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63例VSD患者,其中53例为膜部型(17例合并膜部瘤),7例为嵴下型,3例为嵴内型。膜部型VSD使用对称型封堵器,其余类型的VSD使用偏心型封堵器,膜部瘤形成合并多孔型使用对称型封堵器或大边封堵器。结果左心室造影测量缺损直径6~16(9.6±2.6)mm,缺损上缘距主动脉根部2—6(3.9±1.7)mm。63例均封堵成功,成功率为100%。VSD封堵器直径6—16(10.5±2.6)mm。1例术中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随访6个月无明显变化。结论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创伤小,成功率高,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并发症治疗。方法112例VSD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显示,膜部室间缺损(VSD)110例室间隔膜部缺损合并肌部缺损(Rogers病)1例,法乐氏四联症术后残余漏1例,5例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5例合并膜部瘤。2例室间隔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1mm左右,其余均在1mm以上。室间隔缺损直径2.5—13mm(6.12±2.36mm)。所有患者无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或右向左分流,均使用国产先健科技生产的封堵器。结果112例造影测量值为2.2—13.5mm(6.54±2.68)mm,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4—16mm(7.344-1.87)mm。107例封堵成功,10分钟后造影或超声示无残余分流,5例患者封堵失败,8例术中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无临床自觉症状,3例术后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出现心包积血,1例出现脑栓塞,6例出现心前区疼痛,2例头疼明显,1例封堵伞脱落。封堵成功患者随访1—12个月,无其它并发症和残余分流发生。结论经导管治疗室间隔缺损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并发症少,经临床积极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外科方法建立膜部,干下室间隔缺损(VSD)的动物模型。方法:6只成年草狗在全麻和气管插管下,左侧垫高45度卧位。经右侧第四肋问进胸,在胸腔内心超大血管短轴定位后,用改良的打孔器进行穿刺。经心超检查证实和测定最大分流速度和压力。结果:3只狗建模成功,2只建立了膜部室缺的模型。1只为干下室缺,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缺损直径1.8-3.6mm,最大分流速度1.8-4.0m,s,跨室缺压差为42~51mmHg。肺动脉压力为25—29mmHg。结论:采用改良的主动脉大隐静脉近端吻合器打孔器在心超定位后用外科手术方法成功建立狗膜部/干下VSD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庆二尖瓣狭窄伴巨大左房患者的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36例患者进行了经皮球器二尖瓣成形术。结果房间隔穿刺成功率100%,球囊扩张前后平均左房压显著下降,为(23.2±6.2)mmHg与(10.7±5.1)mmHg,P<0.001;术后三日内超声复查,二尖瓣口面积增大,为(0.79±0.20)cm2与(1.83±0.31)cm2,P<0.001;左房直径缩小,为(58.3±3.2)mm与(46.4±3.6)mm.P<0.001。36例获较好临床疗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严重二尖瓣狭窄伴巨大左房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带侧孔和不带侧孔指引导管行小型猪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探讨带侧孔指引导管行支架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0只雄性西藏小型猪随机分组为带侧孔组和不带侧孔组,分别用带侧孔和不带侧孔的右Judkins指引导管行小型猪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测量两组左右冠状动脉血管直径,有创压力监测冠状动脉内血压,实时心电监测心律失常。结果:小型猪带侧孔组和不带侧孔组的右冠状动脉直径分别为(2.51±0.12)mm和(2.54±0.11)mm(P〉0.05),左前降支直径分别为(2.40±0.09)mm和(2.42±0.12)mm(P〉0.05),右冠状动脉收缩压分别下降(14.9±6.5)mmHg和(30.5±9.5)mmHg(P〈0.05),左冠状动脉收缩压分别下降(15.5±6.8)mmHg和(32.4±10.2)mmHg(P〈0.05)。心律失常带侧孔组发生率低(P〈0.05)。结论:带侧孔指引导管完成小型猪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膜部间隔动脉瘤(AMS)在修复手术方面有别于单纯的膜部空间隔缺损,应用二维显像(ZDE)和彩色多普勒血液显像(CDF)技术,在全部空间隔缺损(VSD)病人中发现有28例会并AMS(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情况:本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2.5~ZI岁。超声检查VSD大小:0.Zcm~l·7cm,AMS大小04~2.3cm;手术证实:VSD大小为0.Zcm~1.7cm,AMS大小为0.4cm~2.4cm。1.2检查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常规检查左心室长轴,四心腔,大动脉短轴切面,ZDE观察室间隔形态有无连续中断,当清晰地显…  相似文献   

7.
