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灰质中BDNF、NGF和NT3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脊髓打击器制备脊髓损伤模型。术后电针组给予电针干预,其余各组给予同等条件抓取。术后每日对大鼠进行BBB评分。术后7 d取材。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神经元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灰质中BDNF、NGF和NT3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BDNF蛋白、NGF蛋白和NT3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BDNF mRNA、NGF mRNA和NT3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BBB评分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灰质中BDNF、NGF和NT3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BDNF蛋白、NGF蛋白和NT3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BDNF mRNA、NGF mRNA和NT3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BBB评分于干预后5 d起显著提高(P0.05),电针组神经元形态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电针组灰质中BDNF、NGF和NT3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升高(P0.05),电针组BDNF蛋白、NGF蛋白和NT3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电针组BDNF mRNA、NGF mRNA和NT3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电针能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灰质中BDNF、NGF和NT3表达,从而有利于神经元修复和大鼠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特定穴位,对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大鼠脑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低亲和力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p75NTR)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电针特定穴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和模型复制组。模型复制组大鼠参照Longa的线栓法,对其改良后进行复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根据Longa的评分标准对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再随机分为缺血组和电针治疗组,电针治疗组针刺"百会""印堂",双侧"足三里"穴并予以电针刺激,假手术组和缺血组则不予干预。连续电针干预2周后,在末次干预后24h再次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再断髓处死所有大鼠,剥离出大鼠的脑组织,并采用免疫印迹检测方法对所有大鼠脑组织内NGF及p75NTR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组大鼠脑组织内NGF及p75NT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P0.05);与缺血组比较,电针治疗组大鼠,在其脑组织中N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P0.05),p75NTR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上调(P0.01,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后,电针特定穴位可以有效促进NGF与其低亲和力受体p75NTR的表达,以促进神经再生。电针特定穴位可以上调NGF及p75NTR表达水平促进神经再生进而实现其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对2型糖尿病zdf大鼠血糖、pi3k p85及glut4蛋白表达影响,方法:选取14只体质量140-160g(2月龄)spf级雄性zucker diabetic fatty,zdf(fa/fa)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另取7只同月龄spf级雄性zucker lean,zl(fa/+)大鼠作为对照组。连续干预4周,测定各组空腹血糖。4周后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空腹血糖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空腹血糖显著下降(p<0.05)。western bolt与对照组对比,模型组pi3k p85,glut4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pi3k p85,glut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电针干预可改善zdf大鼠空腹血糖及骨骼肌细胞的ir。其机制为可能通过pi3k-glut4信号传导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筋脉通(JMT)对高糖条件下雪旺细胞(SCs)炎性因子及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筋脉通胶囊、神经妥乐平(Ntp)及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制备含药血清和正常大鼠血清;原代培养SCs,分为正常组、高糖组、JMT组和Ntp组,48 h后用CCK-8法检测各组SCs细胞增殖,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SCs细胞IL-1β、IL-6、IL-10、TNF-α、NGF及NT-3蛋白的表达,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SCs上清液中IL-6、TNF-α、NG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SCs增殖活性减低(P0.01),TNF-α蛋白表达上调、分泌量增加(P0.05),IL-1β、L-10蛋白表达上调(P0.05,P0.01),NGF的蛋白表达下调、分泌量减少(P0.05,P0.01),NT-3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高糖组比较,JMT组细胞增殖活性提高(P0.01),TNF-α蛋白表达量及分泌量减少(P0.05),IL-1β、L-10蛋白表达量减少(P0.01),NGF蛋白表达量、分泌量及NT-3蛋白表达增加(P0.05);JMT组SCs细胞增殖活性提高,SCs中TNF-α表达及分泌受到抑制,IL-1β表达量减少,NGF蛋白表达增加,其作用优于Ntp组(P0.05,P0.01)。IL-6蛋白表达和分泌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MT含药血清能够提高高糖培养SCs的增殖活性,降低TNF-α、IL-1β、L-10等炎性因子表达,抑制TNF-α分泌,提高NT-3表达,促进SCs分泌NGF,从而起到防治DPN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行为学及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 TrkB和p75NTR表达的影响,探索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SCI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2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24只)、电针组(24只)、经颅磁刺激组(24只)和联合组(24只)。