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治疗风湿类疾病(痹证、痹病)方面,金明秀教授认为正气不足是致痹基础和发病的必要条件,邪侵是致痹的重要条件,本虚标实是其病理性质,治疗原则先其所因,强调整体治疗。依据患病症状,并结合西医疾病特点,重视扶正祛邪,临证自拟痹证基础方加减治疗痹证,临床疗效显著。并在临床中注意辨部位用药,善用药对及虫类、祛风及温阳药,形成了模块组合式治痹经验。  相似文献   

2.
痹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病、老年病,常以疼痛为主要表现。胡国恒教授诊治此病经验丰富,在“络病理论”“以络治痹”“脏虚络痹”的认识基础上,认为络痹应以“阴络”为要,络痹发病之本为肾精气虚,肾络不通,病机关键为心气血虚,心络不通,病理基础为心肾络痹,痰瘀为患。治疗上,重视通心益肾,调治气血,在宣痹通络,化痰祛瘀的原则上倡导刚柔并济,徐徐图之。临床疗效颇佳,验证了从“心肾”以络治痹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故本文结合临床医案,对胡教授治疗痹证临证经验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痹症辨治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痹证辨治纲领四点,并结合临床分急性痹证、慢性痹论论治。强调了通络散在慢性痹证之顽痹治疗中的独特作用。提出“广络原野”治疗思想在痹证治疗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沈津湛教授依据《素问·痹论》治疗痹证的临床思路与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临证学习,从沈师对《素问·痹论》原文的解读,对痹证病因、病机、病位、治法、用药、传变、预后等方面的理解运用,以及对固本培元派、温补学派诸位医家治痹经验的继承,总结整理沈师治疗痹证的临床经验与方药特色,并选取一则系统性硬皮病验案进行佐证。[结果] 沈师认为,痹证为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其根本病因为正气虚弱,包括营卫不足、运行异常与精血亏损、阳气不足两方面,病位多在脾、肾。发病之初尚在五体,是治疗绝佳期,久而入络,转为脏腑痹,则为难治。治疗上,沈师主要继承固本培元派及温补学派多位医家的治痹思路,以脾、肾为核心,将扶正贯穿整个治疗过程。邪在肌表及痹证发作期,以除邪为先,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兼以扶正;邪入经络、脏腑后,以养正为要,依据侵邪之偏重施以补剂,风盛补血,寒甚补火,湿重补气。所举验案乃阳虚寒甚之系统性硬皮病,沈师先治以温阳散寒、除痹止痛,四诊后主以养正温阳、补益气血,取得较好疗效。[结论] 沈师系统解读《素问·痹论》,认为治痹当“养正为要,除邪为先”,以温阳、益气、养血、除邪、止痛、通络六法治疗痹证,疗效尚佳,对临床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济仁教授诊治顽痹探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济仁教授为当代名老中医,临床40余载,融古通今,衷中参西,积验颇丰,尤擅内科疑难杂症。兹就先生治疗顽痹经验探讨如下,以志雪泥鸿爪尔。1 顽痹从虚辨治痹证迁延不愈,相合脏腑因之受累,经络气血虚弱,阴阳以失调谐,此为酿生顽痹之缘由。先生辨治顽痹,首察其...  相似文献   

6.
痹证辨治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痹证辨治纲领四点,并结合临床分急性痹证、慢性痹证论治.强调了通络散在慢性痹证之顽痹治疗中的独特作用.提出"广络原野"治疗思想在痹证治疗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著名风湿病专家朱良春教授认为,阳虚失煦、外邪乘虚入侵所致不通为痹证病机关键,故治宜"温"、"通",强调治痹证必须从其本出发,以复壮肾督之阳气、发挥其温柔濡润之功为基本大法。温而通之及发挥虫蚁类药的搜剔窜透的特殊作用使瘀去滞开、经络通畅是朱老临证的特色。从痹证的根本病机着手采用"温通"原则并应用虫类药以开痹通络的方法,可为临床治疗痹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汪悦教授治痹30余载,学验俱丰,临证用药,独具匠心,临床擅长使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药对",游刃有余,疗效显著。作者总结了汪悦教授在治疗痹证中常用的10组药对,以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李发枝教授治疗痹证的临床经验.方法:将痹证分为两大类型:一为风、寒、湿痹,日久化热伤阴;一为热痹,热耗伤阴.采用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和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滋阴凉血之法,选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合防己地黄汤,白虎加桂枝汤合防己地黄汤治疗痹证.结果与结论:李发枝教授治疗痹症伤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沈鹰主任在治疗痹证方面拥有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治痹证不能忽视内服外用的配合,在总结前人的临床经验基础上创治痹1号、2号方,同时配合熏洗方、外敷方,运用于临床多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劳绍贤教授治疗脾胃疾病的临证用药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记录典型病例、查阅相关文献,从疾病的诊治思路及经验方药方面论述劳教授治疗脾胃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其常用药对和自拟良方进行总结,并举验案佐证。[结果]劳绍贤教授临证以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通过舌诊将脾胃疾病分为脾胃湿热、气滞胃肠、脾胃气虚、气阴两虚4个基本证型,依据证型选用药对,同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经验用药和处方。脾胃湿热证者,治以清热祛湿;气滞胃肠者,治以调畅气机、疏肝和胃;脾胃气虚证者,治以健脾祛湿;气阴两虚证或兼瘀热互结者,治以气阴双补、瘀热并清,临床治疗脾胃病收效显著。所举验案中患者辨证为肠道湿热、气血凝滞,予以清热祛湿、理气行血治疗后,疗效良好。[结论]劳绍贤教授病证结合治疗脾胃疾病临床疗效良好,其临床及学术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周亨德教授诊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缓解期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方法]通过复习相关中医文献,跟师临诊及整理医案,总结周教授对UC缓解期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以及治疗思路和用药特色,并列举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周教授认为,UC缓解期多为虚证或虚中夹实证,脾气亏虚为发病之本,湿、热、瘀、滞为发病之标。虚证可分为脾气亏虚、脾阳不足两型,以益气健脾、温阳健脾为治则,脾气亏虚型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脾阳不足型选用理中汤加减;虚中夹实者在上述证型基础上分别选用疏肝理气、消食导滞、清热燥湿、活血化瘀之品,强调适时调养胃阴,以防燥湿太过。所举验案中患者辨证为脾气亏虚,经过益气健脾燥湿、疏肝行气导滞等治疗后,收效良好。[结论]周教授认为UC缓解期多为本虚证或本虚标实证,以脾气亏虚为本,湿邪为标,健脾化湿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其临床经验值得传承推广。  相似文献   

