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文献报道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约10%~30%,尤其是急性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可高达14.4%~67%。而阑尾炎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阑尾切除术在普外科手术中占很大比例,因此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切口缝合改良、预防切口污染、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等各种因素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回顾和总结3年多来96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94例切口甲级愈合,1例切口感染,1例脂肪液化延期愈合。结论通过采取切口缝合改良、预防切口污染、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等方法,可明显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预防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研究病例来自本院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收的4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儿,PDCA组研究病例来自本院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4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儿,分别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管理及PDCA循环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PDCA循环管理后,PDCA组患儿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13);PDCA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其平均住院费用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手术治疗的同时辅助于PDCA循环护理管理,可以显著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经济开支,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4):2739-2740
对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2013年3月~2015年2月治疗的94例阑尾炎患者进行分析,分为预防护理组和常规组,两组均接受切除术后一般护理,预防护理组加用感染预防与护理方法。结果预防护理组中切口感染与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手术后应充分重视预防切口感染,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  相似文献   

5.
徐玉叶  王润青 《护理研究》2002,16(10):586-587
近年国内将微波透热治疗广泛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2月我们采用微波透热治疗上腹部大手术病人的切口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16例中 ,男 170例 ,女 14 6例 ,年龄在 17岁~ 82岁 ,平均年龄 6 1岁。胆囊切除手术 79例 ,胃空肠吻合术6 6例 ,胆道手术 171例 ,其中胆肠内引流手术 87例、胆管手术伴肝叶切除 38例、胃十二指肠手术 2 1例、胰十二指肠手术 2 5例。1.2 方法 采用珠海市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 1类B型WKD -VII型微波治疗仪 ,额定功率 35 0W ,额…  相似文献   

6.
穿孔性阑尾炎容易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甚至可造成切口裂开。预防切口感染是一个重要的临床课题,也是一个基本的临床问题。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本院1999-2004年对174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探讨了术中局部应用抗生素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感染是外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老年病人对腹痛感觉迟钝,腹肌薄弱,防御机能降低,所以腹痛不强烈,体征不明显,临床表现轻而病理表现却很重,就诊时大多数化脓或穿孔,术后切口感染的机会相对增高。我们应用多种措施预防阑尾切除术后的切口感染,尤其是老年患者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为试验组,同期抽取50例急性阑尾炎术后未感染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的体质量指数、病理类型、切口类型、切除方法、手术时间均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性别以及切口长度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存在密切联系,临床上需要实施针对性控制措施,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针对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以及护理方式。方法于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筛选出62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针对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实施相应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分析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62例患者中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23%,切口轻度红肿发生率为4.84%,经对症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进而改善预后,促进其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371-1372
选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我院外科收治的100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基础上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开展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共发生切口感染3例,切口感染率为6%,对照组共发生切口感染6例,切口感染率为1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复杂,通过开展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可以明显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降低坏疽或穿孔型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莞市麻涌医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248例坏疽或穿孔型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确诊后尽早手术、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切口污染、进行切口冲洗等措施预防切口感染.结果 248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4例,切口感染率为1.61%,平均住院时间为18d.244例患者无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7.8 d.24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治疗坏疽或穿孔型阑尾炎时,只要做到尽早诊断及手术、合理使用抗生素、术中避免切口污染、进行切口冲洗均可有效地降低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2.
