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伤寒论》烦躁证治十九法秦岭内蒙古电管局中心医院(010020)1994年8月12日收稿烦躁为临床症状之一,在《伤寒论》中提及条文达80余条,为此温课之余,约为十九法1.发汗解表除烦法本法适用于太阳伤寒为时日久,表闭较重,阳气被遏,证见“太阳病,脉浮...  相似文献   

2.
烦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精神症状。《伤寒论》对烦躁的治法归纳为发汗散郁、催吐祛邪、攻下泻热、和解祛邪、温阳安神、清热除烦、消导祛邪、调补气血等八法。这些治法基本可涵盖后世总结提炼的汗、吐、下、和、清、温、消、补等八法,从中可见《伤寒论》蕴含的当今中医八法之雏形。  相似文献   

3.
<正> 《伤寒论》六经中皆有烦躁症,其有关条文,三阳篇47条,三阴篇18条,共65条。但由于病性有虚实、程度有轻重、兼证有不同,故有微烦、暴烦、大烦、小烦、虚烦、疼烦、自烦、复烦、反烦、更烦、胸中烦、烦而惊、悸而烦、满而烦、躁扰、烦躁、不烦而躁等种种提法。足见仲景对烦躁  相似文献   

4.
陈元品 《四川中医》2003,21(6):22-24
烦躁是病人的一种精神症状,预示着疾病的安危程度,是我们临床必须时刻观察的指标。一般认为须为自觉症状,多属阳、热、实证;躁属他觉症状,多属阴、虚、寒证。综观《伤寒论》全书398条原文,有关“烦”、“烦躁”、“躁烦”、“心烦”的条文76条、88处,涉及三阴三阳、五脏六腑;治疗方法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针药并用,从而体现张仲景辨证论治思想,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中“烦”字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中记载“烦”字条文计69条,“烦”字在《伤寒论》中共出现过77次。其中有的用来叙述症状,如大青龙汤之烦躁。栀子豉汤之虚烦等;有的用来判断其疾病传变,如“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269条);亦有的用来推断预后,如“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296条)。上述之烦,皆为烦扰不宁之意。然而,将《伤寒论》中含“烦”字条文均作  相似文献   

6.
烦躁寒热辨     
烦躁一证,今人多从热论治。通过对《伤寒论》的研究,结合临床所见,发现烦躁并非皆因于热。阴寒内盛、血虚烦躁者亦不少见。①从证候方面看,烦躁多因热所致,细辨之,有表寒内热、热扰胸膈、燥热上扰、燥实热结、胆火上炎、虚火上炎等;但烦躁非独因于热,血虚、心阳虚、肾阳虚、阴阳俱虚、蛔虫上扰皆可致烦。②从《伤寒论》方药运用方面,也可反证烦躁有寒热。如有清泄实热以除烦之大青龙汤证、白虎汤证等,也有补虚温阳以除烦之小建中汤证、白通加猪胆汁汤证等。③从预后论烦躁之寒热。因实热致烦者,清泄外邪,邪去正自安,预后多良;因虚致烦者,往往病程久长,病情深重,如虚阳浮越之躁烦,往往预示病情深重,预后险恶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历代医家对烦躁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导师临床经验,对《伤寒论》烦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探讨。认为烦躁有广义、狭义之分,明确提出烦躁具有揭示病机、预示转归的深刻内涵。烦躁的病变机理主要为正邪相争、阴阳盛衰;临床上,轻者表现以烦为主,重者出现烦躁、躁烦,危者常躁扰不宁。本文还总结了仲景对烦躁辨证论治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烦躁症首先见于《内经》至真要大论等篇,嗣后医圣仲景对其显有阐发,所著《伤寒论》中涉及烦躁的条文达84条,汤方32首,六经皆见。仔细分析,烦与躁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简明中医词典》载:”胸中郁热不宁为烦,手足扰动为躁,二者多并见,并称。“《伤寒论》中有烦,躁,躁烦,烦躁的不同描述,提示不同治法,对其辨证施治甚详,理明效宏,为后世治疗烦躁奠定了基础,为彰仲师心旨,笔者不揣浅陋,仅就个人认识,将其归纳为十六法,略作陈述,纰缪之处,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伤寒论》中对"烦"、"躁"的辨证论治为出发点,从心烦、先烦、爆烦、微烦、反烦等若干方面,对烦躁证进行分析。虽然"烦"、"躁"均属《伤寒论》中的一证,但是治疗路径多样化,应结合具体脉证、认真分辨,确保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中烦和躁分别而论时,认识基本一致。“烦为心烦,症在胸中,或微或甚不易为他人发觉,为患者自觉症状。躁为躁扰,症在手足,病形在外,一目了然,为他觉体征”…。在病机上,烦而不躁者属热,躁而不烦者属寒。在程度上,大致认为烦轻躁重。然而烦与躁合在一起,“烦躁”与“躁烦”的认识则大相径庭。笔者试从《伤寒论》原文的角度分别讨论“烦躁”与“躁烦”的异同,为求比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特点,比较清热活血法与养阴生津法的临床疗效.方法:79例患者分成清热活血组38例、养阴生津组22例、西药组19例,疗程为3个月,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79例患者中阴虚证75例(94.9%)、血瘀证55例(69.6%)、热毒证41例(51.8%);清热活血组、养阴生津组和西药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1.5%、68.1%和78.9%,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清热活血组治疗后口干和眼干积分显著减少(P<0.01),而西药组对口干、眼干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中药与西药治疗综合疗效相当,但清热活血中药能够显著改善口干、眼干等症状.  相似文献   

