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解读《傅青主女科》是如何运用养血柔肝解郁法治疗妇科病的,从而对妇科临床进行指导。方法:本文从不同病种、不同白芍用量,对《傅青主女科》应用养血柔肝解郁法调经、治带、止崩、种子的内涵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调经方剂共15首,其中12首方剂用养血柔肝之白芍,其中"经行腹痛"共5条,4条用到白芍;5种带下病中,"赤带"、"青带"、"白带"3种用到白芍;10种不孕中,3种用到白芍;"郁结血崩"中用到白芍;"嫉妒不孕"、"少腹急迫不孕"、"身瘦不孕"中用到白芍。结论:运用白芍为主药的养血柔肝解郁法,是《傅青主女科》常用的治疗妇科病的方法,进一步印证了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观点以及治疗妇科病柔肝重于疏肝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养血柔肝法在临床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体阴而用阳,喜柔而恶刚。临证治肝病,应据肝之特性,将滋养肝体与条达肝用有机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学启源》中从肝论治目疾的药味特点及用药规律。方法 从《医学启源》中治疗目疾的药物之性味、质地、归经、配伍及禁忌等表现特性方面阐述其从肝论治目疾的治疗思想,从而得出其用药规律。结果 《医学启源》中治疗目疾药物味特点包括:性味多顺应肝脏苦欲补泻之法,质地轻清可循肝经上达目系,均归肝经可泻肝实或补肝虚,常配伍风药或以君臣佐使相配以治肝,慎用利尿剂以固护肝阴。结论 《医学启源》中治目疾之药味特点可体现张元素从肝论治的思想,其将药物的表现特性与脏腑的生理特性相结合,丰富并完善了脏腑辨证理论,拓宽了临证用药思路,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自东汉张仲景开始,白芍被广泛的应用在解表剂中,与其酸、苦、微寒的性味,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的功效,及与多种药物配伍后形成良好的解表作用密不可分。在方剂学16张主要的解表方剂中,白芍在4张方剂中被运用,在《伤寒论》112方中有33方用白芍。  相似文献   

5.
依据《温病条辨》性味组方、释方特点,结合关联规则分析所得核心药对、药组,探讨《温病条辨》养阴方剂配伍规律。中、上二焦肺胃阴亏,治以凉润之法,用味甘性寒药物配伍以生津养阴之品;下焦肝肾阴液耗损,治以酸甘咸寒之法,以味酸、甘、咸性寒药物配伍组方。把握养阴方剂的配伍规律,可为临床治疗阴亏之证的选方、用方、制方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白芍在古今临床应用甚广,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效,为补血养肝要药,也为止痛中药中应用较多、较广的药物之一,并与现代药理研究相一致。其配伍应用很多,本文浅述一些方剂中的常用配伍效应。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中方剂配伍理论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历来被称为医方之祖,除了仲景用方多简明实用,临床疗效确切而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外,更因其蕴藏着丰富的配伍理论,对后世方剂的配伍理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谈谈《伤寒论》中蕴含的有关方剂的配伍理论,以企对现代配伍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思想始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难经》则从已病防变角度发展了《内经》“治未病”理论,《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相似文献   

9.
以《素问》和《伤寒论》为理论基础,以四时节气、阴阳学说与方剂配伍为切入点,分析韩祗和《伤寒微旨论》中辨治伤寒、中风、阴黄的原创方剂的处方思路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文献角度全面探讨清代名医王旭高治肝八法之疏肝法、柔肝法、镇肝法和平肝法在治疗肝病的治法与方药。本文共搜集实验研究、临床运用、名医案例、合共396例。应用疏肝法共有276例,柔肝法有93例,镇肝法有6例,平肝法21例。通过文献整理并与王旭高在《西溪书屋夜话录》记相参照探讨疏肝法、柔肝法、镇肝法和平肝法在临床中如何应用。  相似文献   

