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症状监测(syndromic surveillance)是根据应对生物恐怖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类新的公共卫生监测方法,数据来源广泛[1],可用于疾病监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预警[2-3].其中非处方药物(over-the-counter,OTC)销售监测由于具有及时、详细、数据易获得等优点[4-5],越来越受到公共卫生工作者的重视.但国内外对OTC药物销售监测的早期预警意义尚未统一,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探讨.现对近年来OTC药物销售监测在公共卫生监测和早期预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的设计要点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十年来,症状监测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卫生监测手段引起了普遍的关注.相对于基于病例诊断的传统公共卫生监测手段,症状监测是对临床诊断前患者相关的非特异性信息进行监测[1].相关研究表明,症状监测可应用于公共危机应对(如生物恐怖事件早期发现[2,3]、自然灾害传染病应急监测[4]),早期探测新发传染病[5],掌握疾病发病水平与流行趋势(如急性迟缓性麻痹综合征监测和流感样病例监测[6,7]),以及大型体育活动与政治集会等大规模人群聚集活动公共卫生保障[8,9].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从2000年1 月1日开始在全国实施.这是我国药品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标志着我国药品管理工作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所谓药品分类管理,就是根据药品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原则,依其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的不同,把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大类,采取不同的办法分别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4.
袁秉煃 《自我保健》2007,(11):60-60
患者往往凭自己的经验,使用非处方药进行白疗。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非处方药要注意时间限度,如果吃了三五天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的话,就必须上医院检查了,以防症状背后隐藏着其他较重的病情,一味地延长服药期限,极易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5.
浅谈非处方药与自我医疗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通过立法或发布法规形式将药品划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本文阐述了非处方药的基本概念、适应症及其特点。目前在我国实施非处方制度势在必行。这是医药卫生事业深入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与国际药品管理模式接轨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7.
浅议非处方药与社区药房的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非处方药(OTC)和社区药房是当前医药学界较为关注的、与人们健康密切相关的热门话题。本文从非处方药的意义,非处方药与社区药房的关系,社区药房的发展方向、经营范围与管理作了浅议,希望能对非处方药与社区药房的健康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非处方药的意义当...  相似文献   

8.
徐春梅 《中国校医》2001,15(1):73-74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药品分类管理的推进 ,小病上药房 ,大病进医院的自我药疗观念已被都市人普遍接受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药店购买非处方药。但是 ,现代医学证明 ,几乎所有的药品都有毒副作用 ,非处方药也不例外。而普遍缺乏医疗常识的老百姓有可能出现各种用药误区 ,使药品的毒副作用增强 ,药品的不良反应成为新世纪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因此 ,非处方药的正确选购与合理使用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话题。首先 ,对非处方药应有一个正确的了解。非处方药是相对与处方药的一个名称 ,在美国称之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物” ,即over -…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的“胃病”,一般是指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其初始或轻微发作的症状为上腹部不适、饱胀、烧心、恶心、呕吐等。治疗胃病的药物主要分为抗酸药和胃粘膜保护药两大类,现将常用的非处方药的药理作用、适应症及使用注意事项作简要介绍。 1、三硅酸镁及其复方制剂:三硅  相似文献   

10.
我院成立非处方药(OTC)药房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严格遵循GSP管理规范,在药品进、销、存等各个环节认真把关,确保了药品质量。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医院药师职能转变的探讨,是摆在医院药师工作者的新课题。1医院药师职能转变1.1药学发展观念上转变药学发展已经从“药物为中心”、转向“药物面向患者”、发展到“以人为本”的必然趋势。这3个转向也是标志着医院药学的社会和专业作用的不同模式。因此,在医院现代化管理的今天,药师人员应更新观念,增强服务和效益意识,把单一的被动局限服务,向开放型主动参与转变,拓展为社会众多患者的全方位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药店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相关非处方(OTC)药物销售与医院流感样病例(ILI)就诊水平的相关性,探讨流感相关OTC药物销售监测应用流感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 - 2019年8月31日广州市内36家连锁药店流感相关OTC药物销售数据、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ILI监测数据。应用移动流行区间法(MEM)判定流感是否进入流行高峰期。在流感流行高峰期内对OTC药物销售比例与ILI就诊比例(ILI%)进行互相关分析。结果 流感相关OTC药物销售比例为3.16%(1.69%~5.96%),其中,中成药销售比例(2.68%,1.29%~5.20%)高于西药(0.48%,0.25%~1.08%)。OTC药物销售呈季节性波动,存在冬春季(12月 - 次年4月)与夏季高峰(7月)。观察期间,流感共出现6个流行高峰,与相应时期药物销售高峰期相近似。互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至2018 - 2019年冬季,在流感流行高峰期内,OTC药物销售比例与ILI%存在强相关性(r:0.56~0.92,P<0.05);在流感冬季与冬春季流行高峰期内,药物销售比例与提前1周的ILI%相关系数最高(0.692,0.937,0.786,P<0.05),在春夏季流行高峰期内与同期或延后1周的ILI%相关系数最高(0.693,0.762,P<0.05);2019年春夏季高峰期时药物与ILI%呈负相关( - 0.802,P<0.05)。结论 药店流感相关OTC药物销售监测应用于流感监测与早期预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  相似文献   

