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观察microRNA-133a(miR-133a)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蛋白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改变和关系。方法:取12只18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SHR组,12只18周龄雄性Wistar-Kyoto (WKY)大鼠为对照组,通过无创血压测量分析系统测大鼠尾动脉血压,Masson染色检测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比率(perivascular collagen area ratio, PVC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33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TGF-β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HR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升高(P<0.01),心肌CVF和PVCA明显升高(P<0.0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miR-133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SHR组心肌miR-133a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23.9±4.6)%;SHR组心肌组织miR-133a与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91, P<0.01)。结论:SHR心肌组织miR-133a表达下调,伴随TGF-β1蛋白表达升高和胶原合成增加。miR-133a与TGF-β1可能参与SHR大鼠的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4在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以20例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组,对38例各种不同组织学类型肾小球肾炎的肾活检标本,分别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TGF-β1、Smad4、胶原Ⅰ(collagen type Ⅰ)在肾小球中的染色强度,并对其检测结果作图像分析处理;以体外培养的人系膜细胞为对象,观察TGFβ1对系膜细胞表达Smad4、胶原Ⅰ的影响,Smad4、胶原Ⅰ的基因表达用RT-PCR检测,蛋白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 结果: 所有增生、硬化病理类型肾炎中病变肾小球TGFβ1、Smad4、胶原Ⅰ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TGFβ1、Smad4两者在肾小球中的表达与胶原Ⅰ在肾小球中的堆积呈多重相关(P<0.05);外源性TGFβ1刺激人肾系膜细胞后,细胞的Smad4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增高(P<0.05);胶原Ⅰ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也相应增高(P<0.05)。 结论: TGF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4可能参与病变肾小球ECM的过量堆积,在肾小球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甲甙对柯萨奇病毒B3(CVB3)扩张型心肌病(DCM)小鼠左室重构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腹腔无菌重复增量接种CVB3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n=30);感染CVB3 的小鼠以黄芪甲甙(0.6 mg·kg-1·d-1)灌胃作为扩张型心肌病+黄芪甲甙治疗组(n=20);同期腹腔无菌注射等容积不含病毒的EMEM液作为正常对照组(n=10)。用高频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大小及心功能指数,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I、III型前胶原端肽(PINP、PICP及PIIINP)浓度并计算PICP/PICN比值,苦味酸天狼猩红胶原特异染色和偏光显微镜显像,并辅以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心肌胶原容积积分(CVF)和I型胶原的含量,分别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心肌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变化和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结果:黄芪甲甙显著提高DCM小鼠的生存率、有效地降低扩大的左室内径及增加心脏功能;组织学和血清学显示DCM小鼠心肌组织胶原沉积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而这种增多的趋势可被黄芪甲甙明显抑制 (P<0.01);DCM小鼠心肌磷酸化p38MAPK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黄芪甲甙治疗后p38MAPK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P<0.01和P<0.05)。结论:黄芪甲甙改善CVB3感染后导致的扩张型心肌病左室重构可能与降低磷酸化p38MAPK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卡托普利逆转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左室重构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逆转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左室重构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建立腹主动脉狭窄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重构大鼠模型 ,观察左室质量指数 (LVMI)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心肌Ⅰ、Ⅲ型胶原的改变 ,采用RT-PCR方法观察心肌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 ,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 ,血浆心钠素 (ANF) ,血清醛固酮 (ALD)水平。结果模型组LVMI、Ⅰ型胶原、Ⅲ型胶原、Ⅰ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0.001,P<0.01 ,P<0.05) ,卡托普利组LVMI、Ⅰ型胶原、Ⅲ型胶原、Ⅰ型胶原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明显下降 (P<0.05 ,) ;模型组Ⅲ型胶原mRNA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升高(P<0.05) ,卡托普利组较模型组下降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血浆AngⅡ、左室心肌AngⅡ、血浆ANF和血清醛固酮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 (P<0.001 ,P<0.01) ,卡托普利组明显降低血浆AngⅡ、左室心肌AngⅡ、血浆ANF和血清醛固酮水平 (P<0.01 ,P<0.001)。