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我们于1987年9月~1988年10月对达翰尔族(简称达族)柯尔克孜族(简称柯族)、蒙古族(简称蒙族)、及当地汉族对照共1211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流行病学及部分膳食调查,现报告如下: 对象及方法一、对象:共调查塔城阿西尔乡达族小儿208名,博乐小营盘乡蒙族246名,特克斯  相似文献   

3.
根据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机制、原因以及临床症状和防治方式,不仅要做好卫生宣教工作,特别是小儿家长对缺铁性贫血认识不足,对该疾病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宫红梅 《中外医疗》2009,28(16):134-134
目的了解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情况,探讨防治措施,降低发病率。方法随机选取辖区0~6岁儿童456名,进行监测及血红蛋白测定。结果患病比率、患病程度与年龄大小成正比,儿童贫血与生长发育情况有关。结论加强妇幼保健指导,儿童营养均衡摄入,加强对体弱儿的管理是降低贫血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紊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为小儿贫血最常见类型,尤以6个月~2岁者为多见,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科四病之一.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在河北省349651名婴幼儿中进行了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调查,发现贫血患者101010例,患病率为28.89%。其治疗结果表明轻度贫血以饮食治疗为主,中度以上贫血必须应用铁剂治疗。  相似文献   

8.
婴儿期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高发期,及时发现并诊断、治疗,可防止因贫血对婴儿健康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铁剂治疗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对58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指导孕妇在孕期补充铁剂,小儿出生后给予正确的喂养,适当补充铁剂、锌等元素,去除病因,以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11.
小儿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综合征,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计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戏蛋白合成所致的低色素小细胞 性贫血,又称营养性小细胞必贫血.  相似文献   

12.
李自勇 《大家健康》2014,(9):327-328
目的:研究我县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情况,分析贫血病因,为更好地开展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红蛋白(Hb)含量,用调查表收集可能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752名3个月~7岁儿童,贫血者189人,占25.13%,其中轻度贫血172人,占91.01%,中度贫血17人,占8.99%;低年龄组婴幼儿贫血患者显著高于大年龄组儿童。结论:小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年龄越小,贫血患病率越高,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是预防和减少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漯河市0~7岁儿童2427人缺铁性贫血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建议。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该市地处平原,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三个区儿童2427例。男1235例,女1192例。分3个月~,1岁~,2岁~,3岁~,4岁~,5岁~及6~7岁7个年龄组。1.2 方法:(1)按全国统计贫血判断标准进行。轻度贫血:Hb含量90~110g/L;中度贫血:Hb含量60g/L~;重度贫血:Hb含量30g/L~;极重度贫血:Hb含量<30g/L。(2)调查方法:对观察对象进行病史询问、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和登记。(3)实验室检查方法:一律采取左手无名指尖端血,以高铁氰化法测定H…  相似文献   

14.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致.具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和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铁剂治疗效果良好等特点.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  相似文献   

15.
彭钦珍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6):141-141,150
目的探讨铁之缘改善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3-11月在我院诊断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铁之缘片,对照组给予普通食物,连续使用30d使用前后对患儿相关的血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儿贫血状况改善良好,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明显上升,患儿临床表现、消化系统功能及神经系统症状得到改善,机体免疫力增强。结论铁之缘改善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赵洪秀 《河北医学》2005,11(3):F003-F003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是儿童常见病,在发展中国家患病率为30%~90%。我国7岁以下儿童患病率25%~65%,该病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影响儿童智力、免疫功能及生长发育,应及时给予有效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本次医学观察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450例婴幼儿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分析所有观察对象的发病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导致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未接受育儿教育、反复腹泻、呼吸道感染、添加辅食不及时、新生儿窒息、早产、体重过低、胎次、分娩方式、孕晚期贫血和母亲年龄等,且不同影响因素所导致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婴幼儿贫血健康教育,对各项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有助于降低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32例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岁以下的患儿117例,占88.64%,从贫血程度显示,轻度贫血65例,占49.24%,中度贫血51例,占38.64%,重度贫血16例,占12.12%,人工喂养、未接受育儿指导、流动人口、添加辅食时间延迟等是主要危险因素(P<0.05)。经治疗后,129例患儿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在4周后恢复正常,治愈率97.73%,3例患儿因喂养困难,经治疗恢复后血红蛋白又出现下降。结论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及科学喂养,特别是在4~6个月给婴儿添加辅食是关键,在这一时期加强保健与喂养指导,是预防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性分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患儿的病例资料,考察其发病率与发病的相关因素,探讨对IDA患儿进行健康管理干预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的疑似IDA患儿的病历资料,对其中5例确诊为IDA患儿均施行系统的持续性健康管理干预,必要的补铁治疗。考察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 of children,IDAC)的发病率;采用单因素分析考察IDA患儿发病的相关因素;比较经健康管理干预和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体重的变化,实验室相关指标血红蛋白(HGB)、血铁。 结果 ①51例(占14.57%,51/350)患儿确诊为IDA,其实验室检查外周血中的血红蛋白、血铁蛋白(Fer)含量均低于非IDA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岁(含)幼儿的发病率最高。②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主要喂养方式、合并消化系统等疾病均为引起IDAC的相关因素。③经健康管理干预和治疗后,多数IDA患儿实验室指标中的血红蛋白、血铁蛋白及患儿体重均基本恢复至本院实验室正常参考值范围内。多数(96.08%,49例)患儿贫血及临床不适症状或异常体征得到有效的改善。 结论 IDAC以1~3岁(含)幼儿多发,患病原因主要为膳食结构不合理、合并消化系统疾病等。对IDA患儿施行合理、持续的健康管理干预和治疗多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状况,笔者对2007年1月~10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4例6个月~3岁婴幼儿情况做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