模型组、电针组、经颅磁刺激组及联合组再按干预1、7 d分为2个亚组,每亚组12只。并采用改良式Allen’s打击装置制备大鼠SCI模型。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只暴露脊髓,不打击;电针组穴取“大椎”和“命门”。经颅磁刺激组应用90%静息运动阈值。联合组用电针组加经颅磁刺激组治疗。1 d组于造模清醒后治疗一次,7 d组于1 d组同一时间每天重复治疗一次。采用BBB评分评定大鼠脊髓损伤后的功能;HE染色法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BDNF、TrkB、p75NTR蛋白表达。结果:BBB评分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1 d、7 d模型组BBB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7 d时:与模型组和经颅磁刺激组比较,电针组和联合组BBB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电针组比较,联合组BBB评分显著升高(P <0.05)。在HE染色中,干预1 d,可见模型组及各干预组脊髓组织结构被破坏,组织坏死,分界不清,中央管结构紊乱,红细胞大量聚集明显的空泡等;干预7 d,各组出血减少,电针组、联合组较模型组组织结构更加完整,空洞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 法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1 d、7 d模型组BDNF、TrkB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7 d时:与模型组比较和经颅磁刺激组比较,电针组和联合组大鼠脊髓组织中BDNF、Trk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电针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脊髓组织中BDNF、Trk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1 d、7 d模型组p75NTR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5);7 d时:与模型组和经颅磁刺激组比较,电针组和联合组p75NTR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电针组比较,联合组p75NTR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说明督脉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改善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脊髓中BDNF及TrkB以及下调了p75NTR的表达有关。电针相对单纯经颅磁刺激在大鼠早期干预中效果更好,联合治疗对比单纯电针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联合电针对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DPN)坐骨神经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表达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诱导制备DPN大鼠模型,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BMSC组、电针加BMSC组。电针组取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行电针治疗。 BMSC组尾静脉注射BMSC细胞悬液,电针加BMSC组联合电针和BMSC移植治疗。造模14天后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坐骨神经中NGF和NT-3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BMSC组和电针加BMSC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增高( P<0.01),坐骨神经中NGF和NT-3 mRNA表达显著增加( P<0.01)。其中电针加BMSC组较电针组和BMSC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更为显著,坐骨神经NGF和NT-3 mRNA表达显著增高( 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电针促进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神经功能恢复作用优于单独治疗组,其机制可能与联合治疗协同促进NGF和NT-3等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管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机理。方法:采用机械压榨制作家兔面神经损伤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管灸对其面部表情肌NGFmRNA、NF-3mRNA表达的影响,并和电针进行对比。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管灸组面部表情肌中NGFmRNA、NT-3mRNA积分光密度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与电针组比较,管灸组面部表情肌中NGFmRNA表达增强(P〈0.01),NT-3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管灸可显著增加面部表情肌中NGFmRNA、NT-3mRNA表达,从而促进面神经损伤的修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壮医药线点灸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胃窦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DGP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电针组、点灸组、观察组,每组12只。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构建DGP模型。西药组予0.15 mg/mL枸橼酸莫沙必利混悬液灌胃给药,电针组和点灸组均选取"中脘""内关""三阴交",电针组给予电针20 min,点灸组每穴点灸3壮,观察组给予电针联合点灸治疗,取穴及操作同电针组和点灸组。各组治疗均每日1次,治疗3周。测定各组大鼠血糖、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窦组织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亚基(pIκ-Bα)、NF-κB p65、SIRT1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血清IL-6、IL-8、TNF-α含量,胃窦组织pIκ-Bα、NF-κB p65蛋白及mRNA表达均升高(P0.01),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血清IL-10含量、胃窦组织SIRT1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点灸组、观察组大鼠血糖降低(P0.01);所有治疗组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血清IL-10含量均升高(P0.01,P0.05),血清IL-6、IL-8、TNF-α含量,胃窦组织pIκ-Bα蛋白及mRNA、NF-κB p65 mRNA表达均下降(P0.01);西药组及观察组胃窦组织NF-κB p65蛋白表达降低(P0.05), SIRT1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1)。与电针组比较,观察组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血清IL-10含量、胃窦组织SIRT1 mRNA及基因表达均上升(P0.05,P0.01),血清IL-8、 TNF-α含量,胃窦组织pIκ-Bα蛋白及pIκ-Bα、NF-κB p65 mRNA表达降低(P0.01,P0.05)。