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气血津液辨证,就是综合病人所表现的症状、体征等,对照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特点,来分析判断其所反映的不同证候。气、血、津液流行全身,在生理上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脏腑的病变,必然影响到气血津液  相似文献   

2.
由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存在差异,症状体征缺乏量化指标,而经络以及相关现象的临床运用以及研究,缺乏相关的评价体系。随着人体经络及其现象以及相关研究迅速发展,逐步改良的电测量技术、计算机、传感器技术与经络理论有效结合,有助于经络理论的研究从质化到量化。通过对人体经脉和穴位的特异性信息收集,尤其是电学特征信息的采集,获得更为准确和直观经脉和穴位的量化指标可为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同时为建立中医诊疗数字化信息集成平台提出有效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中医证候标准建立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针对目前中医证候标准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证候标准的思路与方法,即文献研究是证候研究的基础,临床调研是构建证候标准研究的重要环节,专家问卷调查提高证候标准的指导性,症状/体征量化是证候标准建立的关键,计算智能方法的介入将为证候诊断研究提供技术平台,并对其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血瘀证量化诊断及病证结合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目的 探讨血瘀证量化诊断的方法和血瘀证证候实质。方法 对临床预试验血瘀证症状体征及客观指标进行t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  ( 1) 182例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内皮素、一氧化氮、纤溶酶原激活物 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 ( 2 ) 170例血瘀证与非血瘀证患者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内皮素、一氧化氮、纤溶酶原激活物 6因素的逐步回归显示其贡献度的顺序为内皮素 >血红蛋白 >纤溶酶原激活物 >一氧化氮 ,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未能入选。 ( 3)对 6 0 1例患者血瘀证症状体征 4 0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当F =6时选出的 18因素对血瘀证诊断贡献度最大 ,并得一回归方程。将数量化资料代入回归方程进行检验 ,总符合率为 94 .2 4 %。结论 通过多中心、前瞻性、大规模、随机对照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试验 ,可以得出病证结合规范且量化的由症状、体征和客观指标构成的标准化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长期的诊疗实践中,采用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癫痫、偏瘫,选取不同的穴位,辨证施治,以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畅经络、调节脏腑之目的.穴位埋线法是经络理论与现代物理学相结合的产物,通过羊肠线在穴内的生理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经经络传人体内,以达"疏其血气,令其调达",兹举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从人的认知过程初探中医证候系统之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候,从客观现象的角度来看,就是人体宏观信息(症状和体征)的集合.从人类认知过程入手,初步分析了证候系统的形成过程,得出结论:证候系统形成的过程就是将不同症状、体征按照一定特征联系在一起的过程.这个联系的过程从时间同一性开始,经产生因素、部位、性质等的同一性的补充,最终由影响因素(尤其是治疗因素)的一致性而终结.可以说,治疗因素是证候系统建立的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德尔菲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基本证候要素量表条目进行筛选。【方法】基于德尔菲法对全国范围内的副高级以上职称医师进行两轮有关慢性心力衰竭证候要素的专家问卷调查,并对函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分别发放问卷44份及40份,回收44份及32份,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80%。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专家权威程度为0.6,证候条目Kendall系数0.562,症状和体征Kendall系数0.422,问卷整体信度0.960。最终纳入慢性心力衰竭4个基本证候条目(气虚证、阳虚证、血瘀证、痰饮/水饮证)和47个症状和体征条目(呼吸困难、下肢浮肿和水肿、乏力和气短等)。【结论】应用德尔菲法筛选得到的慢性心力衰竭4个基本证候要素条目(气虚证、阳虚证、血瘀证、痰饮/水饮证)和47个症状和体征条目,可为后期慢性心力衰竭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构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证候胃炎模型血生化指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不同证候胃炎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建立脾虚、肝郁、胃肠燥热3种证候大鼠模型,以正常空白组为对照。选择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为指标,结果:①各证候组MTL以胃肠燥热组最高,肝郁组次之;GAS以胃肠燥热组最低,脾虚组次之。②各证候组SOD显著降低,以胃肠燥热组最低;MDA显著升高,以胃肠燥热组最高。说明胃粘膜浅表性炎症病理中存在着不同的证候.神经内分泌失调对胃肠分泌和运动的影响与证候的“热”、“郁”、“虚”、“实”有关。MTL、GAS、SOD和MDA的变化是其证候表现的物质基础,可以作为证候诊断和病情轻重判断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常见中医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骨质疏松症中医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模型。方法:整理归纳国内有关骨质疏松症症状与证候的相关研究文献,以100mm刻度法结合症状轻重分级赋分法对症状轻重程度进行初步量化,再用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确立骨质疏松症中医常见定性证候量化评价目标树层次。然后应用“综合集成研讨厅”专家研讨的方法,组织专家对该模型进行研讨。研讨内容包括确立每个症状轻重量化方法,对定性证候轻重程度层次分析模型中的各层次评价指标进行权重估计,初步构建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层次分析模型。