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椎管内血管畸形的MRI诊断已有不少报道 ,本文旨在论述椎管内动静脉血管畸形 (AVM )、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 ,不包括椎体血管瘤、其他椎管内血管性肿瘤的MRI诊断。1 材料与方法搜集 8例椎管内AVM ,3例髓内海绵状血管瘤 ,1例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其中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14~ 5 8岁 ,平均 2 8.8岁。临床表现为以下 3种情况 :( 1)缓慢起病 :开始时病变相应部位的背部或颈部疼痛、不适 ,逐渐出现肢体麻木、无力 ,部分运动障碍和括约肌功能障碍以及感觉平面以下的痛、温觉障碍。本组有 7例。( 2 )急性脊髓卒中性发病 :病变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MRI对椎管内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临床疑诊脊髓病变或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分别行MR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其中18例行3D-CISS、15例行MR血管成像(CE-MRA)检查。所有影像资料和手术病理结果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动静脉畸形患者中,30例出现典型血管流空征象,3例未见明显畸形血管流空影;2例海绵状血管瘤均被误诊,其中1例伴出血和血栓形成。结论:MR平扫即可诊断具典型血管流空信号的椎管内动静脉畸形和继发脊髓病变,3D-CISS和CE-MRA有助于畸形血管的显示;海绵状血管瘤继发出血,易误诊为肿瘤。  相似文献   

3.
椎管内血管性病变MRI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椎管内不典型血管性病变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MR误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血管性病变的MRI表现,探讨误诊原因.结果 2例椎管内硬膜外动静脉畸形MRI分别表现为等T1,等T2和短T1、长T2信号,均单纯报告为血肿.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表现为较均匀等T1、长T2信号,增强后见明显均匀强化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另1例呈短T1、短T2信号而误诊为黑色素瘤.结论椎管内血管性病变有时仅表现为局限性出血的征象或出现类似神经源性肿瘤的征象,仔细分析和观察病灶的位置、信号特点、增强表现,并结合临床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5.
椎管内畸胎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椎管内畸胎瘤的MRI特征及其病理学基础。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2例椎管内畸胎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畸胎瘤占同期椎管内肿瘤的 1.2 % ,位于颈段者 1例 ,胸腰段 10例 ,腰骶段 1例 ;髓外硬膜下 10例 ,髓内 2例。肿瘤多局限于 2~ 3个椎体平面之间。MRI多表现为混杂信号 ,无明显强化。病理诊断 :9例为成熟型 ,1例为未成熟型 ,2例为畸胎瘤恶变。光镜下可见 3个胚层的组织结构。 6例合并有其它病变。结论 椎管内畸胎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 ,其病理学基础在于畸胎瘤是由 3个胚层衍化的器官样组织结构构成 ;MRI检查对其定位、定性都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椎管内血管畸形的MRI诊断:———附2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管内血管畸形是椎管内血管先天发育异常所致,以往认为是比较罕见的疾病。自从MRI应用于临床以来,发现该病并非罕见,MRI在诊断该病方面具有独到之处,现将收集到的25例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25例患者中,男14例,女11例,男女之比为1.3:l,年龄5~56岁,平均年龄32.4岁。全部病例均使用西门子公司生产1.ST超导型磁共振仪,扫描序列采用自旋回波T;加权TR500/TE15ms,T。加权TR4600/TE80ms。矢状位层厚为3mm,层间距为0.3mm。矩阵为256X256,数据平均采集次数为…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5岁。主因双下肢无力1年,加重20天入院,不能行走,走路摔跤,查体:双下肢肌力III~Ⅳ级,肌张力增高,T10以下痛觉减退,双膝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Chaddock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管内髓外囊性病变的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髓外囊性病变的MRI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中脊膜囊肿15例,肠源性囊肿8例,胚胎性囊肿5例,囊性神经鞘瘤2例。脊膜囊肿中硬膜外囊肿(Ⅰa)3例,骶管脊膜囊肿(Ⅰb)10例,神经根鞘囊肿2例(Ⅱ);均表现为有薄壁包裹长T1长T2信号,1例神经根鞘囊肿中可见神经纤维走行。肠源性囊肿位于脊髓腹侧的髓外硬膜下间隙,其中颈段椎管5例,颈胸段1例,胸段2例,平扫表现为长或等T1、长T2信号,3例见"脊髓嵌入征"。胚胎性囊肿表现为不同程度T1WI高信号,腰骶段常见。囊性神经鞘瘤强化边缘不规则。结论椎管内髓外囊性病变在发病部位、形态、MRI信号特点及强化等方面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MRI与临床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患者的MRI及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均发生于髓外硬膜下,4例位于脊髓腹侧,3例位于背侧。