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了解日照市大学园区低年级大学生网络依赖的现状及心理健康状况,为采取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体抽样法,应用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大学园区450名低年级大学生进行现状调查。结果:低年级大学生上网率为95.38%,健康上网者为61.48%,网络依赖者为38.52%,SCL-90结果显示各因子分实验组被试明显高与控制组被试。结论:低年级大学生网络依赖者在低年级大学生使用网络人群中所占比率较高,男性网络依赖者比率显著高于女性网络依赖者,网络依赖对低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治疗和预防在校初一学生网络成瘾中的作用。方法以济南市某中学初一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组439人完成干预,对照组400人未干预。采用中学生网络成瘾诊断量表(IAD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干预前后评价。结果研究组IADDS总分、SCL-90总分及因子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IADDS总分、SCL-90总分及因子分在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网络成瘾者IADDS总分、SCL-90总分及因子分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初一学生网路成瘾的治疗和预防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人际交往团体辅导为手段,从干预社交焦虑的角度来减少网络依赖,以期为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用测验及访谈法,筛选网络依赖水平较高的20名在校大学生,随机分组进行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和简单聚集后重测问卷并追踪长期效果。研究发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能有效降低大学生的网络依赖水平且具有长期性。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与青少年网络依赖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互联网依赖综合征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评测法及临床表现诊断网络依赖综合征.结果 3%的网友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络依赖综合征.结论 互联网依赖综合征是一种神经官能综合征,临床表现以焦虑发作,并伴有紧张不安、躯体不适感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6.
栗鑫 《重庆医学》2016,(24):3399-3401
目的 探索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团体心理干预的效果,为网络依赖的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对河南某高职医学院校1 600名学生进行测试,分别从轻度和重度依赖群体中随机抽取30名学生,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5名.观察组均进行2 d(共20 h)的集中团体辅导和每次2h连续6周的后续团体辅导;对照组只占用相应的时间但不做任何干预.结果 干预后,轻度、重度依赖观察组CIAS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6.40土1.72)邯.(47.67士2.74),(52.47士3.02) vs.(57.27±3.99)],轻度依赖观察组、对照组,重度依赖观察组组内干预前后CIAS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体辅导是一种有效干预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的方法,对轻度依赖群体的干预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的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白羽、樊富珉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自编问卷,对河南某高职医学院校1484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网络依赖占受试人群的15.6%,网络成瘾占受试人群的4.7%,高职医学生不同网络依赖程度群体在症状自评量表的十因子上的方差分析结果均显著,心理健康十因子与网络依赖总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网络的非正常使用严重影响高职医学生心理健康,建议高校尽快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促进高职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与网络成瘾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的网络行为习惯及网络依赖度情况。结果:634名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之间在上网目的、上网时间分配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调查对象中网络成瘾的总体发生率为16.72%,男生、女生分别为19.84%、14.59%,大一至大三年级分别为19.47%、14.41%、16.82%,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休闲娱乐、游览成人网站的行为可能促进网络成瘾的发生,而利用网络进行知识技能学习的行为则可能起到预防网络成瘾的发生。结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将大学生的上网时间更多地分配于学习知识技能,减少休闲娱乐等可降低高校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管明月  钱少月  刘伟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4):4000-4002
目的探索高职院校网络依赖学生团体治疗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江苏某高职院校五年制高职14个专业1~3年级学生进行网络依赖量表抽样调查,结合面谈甄选出量表得分为46~53分并符合网络依赖临床界定标准的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人作为试验组,25人作为对照组。试验组进行2 d的团体治疗,随后进行每周1次、每次4 h、连续4次的强化;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思想教育。3个月后再次用网络依赖量表评估。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得分(42.10±4.82)分低于对照组得分(47.96±2.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量表4个维度中,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反应维度治疗后得分(13.35±2.11)分低于治疗前得分(15.45±2.39)分,网络成瘾耐受性治疗后得分(8.95±1.79)分低于治疗前得分(12.25±2.55)分,人际与健康问题治疗后得分(11.45±2.39)分低于治疗前得分(13.25±1.9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团体治疗对高职院校网络依赖学生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住院酒依赖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行为干预,促进其康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组和心理行为干预配合药物治疗教育组,观察其疗效差异。结果:患者通过心理行为干预辅助治疗,能够取得更好治疗效果。结论:在酒依赖患者中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可帮助患者缓解对酒的强烈渴求和心理依赖,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增强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对于酒精依赖的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军  樊嘉禄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1):963-965