最后在临床上选择220例患者,将该模型运算结果与专家模糊判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以上程序,构建了骨质疏松症精亏证、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的轻重程度量化评价模型,并将其用于22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证候判断。统计1545份骨质疏松症专家判断表结果与量化评价模型判定结果发现,两者完全拟合加基本拟合率为80.91%(1250/1545),如果加上部分拟合,则拟合率达到94.05%。结论:骨质疏松症常见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模型与专家模糊判断有较高的符合率,操作性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如果加上部分拟合,则拟合率达到94.05%。结论:骨质疏松症常见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模型与专家模糊判断有较高的符合率,操作性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OLP患者一般情况及症状体征等进行调查,分析OLP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经文献考证、专家咨询等,设计OLP临床证候调查表,采集200例OLP患者一般情况与症状体征,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7.0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得到OLP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发生频率和证候分布。结果:1.症状发生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疼痛感、粗糙感、异物感、麻木感、瘙痒感、灼热感(发生频率20%)。2.体征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黏膜表面粗糙、充血、灰白色花纹稍隆起、黏膜表面交织成网状、口腔黏膜斑块型病损。3.OLP患者的证型以脾胃湿热、肝经郁热、脾虚湿困、阴虚火旺、肝气郁结为主。结论:1.OLP以口腔局部症状为主,伴随局部皮肤、指(趾)甲病损及全身不适,且与精神情志因素相关。2.OLP临床证型大致可分为12型,以脾胃湿热、肝经郁热、脾虚湿困、阴虚火旺、肝气郁结五型为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常见中医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冠心病中医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模型。方法:整理归纳国内有关冠心病症状与证候的相关研究文献,以"综合集成研讨厅"专家研讨的方法,在首先以100mm刻度法结合症状轻重分级赋分法完成对症状轻重程度量化的基础上,以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为证候量化评价的数学工具,组织专家对定性证候的各层次评价指标进行权重估计,构建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层次分析模型,然后在临床上将该模型的运算结果与专家模糊判断进行验证。结果:共收集287例次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表,排除填写不规范的表格,可用的观察表167份。模型运算与专家判断的拟合率为68.26%(114/167),如果加上部分拟合,则可以达到88.62%(148/167)。结论:该模型与专家模糊判断有较高的符合率,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冠心病常见定性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吉林市关爱医院艾滋病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和证候分布规律进行探讨。方法采用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制定统一的临床观察表与调查方法,对症状、体征和证候的分布进行统计。结果吉林市关爱医院感染途径主要为经血感染;临床症状及体征以例数排列乏力、心悸、易感冒、皮肤瘙痒、疼痛为前5位;临床症状及体征以积分排列乏力、疼痛、腿脚麻木、心悸、气短为前5位;无症状期以气血两亏为最多见,艾滋病期前3位证候分别是气虚血瘀、邪毒壅滞,气阴两虚、肺肾不足,脾肾亏虚、湿邪阻滞。结论气血两亏、气虚血瘀,邪毒壅滞为最常见的两个证候,在治疗上以益气补血,化瘀解毒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复杂算法的中医证候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将中医诊断方法与复杂算法结合,以期通过复杂算法研究证候诊断的新思路。方法通过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包括5种病的696例病例,采用信息熵的关联度和多元对应分析对中医证候中的血瘀证及亚型进行研究。结果基于信息熵的关联度提取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阴虚血瘀、痰浊血瘀4种血瘀亚型的症状体征,得出4种亚型的共同症状体征共12项作为总体血瘀证的症状体征。说明血瘀兼证=血瘀证 兼证;同时得出气虚血瘀患者的总体血瘀证贡献度远大于其他3类亚型。利用对应分析得出5种疾病与血瘀兼证的相关距离表。结果显示气虚证位于5种不同部位血瘀证的中央。类风湿关节炎与阴虚血瘀证的关系最密切;肝硬化与气滞的关系最密切;月经不调与气虚、气滞的关系最密切;脑梗死与气滞痰浊的关系密切;心绞痛与痰浊的关系最密切。结论综合以上2种算法,说明复杂算法适合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同时得出气虚证是伴随血瘀证的主要证候,不同兼证的血瘀证除有共同的症状和体征外,还各有自己的特点。即使是公共症状,它们各自在不同部位所占的权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肾虚证症状量化等级评判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腾辉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1):108-110
