及运用广谱抗生素者多见。本文总结我院1995年-2005年收治的伪膜性肠炎3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伪膜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王文,汪珍珠,鲁兵(附属弋矶山医院耳鼻咽喉科)伪膜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病情危重,临床中并不多见。我科自1974年1月至1993年11月共收治伪膜性喉气管支气管炎5例。其中4例为儿童,年龄:1~6岁;另1例为18岁成人。5例中男性3例,...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ntibioticassociatedcolitis,ACC)是指由于使用抗生素而引起的一系列程度不同、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肠道疾病群。包括伪膜性肠炎、无伪膜的ACC及无肠炎腹泻[1]。既往报道多见于腹部手术后、肿瘤晚期、慢性肝肾疾患及糖尿病患者。中风患者在使用抗生素后也易出现ACC。现将我院1993~1996年住院中风患者中因使用抗生素后出现ACC19例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2例,女7例。≥60岁17例,<60岁2例。出血性中风12例,缺血性中风6例,混合性中风1例。中风后意识障碍9例,不能自主进食7例。消瘦或营…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对比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万古霉素治疗伪膜性肠炎的疗效与单纯使用万古霉素的疗效,为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4例伪膜性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万古霉素治疗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和对照组(万古霉素治疗),服药7天。重点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腹泻情况、大便球杆比例、内镜下表现、住院时间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腹泻情况、大便球杆比例、内镜下表现、住院时间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是辅助治疗伪膜性肠炎及改善其病理基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伪膜性肠炎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治疗的观察、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减少误诊,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伪膜性肠炎患者46例临床资料,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合并疾病、抗生素应用情况、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结果:46例伪膜性肠炎的住院患者平均年龄67岁,29例有基础疾病,而且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年龄偏大,65岁以上者占48%,住院前均有长期、大量、反复应用抗生素以及清洁手术患者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等因素,在使用抗生素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并伴有其他临床症状.结论: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引发伪膜性肠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伪膜性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也可累及小肠的急性黏膜坏死性炎症,以纤维素渗出性炎症为主,肠黏膜表面覆盖有黄白或黄绿色伪膜,临床上常见于抗生素治疗之后。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伪膜性肠炎患者16例,女性8例,男性8例;年龄50~59岁,  相似文献   

10.
重症伪膜性肠炎一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伪膜性肠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重症伪膜性肠炎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老年,在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出现重症伪膜性肠炎,积极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是引起伪膜性肠炎的主要原因,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是其主要致病菌,为有效控制伪膜性肠炎的发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PNP)患者术后并发伪膜性肠炎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痛苦,促进康复。方法对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并发伪膜性肠炎患者,针对伪膜性肠炎加强患者病情观察,采用细节管理的个体化护理措施。结果本案例患者伪膜性肠炎症状如腹胀、腹泻解除,阴囊水肿消失,无压疮发生,营养得到保证,无导管护理并发症。通过治疗与护理均取得良好效果,患者满意。结论严密观察、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伪膜性肠炎患者,能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5-Fu是临床上治疗妇科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常用药物,疗效较好,价格较低,但是,治疗过程中易引起胃肠道反应,严重可导致伪膜性肠炎,伪膜性肠炎能使病人出现虚弱、脱水、肾衰、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症状[1].并延迟治疗降低病人的依从性,以致影响化疗全程的顺利完成和导致医疗费增加,我科自2000年以来,因化疗发生伪膜性肠炎20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福润  黄留业   《中国医学工程》2011,(8):116-116,118
