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在那些方面发展了《素问·热论》的理论?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说:“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可见,《伤寒论》的学术渊源本于内、难。尤其受《内经》理论的影响更深。论中六经名词(三阴三  相似文献   

2.
王周芳 《光明中医》2008,23(3):276-278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原序中写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阐明了《伤寒论》与《内经》的学术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3.
《千金要方》"伤寒"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千金要方》系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撰 ,千百年来 ,多数医家据该书卷九“江南诸师 ,秘仲景要方不传”一段文字 ,误认为孙氏撰著《千金要方》之际 ,尚未见到过《伤寒杂病论》,或仅看到了《伤寒杂病论》的片言只语等 ,这种认识陈陈相因 ,一直沿至今日。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参照晋·王叔和《脉经》、《金匮玉函经》,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王焘《外台秘要方》,孙思邈晚年所著《千金翼方》,宋·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林亿等《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日本国康平本《伤寒论》,白云阁《伤寒杂病论》等不同时代的有关《伤寒杂病论》…  相似文献   

4.
张永文  蔡辉  沈思钰 《河北中医》2010,32(2):270-272
东汉张仲景因“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伤寒卒病论集·原序》)。《伤寒杂病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伤寒论·序》),被后人尊为方书之祖,为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兹参考相关史书文献,对于张仲景生平事迹及其《伤寒杂病论》方源进行考证,并提出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5.
以《伤寒杂病论》序名及序文为考释目标,从收集的17种不同版本的"序名"为突破口,以序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段、词组为研究对象及研究要点,逐一进行考证,从而得出了《伤寒杂病论》序名及序文不为仲景所撰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厥阴病的内涵与证治要点可以用“杂”“变”来形容,以赵开美翻刻宋本《伤寒论》为例,厥阴病56条,其中仅有4条提及“厥阴”二字,自古以来对厥阴的界定也并非清晰,文章研究厥阴病以《脉经》卷七、淳化本《伤寒论》、《诸病源候论》卷七与卷八、《千金翼方》本、赵开美翻刻宋本《伤寒论》为文献基础,旨在通过从诸善本的对比认知过程中了解厥阴病不同时期的不同记载,体悟“三阴三阳”“伤寒日期论”“经络”对厥阴内涵的影响,进而探索厥阴病阴阳顺逆等相关特点,以期对现代中医临床予以帮助。  相似文献   

7.
现存之《金匮要略》,乃宋代翰林学士于馆阁蠹简中发现《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为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盖此乃仲景《伤寒杂病论》之节略本。孙奇、林亿等在论序中说,“臣奇先校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  相似文献   

8.
高梓博  赵兵德  李永津 《新中医》2023,55(7):207-210
中医对痹证理论的详细阐述首见于《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继承《黄帝内经》痹证理论的基础之上,根据其医学经验和医学实践,富有创新性地发展了痹证理论。从《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中有关痹证病因病机、辨证分类、治疗体系等的论述展开探讨,认为两部经典均将痹证归因于正气不足与外感风寒湿邪。《伤寒杂病论》对痹证创新性的辨证分类,为其诸多经方的创制提供了基础,并使其与《黄帝内经》的朴素分类与针药治疗相区别又各具特色。此外,《难经》也发挥了介导痹证理论自《黄帝内经》向《伤寒杂病论》发展的桥梁作用。以上均对后世医家理解和治疗痹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付 《河南中医》2008,28(1):4-6
从宏观角度看《伤寒杂病论》的理论体系是理法方药俱备,但从微观角度看,《伤寒杂病论》理论体系则是详于辨证而略于用方,这无疑给临床用方治病带来诸多困惑和不便。研究《伤寒杂病论》,只有全面地系统地增补用方,才能构建《伤寒杂病论》完整的方证理论体系;只有使方证理论体系有机结合,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伤寒杂病论》辨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原名《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东汉建安十年。该书在流传过程中,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和编次,唐代孙思邈和王熹亦曾加以收集而作出贡献,至北宋治平间校正医书并雕板印行、金代成无已注解之后,始普遍流行。现存《伤寒论》的各种版本,以宋本和成本最为重要,此外尚有同体而别名的《金匮玉函经》、康平本、康治本等。民国之后又出现三种俱称古本的十六卷《伤寒杂病论》,即长沙本、四川本和桂林本,但多被认为系伪书,其中桂林本近年有逐渐受到重视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将"藏象"与"气血津液"分别集中在两个独立的章节中学习,忽略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违背了循序渐进的教材编写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不论何者在前,均必须涉及后一章节的大量内容。深入剖析、分化藏象气化理论体系,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编写教材,改变中医理论"意理深奥,艰涩难懂"、难学难讲的现状,既是《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许敬生 《河南中医》2000,20(1):70-71
目录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书目、解题和小序三部分。书目反映书的名称、撰述者及篇目卷数等。解题常见有两种类型:一是叙录体,基 则重,有的介绍全书大概,有的重在阐述学的流,有的旨在考证版本,有的重在辨其真伪。二是洋体广泛辑录与一书相关的资料来揭示图书内容。小 是指对某一部类书籍的学术源流及其得失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之所以被称为中医临床温病学的奠基之作,与其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脉诊技术有着很大的关系。无论是对温病的定义,还是在辨证论治、预后判断过程中,脉象信息起着其他诊法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温病条辨》的学习与研究,偏重于证和方的内容较多,对其脉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却显得少了一些。目前中医临床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医师脉诊能力低下而造成的,误诊误治的结果必然导致临床疗效的下降。学习与研究《温病条辨》是提高中医脉诊水平的重要环节。中医脉诊的现代研究将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圣济总录》是由宋徽宗诏令敕撰的一部大型方书,其“食治门”是对北宋末期食治理论与食疗方的一次全面总结.本门将所载病证分为29类,其中治疗内科病证食疗方占比最高,这与北宋医学分科重视内科病证有关.将《圣济总录·食治门》与《太平圣惠方》食治部分比较,可发现本门更注重将食疗方按病证分类,且排列顺序更加条理.就治疗病证种类而言...  相似文献   

