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3例(41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病程、视力及手术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41眼均为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囊膜完整。41眼中36眼(88%)视力提高,视力>0.05者占73%(30/41),>0.2者占46%(19/41),平均随访时间9mo。31眼术前未接受过眼内激光治疗,术中行全视网膜光凝。5眼术后玻璃体再次出血,1眼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其中4眼再次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保持血—房水屏障,减少术后虹膜红变,早期恢复患者视力,避免再次白内障手术或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视力效果及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状况。方法对179例179眼老年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对术眼及对侧非手术眼视网膜病变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远视力≥0.5者159眼,其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78眼,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80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1眼;视力结果取决于视网膜病变特别是黄斑病变程度。术眼中79眼、非手术眼中27眼出现视网膜病变进展,表现为视网膜内出血,火焰状出血斑,硬性及棉絮状渗出斑不同程度的增多,视网膜水肿,黄斑病变加剧及进一步的新生血管形成。结论(1)早期手术效果好,与非糖尿病老年白内障术后无明显差别;(2)晚期手术效果差,白内障手术可加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3)早期手术可提高视力,便于眼底观察及激光治疗。[眼科新进展2007;27(2):140-141]  相似文献   

3.
李纳  崔蕊 《眼视光学杂志》2012,14(3):182-184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2例(35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加IOL植入手术患者资料,其中5期病变19眼,6期病变16眼。术前视力为光感~0.2,中位数为数指,仅5眼(14%)术前视力1〉0.1。均在局部麻醉下手术,白内障手术均先于玻璃体手术。术后随访时间I〉3个月。对数据进行分类计数,求百分比。结果IOL均成功植入囊袋内。15眼采用了硅油或长效气体填充。术中并发症包括:4眼(11%)瞳孔缩小,1眼(3%)囊袋内少许晶状体皮质残留。术后并发症包括:1眼(3%)复发玻璃体积血,4眼(11%)虹膜后黏连。末次随访视网膜均保持复位,术后视力0.01~0.6(中位数013),34眼(97%)术后视力1〉0.1。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IOL植入术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手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助于患者视力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9例(20只限)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同时进行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2—16个月,所有术眼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手术后20只限中有16只限(80%)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视力提高二行以上13只限(65%);视力较术前无改善4只限(20%)。术后视力恢复不佳的原因主要与不同程度的糖尿病黄斑病变、视网膜广泛缺血有关。术后并发症包括高眼压、虹膜后粘连、玻璃体腔再出血、视网膜再脱离、晶状体后囊混浊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结论玻璃体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使大多数患者视力改善,且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晶状体状态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30例(30只眼)行晶状体、玻璃体联合手术与38例(56只眼)行单纯玻璃体切除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随访6~21月,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不同程度地提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有晶状体眼组视网膜一次复位率87.50%(14/16),无和(或)假晶状体眼组视网膜一次复位率92.30%(12/13).术中并发症两组发生率接近,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有晶状体眼组2只眼(0.04%)而无和(或)假晶状体眼组4只眼(0.11%)发生角膜水肿.无和(或)假晶状体眼组前房渗出6只眼,虹膜后粘连2只眼,虹膜新生血管5只眼,而有晶状体眼组无一例发生.有晶状体眼组再次手术7只眼(13.72%).无和(或)假晶状体眼组再次手术3只眼(8.57%).结论 联合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可早期恢复患者的视力,提高视网膜复位率.但术后前房炎症反应、虹膜后粘连、虹膜新生血管及眼压升高等并发症较高,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韦秋红  张运红  李颖  沈立台 《眼科学报》2004,20(2):88-89,92
目的:探讨伴有严重晶状体混浊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手术联合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需行玻璃体手术且伴有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8例(41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玻璃体切割、膜剥离、眼内激光、或长效气体填充、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病人手术前后视力变化,裂隙灯下检查眼前段情况,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病人视网膜情况及分析并发症。结果:平均随访9个月。术后36只眼视力提高,占87.8%。眼前节反应轻,并发症少。主要并发症有:高眼压1只眼,角膜水肿1只眼,虹膜红变1只眼。视网膜脱离1只眼。结论:玻璃体联合手术治疗并发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I期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分析90只眼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常规三通道玻璃体切割及眼内光凝,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手术的疗效及并发症.依术中玻璃体腔内填充物不同分为三组,注灌注液为I组28只眼,注惰性气体14%C_3F_8为Ⅱ组49只眼,注硅油为Ⅲ组13只眼.结果 术后随访三个月内,术后视力提高81只眼(90%),不变者7只眼(7.8%),下降者2只眼(2.2%).其中矫正视力0.5以上者23只眼(25.6%),0.1~0.4者44只眼(48.9%),最佳矫正视力为1.0.-过性高眼压24只眼(26.7%),其中I组2只眼,Ⅱ组16只眼,Ⅲ组6只眼.合并葡萄膜炎虹膜粘连者术后前房炎症反应重,视力恢复差.无一例人工晶状体移位发生.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I期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但需要熟练的手术技巧为前提.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低于0.1的发生频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120只眼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术后视力低于0.1和大于等于0.1两群间,对可能影响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37只眼(31%)术后视力低于0.1.根据单变量分析,术后视力不良与术前黄斑脱离、眼内填充物填充、术后高眼压及术前未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根据多变量分析,术后视力不良与术前黄斑脱离及术后高眼压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低于0.1与术前黄斑脱离及术后高眼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l例(66眼)。其中PDRlV期20眼,V期33眼,Ⅵ期13眼。实施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人联合玻璃体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视力改善:PDR1V期19眼(95.0%),V期28眼(84.8%),Ⅵ期13眼(38.5%)。术后视力低下者多伴有明显的糖尿病黄斑病变。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医源性裂孔7眼(10.6%);玻璃体积血,术中17眼(25.8%),术后7眼(10.6%);角膜上皮延期愈合9眼(13.6%);角膜水肿8眼(12.1%)。结论超声乳化、人工品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可使大多数患者视力改善,避免玻切术后并发白内障再次手术。糖尿病黄斑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大川  郭丽 《眼科》1997,6(2):91-92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理视网病变的疗铲及手术并发症。方法:应用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病变患者17例19只眼,其中PDRV期10只眼;PDRⅥ期9只眼。结果:术后视力大于0.05者12只眼,占63.1%。复发性玻璃体出血5只眼,占26.3%。结论:增殖性糖尿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广泛玻璃体出血可以观察3个月,若视力不改善,应尽早行玻璃体例体切割术。  相似文献   

11.
