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受累髋关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9例(38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进行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髋关节活动度及Harris评分的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进行了平均3年的随访,术后的临床症状及髋关节活动度均得到明显改善,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2分,术后改善为87分,髋关节术前总活动度为52°,术后改善为135°,患者感觉满意.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受累髋关节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康复工作. 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P <0.01);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 <0.05);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应用,可加强病人与护士的有效沟通,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将并发症控制在萌芽状态之下, 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股骨头严重变形、髋关节强直等疾患的常用方法,其疗效的好坏除与手术技术的优劣有关外,还与手术前后的护理密切相关。自1999~2001年,我院共做全髋关节置换术93例,由于加强了术前术后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结合临床实践浅谈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
5.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髋关节结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冰  张帆  毕擎 《浙江医学》2000,22(4):227-228
髋关节结核是四肢关节结核中较常见的一种 ,晚期常见关节软骨及骨的广泛破坏、关节变形、间隙狭窄或强直而造成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 ,以往较多采用关节融合术 ,虽能解决疼痛问题 ,但患者丧失了关节功能而造成病残。随着人工关节的发展和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 ,人们开始用人工关节治疗晚期髋关节结核 ,但报道不多。1996年6月~1998年6月我们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6例髋关节结核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男性4例 ,女性2例 ;年龄36~65岁 ,平均50岁 ;病程5~50年 ,平均25年。其中4例行髋关节…  相似文献   

6.
我科于 1998~ 2 0 0 0年共进行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10例 ,通过对这些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0例中 ,男性 7例。年龄 5 4~ 70岁。股骨头缺血坏死并骨性关节炎 8例 ,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并骨性关节炎 2例。术后切口无感染 ,无长期卧床并发症 ,疗效满意。2 护理2 1 术前准备2 1 1 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对手术有恐惧紧张心理 ,担心术后效果不满意等 ,故护理人员应对其加强心理护理 ,让他们了解手术过程 ,取得配合 ,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 ,或请手术成功者现身说法以增强信心…  相似文献   

7.
8.
2008年5月~2010年6月,我们对5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康复训练流程进行训练,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骨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58例,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38~84岁;左侧21例,右侧37例;所患疾病为髋骨性关节炎18例,股骨颈头下型骨折23例,骨股头坏死17例.  相似文献   

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矫正髋关节畸形、改善髋关节活动度、恢复髋关节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骨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舒适护理是使患者达到舒适、愉悦的状态,缩短或减轻不适程度,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达到舒适的状态,使患者获得全方位的照顾[2].2011年1~8月,我科对5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了舒适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髋臼骨折常继发于高能量暴力。髋臼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有创伤性髋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异位骨化。当出现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时,对于部分患者实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惟一有效的手术方法。髋臼骨折 无论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必然会增加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难度。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选择切口、内固定和处理异位骨、骨缺损和骨不连、选择假体、控制感染和保护坐骨神经等都是应该注意的问题。无论是早期急诊还是髋臼骨折手术失败后,抑或是髋臼骨折晚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在髋臼骨折治疗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脊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输液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及治疗组G,治疗组患者依据Vigileo系统监测的SVV、心搏量指数(SVI)、CI将氧输送指数(DO2I)〉600ml/(min·m^2)作为目标进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晶体液量、胶体液量、尿量及出血量。记录入室建立监测后(T1)、脊麻穿刺后即刻(T2)、手术开始即刻(T3)、手术开始后1h(T4)、术毕(T5)的MAP、HR、CI、SVV的变化,计算术中氧供指数(DO2I)。结果 与C组相比G组患者在手术期间输注的总液体量明显高于C组(6 032±1 388ml vs2 635±346ml),另外G组患者手术期间血液输注量高于C组(565±332ml vs 0±0ml),G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够增加脊麻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氧供需平衡,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及最佳对策.方法:我科在2000年12月至2004年12月期间连续全髋关节置换术50例(51髋)患者,对术后脱位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危险因素的评价.结果:平均随访24个月(8~56个月),分析其中期疗效,髋臼外翻角和前倾角的异常是造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术后脱位的高危因素,术前病因、术中脱位倾向是危险因素.结论:最佳对策是正确安放髋臼假体的位置和角度,正确采用现代骨水泥技术,以及在医师指导下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与控制性降压复合应用于全髋置换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全髋置换择期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为AHH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组,Ⅱ组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均行常规手术麻醉,同时给予Ⅰ组病人AHH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观察两组病人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24h引流量和输血病人的例数;Ⅰ组病人于AHH前后分别检测HR、CVP和尿量;两组病人分别于AHH前、AHH后、术毕、术后第1d和第7d测定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c);分别于AHH前、术后第1d和第7d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G)。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平均失血量、平均输血量、24h引流量及输血例数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Ⅰ组病人AHH前后HR和CVP无明显区别,AHH后尿量明显高于AHH前(P〈0.01);两组病人术毕、术后1d及术后7d的Hb和Hct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但仍然在代偿范围内;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凝血机能无明显区别。结论:AHH复合控制性降压可安全用于全髋置换手术病人,可明显减少此类病人的术中失血量和异体血需求量。  相似文献   

