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自体肝脏移植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合并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例诊断为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合并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患者,术前经过CT、MRI及超声检查评价肝脏占位病灶大小、范围及血管侵犯情况,使用IQQA肝脏系统(EDDA Technology,Inc.USA)重建肝脏模型,测量并记录剩余肝脏体积及第1肝门侵犯程度,经多学科协作讨论后拟采用自体肝脏移植对其进行治疗。结果经过充分术前评估,明确患者肝内病灶147 mm×134 mm×165 mm大,严重侵犯肝后下腔静脉及肝右和肝中静脉并造成三者闭塞,肝左静脉部分受侵,伴有门静脉海绵样变,剩余肝脏体积约912 m L,剩余肝脏体积与标准肝脏体积比为0.81,术前肝脏功能Child-Pugh评分为A级。按预期方案行自体肝脏移植术,术中应用患者自身大隐静脉做移植物重建部分流入及流出道,下腔静脉未予以重建,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并于术后第20天顺利出院。结论自体肝脏移植可成功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合并继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其中充分的术前评估和第一肝门的处理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或闭塞的效果。方法 对肝移植后3例门静脉狭窄及2例闭塞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对3例门静脉狭窄、1例门静脉闭塞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术后造影示狭窄消失,血流通畅;对1例门静脉闭塞行球囊扩张并置管溶栓术,术后3天造影示门静脉通畅,血栓减少。1例术中发生肋间动脉出血,未见门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术后4例症状逐渐消失、肝功能逐步恢复,随访期间门静脉通畅,1例支架内见少许附壁血栓;1例术后胆总管狭窄,植入胆道支架后,因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死亡。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或闭塞效果良好;对移植后急性血栓形成可行球囊扩张术联合置管溶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分析肝移植中门静脉血栓(PVT)的处理经验以及PVT对肝移植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总结1995年5月至2007年9月194例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存在PVT 24例(12.4%),Ⅰ级12例、Ⅱ级9例、Ⅲ级2例、Ⅳ级1例.根据血栓程度分级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门静脉重建.术后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术后应用多普勒超声监测门静脉血供.选取同期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无PVT的1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过程和预后的差别.结果 21例Ⅰ级、Ⅱ级血栓患者行血栓切除术,2例Ⅲ级血栓患者行髂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搭桥,1例Ⅳ级血栓患者将供肝门静脉和受者粗大的门静脉属支吻合.有PVT组比无PVT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长,输血量多,术后PVT的再发率高(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病死率和术后1年生存率两组间无差别(P>0.05).PVT组有2例术后血栓再发,经放射介入治疗治愈.结论 术前PVT的存在增加了肝移植手术的难度和术后PVT的再发率,但对肝移植的预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合并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6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MCSM合并颈源性头痛患者31例,术前及术后1、3、12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头痛问题”Q5评分评价头痛程度。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轻度头痛患者术后头痛无缓解,其余患者头痛均不同程度缓解。结论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能缓解MCSM合并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门静脉血栓(PVT)的肝移植术中外科处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肝移植患者2508例,共行肝移植2614次,其中253例术前并发PVT.并发PVT者的Yerdel分级为,Ⅰ级者104例,Ⅱ级者114例,Ⅲ级者29例,Ⅳ级者6例.根据具体情况对并发Ⅰ、Ⅱ级PVT者施行静脉血栓切除术、外翻血栓切除术或外翻式门静脉内膜剥脱切除术;并发Ⅲ级PVT者,18例行外翻式门静脉内膜剥脱切除术,11例行外翻血栓切除术;并发Ⅳ级PVT者行外翻式门静脉内膜剥脱切除术.结果 218例并发Ⅰ、Ⅱ级PVT者中,32例行静脉血栓切除术,52例行外翻血栓切除术,134例行外翻式门静脉内膜剥脱切除术,均获得成功.29例并发Ⅲ级PVT者中,18例行外翻式门静脉内膜剥脱切除术,均获得成功;11例行外翻血栓切除术,其中5例获得成功,6例失败.6例并发Ⅳ级PVT者中,3例行外翻式门静脉内膜剥脱切除术,获得成功,3例取栓失败.253例并发PVT者肝移植术后6个月的存活率为93.7%,与同期无PVT的肝移植患者相比较(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并发PVT者可接受肝移植,术中应根据PVT的Yerdel分级情况,采取适合的外科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125I粒子条-门静脉支架联合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PTVE)预防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接受125I粒子条-门静脉支架植入联合PTVE治疗的原发性HCC伴MPVTT患者,统计治疗后随访期间上消化道再出血、支架通畅性和生存时间。结果 16例均成功接受125I粒子条-门静脉支架植入联合PTVE,未见严重治疗相关不良事件。随访15~1 620天,中位随访时间207天;期间10例发生上消化道再出血(其中4例死亡),中位再出血时间为185天,治疗后1、3、6及12个月累积无上消化道再出血率分别为87.50%、68.18%、53.03%及26.51%;5例门静脉支架闭塞,11例支架均通畅,中位支架通畅时间为252天,治疗后1、3、6及12个月累积支架通畅率分别为100%、93.33%、84.00%及31.50%。共14例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210天,治疗后1、3、6及12个月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3.75%、74.04%、60.58%及13.46%。