15.
<唇舌症候图>一直被工具书著录为"清力钧绘",定为清代的著作.本文从有关力钧的史料、图书特征和全书内容等办面进行论证,证明该书并非力钧所著,而是日本的汉医著作.  相似文献   

16.
《经验积玉奇方》是明代医家艾应期所著中医方剂类著作,为著者临证之余所收集的验方,并于艾氏个人诊治过程中验其疗效,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内所辑之方多数不见于前人方书,而该书今仅存明万历三十一年大业堂的孤本,藏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该书内容充实、学术特色鲜明。笔者就《经验积玉奇方》一书的学术特色进行阐述,以期为医者临证选方提供新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增广大生要旨》是清代医家叶灏在唐千顷《大生要旨》的基础上,采集汪喆的《产科心法》,并融入自己的临床经验而成的一部著作,是三位医家智慧的结晶。本文从求嗣、保胎、养胎、临产、产后、小儿调护等方面入手,详细探讨了该书的学术特色,同时也指出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付  罗国新 《河南中医》2003,23(10):1-2
《伤寒杂病论》成书后不久即被整理、厘定、分割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治《伤寒论》者多局限在《伤寒论》方面。治《金匮要略》者多局限在《金匮要略》方面。而不能站在《伤寒杂病论》作为一个整体的高度去认识和研究仲景所论的本质正是辨治疑难杂病的专著。研究和应用《伤寒杂病论》治疗疑难杂症,贵在从整体角度研究和发掘其理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及应用性。从整体角度培养临床应用的整体素质,在整体中认识六经、脏腑等辨证论治的特点,使辨证方法相互渗透,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日藏江户抄本《伤寒正宗》的文献价值。方法:运用文献考证法,对《伤寒正宗》一书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结果:清初医家史以甲学崇仲景,师法喻嘉言,沉潜《伤寒论》三十余载,融汇自家经验与前贤精义方著成《伤寒正宗》一书。《伤寒正宗》刻竟之年月当为1685年后,而非刻于史以甲作序之日(康熙17年,公元1677年)或其子重校之时(康熙19年,公元1680年)。刊刻地点在扬州,刊刻书坊为美延堂。该书流传稀少,罕有著录,国内仅存康熙刻本一部,现藏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惜略有残佚。今存明治抄本,由藏印可知,曾经日本汉方世家丹波家族收藏,较为完备,可以用来补充刻本的缺失内容,而刻本则可校正抄本的抄写错误,两者相合,互为补充,以恢复《伤寒正宗》一书的原貌。结论:日藏江户抄本《伤寒正宗》具有重要的版本校勘及文献辑佚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关于《秋室我闻录》的成书年代,学术界说法不一。究其原因,在于未重视作者身份。从《秋室我闻录》作者的身份、能力、交际、家庭及作品的内容、流传等多方面加以探讨,可以确定该书作者就是著名学者余集。结合余集生平,我们可以断定《秋室我闻录》成书年代为180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