老年糖尿病人白内障手术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统计分析了糖尿病人老年性白内障手术117例的发病状况、术后效果以及有关因素。结果表明:糖尿病人白内障的手术占同期老年人白内障手术的19.1%。术后视力≥0.5的百分比为: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为95%,背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64.4%,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为零。三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05)。结果还显示:黄斑病变、玻璃体出血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为影响糖尿病人白内障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与血糖控制不佳有关。作者认为老年糖尿病人白内障应及早手术,以便及早施行视网膜光凝治疗;术后要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效果,方法:对119例(119眼)糖尿病患者术后的视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术后视力的关系。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与非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或合并单纯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视力与非糖尿病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合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术后视力与非糖尿病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诊的糖尿病组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间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受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3例(26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7—24个月,平均12.8个月。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0眼(76.92%);视力不变者5眼(19.23%);视力下降者1眼(3.85%)。术中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角膜上皮水肿7眼(26.92%),前房炎性反应6眼(23.08%),玻璃体再积血3眼(11.54%),复发性视网膜脱离2眼(7.69%),后发性白内障8眼(30.77%),术后虹膜后粘连4眼(15.38%)。术后15眼需补充眼内激光光凝。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使大多数患眼视力改善,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糖尿病患者40例62眼,对照组为同期随机抽取的非糖尿病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45例62眼。对两组术前、术后视力及手术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显著提高。糖尿病组患者术后视力差的原因主要由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致。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视力及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前房反应及眼压升高。结论糖尿病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可以提高视力,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并为糖尿病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激光治疗提供了条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术(以下简称:联合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999年6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施行联合手术的PDR患者31例(32只眼)。术后随访8~58个月,平均26个月。结果术后视力提高有25只眼(78.13%);视力不变7只眼(21.9%),视力下降1只眼(3.2%)。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角膜轻度水肿6只眼(18.8%),前房渗出5只眼(15.6%),玻璃体再出血5只眼(15.6%),视网膜脱离3只眼(9.4%),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只眼(6.3%),术后6个月~2年后囊膜混浊12只眼(37.5%)。结论联合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视力恢复快,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前后段联合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自2002年4月至2004年8月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0例(43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术中行大范围眼内光凝,必要时结合周边视网膜冷凝。部分患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结果43眼中视力提高者38眼(88.37%)。不变者5眼(11.63%),无一眼出现视力下降。本组病例中未见术后虹膜新生血管,未见玻璃体腔再次积血而影响视力。结论前后段联合手术治疗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好,成功率高;大范围的眼内激光,是成功的重要保证。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可减轻术后反应,更好地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7.
老年糖尿病人白内障手术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统计分析糠尿病人老年性白内障手术117例的发病状况,术后效果以及有关因素。其发生率为同期老年人白内障手术的19.1%,术后视力≥0.5的百分比为,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为95%,背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64.4%,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为零。二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05)。结果显示,黄斑病变,玻璃体出血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为影响糖尿病人白内障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6例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 对超声乳化术后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未达0.5,眼前段正常者30例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并分析造影结果。结果 30例中玻璃体浑浊2例,占6.7%;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9例占30%;高度近视眼底改变7眼;黄斑水肿3眼;老年性黄斑变性3眼;视网膜色素变性1眼;视神经萎缩1眼:外伤性黄斑损害4眼。结论 术前以各种手段尽可能详查眼底改变有助于判断视力预后,部分患者术后视力仍难进行临床估计。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与糖尿病黄斑病变发展不完全同步,不能根据其血糖高低或病期长短估计术后视力。外伤性白内障伴黄斑区损害者术后视力不佳。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许宇东 《眼科新进展》2005,25(2):162-163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84 例1 079 眼患有糖尿病的白内障术后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并选取同时期、同一手术医师施行的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做对照。手术采用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及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法。术前空腹血糖控制在8.5 mmol·L-1以下。结果 糖尿病患者术后3 d矫正视力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 05),<0.5者454眼,均为眼底出血、渗出累及黄斑及黄斑囊样水肿、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所致。糖尿病患者术前瞳孔不能充分散大或术中瞳孔缩小、瞳孔缘损伤和术后角膜水肿、黄斑水肿的病例明显多于非糖尿病患者。结论 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明显改善视力,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并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荧光血管造影和激光治疗提供了条件。眼底出血、渗出累及黄斑、黄斑囊样水肿、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后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简称“后三联手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44眼行后三联手术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行单纯玻璃体切除术的50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对比。结果术后随访2~20月,后三联手术组术后视力0.06以上者43眼(97.73%),0.3以上10眼(22.73%),0.5以上10眼(22.73%);单纯玻璃体切除组术后视力0.06以上者44眼(88.00%),0.3以上8眼(16.00%),0.5以上6眼(12.00%),随访期间22眼(44.00%)二次行白内障手术。结论后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