结论 125I粒子条-门静脉支架联合PTVE对预防HCC伴MPVTT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 脾动脉瘤(SAA)合并脐静脉开放在临床极为少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是导致SAA与脐静脉开放的原因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SAA伴脐静脉开放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措施等,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SAA并脐静脉开放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此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患者为56岁女性,因突发意识障碍12 h入院。计算机断层扫描(CT)门静脉成像提示:所见门静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增粗,宽度为28 mm,侧支循环开放,考虑门静脉高压;腹部CT平扫提示: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并侧支循环形成,伴脾大及少量腹水。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脐静脉栓塞术治疗。而后复查腹部增强CT检查提示:门静脉高压,并发SAA。经皮介入下SAA栓塞治疗,无不良并发症,术后顺利出院。结论 SAA合并脐静脉开放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其诊断需综合患者临床表现、腹部CT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一旦确诊,经皮介入微创治疗是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HPCD)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易栓症,分为纯合子型和杂合子型。HPCD临床极为罕见,当发生门静脉栓塞,导致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形成,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H)并发症常危及生命。本文回顾性总结1例杂合子型HPCD在内镜下成功止血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本病例特点进行总结,以期加深对该病的认识,重视该病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杂合子型HPCD患者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的CTPV、临床特点、并发症、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为37岁男性,既往基因检测确诊杂合子型HPCD。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入院,属于再次发生AUGH。胃镜检查发现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在内镜下成功止血。术后调整患者抗凝方案为(华法林2.5 mg口服,1次/d;3.75 mg口服,1次/d,交替服用),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左右,随访5个月,患者未发生血栓栓塞及出血不良事件。结论 杂合子型HPCD是一种罕见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一旦确诊门静脉血栓形成引起CTPV可以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尽可能创造条件进行安全有效内镜下止血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仑伐替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单抗转化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和海绵样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例行仑伐替尼联合TACE及PD-1单抗转化治疗的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和海绵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患者中2例获得完全缓解,2例获得部分缓解;肿瘤标志物均显著降低。但4例患者均未能接受手术切除。结论 仑伐替尼联合TACE及PD-1单抗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和海绵样变是有效的,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再通脐静脉联合一期支架植入的方法,改良Meso-rex手术,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1例原位经典全肝移植术后9年余,门静脉主干闭塞,继发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资料。对该病人进行Meso-rex手术治疗。楔形切除部分肝脏实质可显露圆韧带根部,门静脉左支难以解剖。再通脐静脉至门静脉左支后,完成血管吻合、支架植入。术后予以抗凝治疗并监测桥血管内血流情况。结果 术程顺利,病人术后1年桥血管血流通畅,未再发生消化道出血症状。结论 脐静脉再通联合一期支架植入法Meso-rex手术可用于治疗门静脉左支通畅但难以解剖显露的门静脉海绵样变病人。远期效果值得期待和更多病例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合并Ⅳ级门静脉血栓(PVT)者肝移植时门静脉重建的方法.方法 合并Ⅳ级PVT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例,4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例并发肾功能不全,1例并发肾功能不全和肝性脑病.术前4例曾接受脾切除+门奇断流术,1例曾接受脾切除+门奇断流术+脾肾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内支架分流术,1例曾接受脾切除术.术前均明确诊断为Ⅳ级PVT.6例均行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4例采取门静脉-内脏曲张静脉吻合重建门静脉,其中2例将门静脉与扩张的胃冠状静脉吻合,2例将门静脉与胆总管旁曲张静脉吻合.另2例采取门静脉动脉化重建门静脉,1例将结肠中动脉与供肝门静脉吻合,供肝肝动脉与受者的肝动脉吻合,另1例将供肝门静脉与受者的肝总动脉吻合,供肝肝动脉与受者的胃十二指肠动脉远端吻合.结果 采取内脏曲张静脉吻合重建门静脉者,术中检测门静脉血流量为(1258±345) ml/min,1例术后2个月死于腹腔感染,其余3例分别随访14、16和17个月,门静脉血流均保持通畅,无狭窄及血栓形成,肝功能正常,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所减轻.采取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者,术中检测门静脉血流量为(2275±247)ml/min,1例术后反复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术后47 d死于腹腔感染;另1例目前已随访33个月,肝肾功能良好,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加重.