14.
报告16例19髋关节置换术。均得到随访,优良率达94.4%。笔者认为,股骨颈截骨平面应在小转子上1~1.5cm处至大粗隆基底部。人工股骨头固定前倾15°位。髋臼应固定外倾45°位。原臼打骨洞可使骨水泥充填起锁固作用,臼底部骨水泥内放置骨块可使真假臼之间骨水泥公布均匀,珍珠面人工关节具有生物学嵌锁和内生骨的三维固定作用,是目前较理想的人工关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2例有关病例分析,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参考国内外文献,初步分析了人工全关节置换术常见失败原因,主张全髋置换要做到充分术前准备、规范手术操作、合理术后处理,并提出该手术的现代骨水泥技术及有关生物力学。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1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包括保留假体清创5例,其中3例失败后改行二期翻修术;行二期翻修术7例;行一期翻修术1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3.1个月,未见感染复发。10例病人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为(50.70±6.39)分,术后为(68.10±12.18)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00,P<0.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困难,保留假体清创术应把握适应证并慎重选择,二期翻修术治疗具有控制感染率高、安全性高的优点,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Ⅰ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SBTHA)治疗双侧髋关节疾患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2002年4月至2006年12月,18例双侧髋关节病变患者采用Ⅰ期THA治疗.年龄45~72岁,平均54.6岁.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2.3分(33~59分).结果:手术时间3.5~5.1h,平均4.4h,术中出血600~1100ml,平均780ml,术中输血600~1000ml,平均720ml.术后X线平片示假体位置良好.18例术后平均随访21个月,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2分(78~85分).结论:应用Ⅰ期双侧THA治疗双侧髋关节疾患,安全且近期疗效满意,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临床应注意慎重选择病例,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做好充分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19.
1980年1月~1988年7月,对7种髋关节病变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32例,其中81例(82髋)平均随访3年,优良37例(占45.7%)。采用的假体为MooreⅡ型,后期采用骨水泥固定。术后1~4天内脱位3例,髋关节结核复发1例,假体松动16例(占19.7%)。对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头颈型股骨颈骨折采用人工全髋置换和手术力学中的界面松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早期疼痛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早期疼痛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分析17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56例(71髋),人工股骨头置换122例。分析早期疼痛的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结果]15例出现患肢早期疼痛,其中切口感染1例,切口血肿1例,下肢深静脉栓塞5例,神经损伤3例,原发膝关节病变引起的疼痛3例,原有创伤1例,异位骨化1例。[结论]严格手术适应证,完善术前准备,正确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正确处理,早期积极功能锻炼是减少患肢早期疼痛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