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符合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立定跳远百分位数参考值,为监测该地区儿童青少年下肢肌肉力量水平提供参照。方法截取2014、2016年的上海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进行分析,7~18岁学生分别为15 421、10 789名。应用国际通用LMS法分性别建立年龄别立定跳远百分位数值。结果 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立定跳远随年龄增加呈增长趋势,总体男生高于女生(t=54.35,P0.01),男生立定跳远发展敏感期年龄为11、12岁(156.7~189.97cm),女生敏感期年龄为7、8、9岁(118.65~145.66 cm);与2014年相比,2016年男女生立定跳远变化特征基本一致,男生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女生总体有所增长(t=-2.66,P0.01),分年龄段来看13岁男生组有所下降(t=1.97,P0.05),7岁女生组有所增长(t=-2.64,P0.01),而16岁女生组有所下降(t=2.09,P0.05);获得了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立定跳远的百分位数参考值P3,P5,P10,P15,P25,P50,P75,P85,P90,P95,P97,高年龄组(高中生)百分位数参考值低于全国同期水平。结论 2014年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立定跳远发展敏感期年龄存在性别差异,女生较男生提前1~2年,2016年与2014年相比女生总体有所增长,个别中学生年龄组有所下降,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立定跳远百分位数参考值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获得的立定跳远百分位数参考值为本地区儿童青少年力量水平测量提供了一种直观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2.
建立符合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肺活量参考值及曲线,为监测本地区儿童青少年功能水平变化提供参照.方法 以2014年上海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6区15 421名7~18岁学生为样本,用偏度中位数—变异系数(LMS)法建立年龄别肺活量百分位数值及曲线.结果 随着年龄增长,男、女生肺活量呈上升趋势,在12岁之前差异不大,12岁之后差异逐渐增大,各年龄组均为男生高于女生(P值均<0.01).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肺活量百分位数曲线随年龄增加呈增长趋势,各年龄组均高于全国同期水平,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肺活量百分位数存在性别差异.结论 儿童青少年肺活量百分位数曲线图为上海市儿童青少年功能水平测量提供了一种直观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偏度-中位数-变异系数(LMS)法拟合上海市7~18岁学生体质指数(BMI)百分位数参考值曲线,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上海市抽取15 259名7~18岁学生,测量身高和体重,应用LMS Chartmaker软件分别拟合男女生BMI随年龄变化的百分位数曲线图。以P_3、P_5、P_(10)、P_(15)、P_(25)、P_(50)、P_(75)、P_(85)、P_(90)、P_(95)、P_(97)作为参考曲线。结果随着年龄增长,男、女生BMI均呈增长趋势;男生BMI在各年龄段均高于女生。上海市男、女生各年龄组BMI的P_(50)均高于全国水平,BMI的P_(85)和P_(95)前期基本与全国水平持平,后期则高于全国水平。百分位数曲线显示,男生自9岁开始进入BMI增长高峰,12岁之后增长缓慢,18岁曲线仍呈一定的上升;女生自10岁开始进入BMI增长高峰,14岁之后增长缓慢,16岁以后曲线趋于平稳。结论用LMS法构建的BMI百分位数曲线能直观反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上海市儿童青少年BMI高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4.