目的通过对26例伪膜性肠炎的临床分析,探讨其病因、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6例伪膜性肠炎的临床资料及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在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发生,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部分患者出现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均行结肠镜检查,提示伪膜性肠炎。结论伪膜性肠炎多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发病,年龄大、病情重及外科手术患者为高危人群。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可明确诊断,甲硝唑及万古霉素是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影响伪膜性肠炎治疗与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例伪膜性肠炎病例患者的用药及临床情况。结果:患者年龄越轻,合用的抗生素越少,使用口服的给药途径,合并的疾病越轻,治疗伪膜性肠炎所需的药物越单一,治愈时间越短,愈后越好。抗生素种类与克林霉素和第三代头孢最为密切。结论:在临床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必须重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防止伪膜性肠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伪膜性肠炎(PME)是指由艰难梭状芽胞杆菌(Cd)侵袭小肠、结肠黏膜引起的肠道急性渗出坏死性炎症疾病。尤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及运用广谱抗生素者多见。本文总结我院1995年 ̄2005年收治的伪膜性肠炎3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1例均符合伪膜性肠炎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19岁 ̄81岁,中位年龄60岁。其中>60岁者18例,占58%。31例中肺部感染6例,外科术后6例,颅内感染3例,白血病3例,肝硬化腹水2例,急性肠道感染3例,急慢性胆道感染2例,烧伤、颅脑外伤、颅内出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重症胰腺炎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各1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伪膜性肠火的临床内镜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对吴起县医院2009-01~2012-05的12例伪膜性肠炎的相关资料,分析本病的内镜与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结果经结肠镜检查确认的12例伪膜性肠炎患者,男5例、女7例。年龄45~87岁,平均年龄为73.2岁,其中60岁以上病例9例。全部患者均在使用广谱抗生素中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主要病变位于左半结肠。结肠镜下看到水肿的粘膜上附有黄白色或者黄绿色伪膜为本病的特征。经口服甲销唑,微生态制剂整肠生、乳酸杆菌制剂(如乳酶生)补液等支持治疗取得显著的效果。结论结肠镜和病理活检是诊断伪膜性肠谈的主要方法,对在使用抗生素出现的腹泻患者要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伪膜性肠炎( PMC,pseudome mbranous colitis )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临床上大量使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严重失调,给于难辨梭形杆菌( clostridium difficile, CD)在肠道大量繁殖的机会[1],常常发生在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低下的患者[2](老年患者、胃肠手术患者或其他严重疾病患者等)。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及抗生素的泛滥使用,导致伪膜性肠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结合本院内科诊治患者1例,现就其临床及内镜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抗生素所致假膜性肠炎分析总结,分析中老年患者假膜性肠炎(PMC)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对PMC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近15年内发生的39例抗生素相关性假膜性肠炎(PM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PMC住院患者平均年龄66岁,均有不同程度基础疾病,患者用药过程中腹泻或停药4周停药后腹泻。甲硝唑、万古霉素治疗后好转及消失。结论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是引起的假膜性肠炎(PMC)主要原因,对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出现腹胀、腹泻现象时,结合结肠镜检查,首先应考虑有无假膜性肠炎(PMC),及时停用抗生素,联合甲硝唑或万古霉素及美常安进行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确诊的52例伪膜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使用抗生素的非伪膜性肠炎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化疗、基础疾病、禁食、使用抗生素、使用免疫抑制剂、使用泻药、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的差异,对各变量先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检验分析示,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在化疗、基础疾病、禁食、住院天数≥10d、使用抗生素≥10d、使用抗生素种类≥2种、使用PPI、年龄这9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使用抗生素≥10d、使用抗生素种类≥2种、使用PPI、基础疾病P〈0.05,与伪膜性肠炎相关。结论伪膜性肠炎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监测,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和PPI药物。  相似文献   

20.
抗生素:50年代首次发现的第一例引起急性伪膜性结肠炎的抗生素是林肯霉素,以后陆续发现青霉素衍生物(氨等青霉素、羟氨等青霉素、苯咄青霉素)、头抱菌素、新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灭滴灵等也可引起伪膜性结肠炎,同时还可引起出血性肠炎。认为抗生素虽然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使非致病菌大量繁殖,但是引起伪膜性结肠炎的主要致病菌为梭状芽抱杆菌。抗生素引起粘膜下层血管痉挛(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在出血性肠炎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一旦明确诊断就应立即停用原抗生素,进行治疗。抗肿瘤药物:目前大多数抗癌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