与点灸组比较,观察组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血清IL-10含量、胃窦组织SIRT1 mRNA表达升高(P0.05,P0.01),血清IL-6、IL-8、TNF-α含量,胃窦组织pIκ-Bα蛋白及pIκ-Bα、NF-κB p65 mRNA表达降低(P0.01,P0.05)。结论:电针联合壮医药线点灸能有效降低DGP大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效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这可能是其改善DGP胃肠道症状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肝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蛋白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IR的作用机制。方法:从40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取8只做为空白组,其余通过高脂饮食诱导IR模型,选取24只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区组原则分为模型组(8只)、西药组(8只)和电针组(8只)。西药组按大鼠体质量以吡格列酮10mg·kg-1·d-1灌胃,电针组取双侧"丰隆""三阴交"穴电针治疗,1次/d,均连续治疗2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肝组织线粒体结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C肽(C-P)、脂联素(ADP)、瘦素(LEP)、抵抗素(RES)含量,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肝组织AMPK、p38MAPK、PPARγ的蛋白表达。结果:电镜观察显示模型组肝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受损;而西药、电针组线粒体结构得到恢复融合。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P、LEP、RES含量显著升高(P0.01),ADP含量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AMPK、PPAR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西药组大鼠血清C-P、LEP、RES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ADP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肝组织AMPK、PPAR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与西药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明显改善IR大鼠的脂质代谢紊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电针调节肝组织AMPK/p38MAPK/PPARγ通路相关,由此下调脂肪酸合成相关酶的活性,使肝组织内合成甘油三酯、胆固醇减少,改善肝组织IR。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海马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凋亡相关蛋白p53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电针组取"百会"和"涌泉"进行电针治疗,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尼氏染色观察各组海马CA1区组织形态的变化并计数尼氏体阳性细胞,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CA1区尼氏体阳性的细胞数目较正常组显著减少(P0.01),电针组锥体细胞和尼氏体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中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5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Beclin-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53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对抗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神经元凋亡,改善AD海马组织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下丘脑微炎症机制,为临床应用电针治疗PCOS-IR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6周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取6只为正常组,剩余大鼠经来曲唑连续灌胃21 d后,筛选出造模成功的PCOS-IR共12只,模型组、电针组各6只。电针组双侧“带脉”穴连接2 Hz/100 Hz电针,干预20min,共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测定各组HE染色切片、大鼠腹围(WC)、体长、体质量,计算Lee’s指数及体重增加率,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PG),ELISA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Werstern blot法检测下丘脑NFκB、IKBα、PI3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E切片出现多囊样改变,WC、Lee’s指数、体重增加率、血清FPG、FINS及HOMA-IR升高(P<0.01),下丘脑NFκB蛋白表达增加(P<0.01)、IKBα及PI3K蛋白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卵巢结构有所改善, WC、体重增加率、血清FPG、FINS及HOMA-IR下降(P<0.05,P<0.01),下丘脑NFκB蛋白表达降低(P<0.01)、IKBα及PI3K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 电针可改善PCOS-IR大鼠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调整下丘脑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跑台训练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的修复作用,探讨电针联合跑台训练改善骨骼肌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跑台组和联合组,每组12只。采用自制打击装置建立骨骼肌钝挫伤模型。电针组电针"足三里"、阿是穴,跑台组进行跑台训练,联合组同时进行电针和跑台训练,1次/d,连续至损伤后3、14d。