13.
药物销售量监测在侦查流感样病例暴发中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3,他引:0  
传染病监测系统是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探索灵敏度较高的监测方法已成为全球疾病监测研究的热点。我们于2004年11月对石家庄市区的药房流感药物零售量进行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探索灵敏性较高的疾病监测方法中,药店零售药物因其应用广泛、信息方便易得,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石家庄市于2004年开始对流感药物零售量进行监测,发现该信息在侦查流感暴发信息方面,要早于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1].本文则对流感药物销售量和流感样病例就诊量两种监测信息进行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syndromic surveillance systems using nonclinical data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approach has yet to be tested in France.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the first model based on drug sales that detects the onset of influenza season and forecasts its trend. Using weekly lagged sales of a selected set of medications, we forecast 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 incidence at the national and regional level for 3 epidemic seasons (2000-01, 2001-02, and 2002-03) and validate the model with real-time updating on the fourth (2003-04). For national forecasts 1-3 weeks ahea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observed ILI incidence and forecast was 0.85-0.96, an improvement over the current surveillance method in France.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drug sales are a useful additional tool to syndromic surveillance, a complementary and independent source of information, and a potential improvement for early warning systems for both epidemic and pandemic planning.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症状监测系统在传染病监测中的效果.方法 数据收集通过临时安置点医务室医生使用的"接诊登记表",数据日分析、解释、分发由当地CDC受指派医务人员执行,监测到的数据按症候群分成4类,包括呼吸道症候群(咳嗽、咽痛、流涕),消化道症候群(每日腹泻次数、恶心、呕吐),发热症候群(体温≥37.3℃)和其他症候群(头昏、头痛、乏力及其他症状),疑似病例进行实验室确诊.结果 总计人群中有7566(73%)就诊人次,共识别了44%呼吸道症候群,9%消化道症候群,1%发热症候群,46%其他症候群.21%(1578/7566)的就诊者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男女性别比为0.76:1.呼吸道、消化道、发热症候群总计4380组,就诊高峰发生在2006年3月30日和4月3日.报告一例疑似麻疹病例,经血样检测后排除麻疹,避免了大面积接种麻疹疫苗.共发现71例发热患者,其中高热患者8例(体温≥39℃).报告一起疑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爆发,全部21例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后证实是硫化氢引起的急性眼刺激征.结论 症状监测有助于监测传染病病例,能迅速显示症候群消长趋势,实施成本低廉,在突发事件中实施有效可行,对类似的事件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发传染病的频频出现、旧传染病的卷土重来以及生物恐怖主义威胁的加剧,传统的传染病监测系统面临新的挑战.症状监测以其能及时发现异常或疾病暴发信号的特点而得到发展.此文系统阐述了症状监测的概念、发展、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WHO一直把伤寒和副伤寒发病列为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伤寒和副伤寒的典型临床症状体征主要以持续性高热、玫瑰疹、相对缓脉、肝脾肿大及表情淡漠等为特征,但临床表现逐渐呈不典型化和轻型化,尤其是副伤寒常以持续发热为主要特征.这种早期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如缺乏实验室检测,给临床及时正确诊断带来很大困难,误诊和诊断滞后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传染源得不到及时控制,易引起暴发或地方性流行.症状监测(syndromic surveillance)近年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在很多疾病监测中得以运用.公共卫生工作者开始尝试利用症状监测的思想,针对伤寒和副伤寒以持续高热为主的临床特点,来设计发热症状监测系统,以提高伤寒和副伤寒防治水平.现将相关信息与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探讨症状监测在疾病暴发早期发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一次登革热暴发案例探讨症状监测在疾病暴发早期发现中的作用。方法 2014年9月19日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发生登革热暴发疫情,回顾性收集东峰镇卫生院2013年8-11月和2014年同期门诊日志及清开灵注射液10 ml(支)、利巴韦林注射液0.1 g(支)等药物的使用量。使用Excel软件从门诊日志中提取诊断名为发热的病例,统计每日发热人数、发热人次数。通过发热和药物数据判定异常事件出现时间;分析2014年发热人数、发热人次数与清开灵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等药物相关性。以清开灵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等药物为因变量,发热人次数(发热人数)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2014年8-11月东峰镇卫生院门诊日志中发热2437人次,发热人数为1102例。与2013年同期(113人次、90例)相比分别上升19.6、10.2倍。1102例发热就诊患者男性499例(45.3%),女性603例(54.7%)。年龄构成呈现一个不典型的"M"形,5~10岁年龄组127人(11.5%)构成最多。2014年发热人数与清开灵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等药物相关系数为0.85~0.97(P<0.05)。从发热人数和药物使用量分析,异常均出现在8月23日。结论 症状监测显示2014年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登革热暴发疫情在8月23日出现异常,比常规监测提早近1个月。应重视症状监测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