结论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Ⅰ和Ⅲ型胶原及其mRNA的表达增加 ,具有左室重构的改变。卡托普利降低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Ⅰ和Ⅲ型胶原及其mRNA的表达 ,具有逆转左室重构的作用。卡托普利逆转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R-30a在大鼠心肌梗死后对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大鼠miR-30a基因的载体,在HEK293细胞中包装病毒载体r AAV9-miR-30a及阴性对照r AAV9-miR-30a-NC,提取纯化后通过冠脉注射方法分别传导PBS缓冲液、r AAV9-miR-30-NC和r AAV9-miR-30a至大鼠心脏,再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分别设为PBS组、miR-30-NC组和miR-30a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sham组)。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心功能指标,包括短轴缩短率(F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法检测Ⅰ、Ⅲ型胶原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心肌miR-30a及TGF-β1和CTGF mRNA表达;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GF-β1及CTGF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30a组心功能较PBS组及miR-30-NC组显著改善(P0.05)。miR-30a组的心肌CVF及Ⅰ、Ⅲ胶原表达水平、Ⅰ/Ⅲ型胶原比值较PBS组及miR-30-NC组显著降低(P0.01);miR-30a组心肌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PBS组及miR-30-NC组比较显著下降(P0.001);CT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PBS组及miR-30-NC组显著降低(P0.001)。结论 miR-30a过表达能下调心肌梗死后心肌TGF-β1、CTGF mRNA及蛋白水平,从而减少心肌胶原产生,抑制心肌纤维化,进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心肌纤维化是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本实验主要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缺血性心肌左室重构细胞外基质的基因表达以及对心脏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骨髓基质干细胞经体外培养、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诱导、扩增及标记后,植入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动物模型心肌中,于28d测定大鼠心脏功能后取出心脏并称量,对缺血性心肌的纤维化程度及注入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观察,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等细胞外基质基因表达情况,并观察了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在心肌中骨髓基质干细胞存活;梗死大鼠心脏功能明显改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10%);Ⅰ胶原、Ⅲ型胶原、TIM-1以及TGF-β1基因表达水平与未注入骨髓基质干细胞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且心肌细胞纤维化被有效抑制。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可以抑制心肌纤维化,降低细胞外基质基因表达,改善心脏功能,有望成为心肌梗死治疗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MI)后心室重塑过程细胞因子与胶原分子的关系。 方法:制备雄性Wistar大鼠心肌梗死和假手术对照模型,于手术后3 d、1 w、4 w分别观察不同时点梗死区和非梗死区的Ⅰ、Ⅲ型胶原及炎症因子的mRNA变化。 结果:心肌梗死后第3 d胶原(Ⅰ、Ⅲ型胶原)和细胞因子(TGF-β1、TNF-α)皆上升,梗死区Ⅰ、Ⅲ型胶原在第4周仍然比非梗死区为高,TGF-β1、TNF-α在第1周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同期假手术组(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梗死区和非梗死区TGF-β1、TNF-α均与Ⅰ、Ⅲ型胶原存在相关(P<0.01)。 结论:炎症因子参与心室重塑的病理生理过程,干预细胞因子可能作为早期防治心室重塑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依那普利对大鼠早期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早期肾间质纤维化形成大鼠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组和依那普利治疗组(每组20只),治疗组于手术后第4天开始以依那普利灌胃,术后第14天取各组大鼠肾组织分别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Ⅰ型胶原、III型胶原在肾组织的蛋白表达。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肾组织中Ⅰ型胶原、III型胶原、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 drived growth factor,PDGF)-B、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e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mRNA的水平。应用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DGF-B蛋白的表达。