HE染色观察损伤后14d腓肠肌新生肌细胞横截面积和直径,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后3d腓肠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肌细胞生成素(myoG)和14d腓肠肌mTOR、快肌型骨骼肌肌球蛋白重链(Fast MyHC)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新生肌细胞横截面积和直径明显小于正常组(P0.01),各治疗组均显著大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显著大于电针组和跑台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损伤后3d模型组腓肠肌mTOR和myoG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腓肠肌mTOR和myoG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电针组比较,跑台组腓肠肌mTOR和myoG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电针组和跑台组比较,联合组腓肠肌mTOR和myoG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损伤后14d模型组腓肠肌mTOR蛋白表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t MyHC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腓肠肌mTOR及Fast MyHC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与电针组比较,跑台组腓肠肌mTOR及Fast MyHC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与电针组和跑台组比较,联合组腓肠肌mTOR及Fast MyHC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电针联合跑台训练能促进成肌细胞分化成熟,减轻骨骼肌损伤,该作用与增加mTOR表达量,正向调控myoG、Fast MyHC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智三针治疗前后血管性痴呆(VaD)大鼠学习记忆、海马CA1区EphA4/ephrinA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智三针改善V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可能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80只,采用改良四血管阻断法建立Va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VaD模型组、电针智三针组、尼莫地平组,并设置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溶液灌胃,每日1次,共20天;电针智三针于双侧“神庭”“本神”穴,每次治疗20min,每日1次,共治疗20天。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CRP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B)测定脑海马CA1区EphA4/ephrinA3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VaD模型组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降低(P0.05),海马CA1区EphA4蛋白表达增加(P0.01)、ephrinA3蛋白表达增加(P0.05),血清IL-6含量增加(P0.05)、血清CRP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VaD模型组比较,电针智三针组大鼠水迷宫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海马CA1区EphA4蛋白表达降低(P0.01)、ephrinA3蛋白表达降低(P0.05),血清IL-6、CRP含量降低(P0.05)。结论:电针智三针可提高V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电针智三针调控CA1区EphA4/ephrinA3蛋白表达,降低血清IL-6、CR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吕凯  李凤  龚标  代恩泽  汪莹  曾志华 《针刺研究》2013,38(4):265-270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皮质Slit 2/Robo 1的表达及电针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Slit2/Robo 1在电针对脑梗死后神经可塑性影响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后两组再根据缺血时间随机分为1、3、7、14d4个亚组,每组各10只.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电针组取“内关”“足三里”,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在第1、3、7、14天分别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缺血侧大脑皮质Slit 2和Robo 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Slit 2表达水平在术后1d即开始上升(P<0.05,P<0.01),3d时升高达高峰(P<0.01),14d时回落到基础水平(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同时间点相比均呈现高表达(P<0.05,P<0.01),电针组Slit 2高峰出现在术后7d.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Robo 1表达水平在术后1d即开始上升(P<0.05,P<0.01),3d时升高达高峰(P<0.01),免疫印迹结果显示14d时仍高于基础水平(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1、7、14d时呈现更高表达(P<0.01,P<0.05).结论:局灶性脑梗死后大鼠皮质Slit 2/Robo 1表达明显上调,给予电针干预后可提高其表达峰值并延长高表达时间,这可能是电针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肌肉再生修复过程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p62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每组24只。每组再随机分为1天、3天、7天三个时间点。模型组和电针委中组麻醉后于双侧L4-5多裂肌注射0.5%布比卡因溶液制造多裂肌损伤模型,空白组不做处理,造模后电针委中组进行每日一次的电针委中治疗,模型组不进行针刺干预,3组分别于治疗后的1天、3天、7天同步取材。通过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多裂肌中Beclin1、p62表达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1天、3天、7天模型组的Beclin1表达含量均高于空白组(P0.01),3天、7天电针委中组的Beclin1表达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3天、7天模型组p62表达含量低于空白组(P0.05);1天、3天、7天电针委中组p62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委中穴可促进自噬蛋白Beclin1的表达上调,提高自噬水平,促进p62蛋白的分解,有利于骨骼肌损伤后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SCI)大鼠不同时间窗下神经元细胞凋亡及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c-Jun)表达的影响,探讨督脉电针在脊髓损伤与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个时间窗组(术后1、3、7d组),每个时间窗组再随机分3个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督脉电针组。采用改良式的Allens打击法复制脊髓损伤模型。督脉电针组选取"大椎""命门"进行电针干预,每日1次,每次20min,连续治疗至相应天数。