12.
养阴法是《温病条辨》治疗大法之一,养阴思想贯穿于温病治疗的始终。对《温病条辨》27首养阴方剂进行分析发现:《温病条辨》按三焦分证治疗,在上、中、下三焦病证治疗中都程度不同的体现养阴护阴思想,养阴在下焦病证治疗中尤为重要。养阴方剂以补阴药、补血药及清热养阴药为基本构成,同时,又体现出三焦分证用药的侧重。常用药物有麦门冬、阿胶、甘草、干地黄、白芍等,又常根据温病病情变化和发展不同阶段,在主药的基础上随证配伍。  相似文献   

13.
摘要:《伤寒论》有关对预后的辨证的条文多达40余条,条条意博理奥,艰涩难懂,若非刻意研精,则难识其真要,在临床实践应用当中更难做到运用自如。笔者通过学习《黄帝内经》、《医宗金鉴》等经典医著,并通过对《伤寒论》预后辨证之条文逐一分析,在探求其理,明其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将《伤寒论》预后辨证综合、归纳为阴阳自和预后、凭脉预后、以证预后和脉证合参预后4个方面,以求在临床实践之中起到提纲携领之作用,从而达到指导临床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对于虚人外感,误汗、误下所致阴阳两虚证,张仲景在“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原则指导下,制定了回阳益阴;扶阳益阴;温阳生津益气;通阳复脉,滋阴养血;温中复阳,酸甘复阴等诸多大法,以平调阴阳。  相似文献   

15.
养阴生津方抗菌、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养阴生津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病毒的药理作用.方法抗菌实验采用试管法、平板法;抗病毒实验采用体内法,以小鼠流感病毒FM1株滴鼻感染正常小鼠,胃饲药物水提取液,观察给药前后肺部病变的变化.结果养阴生津方的最低抑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MIC)为15.6mg/mL,最低杀菌浓度(MBD)为31.2mg/mL;养阴生津方对小鼠肺指数升高有显著抑制作用(P<0.001),抑制率在20.38%~24.08%之间.结论养阴生津方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咸寒苦甘法源于《黄帝内经》。在明清温病学家著述中,记载甚多。《温病条辨》中应用咸寒苦甘法之用在于清心络以开窍闭;清血络以散瘀热;泻结热以存阴液;清阴络以透余邪;补肝肾以救真阴。其病机关键在于邪伏较深,且阴液耗伤明显。分析可见咸寒苦甘法所主病证大多有伤及真阴之险,应以咸寒苦甘法固护真阴为重心,苦寒之品用以泄热存阴,甘寒甘苦法的应用主在留津气。  相似文献   

17.
将清代医家王士雄养阴治法归纳和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甘寒濡润以生津液,主要治疗肺胃津液耗伤;清热泻火以坚阴,主要治疗火热之邪伤津;咸寒滋养以育阴,主要治疗邪热深入下焦,灼伤肝肾之阴;疏瀹气机以布津,主要治疗气机郁滞不能布散津液。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伤寒、温病外感病的传变规律作了详细探讨,认为《伤寒论》是按"病发于阳""病发于阴"规律传变的,而《温热论》的卫气、营血传变则属于《伤寒论》"病发于阳"的层次,《温疫论》和《湿热论》邪入中焦的传变规律则属于《伤寒论》"病发于阴"传变规律层次。  相似文献   

19.
对《伤寒论》与《温病条辨》保津思想统一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与《温病条辨》为伤寒与温病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对两书从保津之重要、过汗易伤津、清热以保津、攻下以存津、养阴以生津等5个方面探讨其保津思想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20.
养阴生津法在温病治法中属于扶正的范畴,在临床上对养阴生津法的运用更要广泛,更与疾病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通过卫气营血及恢复期阶段对阴液亏耗和养阴生津法的论述,以希探究其治疗规律,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