了解上海市7~18岁儿童青少年2000--2014年身体形态指标的变化趋势,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200-2014年上海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中,抽取7~18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运用LMS法拟合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主要百分位数值及曲线,并观察其变化趋势.结果 14年间,男生P5,P15,P5o,P85,P95身高平均增幅分别为3.5,3.4,3.2,3.1,3.1 cm,女生分别为2.6,2.5,2.3,2.3,2.4 cm;男生P5,P15,P50,P85,P95体重平均增幅分别为3.3,3.9,5.3,7.4,9.2 kg,女生分别为2.2,2.5,3.3,4.6,5.8 kg.男女生体重平均增长幅度均为高百分位数大于低百分位数,身高则是低百分位数大于高百分位数(P值均<0.01);不同群体的身高最大增幅的出现年龄均提前,城市男生、城市女生、郊区男生生长最大发育年龄提前,提前幅度表现为郊区男生(0.45)>城市女生(0.35》城市男生(0.26).结论 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正经历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趋势,需注意身高、体重不同百分位数人群增长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适合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年龄别腰围、腰围指数的百分位数及曲线,为科学评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及中心性肥胖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0年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7 ~18岁中小学生14 301名为样本,应用国际通用的LMS法分性别建立年龄别腰围、腰围指数正常值及百分位数曲线.结果 腰围百分位数曲线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符合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腰围指数的P50百分位数曲线具有明显性别差异,7 ~12岁男生逐年上升,且高于女生,自13岁开始经交叉后低于女生.获得上海市7 ~18岁儿童青少年男女年龄别腰围、腰围指数百分位数(P5,P10,P15,P50,P85,P95,P95)及曲线.结论 儿童青少年年龄别腰围、腰围指数百分位数存在地区、性别差异.本研究所获得的百分位数及曲线可为进一步研究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提供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6.
建立符合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耐力跑参考值及曲线,为监测该地区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变化提供参照.方法 以2014年上海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6个区15 308名7~18岁学生为样本,用LMS法建立年龄别耐力跑百分位数值.结果 获得上海市中小学生耐力跑百分位数值P3,P5,P10,P15,P25,P50,P75,P85,P90,P95,P97及曲线.2014年上海市7~ 12岁男、女生耐力跑水平均呈上升趋势,13~ 18岁男、女生耐力跑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各年龄组耐力跑的P85,P95均高于全国同期水平.耐力跑百分位数曲线呈现性别、年龄特征,7~12岁男女生百分位数曲线基本一致,13~18岁男生百分位数曲线呈持续性上升,而女生13~15岁上升,15岁之后曲线下降,17~ 18岁曲线略有上升.结论 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耐力跑百分位数存在性别差异,儿童青少年耐力跑百分位数曲线图为本地区儿童青少年功能水平测量提供了一种直观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7.
建立符合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速度素质参考值及曲线,为完善该地区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4年上海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黄浦、徐汇、闸北、闵行、奉贤和浦东6区15 422名7~18岁学生为研究样本,用偏度-中位数-变异系数(LMS)法建立年龄别50 m跑百分位数值.结果 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50 m跑成绩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各年龄组均为男生高于女生,且均高于全国学生同期水平.获得上海市中小学生50 m跑百分位数值P3,P5,P10,P15,P2.5,P50,P75,P85,P90,P95,P97及曲线.男生随着年龄的增长,50 m跑成绩出现了7~8岁、11~13岁2个显著提高时期,17岁以后曲线趋于平稳;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50 m跑成绩提高最快的是7~9岁,之后幅度逐渐减小,14岁以后曲线趋于平稳.结论 本研究获得的百分位数及曲线图为儿童青少年速度素质测量提供了直观评价手段,完善了本地区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常模参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广州市6~18岁儿童青少年腰围(WC)和腰围身高比(wH氓)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年级分层整班抽样方法对参加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广州市12所监测学校(广州市城乡各3所中学和3所小学)6~18岁学生进行腰围和身高检测,计算各个年龄组城乡男女生腰围和腰围身高比百分位数、腰围身高比的均值,比较腰围和腰围身高比年龄、城乡和性别差异。