结果:依那普利治疗组大鼠肾脏的肾间质损伤指数、肾间质胶原评分、Ⅰ型胶原、Ⅲ型胶原,以及细胞因子PDGF-B,TGF-β1,CTGF的表达均比模型组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依那普利可通过下调细胞因子PDGF-B,TGF-β1,CTGF的表达而起到治疗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血管生成因子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检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造1型糖尿病模型,糖尿病成功诱导后12周,运用MPA心功能分析系统评估心功能改变,Masson染色计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CD31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毛细血管并计算心肌毛细血管/心肌细胞比值(capillary/myocyte,C/M),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 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明显增高(P<001),而左心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和左心室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均明显下降(P<0.05);心肌C/M比值、 VEGF和Ang-1表达明显减少(P<0.05);而心肌CVF含量和endostatin表达显著增高(P<0.05),但Ang-2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VEGF和Ang-1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表达下调,endostatin表达显著上调,可能是糖尿病心肌病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别从基因和蛋白水平研究leflunomide对实验性IgA肾病(IgAN)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水平的影响,了解其作用机制。 方法:建立IgAN大鼠模型,随机分成leflunomide组、强的松组、模型对照组,并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用免疫组化、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和比较各组肾组织TGF-β1、MCP-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 结果:Leflunomide组TGF-β1、MCP-1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leflunomide组与激素组相比,TGF-β1、MCP-1表达无明显差异。 结论:Leflunomide可通过下调TGF-β1、MCP-1 在肾脏的表达,减少局部炎症反应,延缓肾脏纤维化的进程,从而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上调微小RNA-133a(miR-133a)的表达水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以同源正常血压Wistar-Kyoto(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另将SHR随机分为SHR组、SHR+腺相关病毒(AAV)组和SHR+携带miR-133a的腺相关病毒(miR-133a-AAV)组。通过冠脉灌注法将miR-133a-AAV转染至SHR大鼠的心脏,监测大鼠的尾动脉压,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沉积情况,real-time PCR检测心肌组织中miR-133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WKY大鼠相比,SHR的尾动脉压明显升高,心肌组织中miR133a表达水平降低,TGF-β1和CTGF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出现心肌纤维化;上调SHR心肌miR-133a的表达水平后,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TGF-β1和CTG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上调心肌组织中miR-133a的表达水平,对高血压导致的大鼠心肌纤维化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组织中TGF-β1和CTGF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Ⅰ型和Ⅲ型胶原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4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10只)和川芎嗪组(12只)。模型组根据Doering等的银夹缩窄法造成腹主动脉部分狭窄(银夹内径0.7mm)。假手术组只分离腹主动脉而不缩窄。川芎嗪组手术同模型组。4周后川芎嗪组用川芎嗪注射液灌胃(25ml/kg)4周,手术组和模型组以等量双蒸水灌胃4周。之后处死动物,取其心脏测量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用免疫组化法进行左室心肌Ⅰ型和Ⅲ型胶原染色及定量图像分析,同时通过RT-PCR扩增并测定各组左室心肌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造模8周时LVMI、Ⅰ型和Ⅲ型胶原及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胶原纤维明显增多、增粗及排列紊乱。川芎嗪组左室心肌胶原纤维减少,排列转好,LVMI、Ⅰ型和Ⅲ型胶原及其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反应性左室心肌Ⅰ型和Ⅲ型胶原及其mRNA表达升高;川芎嗪可延缓心肌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肠系膜微动脉形态、超微结构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雄性SHR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其中两组分别用螺内酯20mg/kg/天、缬沙坦30mg/kg/天溶于饮水中灌胃,连续治疗13周,对照组不用药,正常饮水,并与WKY大鼠(6只)比较。鼠尾法测量大鼠动脉收缩压;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大鼠肠系膜微动脉管壁与管腔横截面积比;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肠系膜微动脉结构的变化;用RT-PCR方法检测肠系膜微动脉Ⅰ型胶原mRNA水平。结果:实验第13周末,SHR对照组血压明显高于WKY组(P<0.01);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血压明显低于SHR对照组(P<0.01);缬沙坦组的血压与WKY组接近(P>0.05)。螺内酯组和缬沙坦组大鼠肠系膜微动脉的中膜厚度/管腔半径值及中膜面积/管腔面积值仍显著大于WKY组(P<0.05),但较SHR组明显降低(P<0.01)。透射电镜见SHR肠系膜动脉壁有大片纤维组织增生,螺内酯组和缬沙坦组肠系膜动脉壁内仅见少许纤维组织增生。螺内酯组和缬沙坦组Ⅰ型胶原mRNA水平明显低于SHR对照组(P<0.01)。结论:螺内酯和缬沙坦均能抑制SHR的Ⅰ型胶原合成,表明盐皮质激素受体和AngⅡ受体在高血压阻力血管的重塑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培勇  蔡辉  赵凌杰 《微循环学杂志》2013,23(1):12-15,5,2,74,75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SD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动脉夹闭4周后,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法舒地尔高剂量(FH,30mg/Kg/天)组和法舒地尔低剂量(FL,10mg/Kg/天)组。术后8周末,计算各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HWI)、左室质量指数(LVWI),观察心肌组织HE染色和Masson染色,碱水解法测定心肌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化分析磷酸化的肌球蛋白磷酸酶靶蛋白亚基1(p-MYP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大鼠LVWI及HYP含量显著升高(P<0.01),心肌细胞排列紊乱,间质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心肌组织p-MYPT1水平升高(P<0.01),TGF-β1、CTGF表达升高(P<0.01);与Model组相比,FH组和FL组大鼠LVWI及HYP含量降低(P<0.05),间质胶原蛋白沉积程度减轻,心肌组织p-MYPT1、TGF-β1、CTGF水平均降低(P<0.05或P<0.01)。