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抑郁自评量表(ser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自行设计的多项目调查表对8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前后评定。结果:急性自血病患者存在轻重不等的抑郁症状,化疗前占45.5%,化疗后占33.3%。虽然化疗后评分有降低趋势,但化疗前后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情绪低落、纳差、易怒、疲乏是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抑郁症状的重要因素。结论:抑郁是急性白血病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过程中,选用高效低毒的化疗药物,同时辅助有效心理干预措施,对缓解抑郁情绪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妇科恶肿瘤患者抑郁状况及化疗对患者抑郁、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艾迪注射液治疗妇科恶肿瘤化疗患者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纳入研究的妇科恶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化疗期间加用艾迪注射液治疗,化疗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欧洲癌症和治疗组织编制的肿瘤生存质量调查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的核心量表(QLQ-C30)进行抑郁和生活质量的评价.结果:化疗前,妇科恶肿瘤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71.7%,SDS评分与病理类型和肿瘤的分期有关.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抑郁程度、抑郁发生率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异.化疗后,治疗组患者抑郁发生率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抑郁发生率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抑郁发生率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治疗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总健康状况、疲乏、失眠和食欲减退较前改善,优于同期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可改善妇科恶肿瘤化疗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临床资料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中位生存期.通过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统计影响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31 d(95%可信区间109~154 d),诱导化疗后的完全缓解率为29.75%.年龄≤70岁、PS评分﹤2分、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50%、接受标准化疗以及白细胞CD34表达阴性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升高(P﹤0.05);年龄≤70岁、PS评分﹤2分、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初治时的白细胞计数≤50×109/L、骨髓原始细胞比例≤50%、接受标准化疗以及白细胞CD34表达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延长(P﹤0.05);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S评分、初治时白细胞计数以及治疗方案是影响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PS评分、初治时白细胞计数以及治疗方案是影响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通过整体评估,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护理心理干预改善癌症化疗患者心理状况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癌症中晚期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癌症中晚期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化疗过程中,除接受基础护理外,还接受心理护理。动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结果化疗后,对照组在化疗后SAS和SDS评分较化疗前增高;干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尤其以第二次化疗后(P<0.05)和第三次化疗后(P<0.01)更为明显。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癌症中晚期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继发败血症的发生、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分析3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继发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转归情况。结果: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1.7%(21/34),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占35.2%(12/34)。亚胺培南(泰能)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最敏感抗菌素,占95%(20/21);万古霉素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最敏感抗菌素,占100%。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长,败血症患者病死率高。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为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继发败血症的最常见病原菌,中性粒细胞减低的持续时间与败血症的发生与预后有密切关系。临床上怀疑败血症的患者应及早作血培养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6.
吕宁  刘华辉  陈惠  张念  桂琦 《癌症进展》2021,19(16):1720-1723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膀胱癌灌注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6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AS/SDS)、癌性疲乏量表(CFS)、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QOL-C30)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CFS各维度、QOL-C30各领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CFS各维度评分、QOL-C30症状领域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QOL-C30功能领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改善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癌因性疲乏症状及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常规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药学干预结合心理行为干预对结肠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恶心、呕吐、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184例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92,接受化疗、药学干预结合心理行为干预)和对照组(n=92,接受化疗)。药学干预是针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经临床药师优化对症治疗方案和指导用药;心理行为干预由心理医师针对给患者带来压力的因素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恶心严重程度、呕吐频次、焦虑、抑郁发生率及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化疗的前3个周期干预组对止吐药物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7.6%、65.2%和67.4%,对照组为34.8%、43.5%和46.7%,明显低于干预组(P=0.002,P=0.0 0 3,P=0.003)。干预组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症状为Median 4.1和Median 5.3,对照组为Median 8.5和Median 8.8,明显高于干预组(P=0.032,P=0.038);干预组的急性和迟发性呕吐频率(Median 0.4,Median 0.2),对照组为(Median 1.2,Median 0.8),明显高于干预组(P=0.014,P=0.028)。干预组患者在化疗前(基线)时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总分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化疗前三个周期的SAS和SDS总分较对照组相应周期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生活质量评分:干预组总健康状况评分较对照组高(P=0.031),情绪状况较对照组升高(P=0.023),食欲丧失、恶心和呕吐的症状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25,P=0.029)。结论:心理医师和临床药师对结肠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及药学干预可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能改善患者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效果及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酶联免疫法检测复发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在不同治疗组中,治疗前后血清VEGF及survivin表达水平.结果: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VEGF、survivin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经过姜黄素胶囊联合化疗治疗后,患者血清VEGF、survivin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较单纯化疗组下降更明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难治及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缓解率影响,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胶囊联合化疗能显著降低复发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VEGF、survivin表达水平,在抑制急性白血病进展上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胸部肿瘤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胸部肿瘤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胸部肿瘤患者进行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疗(3DCRT)后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与基础肺功能,肺V30,性别,年龄,卡氏评分,化疗,病理类型,吸烟的关系.3结果: 临床有急性放射性肺炎症状者10例,占11.4%,其中Ⅰ级7例,Ⅱ级3例,有影像学改变的18例,占20.5%.放射性肺炎与患者的基础肺功能,肺V30及化疗有关(P<0.05). 结论: 肺部有慢性疾病致基础肺功能异常患者,放疗后化疗和3DCRT治疗时肺V30可能引起急性放射性肺炎.  相似文献   

10.
孙舒君  刘元昉  叶雅静 《癌症进展》2020,(7):718-720,747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选取1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整理、分析所有患者病历资料,如性别、年龄、化疗次数、穿刺部位、穿刺次数、置管时间、糖尿病、免疫功能等,分析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结果1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中,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17例,感染率为14.17%;共检出1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比58.82%,革兰氏阳性菌占比41.18%。不同性别、穿刺部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化疗次数、置管时间、免疫功能情况、糖尿病情况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化疗次数≥11次、置管时间≥11 h、免疫功能低下、有糖尿病史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5岁、化疗次数≥11次、置管时间≥11 h、免疫功能低下、有糖尿病史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治疗应该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缩短置管时间,针对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从而减少PICC导管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