11.
《内经》"法于阴阳"的养生思想,即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使机体阴阳与自然环境始终保持协调平衡。"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调整和保持人体阴阳的协调平衡是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最高行为准则。《内经》"法于阴阳"的养生思想对于认识生殖、生命规律的变化,研究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医的阴阳可分为抽象阴阳与具体阴阳。具体阴阳可以测量,具有确定性和可判定性。中医的肾阴、肾阳等的虚实具有"可观测性",并不意味着人体内存在某种可以在实验仪器下检测到的"阳物质"或者"阴物质"。事物的属性可分为两类,数值大者为阳的属性可称为阳属性,数值大者为阴的属性可称为阴属性。阳虚指的是阳属性值的偏小状态,阳实指的是阳属性值的偏大状态;阴虚指的是阴属性值的偏小状态,阴实指的是阴属性值的偏大状态。一般地,设事物A具有n个相对独立的属性,因为每个属性有3种状态(阴、中、阳),则事物A的阴阳虚实状态有3n种,其中有且只有一种状态是正常态。阴阳虚实的程度可以用绝对偏移量或相对偏移量来表示,具体又可以分为4种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天人合一"、"因地制宜"的中医整体观思想,结合肝脏"肝藏血"、"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性,以慢性乙肝肝肾阴虚证为切入点,对不同地域慢性乙肝肝肾阴虚证的理化指标及四诊信息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泸州、咸阳、武汉三地中医院肝肾阴虚证150例患者临床调查研究,试图探讨发现不同地域肝肾阴虚证与有关检测指标及四诊信息的差异性。结果:ALT、AST、TBIL咸阳高于泸州、武汉,GLB武汉高于泸州、咸阳,另外年龄、发病季节、舌质、脉象、病情轻重在3个地域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因地势高下湿燥之不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饮食习惯对体质产生相应影响,从而不同地域患者的客观检查指标有差异。提示我们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应该根据不同地域患者的特点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4.
试论阴虚血瘀及滋阴活血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内经》理论出发,通过分析津液与血液的关系,瘀血形成的机理,研究阴虚与血瘀的内在联系,发现阴虚和血瘀可互为因果,阴虚血瘀证治疗上采用滋阴活血法,综合运用滋阴药和活血化瘀药,可以达到滋阴活血,阻断微观血瘀证和阴虚证内在联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对《温病条辨》27首养阴方剂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在性味上,多选用甘寒、酸甘及咸寒之药,体现了甘寒养阴、酸甘化阴及咸寒滋阴的组方法则。并体现三焦分证用药特点:上焦主选甘、苦、寒之药,以清热生津药配伍甘凉生津之味;中焦主选甘、苦、寒之药,重救胃阴;下焦主选甘、咸、酸、苦、寒、平之药,以滋补肝肾之阴,并顾及肺胃之阴。  相似文献   

16.
“肝体阴而用阳”理论概括了肝主疏泄 ,喜条达而恶抑郁 ,主动主升以及肝脏贮藏血液 ,调节血量等两方面的生理特点。由于在生理情况下 ,肝体肝用保持动态平衡 ,治疗肝脏疾患时也需兼顾此两方面。文章结合某些历代名方 ,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肝用失畅 ,治宜疏肝 ,兼柔肝体以助肝用 ;肝体不足 ,治宜养血 ,兼助肝用以益肝体 ;肝体肝用失衡 ,法宜同治 ;邪客肝经 ,祛邪亦应兼顾肝体肝用。阐述这一理论对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指导作用 ,提示应将这一理论有目的地运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7.
消渴病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全过程均有人体阴液的损耗,故此养阴是消渴病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四个方面总结了不同阶段养阴的方法,即初期:热盛津亏,当存而润;中期:肝肾阴虚,当滋而伏;气阴两虚,当补而宣;后期:阴阳两虚,当育而化。  相似文献   

18.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期呈现气阴两虚的证候,临床上屡见不鲜,文章从其病因病机入手,客观地阐述了其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以及各医家的治疗经验,认为治疗本病在合理化疗的同时,重在益气养阴,辅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实践证明,进一步益气养阴法辅助治疗白血病化疗后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对研究和治疗急性白血病有所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论大黄在茵陈蒿汤中的作用及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作为临床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其攻积泻下,活血化瘀,凉血止血,泻火解毒等功效已为历代医家所认可,并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另一个重要功效“利胆退黄”到目前却仍未得到重视,而茵陈蒿汤是目前治疗黄疸最常用的效方之一,本文就大黄在方中所起的作用及地位做一讨论,以期引起同道对大黄利胆退黄功效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阴阳是对立统一的思维法则,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二阴二阳和三阴三阳同样根植于阴阳,来自于同一生命本源—气。二阴二阳是根据"一分为二"在阴阳的基础上分出的四象,适合于诠释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应用于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而三阴三阳,则是根据"一分为三"演化出来的对阴阳更加精细的量化,更适合于诠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符合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需要。无论"一分为二"还是"一分为三",都只是一种量化阴阳的方式,构建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以阐述人体复杂的生理病理现象。阴阳的二分和三分要在理论和实践中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阴阳"根本上的对立统一属性是永远不变的,以不变求万变,方是自然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