脊髓受压变窄。平扫T1WI上类似或稍高于脑脊液信号,T2WI上为脑脊液样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临床表现以脊髓压迫症状为主,均有短期内症状进行性加重的病程特点。结论 MRI对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MRI特征性表现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临床和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6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 11例位于髓外硬膜下,3例位于脊髓内.除1例表现为短T1、长T2信号,1例表现为等T1、长T2信号外,余12例病变平扫均表现为稍长或长T1、长T2信号,其中1l例信号均匀,l例信号不均.6例增强扫描,4例无强化,2例囊壁轻度强化.结论 MRI能够清晰显示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病变部位、大小、形态、信号强度等特征,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脊髓分裂畸形的MRI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脊髓分裂畸形(SCM)的MRI表现,提高对SCM的认识和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搜集行MRI检查的SCM患者资料17例,并结合文献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中,男8例,女9例,年龄1~66岁,平均24.8岁。其中Pang Ⅰ型9例,分布于T12~S2椎体水平,椎管内出现矢状位的骨间隔。两条半脊髓分别位于独立的硬膜囊内。Pang Ⅱ型8例,分布于T3~L5椎体水平。两条分裂的脊髓位于同一硬膜囊内。常见的伴发畸形包括圆锥低位,脊柱裂,中央管扩张,脊柱侧弯,移行椎及阻滞椎,表皮样囊肿和畸胎瘤,蝴蝶椎及楔形椎,脂肪瘤,终丝分离。1例合并神经源性膀胱、1例重复肾。结论MRI对SCM的显示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在术前计划的制定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应该作为术前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影像表现特点.资料与方法 经临床证实的11例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其中7例经病理证实,男4例,女7例,年龄9~62岁.主要临床表现有反复发作性背部疼痛、肢体疼痛、感觉、运动障碍.MR扫描行矢状位T_1WI、T_2WI,横轴位T_2WI,冠状位T_1WI,增强扫描6例.结果 9例病灶为单发,2例为2个病灶,病灶位于颈段脊髓内8个、胸段脊髓内5个.11个病灶呈类圆形、卵圆形,2个病灶呈梭形.病灶均呈稍长T_1、长T_2信号,其中1个卵圆形病灶、2个梭形病灶内见点条状稍短T_1、短T_2信号分隔,周边均绕以形态不一的短T_2信号环,1个病灶周围有稍长T_1、长T_2信号水肿.6例增强检查,2例病灶未见明显强化,4例病灶显示轻中度不均匀强化.结论 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MR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特征性,对提高该病诊断准确率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髓梗死的MRI诊断,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脊髓梗死的7例病例进行MRI检查,包括常规矢状位T1WI、T2WI、SPIR和轴位T1WI、T2WI,其中6例病例有增强扫描,5例有扩散加权序列.结果:脊髓梗死诊断7例:颈段3例,胸腰段4例.MR信号强度与发病时间、病程进展有关:发病3天内脊髓略肿胀,T1WI略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扩散为高信号,无明显强化.3~14 d病灶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可有不同程度强化,扩散为高信号.2周后扩散为混杂信号.缓解期,病变受损范围可减少1~2个节段.结论:MRI可显示脊髓梗死的病变范围及受累部位,与临床结合,可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磁共振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MRI对恶急性联合变性(SCD)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1例临床怀疑SCD的患者行MRI矢状面T1 WI和T2WI、横轴面T2WI,其中8例行Gd DTPA增强扫描,10例治疗后行MRI复查。结果:所有患者均显示 T2WI上颈髓、胸髓后部、侧索呈高信号,有1例前索出现类似病灶,Gd-DTPA增强扫描所有病变区均未见明显强化。10 例经维生素B12治疗6-12个月后复查,示T2WI上原高信号病灶范围明显缩小或消失,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缓解和改善呈正相关。结论:MRI有助于SCD的诊断并可观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脊髓血管畸形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MRI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24例临床诊断为脊髓占位的患者行MR平扫、增强、3D-CISS和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结果 24例中23例可显示畸形血管:髓内3例,髓外16例,髓内外4例。对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显示MR平扫不及3D-CE-MRA。1例MRI显示硬膜下血肿,未见畸形血管。结论 MR平扫是脊髓血管畸形最敏感的首选检查方法,3D-CE-MRA有助于脊髓畸形血管的显示。  相似文献   

16.