中医证候的定量化研究是实现证的标准化、客观化评价的重要途径。引进现化心理学行为功能量化及生命质量量化等评分方法,把中医辨证要素“症状”“体征”进行重、中、轻的等级记分,对症状的辨识进行量化分析,是实现病证诊断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规范化、客观化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方法:根据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四诊信息。将493例临床患者随机分为运算组(370例)和考核组(123例),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运算组患者症状信息,分析证候之间组合规律,确立症状对证候贡献度,以诊断性试验ROC曲线分析方法建立诊断阈值,并依据考核组数据对其进行前瞻性检验。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在以络气郁滞、络气虚滞、痰湿、血瘀、阴虚、火热等基本证候,分别确立了不同症状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度,建立了诊断阈值,前瞻性检验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结论: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可用于中医证候的量化研究,建立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量化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为中医证候规范化及进一步开展络病与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慢性前列腺炎的证候分型及量化诊断规律.方法 以因子分析方法对40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因子并测量症状载荷,明确因子对应的证候.结果 因子分析从慢性前列腺炎临床四诊信息中提取出11个因子,其中4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分别对应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肾阳虚等证候,同时对各个症状在4个证候中的权重进行量化,得出每个证候的主症和次症.结论 因子分析所得的慢性前列腺炎常见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常见证候、症状和体征及证候要素文献数据库。方法手工和电子检索现代期刊中出现的符合标准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证候、症状和体征,利用Access2003数据库软件建立文献数据库,并提取出各文献中的证候要素。结果建立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文献数据库,完成了中医证候、症状及证候要素分析。结论利用Access数据库软件处理变量数未知的文献数据非常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偏最小二乘法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squares,PLS)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模型建立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拟定中医四诊等生物信息采集基本要求,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集27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及临床实验室指标等生物信息;采用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各证候相关指标,设证候类型为因变量矩阵,相关临床信息为自变量矩阵,所有变量均经列最大化处理后导入PLS程序中进行计算,采用留一法(Leave-One-Out,LOO)完成建模和样本的预测。结果:逐步回归建立的5个证候类型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均在0.7以上;在此基础上,基于PLS建立的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判识模型对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湿热内蕴和瘀热蕴结等主证候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3.02%、68.71%、92.45%、84.17%和68.71%。结论:PLS法能提高中医临床生物信息的利用度,在中医复杂证候建模的研究中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证候要素对应症在其诊断中的贡献度.方法:基于前期研究确定了量表中调查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8个,病性类证候要素为11个.对全国7个省市的15家三级甲等医院从事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工作且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与该病常见证候要素对应的症状或体征在其诊断中权重的均数与变异系数,初步获取症状或体征在证候要素诊断中的贡献度.结果:通过专家问卷调查,确定了各证候要素的对应症和诊断贡献度.病位类证候要素中,与肝对应的症状或体征有精神抑郁等9个,贡献度值范围为7.49~4.18;心的症状或体征有心悸等6个症状或体征(6.90~5.51);脾的症状或体征有便溏等14个(7.96~5.55);肺的症状或体征有易感冒等5个(6.30~5.27);肾的症状或体征有五更泄等9个(7.82~5.71);胃的症状或体征有胃脘胀满等8个(7.53~6.15);大肠的症状或体征有脓血便等12个(8.40~6.70);肠络的症状或体征有脓血便等2个(8.49~6.41).11个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对应症及其诊断贡献度范围分别为:气虚的症状或体征有少气懒言等13个(7.44~5.60);血虚的症状或体征有唇/甲/眼睑色淡等8个(7.90~5.59);阴虚的症状或体征有五心烦热等17个(6.88~4.91);阳虚的症状或体征有四肢不温等18个(7.54~5.57);湿的症状或体征有黏液便等17个(7.91~4.96);实热(火)的症状或体征有肛门灼热等18个(7.13~5.69);实寒的症状或体征有腹冷痛等6个(7.51~6.14);气滞的症状或体征有腹胀痛等11个(7.38~5.88);气陷的症状或体征有肛门下坠等2个(7.65~7.43);血瘀的症状或体征有舌有瘀斑瘀点等10个(7.60~5.79);饮的症状或体征有肠鸣漉漉等11个(7.08~4.46).结论:在文献回顾及临床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专家问卷调查能较好地获取专家的共识性意见,初步确定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证候要素对应症在其诊断中的贡献度,为进一步建立基于证候要素的证候诊断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肠癌常见中医症状及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63例大肠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照大肠癌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报告表收集临床资料,并对中医症状和专家经验辨证证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症状学方面,大便下血、里急后重、大便黏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大肠湿热症状、体征表现尤为突出;其次,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大便稀溏、舌淡、脉细等虚证症状和体征表现也颇为突出。证型统计以大肠湿热证频率最高,其次依次为脾胃气虚证、气血两虚证及肝肾阴虚证等虚证证型等。且大肠湿热证常与其他证型以复合证型形式出现,表明大肠湿热为大肠癌最常见和最基本的证候类型。结论:大肠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两虚证、瘀毒阻滞证等在大肠癌证候类型中发生频率较高,似可作为大肠癌的常见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