结果2010年调查5141名学生,城市男生1287名、城市女生1256名、农村男生1300名、农村女生1298名。广州市6-18岁学生随年龄增长腰围不断增加,女生在青春发育期腰围值接近男生,其他年龄组均是男生超过女生。同性别各年龄组的腰围城市大于乡村。城乡男女生6-18岁WHtR在0.40至0.45范围内波动,13岁前城乡男生WHtR高于女生,13岁后女生wHtR大于男生或与男生重叠。同性别各年龄组的WHtR均是城市大于乡村。结论广州市6~18岁城乡学生腰围和腰围身高比在年龄、性别、城乡表现出差异;该数据为制定全国儿童青少年腰围:腰围身高比的体质量超标、肥胖筛查标准提供广州地区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了解2000-2014年上海市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趋势,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判别标准研制及预防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0,2005,2010,2014年4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7~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法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组儿童青少年BMI的变化趋势.结果 14年间学生BMI P85低年龄组差异比较小,随年龄增加差异逐渐增大,青春期后有减小的趋势,男生平均增加2.1百分点,女生平均增加1.3百分点.学生BMI增长主要集中在中等和高百分位数,尤其是P90后,差值逐渐增大.7~11,12~15岁男生在P5o后差值均逐渐增大,P95分别达2.0,3.2百分点,其中12岁男生从23.4 kg/m2增加到26.8 kg/m2,14岁女生从24.0 kg/m2增加到25.9 kg/m2.与WGOC标准相比,2014年男生BMI P85,P95均较高,而女生BMI P85 10岁之前高于WGOC标准,从11岁开始与WGOC标准基本相一致.2014年上海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4%,9.1%,较2000年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分别上升6.4,5.2百分点.结论 BMI分布高百分位的个体比低百分位个体的变化更大.在肥胖防治工作中,加强对群体BMI曲线的监测分析,对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战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中国2005-2014年7~18岁学生身高、体重变化趋势及其特点,为构建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参考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2005-2014年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的身高、体重测量数据,应用LMS方法对数据进行拟合,获得身高、体重的第5,50,95百分位数曲线,分析2005-2010年、2010-2014年的身高、体重变化趋势.结果 2005-2010年7~18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第50百分位身高增量分别为1.0,1.6,0.8,1.1 cm,2010-2014年身高增量分别为1.0,1.4,0.9,1.3 cm;2005-2010年7~18岁城市男生、乡村男生、城市女生、乡村女生第50百分位体重增量分别为1.3,1.9,0.9,1.1 kg,2010-2014年体重增量分别为1.7,2.1,1.3,1.5 kg.以18岁学生的身高、体重作为成年身高、体重的估计值,2005-2014年期间,我国学生成年身高、体重增加明显.乡村学生身高和体重的平均增长量普遍高于城市学生,男生高于女生;2010-2014年身高和体重的增长趋势均比2005-2010年更明显.结论 我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仍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尤其是体重增长较为迅速,且身高、体重的城乡差距在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1.
2005年长沙市青少年腰围臀围及腰臀比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长沙市11~18岁青少年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长沙市两所学校,以参加200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2 490名(男1 293名,女1 197名)11~18岁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测量腰围和臀围,并计算各年龄组男女学生的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百分位数、均数和标准差。分析腰围、臀围、腰臀比的年龄别分布特点及各年龄组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性别差异,并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1999-2002年青少年腰围数据和北京市青少年2004年腰围数据比较。结果(1)男女生腰围均随年龄增长,男生的腰围大于女生(P〈0.01);(2)男生臀围均随年龄增长,除18岁年龄组外,女性的臀围高于男性(P〈0.01);(3)男生腰臀比均大于女生(P〈0.01);(4)长沙市男女生腰围第50百分位数值与美国和北京青少年腰围比较,男生腰围小于美国但高于北京数据,都有随年龄增高的趋势。女生的腰围曲线较北京和美国平缓,无显著快速增长期。结论长沙市青少年腰围、臀围、腰臀比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学生中存在差异,腰围在不同种族和地域间也存在差别。建议将腰围作为青少年健康体检的常规测量指标,并为进一步研究随时间变化趋势及国际间比较提供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12.