邓盛  刘邕波 《医学文选》2002,21(1):37-38
我院自 1 985年 2月至 2 0 0 0年 3月共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 VSD) 2 71例 ,现就停跳与不停跳下行 VSD修补的选择及残余漏发生原因和防治进行讨论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 5 6例 ,女 1 1 5例。年龄 9个月至 35岁 ,平均 1 1 .8岁。缺损类型 :膜部缺损 2 1 5例( 79.3% ) ,干下缺损 5 5例 ( 2 0 .3% ) ,肌部缺损 1例( 0 .37% ) ;VSD伴重度肺高压 ( Pp/Ps>0 .90 ) 2例 ,浅低温不停跳修补室缺 5 6例 ,中低温停跳修补室缺2 1 5例。缺损直径 0 .2~ 2 .0 cm,浅低温不停跳组室缺直径 <1 .2 cm,且均为膜部偏流入道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部指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3月收治手部皮肤缺损患者42例(45指)。其中指端皮肤缺损34指,中节皮肤缺损6指,近节皮肤缺损5指。创面均有肌腱或骨质外露,缺损面积0.8cm×1.0cm-1.9cm×2.7cm。受伤至入院时间1h-15d,应用大小为1.0cm×1.2cm-2.2em×3.0cm的指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并吻合指背神经重建皮瓣感觉。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45指皮瓣全部成活,4例4指皮瓣远端坏死,经定期换药愈合。40指随访6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弹性好,皮瓣触觉恢复至S3^+,两点辨别觉达6—9mm,中位数7.7mm。供区无瘢痕挛缩、肌腱粘连等并发症。手功能按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法评定:优30指(66.6%),良12指(26.7%),可3指(6.7%),优良率93.3%。结论指动脉穿支皮瓣呈节段性分布,可以覆盖各类手指皮肤缺损,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病例介绍 患者,女,3岁。生后即全身青紫。查体:口唇发绀,杵状指、趾,经皮氧饱和度(SpO2)为56%,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连续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右房、右室肥大,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X线胸片示心影增大,C/T:0.58。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完整,右心室腔小,三尖瓣瓣环直径7.8mm,右室流出道至肺动脉无血流信号;房间隔缺损(ASD)9.0mm,动脉导管未闭(PDA)5.0mm。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支架在治疗肺动脉分支狭窄的指征、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5例患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术后残余肺动脉狭窄的患儿接受了经导管应用支架植入的介入治疗。年龄7.0-15.0岁(平均10.8岁)。结果法洛四联症(TOF)和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PA/IVS)术后残留左肺动脉或右肺动脉狭窄者3例,分别在左肺动脉或右肺动脉起始部各植入CP支架和Palmaz支架一只。TOF和室间隔缺损伴有主肺动脉间隔缺损(VSD/APW)术后残留左和右肺动脉均狭窄者2例,分别在左肺动脉和右肺动脉起始部同时各植入CP支架一只。其中PA/IVS术后右肺动脉狭窄者,术中发生支架移位至肺总动脉,换大一号球囊后将其再次扩张,使其固定在肺动脉总干内,然后再重新选择一支架植入狭窄的右肺动脉内。除1例植入Palmaz支架者使用Z-Med球囊外,其余均使用BIB球囊。支架植入后,左、右肺动脉跨狭窄处压差(△P)分别由术前(40.00±14.50)mmHg、(41.7±11.8)mmHg降至(2.75±0.83)mmHg和(8.3±2.6)mmHg(1mm Hg=0.133kPa);左、右肺动脉起始部狭窄处直径分别为(5.5±1.3)mm、(8.7±0.5)mm上升至(12.2±1.8)mm和(16.0±2.6)mm。随访1~3年(平均2年)。术后患儿日常活动量明显增加。无再狭窄、栓塞及心内膜炎等并发症发生,也未发现有支架移位、支架断裂等需外科干预者。结论球囊扩张支架技术目前已成为对肺动脉分支狭窄常规球囊扩张术疗效不明显时最好的补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