目的了解医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量表、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UCLA孤独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幸福感指数问卷和交往焦虑量表对合肥437名医学生进行了现况调查。结果医学生网络成瘾者16人,成瘾率为3.7%;男女大学生成瘾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不同年级学生网络成瘾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网络成瘾组(IA组)与非成瘾组(非IA组)在孤独、抑郁、交往焦虑、社会支持和幸福感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络成瘾与孤独、抑郁和交往焦虑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和幸福感呈负相关(P<0.05)。结论针对网络成瘾的大学生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相关心理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为了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使用网络成瘾问卷、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社交焦虑问卷、羞怯问卷,对26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成瘾得分上:不同年级、专业学生差异显著;网龄、上网地点、上网时间及所玩游戏类型差异显著:网络成瘾与社交焦虑、羞怯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网络成瘾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网络成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参加军训、学习、娱乐等疗活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12周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经12周护理干预后,SDS、SAS、SCL-90因子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网络成瘾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康复和社会功能恢复,从而有效地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治疗效果。方法:以临床收治的17例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为研究对象,取其内关、神门、三阴交、足三里、关元、太冲等穴位配伍行针刺治疗4周,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及SCL-90量表评价疗效,对治疗前后心理测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IAT量表得分治疗后(54.76±6.71)低于治疗前(64.12±3.2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899,P﹤0.001)。治疗前,研究组SCL-90各因子得分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时,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其他等5个因子得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抑郁、焦虑等2个因子得分与对照组无差异( P>0.05)。结论:针刺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网络成瘾心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互联网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一些用户出现了某些心理行为问题。自美国精神病学家Ivan Goldberg开始研究这些问题并首次提出网络成瘾症的定义后,引起了国内外心理学界的关注,并从病理学、行为学或医学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名称或定义。本文主要回顾了国外心理学者的认知行为治疗和团体咨询以及国内心理学家对网络成瘾的行为干预、心理疏导、团体咨询和"五位一体"的综合干预研究,并对网络成瘾的心理干预提出展望,以期为以后的网络成瘾心理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群体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辅导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作用。方法采用Young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16PF)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观察了心理辅导前后在校学生网络成瘾情况。结果经过为期6个月的群体心理辅导,大学生网络成瘾率有所下降,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心理辅导前相比较,心理辅导后的成瘾学生在16PF中的乐群性、聪慧性、有恒性、自律性得分增高,敢为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紧张性得分降低;在SCL-90中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性得分降低,而且前后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心理辅导能不同程度改善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减轻其网络成瘾自觉症状,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影响因素,了解网络对医学生带来的负效应,及早发现网络成瘾者,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方法:于2005年2月到4月,对沈阳三所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本科生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在1 883名医学生中有1 642名学生上网,上网率87.2%,199名网络成瘾者,成瘾发生率为12.1%.网络成瘾发生有关的主要因素有学生性别、生源地、上网目的和对网恋的态度.结论:互联网的使用在医学生中已经普及,且对医学生已产生了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摆脱网瘾,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人格特点及家庭环境,进一步探寻网络成瘾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98名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和100名健康青少年进行D型人格量表、家庭环境量表的评定,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网络成瘾组家庭环境各因子、D型人格各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存在人格缺陷,家庭环境不良对网络成瘾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某大学医学生网络依赖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医学生网络依赖现状与影响因素,为预防医学生网络依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方法,采用Young网络依赖诊断量表和自行编制的影响因素调查表对434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网络依赖发生率为10.60%;研究表明,上网时间、学习成绩、寝室活动参与度、班级活动参与度、心理压力来源、电脑拥有情况、电脑主要用途、寝室装饰美化、中学住读适应程度对医学生网络依赖有显著影响(〈0.05)。结论:医学生网络依赖发生率较高,主要受寝室和班级生活相关因素的影响,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团体辅导模式对网络成瘾中学生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从威海市两所城区重点中学和两所城郊普通高中筛选出30名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分均在6分以上。采用结构式、同质性团体的形式,从认知、情绪、行为、社交技能等方面对网络成瘾者进行多形式的心理干预。用网络成瘾倾向问卷、MHT、SCL-90等工具进行评估。结果:团体辅导后MHT评定除自责倾向、恐怖倾向两个因子外,其余六个因子得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网络成瘾倾向问卷得分亦有明显下降(P<0.01)。团体辅导后SCL-90量表的总分、因子分中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及精神病性五个因子的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对网络成瘾中学生增进心理健康、减少上网行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