采用BBB评分法评估大鼠后肢运动神经功能的变化,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受损脊髓神经元细胞凋亡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脊髓损伤组织中p-c-Ju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BBB评分结果显示,模型组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3、7d督脉电针组BBB分值均高于模型组(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3个时间窗下,模型组大鼠受损脊髓组织内凋亡阳性细胞数目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在3个时间窗下,督脉电针组较模型组凋亡细胞显著减少(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3个时间窗下,模型组大鼠受损脊髓组织内p-c-Jun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术后3、7d督脉电针组大鼠受损脊髓组织中p-c-Jun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受损脊髓组织中p-c-Ju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督脉电针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大鼠运动神经功能,其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受损脊髓组织中p-c-Jun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对食蟹猴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NT-3/Trk C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ACL损伤后本体感觉减退的作用机制。方法 21只食蟹猴随机分为3组:电针干预组9只、模型对照组9只和空白对照组3只,其中对电针干预组和模型对照组进行单侧ACL损伤造模,并给予电针干预组从术后7天开始电针干预,持续时间为15 min,每天1次,共干预12周。在干预4、8、12周后,运用RT-q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L2-S1脊背神经节(DRG)中NT-3、Trk C以及ACL中GAP-4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同一时间点,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DRG中NT-3、Trk C的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上升,ACL中GAP-43的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干预组DRG中NT-3、Trk C的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ACL中GAP-43的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NT-3、Trk C和GAP-43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电针干预组NT-3、Trk C和GAP-43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能够通过激活NT-3/Trk C信号通路,提升DRG中NT-3、Trk C和局部GAP-43的表达量,在ACL本体感觉的康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刀干预对膝骨关节炎(KOA)兔滑膜纤维化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各8只。采用改良Videman左后肢伸直位固定法制动4周,制备模型。空白、模型组不干预,针刀、电针组各干预3周。测量被动活动范围(PROM);天狼猩红染色观察滑膜胶原沉积的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膝关节滑膜组织TGF-β1、α-SMA、COL-Ⅰ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电针组PROM明显增大(P<0.01),针刀组大于电针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刀、电针组滑膜组织胶原沉积减轻。模型组TGF-β1、α-SMA、COL-Ⅰ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针刀、电针组可明显抑制TGF-β1、α-SMA、COL-Ⅰ的表达(P<0.01);与电针组比较,针刀组TGF-β1、α-SMA、COL-Ⅰ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针刀通过调控TGF-β1的表达,从而下调α-SMA和COL-Ⅰ的表达,减轻滑膜纤维化达到治疗KOA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干眼症兔结膜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Caspase-3、Fas和Bcl-2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电针治疗干眼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电针组.采用0.1%苯扎氯铵滴眼制作兔干眼症模型.检测各组兔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TUNEL)法检测结膜细胞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膜细胞Caspase-3、Fas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兔泪液分泌量降低,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均P<0.01);与模型组、假电针组比较,电针组兔泪液分泌量增多,泪膜破裂时间延长(均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兔结膜细胞凋亡增加(P<0.01),Caspase-3和Fas蛋白表达增加(均P<0.05),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假电针组比较,电针组兔结膜细胞凋亡减少(均P<0.01),Caspase-3和Fas蛋白表达减少(均P<0.05),Bcl-2蛋白表达增加(均P<0.01).结论:电针能抑制干眼症兔结膜细胞凋亡,下调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Fas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该作用可能是电针治疗干眼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针"委中"对多裂肌损伤模型大鼠CaM/CaMKII/i NOS信号通路介导的海马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剩余大鼠采用L4~5多裂肌注射布比卡因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1 d组、模型3 d组、电针1 d组及电针3 d组,每组各8只。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治疗。电针组大鼠双侧"委中"电针,每次20 min,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的第1天和第3天同步取材。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aM、CaMKII、i NOS的含量和蛋白表达,MDA的浓度和SOD的活性。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1 d组和模型3 d组海马组织中CaM、CaMKII、i NOS的含量和表达升高(P 0.01或P 0.05),MDA浓度升高、SOD活性降低(P 0.01);与模型1 d组比较,电针1 d组海马组织中CaM、CaMKII、i NOS的含量、CaM、i NOS的蛋白表达量变仅明显(P 0.05或P 0.01),MDA浓度降低、SOD活性升高(P 0.01);与模型3 d组比较,电针3 d组海马组织中CaM、CaMKII、i NOS含量、CaM、CaMKII蛋白表达量变化明显(P 0.01或P 0.05),MDA的浓度降低(P 0.01);与电针1 d组比较,电针3 d组海马组织中CaM、CaMKII含量、i NOS蛋白表达量降低(P 0.01或P 0.05),CaM、CaMKII的蛋白表达量升高(P 0.05),i NOS含量、MDA浓度和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委中"可能通过抑制CaM/CaMKII/i NOS通路提高抗氧化能力减轻多裂肌损伤大鼠模型海马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