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肇庆市市直机关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肇庆市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分析,提出防龋措施.方法对1998~2003年在托儿童进行口腔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岁组儿童患龋率有所下降,患龋率随年龄增加而递增,6岁组患龋率最高.各年龄组龋均6年来均呈下降趋势.结论儿童龋齿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儿童的身体健康.预防龋齿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开展防龋方面的卫生宣教,老师、家长共同指导督促幼儿口腔卫生行为,改变不良饮食卫生习惯,幼儿园要配合做好定期检查及氟化泡沫防龋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肇庆市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分析 ,提出防龋措施。方法 :对 1998~ 2 0 0 3年在托儿童进行口腔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岁组儿童患龋率有所下降 ,患龋率随年龄增加而递增 ,6岁组患龋率最高。各年龄组龋均 6年来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儿童龋齿发病率较高 ,严重危害儿童的身体健康。预防龋齿应采取综合措施 ,积极开展防龋方面的卫生宣教 ,老师、家长共同指导督促幼儿口腔卫生行为 ,改变不良饮食卫生习惯 ,幼儿园要配合做好定期检查及氟化泡沫防龋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结合氟化泡沫对幼儿防龋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10所幼儿园3~6岁儿童1 00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名;观察组进行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并采用氟化泡沫防龋,对照组采用氟化泡沫防龋。观察2组儿童的龋齿发病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的患龋率均有所降低,对照组患龋率由48.2%降至45.8%,观察组的患龋率由45.6%降至33.8%,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且观察组的患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5.025,P〈0.01)。结论通过口腔健康知识宣教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结合氟化物防龋技术,可以起到更好的防龋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防龋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160例行口腔检查的儿童,其一侧的第一恒磨牙采取光固化窝沟封闭,而另一侧同名牙不进行封闭作为对照组,随访3年,观察两侧患龋率,并探讨影响封闭防龋效果的因素.结果 随访1年、2年、3年,儿童患龋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观察侧患龋率均显著低于对照侧(P<0.05);性别、牙位、操作者职称对儿童患龋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具有显著的防龋效果,性别、牙位以及操作者职称影响窝沟封闭防龋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校幼儿园学龄前儿童龋齿调查分析及防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疏新红  何磊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521-2523
目的:了解某高校幼儿园儿童乳牙患龋情况。方法:调查两所高校幼儿园1 126名在园儿童乳牙患龋情况,并对患龋率进行比较。结果:两所高校幼儿园儿童乳牙患龋率为43.34%,男童患龋率为42.40%,女童患龋率为44.40%,男女童患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患龋率最低(32.05%),≥5岁组患龋率最高(54.43%),不同年龄组儿童患龋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对≥4岁组和≥5岁组789名儿童进行统计调查,其中273名接受了乳磨牙窝沟封闭防龋治疗,患龋率为27.84%(76/273),516名未进行乳磨牙窝沟封闭防龋治疗,患龋率为58.91%(304/516),行窝沟封闭的儿童患龋率低于未行窝沟封闭术者,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所高校幼儿园儿童患龋率较全国平均水平低,窝沟封闭的防龋效果肯定,是儿童重要龋病预防措施。应加强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宣传,坚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儿童患龋率。  相似文献   

6.
于琦 《中国校医》2014,28(7):507-508
目的对中山市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分析,提出防龋措施。方法对2008-2013年在托儿童 龋齿患病情况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3年在托儿童6年平均患龋率为45.19%,患龋者龋均 4.62,患龋率2013年比2008年下降了1.29%,患龋者龋均2013年比2008年下降了1.5,患龋率和患龋者龋均呈 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儿童龋病的患病率虽较以前有所下降,但患病状况仍然较为严重;危害儿童的身体健康。 防龋工作应从小抓起,综合预防,防治结合。开展防龋宣教工作,老师、家长共同指导督促幼儿口腔卫生行为,改变 不良饮食卫生习惯,幼儿园要配合做好定期口腔检查及开展防龋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黄卫东 《中国校医》2003,17(4):381-382