高靳  许特卫  肖壬川 《放射学实践》2005,20(11):966-968
目的:探讨椎管内神经纤维瘤的MR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19个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资料完整的椎管内神经纤维瘤MR表现。结果:19个肿瘤中15个为孤立的神经纤维瘤,MR图像上边界清楚;4个丛状神经纤维瘤,MR图像上整个或部分边界模糊。全部肿瘤T1WI为等-稍高或稍低信号,T2WI为多样的高信号,17个为不均匀的T2加权高信号,其中12个显示中央低信号,周围高信号的“靶征”。增强扫描,呈多样的强化,其中11个显示中央强化。结论:T1WI等-稍高或稍低信号,T2WI多样的高信号,“靶征”是椎管内神经纤维瘤的特征,肿瘤呈多样的强化,常显示中央强化。边界模糊时,应考虑丛状神经纤维瘤。  相似文献   

17.
脊髓室管膜瘤MRI特征分析及其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脊髓室管膜瘤的MRI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脊髓室管膜瘤,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肿瘤部位、大小、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有无囊变、出血及“帽征”。结果全部脊髓室管膜瘤呈中心性生长,3例终丝室管膜瘤合并有椎间孔扩大,肿瘤平均累及2.7个椎体。在平扫MRT1WI上.大部分肿瘤呈等或低信号,在T2聊上全部肿瘤呈高信号,10例肿瘤实质头端或尾端脊髓反应性囊变;3例瘤内囊变,2例可见肿瘤内出血,在T2WI上。5例肿瘤可见“帽征”。增强扫描后。15例肿瘤表现为显著强化,14例肿瘤与正常脊髓分界清楚。结论脊髓室管膜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脊髓室管膜瘤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VIBRANT磁共振增强技术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3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检查,分析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强化模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33例患者共45个病灶,其中恶性病变20个,良性病变25个.良性病变多呈圆形,边缘光整,边界清楚,无毛刺,强化均匀,强化模式大多表现为从中心至周围.恶性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缘有毛刺,强化不均匀,常呈环形强化,强化模式为从周围向中心充填.良、恶性病变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不同,良性病变多呈Ⅰ型(17/24),恶性病变多呈Ⅲ型(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P<0.001).结论:VIBRANT乳腺磁共振增强技术更加有利于显示病变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信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髓MRI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80例早期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脑部和脊髓MRI检查,分析脊髓和脑部病灶的特征,脊髓病变的发病率与MS诊断的相关性。结果(1)80例脊髓检查中,脊髓异常者65例(81.25%),其中颈髓18例(27.69%),胸髓13例(20.0%),腰骶髓5例(7.69%),颈髓和胸髓同时受累29例(44.62%)。(2)脊髓局灶性病灶37例(46.25%),弥漫性11例(13.75%),局灶并弥漫性病灶17例(21.25%)。(3)不联合脊髓病灶53例可诊断为MS,敏感性为66.25%,若1个脊髓病灶替代1个脑部病灶,68例可诊断为MS,敏感性为8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MRI可显示MS在空间的播散性,能提高MS诊断的敏感性也有助于对MS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