李静  罗纳  朱霖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1088-1091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1985 -2010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及体质量指数(BMI)变化趋势,为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1985 -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北京市海淀区资料,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BMI,应用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判定超重和肥胖,比较7 ~18岁学生各年度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分析各百分位数BMI( P25,P50,P75,P90,P95)变化趋势.结果 1985 -2010年7~18岁男生肥胖率分别为1.0%,4.0%,6.5%,15.2%,女生分别为0.5%,2.1%,2.8%,5.2%.各年龄组男、女生超重、肥胖率以及各百分位数BMI值均随年度不断上升(P值均<0.01).1985 -2010年各百分位数BMI增长表现为男生增速高于女生,较高百分位BMI值增速高于较低百分位BMI值,各年龄组高百分位BMI值全面大幅上升.2000-2010年以来10~15岁男、女生BMI增速明显.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1985 -2010年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以及BMI水平持续增长,10~15岁学生是下一步肥胖防控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7~18岁儿童青少年不同性别、年龄体成分百分位值变化趋势特点,为制定百分位参考值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年9—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纳入北京市7~18岁儿童青少年1 585人。利用GAMLSS法估计性别、年龄别的体脂率(BF%)、脂肪质量指数(FMI)和瘦体重(FFM)的P25、P50和P75  结果  在不同年龄组中,营养状况正常的男生体脂率在10岁左右出现峰值,其中10岁儿童青少年体脂率P25、P50和P75分别为22.2%,26.1%和30.1%,肥胖男生的体脂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 而女生不同营养状况下不同年龄组的体脂率变化不明显。营养状况正常和超重男生中,随着年龄的增加,FMI处于平缓水平; 但在肥胖的男生中,随着年龄的增加,FMI随着百分位的增高变化值逐渐增大,而女生逐渐减少。无论是在男生还是女生中,随着年龄的增加,FFM呈现增长的趋势,且男生增长的速度更快。  结论  在不同营养状况下,不同性别和年龄儿童青少年的体脂率、脂肪质量指数和瘦体重的百分位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制定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百分位参考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7~22岁学生腰围臀围及腰臀比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陶芳标  袁长江  阙敏  黄锟  宋国强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016-1019,1022
目的描述安徽省7~22岁城乡男女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年龄特征,探讨儿童青少年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性别和城乡差异。方法以参加安徽省200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8450名7—22岁学生为研究对象,计算各个年龄组城乡男女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百分位数、均数和标准差,通过两样本t检验分析各年龄组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性别和城乡差异。结果城乡7—22岁男生及女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随年龄变化总趋势一致,腰围和腰臀比男生大于女生。青春发育期女生臀围大于男生,农村青少年臀围的性别差异更为明显。各年龄组城乡男女学生中,城市男生腰围和腰臀比均最高。多数年龄组城市男生臀围明显高于农村(P(0.01或P〈0.05),城市女生腰围和臀围比农村稍高,城市男生腰臀比略高于农村,而农村女生的腰臀比较城市稍高。但腰臀比的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组较少。结论基于城乡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差异,建议制定全国统一的腰围和腰臀比参考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杭州市儿童青少年腰围分布特征和肥胖状况。方法通过杭州市学生健康监测与预警管理信息平台,收集21所中小学27 967名7~18岁2015学年儿童青少年健康检查资料,分析腰围(WC)、腰围身高比(WHt R)的分布特征,采用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颁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体质指数筛查分类标准和我国7~18岁青少年腰围的P_(90)分析肥胖流行状况。结果杭州市儿童青少年的WC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WHt R受年龄影响较小,WC和WHt R与BMI均呈正相关,且WC与BMI的关系比WHtR更紧密(WC:男生r_s=0.868,P0.01;女生r_s=0.780,P0.01;WHtR:男生r_s=0.631,P0.01;女生r_s=0.578,P0.01);杭州市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7.29%,中心性肥胖率为17.69%,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随学段升高呈下降趋势(P0.01),男生高于女生(P0.01)。