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一种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及中耳腔黏膜分泌障碍所引起的以中耳腔负压、积液为主要病理变化,听力下降、耳闷、耳鸣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常见疾病[1]。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目前学者们关于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主要提出以下几种学说:  相似文献   

2.
鼓膜打孔及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中耳积液(包括浆液、黏液或浆-黏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疾病,小儿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儿童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腺样体肥大是导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病因,我科近年来应用腺样体切割吸引器在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腺样体,配合CO_2激光鼓膜打孔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耳科常见疾病,以中耳积液、传导性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有报道SOM亦可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本文回顾性研究80例(158耳),探讨SOM对各频率听力阈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是中耳常见的疾病。特别在儿童期SOM将严重影响儿童的语言和智力发育。有关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其中中耳负压学说、感染学说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中耳负压学说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Eustachian tube,ET)功能不良、中耳黏膜气体交换不良或乳突气化不良、中耳清洁功能障碍引起中耳负压状态,继而黏膜水肿、渗  相似文献   

5.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临床常见病,目前对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上呼吸道炎症或机械性因素造成咽鼓管咽口肿胀或阻塞,使中耳腔形成负压导致积液.  相似文献   

6.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又名非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SOM属于中医"耳胀"、"耳  相似文献   

7.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引起儿童听力障碍的重要原因,我科从2003年1月~2007年9月,采用药物治疗、鼓膜穿刺、病灶相邻区域手术及鼓室置管方法阶梯性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分泌性中耳炎病毒、衣原体感染及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之一,尤其在儿童发病率较高。临床上是以鼓室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若治疗不当.可引起听力障碍及语言发育不良。虽然近30年来进行了精细的研究,但病因仍有争议,其发病机理亦不甚明确。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与咽鼓管形态发育和功能不良、变态反应、免疫及感染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主要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症,儿童和成人发生率均较高,治疗方法 主要为药物和鼓膜穿刺、切开置管术等,如何尽量减少有创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师探讨的问题。本研究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triamcinolone acetonide nasal spray,TANS)喷鼻加桉柠蒎肠溶胶囊(eucalyptol,limonene and pinene enteric soft capsules,ELPESC)治疗SOM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避免鼓膜切开置管  相似文献   

10.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被认为是细菌、病毒感染、局部变态反应和逆行感染等多因素导致的中耳黏膜炎症反应.近年来变态反应因素引起的OME呈现上升趋势,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变态反应因素在OM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