目的 研究绿茶多酚涂膜对乳牙的防龋作用。 方法 实验组 90名儿童的第一乳磨牙和乳中切牙涂布绿茶多酚涂膜 ,隔 6个月重复涂布 1次 ,1年后复查患龋情况 ,记录dmft和dmfs。另 88名儿童作为对照。 结果 涂布牙新患龋率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实验组非涂布牙新患龋牙、新患龋牙面和新患龋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绿茶多酚涂膜对后牙防龋作用大于前牙。 结论 表明绿茶多酚涂膜具有显著的防龋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4、5、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分别为60%、78%和82%,我们调查哈尔滨市3所幼儿园1649名4~6岁儿童乳牙平均患龋率高达87.81%,龋均为4.7颗,儿童乳牙患龋率之高严重地危害着儿童身心健康,因此防龋工作必须抓早、抓小。为此,我所预防保健科与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共同于1991年9月在哈尔滨市3所幼儿园1649名4~6岁儿童中开展了口腔健康保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张家港市3岁儿童乳牙患龋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开展托幼机构儿童口腔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张家港市1 997名3岁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及龋活跃性检测,同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乳牙龋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张家港市3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为49.12%,龋均为0.0(0.0,3.0),患龋率和龋均在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43,P=0.194;Z=1.229,P=0.219),但在不同龋活性分组患龋率和龋均有统计学差异(x2=245.866,P<0.001;x2=281.827,P<0.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开始刷牙年龄晚、睡前进食甜食频率高和日常生活由老年人照顾是患龋的危险因素.结论 张家港市3岁儿童防龋形势严峻,针对乳牙龋的危险因素,家庭与托幼机构需要联合开展早期多种防龋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保树 《工企医刊》2009,22(1):52-53
龋齿在学龄前儿童中发病率很高,已引起社会和家长们的重视。为了解我矿区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情况,为今后防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作者于2008年对矿区在幼儿园的3岁~6岁儿童进行了龋患情况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患龋率与年龄、牙位、卫生习惯有明显关系。结论:应加强口腔卫生宣传,降低学龄前儿童患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集居儿童实行系列口腔保健措施预防乳牙龋齿的临床效果. [方法]实验组幼儿自入幼儿园即采取系列防龋措施,并将每年幼儿口腔卫生状况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结果]实验组儿童人园第一年新患龋人数相对下降率为57.41%;第二年为47.31%;第三年为49.49%;三年总计新患龋人数相对下降率为53.68%.实验组儿童入园第一年新患龋牙数相对下降率为29.91%;第二年为64.05%;第三年为57.13%.三年总计乳牙新患龋牙数相对下降率为51.99%. [结论]儿童口腔卫生保健机制是从预防到治疗多层次、全方位的防龋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太谷县城区2~6岁儿童乳牙龋病现状,探讨预防儿童乳牙龋病的对策,为太谷县儿童乳牙龋病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太谷县第二幼儿园的1 475名2~6岁儿童,按照国家龋病统一标准进行检查。结果太谷县儿童患龋率为43.59%,龋均为1.75,龋齿充填率为5.09%,患龋率、龋均随年龄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结论太谷县儿童患龋率高,龋齿充填率低。预防儿童乳牙龋病需要尽早开始、综合防治,在加强儿童及家长口腔健康教育、培养儿童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同时,建议对托幼机构儿童每年进行2次氟化物局部防龋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六联技术"对学龄前儿童龋病防治的效果和作用。方法:对中山市城区幼儿园5 049名4~6岁儿童随机分为A(对照组)、B(试验组)两组,A组采用氟化泡沫防龋,B组采用"六联技术"防龋。3年后对乳牙患龋率、充填率、龋均进行对比分析,对6龄齿患龋率、充填率、窝沟封闭率进行比较,对制备标准洞型与非创伤性修复治疗(ART)两种充填方法的长期保留率进行对比。结果:项目实施3年后,B组儿童乳牙患龋率及龋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充填率、6龄齿充填率及窝沟封闭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制备标准洞型与ART两种充填方法比较,前者的长期保留率更高(第3年保留率比较P<0.01)。结论:"六联技术"可有效预防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群体龋病的发生,具有群体预防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可推广应用于所有幼儿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威海市4~6岁儿童乳牙龋病流行情况、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效果,为儿童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调查2010年普查过的威海市1 262名3~5岁儿童乳牙龋齿情况,同期进行问卷调查,对影响乳牙龋齿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1年4~6岁学龄前儿童患龋率分别为51.8%,63.3%和71.5%,与2010年相比,4岁组患龋率显著增加,5,6岁组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充填率分别为15.1%,30.7%和49.7%,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12.8,20.9和29.6个百分点。回归分析表明,"喝碳酸饮料"是学龄前儿童患龋的危险因素,"进食后清洁牙齿"、"为孩子清洁牙齿"是学龄前儿童患龋的保护因素。结论儿童龋齿与口腔卫生习惯关系密切,提高父母防护意识及加强防护等方法可增加儿童龋齿充填率,专业防龋教育和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5.