胡俊川  潘华  冯强  陈康  王前清 《华西医学》2009,(10):2574-2576
目的:探讨在阑尾切除术中应用抗菌薇乔缝线以减少阑尾切口感染的可能性。方法:将我院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所有阑尾切除术病例1425例随机分为抗菌薇乔缝线组和丝线组,比较其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统计中按阑尾未穿孔、阑尾穿孔以及总计分别计算切口感染率,在抗菌微乔线组感染率分别为0.17%、0.72%、0.28%,丝线组分别为1.54%、7.81%、2.67%,两组间分别予以X^2检验,其P值均小于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缝线是辅助产生切口感染的一个危险因素,在阑尾切除术中使用抗菌薇乔缝线可以显著降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阴囊皮下全程负压引流应用于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切口缝合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3月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中医院外科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按切口缝合方式不同将5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经阴囊于腹外斜肌腱膜外放置负压引流管全程负压引流,对照组采用早期挤压排液法。对比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愈合时间、愈合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7%(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全程负压引流联合皮肤皮内缝合可显著缩短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减少切口感染及水肿,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应用可吸收线缝合切口(连续皮内缝合皮肤)的价值。方法:试验组88例使用POLY-SORBTM(4-0)可吸收线缝合切口;对照组95例使用传统丝线间断缝合切口。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44.49±6.50)min,术后最高体温(37.53±0.47)℃;对照组手术时间(43.79±6.80)min,术后最高体温(37.59±0.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住院日数(3.20±0.87)d;对照组术后住院日数(6.65±1.7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试验组伤口感染1例,伤口慢性疼痛2例,伤口排异反应1例;对照组伤口感染4例,伤口慢性疼痛10例,伤口排异反应9例。两组术后伤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伤口慢性疼痛和排异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可吸收线缝合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安全、有效,不会增加术后伤口感染率,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使伤口愈合更美观,减少术后伤口慢性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三角肌切口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10ckingcompressionplates,LCP)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肩峰下三角肌前1/3直切口,应用LCP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56例。术后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患者4~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6周。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11例,良35例,可8例,差2例(出现肱骨头坏死,但肩关节活动尚可);优良率81.56%。结论:经三角肌切口运用LCP微创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不同冲洗液冲洗腹部切口预防切口感染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不同冲洗液冲洗对腹膜炎手术病人腹部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150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需行急诊手术病人,按人院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0.5%聚维酮碘液、0.5%甲硝唑溶液冲洗腹部切口,比较3组患者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3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硝唑组和聚维酮碘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3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低于聚维酮碘组和甲硝唑组。结论对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病人,0.5%甲硝唑和0.5%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切口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效果优于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7.
戴追  陈建威  林金香  李密 《中国临床医学》2010,17(5):731-732,735
目的:评价5mm巩膜隧道切口无缝线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经颞上或鼻上象限5mm巩膜隧道切口,手法碎核后以晶体圈匙娩出晶体核,再以注吸法吸除皮质并经巩膜隧道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切口无须缝线自行闭合。共486例602眼。结果:术后平均矫正视力:1周为0.54,2周为0.62,1个月为0.78,3个月为0.81。术后平均散光:1周为1.88±1.12D,3个月0.95±0.50D,与前期常规大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同期超声乳化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无缝线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且稳定,特别是术后引起散光变化较小,在不具备超声乳化设备的基层医院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艾灸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有效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经阴道分娩的单胎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中药+艾灸组3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胎盘胎膜娩出后立即予5%葡萄糖溶液+缩宫素20U静滴,中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益气活血中药,中药+艾灸组:在中药组基础上增加艾灸治疗,观察3组产妇产后2h、2~ 24h出血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宫底高度变化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产后2h、2~ 24h出血量及血性恶露持续时间明显多于中药组和中药+艾灸组,且中药+艾灸组产妇产后2h、2 ~ 24h出血量及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较中药组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产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宫底高度比较,中药+艾灸组<中药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60%;中药组产后出血发生率30%;中药+艾灸组产后出血发生率6.67%;3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艾灸能够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促进子宫复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改良胃镜清洗消毒方法防止医源性HBV感染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胜玉 《护理学报》2006,13(3):15-17
目的探讨改良胃镜清洗消毒方法对防止医源性HBV交叉感染的效果。方法改良胃镜清洗消毒方法是在常规流动水手工清洗消毒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微型增压泵和清洗喷枪以代替原来的50 ml注射器抽吸灌洗,对比分析两种方法防止胃镜医源性HBV交叉感染的效果。结果在胃镜清洗消毒后的检测结果显示,改良型清洗消毒组的胃镜合格率为100%;以常规流动水手工清洗消毒组的胃镜合格率为77%,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胃镜清洗消毒方法的效果可靠,且能降低成本,实用价值高,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性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灵宣 《护理学报》2008,15(2):8-10
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性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逐一查阅2002年1月-2007年6月全部剖宫产病案记录,按规定填写调查表,内容包括现病史、诊疗记录、病程记录、化验单、特殊检查、感染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微生物学检验报告等,根据以上资料综合判断是否有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根据相关文献选择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水平、病房条件、季节、阴道检查次数、胎膜早破、预防应用抗生素、备皮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将80例剖宫产切口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无切口感染剖宫产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影响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单因素分析发现产妇体质量指数高、血红蛋白水平低、住多人间病房、夏季、阴道检查次数多、胎膜早破、术前未预防应用抗生素、备皮至手术时间长、手术时间长等因素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手术时间长、夏季、胎膜早破、体质量指数高、未预防应用抗生素为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高危因素采取护理措施:缩短手术时间、完善夏季卫生管理、加强胎膜早破的护理、进行营养健康教育、预防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