结论杭州市儿童青少年肥胖状况较为严峻,应重点关注低学段学生和男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城市中学生腰围身高比值(WHtR)的界值点并制作WHtR的百分位数曲线图,为临床评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防控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绍兴、广州、太原、哈尔滨、鄂州、重庆和贵阳8个城市28所中学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学生11 307名进行人体测量。采用偏相关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方法,分析WHtR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联强度,确定WHtR的界值点;采用LMS法建立WHtR的百分位数曲线。结果与WHtR关联性最强的2个因素是收缩压和三酰甘油,男生WHtR与收缩压和三酰甘油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和0.16(P值均<0.01),女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3和0.09(P值均<0.01);用关联性最强的2个因素(性别年龄组P85)预测WHtR的界值点,男、女生分别为0.436和0.450。百分位数曲线显示,12~13岁男生WHtR各百分位数曲线普遍高于女生,14~18岁女生WHtR的各百分位数曲线普遍高于男生。男生从12岁以后WHtR的P50开始下降,15岁WHtRP50最低,16岁以后又开始增加;女生WHtRP5012岁开始相对平稳,15岁开始升高。结论 WHtR可考虑用于临床监测,用LMS方法制定的WHtR百分位数曲线可正确反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临海市儿童青少年身高、体质量的变化,探讨儿童青少年身高体质量发育的规律特点,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监测提高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011年和2016年学生健康体检身高、体质量数据,使用LMS方法进行数据拟合,获得7岁~18岁学生的身高、体质量的百分位数参考值,比较这2年身高和体质量的变化。结果 2016年和2011年相比,7岁~18岁男生第3、50、97百分位数身高平均增量分别为1.46 cm、1.25 cm、1.14 cm;女生分别为0.98 cm、0.61 cm、0.81 cm。7岁~18岁男生第3、50、97百分位数体质量平均增量分别为0.56 kg、1.93 kg、3.67 kg;女生分别为0.30 kg、0.91 kg、1.81 kg。结论临海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保持较快的增长,高体质量青少年体质量增长过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佳木斯市2015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建立佳木斯市儿童青少年肺活量百分位数参考标准。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佳木斯市中小学在校生44 437名。按照《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规定的方法进行肺活量测量,利用LMS法计算性别、年龄别肺活量各百分位数值,并绘制LMS曲线,建立佳木斯市儿童青少年肺活量参考标准。结果 佳木斯市6~17岁儿童青少年肺活量随年龄增长而增长,10岁以前男生略高于女生,12岁以后男生进入突增期远高于女生。与全国水平相比,本地区男生(女生)肺活量水平在12岁(14岁)以前低于全国水平,之后高于全国水平。结论 LMS法建立佳木斯市儿童青少年肺活量曲线参考标准,为本地区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制作云南多民族围青春期学生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的百分位标准曲线和百分位数界值点,为建立各指标参考值范围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云南7个民族7 ~18岁学生的调研数据,采用LMS法拟合百分位标准曲线,以百分位数界值点为标准,进行学生体格发育水平比较及营养健康状况评价.结果 采用LMS法拟合百分位曲线效果良好,云南省7个民族学生体格发育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白族男、女生18岁年龄组身高水平最高(P50分别为172.14,159.17 cm),佤族男、女生18岁年龄组身高水平最低(P50分别为163.21,151.82 cm),2个民族男、女生18岁年龄组身高水平分别相差8.93 cm与7.35 cm.利用所建立的参考值标准筛查7个民族学生生长迟缓总检出率为2.01%,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8.51%和4.32%,其中傣族学生生长迟缓检出率最高,为2.40%;汉族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最高,分别为9.14%,4.99%.结论 基于本地区学生体质调研数据所建立的评价标准,较客观地反映了云南省围青春期青少年体格发育水平,可为评价云南省青少年生长发育与营养健康状况提供区域性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0.
采用LMS法拟合北京市6~18岁儿童青少年体脂率百分位数参考值曲线,为进一步制订儿童青少年体脂率肥胖判定标准及儿童青少年肥胖的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北京地区抽取7 435名6~18岁儿童青少年,采用生物电阻抗方法(BIA,Inbody230)对北京市7 435名6~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身体成分测定,应用LMS chartmaker软件分别拟合男女生体脂率随年龄变化的百分位数曲线图.以P3,P10,P15,P20,P25,P50,P75,P80,P85,P90,P97作为参考曲线.结果 6~12岁儿童青少年在相同年龄段内男女生体脂率性别差异较小,但13~18岁男女生体脂率存在性别差异(P值均<0.01).百分位数曲线显示,6~11岁男生体脂率随年龄缓慢增长,11 ~ 15岁明显下降,15岁以后保持平稳状态,而女生体脂率在6~18岁呈现随年龄增长而持续增长的趋势.结论 用LMS方法构建的体脂率百分位数曲线可正确反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普及LMS方法对于制订与健康体质相关的儿童青少年百分位数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