城乡儿童氟离子透入防龋前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氟离子透入法防龋效果。方法:使用护齿仪对学龄前儿童725人进行防龋。结果:经3年7次氟化钠透入后,乡镇组龋患率降为61.4%,城区组龋患率降为53.9%,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此法操作方便、安全、较为科学有效,优于其他方法,可继续全面推广作为儿童群体(包括散居)的常规防龋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抗变异链球菌免疫球蛋白对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的预防效果及对口腔链球菌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台州市一幼儿园的180名儿童,分为3组。A组(58名)应用抗变异链球菌免疫球蛋白喷剂防龋,B组(59名)全口涂多乐氟防龋,C组(63名)不给予任何处理。比较3组儿童防龋治疗前后的患龋率、龋均、龋面均。应用PCR法测定防龋治疗前后儿童唾液标本中唾液链球菌、戈登链球菌、血链球菌、口腔链球菌、变异链球菌菌群,观察链球菌菌群数量变化。结果防龋治疗后,3组儿童患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防龋治疗前相比,C组儿童防龋治疗后患龋率提高(P0.05)。防龋治疗后,3组儿童龋均和龋面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防龋治疗前相比,3组儿童防龋治疗后龋均和龋面均提高(均P0.05)。防龋治疗后,3组儿童口腔链球菌菌群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防龋治疗前相比,A组儿童防龋治疗后唾液链球菌、血链球菌、变异链球菌水平显著降低,口腔链球菌、戈登链球菌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B组和C组儿童防龋治疗后变异链球菌显著升高(均P0.05)。防龋治疗后,A组儿童唾液链球菌、血链球菌、变异链球菌水平显著低于B组和C组(均P0.05),口腔链球菌、戈登链球菌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均P0.05)。结论抗变异链球菌免疫球蛋白和氟防龋均有助于预防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的发生,但抗变异链球菌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抑制致龋菌,调节口腔链球菌菌群,远期防龋效果更好。同时,抗变异链球菌免疫球蛋白防龋操作简单、方便,易为广大儿童家长所接受,更适宜大范围的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江门市区学龄前儿童龋患现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本地区公共卫生事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1年9月15日-10月31日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市区4 121名常住学龄前期儿童进行正规口腔牙齿检查,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统计。 【结果】 平均患龋率为53.7%,龋均为3.00,患者龋均为5.58,各年龄组患龋率、龋均、患者龋均均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各年龄组均以轻度龋为主,随年龄增长中度以上龋患比例明显上升;牙位患龋分布呈左右对称规律,左右对称牙位患龋率基本一致,患龋率最高为上中切牙位,其次为下双侧磨牙位,最低为下切牙位;失牙和补牙率比较低。 【结论】 江门市区学龄前期儿童龋患状况处于全国高水平,婴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均须采取有效综合防龋措施,对于0~6岁儿童防龋三级预防措施的贯彻政府政策干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0~3岁儿童患龋状况和龋活跃性,为采取降低低龄儿童龋病发生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5月在张家港市妇幼保健所正常体检的1 165名0~3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行龋活跃性检测。结果 1 165人中已萌牙432人,患龋率为9.5%,患龋0~6颗,龋均0.24±0.84。1~2岁组患龋率为6.5%,2~3岁组患龋率为15.6%,不同年龄组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6,P0.01)。1 165人中有龋病高风险占29.2%,中风险占48.9%,低风险占21.9%,性别间龋病风险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0,P0.05),不同年龄组间龋态风险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4,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各风险值与患龋率、龋均均成正相关关系(r值均为0.23,P值均0.01)。结论应用龋活跃性检测,能筛选出龋病高风险儿童,以便及早开展防龋干预,有效降低低龄儿童患龋率。  相似文献   

19.
怀柔区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明志  孟海霞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8):4057-4058
目的:了解怀柔区学龄前儿童的龋齿患病情况,探讨预防龋齿的措施,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方法:2006年9~10月对本区内16所幼儿园3~5岁的2615名儿童由受培训的口腔医师进行检查。结果:2615名儿童中1170名儿童有不同程度的龋齿,患病率为44.74%。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各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受检者龋均1.75,患者龋均3.88;儿童患龋率与3年前怀柔区3~5岁各年龄组儿童的患龋率(68.9%,77.8%,87.2%,)相比,下降了40%左右,充填率81.00%。结论:近几年来采取的防龋措施是有效的。提倡儿童时期合理的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包括牙齿和全身的抗龋能力,减少糖的摄入量,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控制儿童患龋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大理州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状况,为防龋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2010年大理州7~17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对2 087名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白族和汉族学生乳龋均、龋患率、龋失率、龋补率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恒龋均、龋患率、龋失率、龋补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7~岁,9~岁组儿童乳龋患率达70.00%~76.85%,但12岁儿童乳龋均、恒龋均白族分别是0.33、0.31;汉族分别是0.13、0.37。白族与汉族儿童之间的乳龋患率、乳龋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7、9、12岁组,乳、恒龋补率又低于汉族。男女之间乳、恒、混合龋患率、龋失率、龋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城乡之间混合龋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混合龋失率农村均高于城市,且混合龋补率均是城市高于农村。结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低年龄人群,乡村及白族聚居地中小学校口腔健康状况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