结论:Rho激酶参与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法舒地尔抑制心肌纤维化进展的作用与TGF-β1和CTGF水平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母草碱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微小RNA-1(miR-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10只SD大鼠作正常对照组;取另80只SD大鼠作为实验鼠,连续2周腹腔注射ISO诱导心肌纤维化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实验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益母草碱低(7.5 mg·kg~(-1)·d~(-1))、中(15 mg·kg~(-1)·d~(-1))和高(30 mg·kg~(-1)·d~(-1))剂量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抑制剂(0.3 mg·kg~(-1)·d~(-1))组。连续给予相应药物腹腔注射2周后,以透射电镜观察左心室肌组织超微结构;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左心室肌组织内皮素1(ET-1)和血管紧张素II(Ang II)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左心室肌miR-1和ET-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38 MAPK、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及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益母草碱能明显改善左心室肌超微结构,降低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及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蛋白表达(P0.05),减少左心室肌ET-1和Ang II含量(P0.05),上调miR-1和α-MHC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下调ET-1 mRNA及p38MAPK和β-MHC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益母草碱可抑制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影响miR-1的表达,抑制ET-1/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讨实验性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TGFβ1,CTGF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及意义。方法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采用10%的CCL4橄榄油腹腔注射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共造模8周。观察血清ALT、HA水平,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对肝组织α-SMA、TGFβ1、TGFβRⅡ、Smad3,Smad7,CTGF蛋白和mRNA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肝组织进行比较。结果 模型组小鼠血清ALT及H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模型组小鼠肝组织α-SMA、TGFβ1、TGFβRII、Smad3、CTGF蛋白表达和TGFβ1、Smad3、CTGF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模型组肝组织Smad7蛋白和Smad7 mRNA表达较对照组小鼠显著降低。结论 TGFβ1和CTGF信号转导通路过度活化,Smad7表达和负调节TGFβ、CTGF信号转导通路的功能被抑制可能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反义寡核苷酸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及CTGF表达的抑制作用。 方法: 差速贴壁法分离新生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反义、正义、错义CTGF寡核苷酸分别经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CFs,并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0-6mol/L共培养48 h,采用MTT法测CFs生长数目,羟脯氨酸法测胶原蛋白含量,RT-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测CTGF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 结果: AngⅡ可以在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促进CFs CTGF的表达(P<0.01),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CTGF反义链组的MTT反应A值、胶原蛋白含量、CTGF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AngⅡ组(P<0.01),而CTGF正义链组和错义链组与Ang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AngⅡ刺激下产生的CFs CTGF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心肌纤维化传导通路中的关键环节,CTGF反义寡核苷酸可以序列特异性地阻断CTGF的介导,从而抑制AngⅡ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及CTGF表达的诱导作用,进一步证实CTGF可能是拮抗心肌纤维化的特异性靶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纯化的心肌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48 h后用流式分选方法(FACS)分选纯化心肌细胞,纯化的心肌细胞继续培养48 h。分为对照组(空白纯化心肌细胞组)和TGF-β1刺激组,用RT-PCR方法测定两组细胞中TGF-β1、CTGF、纤维连接蛋白(FN) mRNA的含量, 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组细胞胞浆蛋白中CTGF、FN含量。结果: 心肌细胞中有较低水平的CTGF表达,在予以 TGF-β1刺激后细胞内CTGF mRNA与蛋白含量分别提高 2.49 倍(P<0.01) 和3.63 倍(P<0.01),FN mRNA与蛋白含量分别提高 1倍(P<0.01)和4.18倍(P<0.01),而TGF-β1mRNA水平减少34%(P<0.01)。结论: 纯化的心肌细胞有CTGF的基础表达,并且TGF-β1可以明显上调其表达,提示心肌细胞主动参与了心肌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