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殷淑娟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380-138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11~2009-11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2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药物,同时给予胺碘酮片。治疗时间为10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时间为10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剂量胺碘酮用于小儿心律失常维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医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心律平,给予实验组患儿小剂量胺碘酮作维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室性以及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患儿来说,小剂量胺碘酮可收到满意疗效,同时无严重不良反应,可作为一种高效、作用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碘胺酮治疗急性心律失常在急诊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抽取急性心律失常患者共49例,采取数字奇偶分组方式,随机将患者分组两组,对照组(24例)采取基础治疗,观察组(25例)采用基础治疗+碘胺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产生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临床疗效借助总有效率进行评定,两组总有效率为79.17%(对照组)、96.00%(观察组),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对照组12.5%,观察组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中,碘胺酮可有效提升治疗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乌头碱急性中毒所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择因乌头碱急性中毒导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116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60例和利多卡因组5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胺碘酮组给予盐酸胺碘酮静脉滴注负荷量后以1~1.5 mg/min静脉滴注;利多卡因组给予盐酸利多卡因,负荷量后继以1~2 mg/min静脉滴注维持。观察用药30 min、6 h4、8 h后两组治疗有效率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改善。结果:用药30 min和6 h后两组抗心律失常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48 h后胺碘酮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利多卡因组(P〈0.05);胺碘酮组CK-MB升高者用药30 min6、h4、8 h后治疗有效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利多卡因组(P〈0.05,P〈0.01)。结论:胺碘酮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短期疗效与利多卡因相当,48 h后疗效优于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8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胺碘酮600mg/d,分三次口服。1周后改为维持量,200~400mg/d,同时口服稳心颗粒9g/次,3次/日,疗程3~4周,对照组:胺碘酮600mg/d,分三次口服,1周后改为维持量,200~400mg/d,疗程3~4周,治疗前后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两组间对照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步长稳心颗粒与胺碘酮联用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02月~2013年8月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3例,应用数字随机表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纽63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安全、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胺碘酮联合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40患者。常规组患者进行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疗效、心律失常改善效果、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预后。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为95.7%(134/14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112/140);观察组心律失常纠正有效率为93.6%(131/14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1.4%(100/14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心输出量(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SV均明显升高,LVEDD、LVESD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升高、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且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老年患者,可有效改善心功能,纠正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预后更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167例,均使用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根据患者是否加用替米沙坦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1年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心衰住院率、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心功能分级、窦性心律维持率、房颤复发率等。结果:治疗组房颤的复发率、慢性房颤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房内径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心衰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肺纤维化和低血压)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对于慢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性房颤患者能较好地维持窦性心律,降低心衰住院率,对心脏重构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老年心律失常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原发病。观察组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38例(95.0%),对照组总有效31例(7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13例(32.5%),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胺碘酮,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房颤并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接受治疗的120例房颤并心衰患者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一组有60例.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胺碘酮药物,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观察这两组对象在治疗前后的左心房内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房内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房颤并心衰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起有效的控制心率,减少并发症发病率,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其探讨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阵发性房颤患者中选取160例,其中80例给予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标记为对照组;80例给予单纯胺碘酮治疗,标记为实验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均为3月/疗程,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呕吐4例.头晕2例,心动过缓3例,总数9例;对照组:呕吐3例,头晕3例,心动过缓5例。总数1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较单独应用胺碘酮疗效更为显著,应用比较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胺碘酮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108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11例,其治疗有效率为72.22%;实验组显效33例,有效17例,其治疗有效率为92.59%;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头晕头痛等神经症状、心律失常、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胺碘酮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观察培哚普利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治疗的110例非瓣膜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培哚普利联合胺碘酮组)56例,对照组(胺碘酮组)5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转复情况分别于24h、3日和7日。患者复律后,进行随访1年,观察继续口服药物,窦性心律维持情况。结果:(1)研究显示观察组中24 h、3日和7日转复率情况分别为69.6%,82.1%,96.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1年观察组中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7.0%,对照组中窦性心律维持率为72.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效果良好,优于单纯的胺碘酮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选取100例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均为心血管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比索洛尔(对照组,n=50)与加用参松养心胶囊(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室性早搏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据心律失常临床特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使预后最大程度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口服胺碘酮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原有的或与起搏器无关而新发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方法。方法 :观察口服胺碘酮前后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变化及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变化。结果 :用药后室性早搏明显减少 ,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转为窦性与起搏心律交替 ,用药前后起搏阈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胺碘酮对起搏器植入后伴发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联用治疗冠心病心律不齐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使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之间的心电图水平、并发症情况、心肌酶水平以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N末端脑肽前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血清肌钙蛋白Ⅰ的水平之间均未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 使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不齐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的心脏功能水平,缓解心衰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胺碘酮治疗50例老年冠心病伴心律不齐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将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伴心率不齐50例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在给予患者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慢心律,观察组使用胺碘酮。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的表现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大部分患者病情稳定,虽有部分患者出现例如呕吐等不良反应,但症状不强烈。对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显著,两组疗效比较结果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对老年冠心病伴心率不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确,且安全系数较高,适合临床心血管内科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替普瑞酮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昌大学附属三三四医院内科收治的120例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替普瑞酮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贝前列素钠片,均治疗1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胃黏膜病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观察组(91.7%)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镜下活检组织病理学改善总有效率(81.7%)明显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普瑞酮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病理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45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病人,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强心剂、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治疗。干预组22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9 g/次温水冲服,3次/d;对照组23例未给予稳心颗粒而改为安慰剂,比较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室性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及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和室性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两组患者心电图QT间期变化和用药副作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稳心颗粒治疗DCM可改善心功能、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及逆转心室重构,稳心颗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常规与小剂量胺碘酮对心房颤动(房颤)转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老年人房颤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剂量胺碘酮组)78例、常规组(常规剂量胺碘酮组)78例与对照组(口服安慰剂组)32例,观察用药6个月后房颤发作控制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常规组房颤控制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小(P<0.01)。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老年人房颤有效,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