采取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者各时间点的AST和ALT均优于采取内脏曲张静脉吻合重建者.结论 合并Ⅳ级PVT者肝移植时采用供肝门静脉-内脏曲张静脉吻合重建门静脉临床效果满意;门静脉动脉化重建门静脉通道有利于移植肝功能的早期恢复,但只能作为合并PVT者肝移植时的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经皮经肝门静脉成形成功治疗儿童特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的诊治经过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经皮经肝门静脉成形治疗的1例儿童特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多学科协作团队讨论后,笔者团队率先成功开展了介入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成形治疗儿童特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手术总时间为1.5 h,术中出血约1 mL。经过术后9个月随访,患儿恢复良好,未再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目前继续随访中。结论 通过该病例的成功治疗,笔者认为介入下门静脉成形术是目前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治疗措施中最符合生理的方案,有望成为该类疾病治疗方案的重要补充,甚至是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TACE联合瘘口栓塞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HAPF)的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伴HAPF的中晚期PHC患者,根据肝动脉造影中门静脉显影时间将HAPF分为低流量型(<1 s,31例)、中流量型(1~3 s,25例)及高流量型(>3 s,9例),均给予TACE联合瘘口栓塞治疗。统计术后1个月瘘口封堵情况和临床疗效,及术后3、6、12、24个月患者生存率。结果 48例(73.85%,48/65)HAPF患者经一次性完全封堵,包括26例(26/31,83.87%)低流量型、18例(18/25,72.00%)中流量型及4例(4/9,44.44%)高流量型(P=0.046)。治疗后肿瘤进展11例,稳定19例,缓解35例,其中低流量型HAPF患者肿瘤进展2例、稳定3例、缓解26例,中流量型、高流量型HAPF患者分别为2、14、9例及7、2、0例(P=0.001)。术后3个月患者生存率为87.69%(57/65),6个月67.69%(44/65),12个月43.08%(28/65),24个月6.15%(4/65);低、中、高流量型患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TACE联合瘘口栓塞可有效治疗PHC合并HAPF,且对低流量型HAPF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TIPS用于肝细胞癌(HCC)伴症状性门静脉高压(SPH)等待肝移植(LT)患者的价值。方法 纳入7例因HCC伴SPH接受TIPS并等待LT患者,评价TIPS的应用价值。结果 7例TIPS均成功。TIPS后SPH症状和体征明显缓解,门静脉压力梯度明显降低(P<0.05)。5例消化道出血术后无再出血,2例腹腔积液术后积液量明显减少。1例术后支架狭窄,1例出现肝性脑病。等待LT期间7例均接受针对HCC的综合介入治疗,包括射频消融2例、TACE 5例;2例肿瘤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和病情进展各1例。中位等待LT时间为10.6个月,LT术后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 TIPS可作为HCC伴SPH患者等待LT期间的桥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血管成形术在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肝移植术后发生门静脉狭窄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经肝血管成形术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影像随访资料、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和预后等情况进行总结。结果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为100%。共置入自膨式支架7枚、球囊扩张式支架29枚、覆膜支架1枚,对1例小儿肝移植患者单纯采用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与门静脉成形术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肝内血肿1例,发生率为2.70%,经肝动脉造影证实为肝动脉出血,予以介入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随访3~80个月,1例因同时合并肝动脉闭塞、缺血性胆道损伤于术后3个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因胆道并发症接受二次肝移植;1例因门静脉主干内癌栓形成再次置入覆膜支架;1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其余33例患者影像随访显示门静脉通畅。结论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血管成形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 对于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而言,手术切除率低,复发率高,预后较差,其治疗方式目前仍有很多争议。笔者总结可切除HCC合并PVTT的外科治疗经验,比较手术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此类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39例可切除HCC合并PVT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手术组),16例行TACE治疗(TACE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与预后,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手术组除1例肿瘤广泛侵犯仅取材活检,其余均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19例示切缘阴性;2例术后肝功能不全,经人工肝及其他支持治疗痊愈出院。TACE组16例肝动脉超选、灌注、栓塞顺利;1例因肝动脉完全栓塞,术后3 d因急性肝衰竭救治无效死亡。手术组8例术后辅助TACE治疗,5例靶向治疗,其中1例I型PVTT患者手术后联合TACE等治疗后仍生存47个月。TACE组13例多次治疗,4例给靶向药物,其中1例II型PVTT患者TACE术后经过7次灌注化疗及栓塞仍然生存25个月。与TACE组比较,手术组住院时间延长、医疗成本增加、术后行TACE的例数更少、术后未做其他治疗的例数以及术后AFP恢复正常的例数更多(均P<0.05)。手术组与TACE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2个月与9.5个月;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2%、43.5%、34.8%、17.4%与46.7%、33.3.0%、13.3%、0。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与累积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VTT分型、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大小、肿瘤数目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式、PVTT分型、肿瘤直径、AFP水平是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PVTT分型、肿瘤直径、AFP水平直接影响HCC合并PVTT患者的术后生存,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明显好于TACE治疗,尤其是对于可切除HCC合并I/II型PVTT的患者,但治疗选择可能受患者意愿、经济因素等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椎定量CT (QCT)在合并脊柱侧弯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60例合并不同程度脊柱侧弯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男18例,女42例;年龄65~81(72.63±3.34)岁。60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腰椎QCT检测,根据QCT检测值分为3个等级:骨量减少组(QCT值>80 g/L,10例,12个椎体);骨质疏松组(QCT值40~80 g/L,35例,48个椎体);严重骨质疏松组(QCT值<40 g/L,15例,22个椎体)。观察不同程度QCT值患者的骨水泥在伤椎内的弥散及渗漏情况,并分析QCT值对脊柱侧弯患者行椎体成形术穿刺点选择、术后侧凸Cobb角矫正及椎体高度恢复的应用价值。结果:60例82个椎体中,共有41例55个椎体采用凹侧单边穿刺,占67.07%。其中骨量减少组采用凹侧单边穿刺的有2例2个椎体,骨质疏松组采用凹侧单边穿刺的有26例35个椎体,严重骨质疏松组采用凹侧单边穿刺的有13例18个椎体;且3组患者间采用单侧或双侧穿刺的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99,P=0.001);3组间发生骨水泥渗漏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3,P=0.496)。术前与术后随访时脊柱侧凸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随访时伤椎椎体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脊柱侧弯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时,根据腰椎QCT检测明确骨质疏松严重程度,选择脊柱侧弯的凹侧进行穿刺,有利于改善脊柱侧弯及恢复脊柱稳定性,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PVT)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行肝脏移植手术的290例受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245例, 女性45例, 中位年龄51(44, 56)岁。依据肝移植受者术后是否发生PVT分为两组:PVT组(n=16)和非PVT组(n=274)。对比两组肝移植受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采用门诊和住院方式进行随访。分析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PVT的危险因素。结果 290例肝移植受者术后随访时间59(42, 73)个月, 明确术后存在PVT者16例, 发生率为5.5%(16/2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受者术前存在PVT(OR=12.773, 95%CI:3.887~41.973)是肝移植术后发生PVT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术后出现PVT的16例患者, 其中10例行门静脉介入干预治疗, 剩余6例患者由于症状轻微, 口服阿司匹林或者利伐沙班抗凝治疗。PVT组受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93.8%(15/16), 非PVT组受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90.1%(247/274), 两组受者术后3年生存率间...  相似文献   

19.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易侵犯门静脉系统, 10%~40%肝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合并肉眼可见门静脉癌栓。在欧美国家, 众多肝癌诊治指南将肝癌合并肉眼可见门静脉癌栓定义为进展期肝癌, 故推荐该部分患者进行系统治疗。而在亚洲国家, 外科医师对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处理方式更加积极, 认为其并不是手术绝对禁忌证。目前, 关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 尚无全球性共识或标准指南。肝移植是不可切除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措施, 但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率高, 故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一度被视为肝移植的禁忌证。此外,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常被认为存在肿瘤肝外转移。但临床实践中, 在无有效治疗措施的情况下, 越来越多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转向寻求肝移植并最终成功进行了手术。与此同时, 诸多研究表明在合理选择受体的前提下, 肝移植可以使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生存受益。尤其是同其他治疗方案比较, 在采用降期治疗(包括三维适形放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立体定向体部放疗、经肝动脉放疗栓塞、经肝动脉灌注化疗等)成功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继续行肝移植可使患者获得更佳预后。鉴于肝移植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胆管结石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方式。方法对胆管结石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化18例患者行ERCP8例,开腹手术治疗10例,其中经肝门上途径取石3例。结果手术时间2.9~5.4h,平均3.8h,术中出血量150~2630ml,平均430ml,术后结石残余率为11%。本组病例中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合并慢性肝病病史,多次胆道手术病史尤其是合并多次胆道感染患者,需警惕是否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化,术前依据影像学资料、肝功能及患者一般情况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术中利用胆道镜尽量取尽结石,必要时利用超声协助行肝叶切除以去除肝内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