13.
常占杰教授在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中以脾胃虚弱为辨证中心,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念,在治疗中注重脾胃阳气,时时顾护胃气,故治疗中以益脾养肝为法。初期治以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即便是湿热内蕴,脾胃虚弱者,少佐以健脾益气之味,仍要注意湿热伤阴的问题;后期需顾护阴津、温通气血。常教授在临床实际中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模式:以平淡之法,用平和之药而达到非常之效。益脾养肝法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切中病机,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总结鲁盈教授祛风除湿法治疗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诊,收集风湿内扰证LN患者的医案,并查阅LN的病因病机以及风湿内扰证在LN中的理论渊源和辨证依据,阐述鲁盈教授以祛风除湿法治疗LN的学术观点和临床应用,并附医案一则.[结果]鲁盈教授认为,外感风湿热毒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郑小伟教授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门诊抄方、整理医案及查阅相关文献,探讨顽固性咳嗽的病因病机,并运用病案列举兼评析的方法总结郑师治疗顽固性咳嗽的诊治思路及用药经验。[结果]郑师辨治顽固性咳嗽多从肺、脾、肾出发,辨证以风邪滞肺、脾虚湿困、肺肾气虚为主,治以清肺祛风、健脾化痰、补肾固本。郑师治疗顽固性咳嗽,注重审证辨因,标本同治,附举案例中风邪滞肺、宣发不彻者,治以清肺止咳、祛风止痒;脾虚湿困、痰气郁结者,治以健脾祛痰、理气止咳;肺肾气虚者,治以补肾纳气、敛肺止咳,均获良效。[结论]郑师对顽固性咳嗽辨证思路清晰,咽痒而咳从肺论治,痰多而咳从脾论治,虚喘而咳从肾论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王自敏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诊,收集病案,总结王自敏教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探析其从不同临床表现、糖皮质激素使用不同阶段、生活调护三方面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思辨经验,并辅以验案佐证。[结果]王自敏教授认为脾肾两虚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生的根本,脾肾功能失调,精微外泄,水湿、湿热、痰浊、瘀血等浊邪潴留,乃发此病,治疗时应以健脾益肾为治疗大法,同时兼以祛邪,标本兼顾。根据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的不同临床表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主张"活血化瘀"法应贯穿疾病始终。王自敏教授常根据患者不同临床表现选方用药,并在糖皮质激素使用的不同阶段辅以中药汤剂,以缓解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阴虚阳亢、气虚、阳虚的证候。同时,王自敏教授亦重视生活调护,指出日常生活中应注重预防感冒、防治感染、避免劳累,防止疾病复发。所举案例首诊时以脾虚湿盛、胃失和降为主要病机,治疗以健脾燥湿、理气和胃为大法;而后出现阳虚、外感之象,加以清肺补肾之品。患者久病气阴两虚,故宜益气、滋阴、养肾以调护机体,诊治过程以"活血化瘀"之法贯穿始终,随证治疗3个月余后痊愈。[结论]王自敏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注重标本兼顾,辨证与辨病结合,其临床思辨经验值得广大后辈参悟学习。  相似文献   

17.
通过总结茹清静教授治疗浙江省登革热的中医经验,包括登革热的病名渊源、病因病机及辨证用药等,以期为登革热的中医治疗提供区域性诊治经验。茹教授认为,该病属于中医学的“瘟疫”范畴,目前可称为“登革热”或“登革热疫”以示区分。其病因病机包括湿邪挟热于内与疫毒侵于肌表。据发病时间及正邪盛衰可分两期四型辨证论治,治疗上急性期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恢复期顾护正气的同时亦需清利余邪。  相似文献   

18.
介绍武维屏运用病证症结合辨治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武维屏提出因病审机论治,审病机虚痰瘀为关键,论治法补虚化痰行瘀理肺四法多用。论辨证,分急缓两期七证候,急重期六种证候较常见,稳定期气虚血瘀痰阻贯穿始终;析证候,从三级十症别轻重,注重咳、痰、喘、昏、脱之变化。从咳论治,当分寒、热、燥、湿、暑、风、气、血、阴、阳;从痰论治,需分寒、热、燥、湿、郁、瘀;从喘论治,分急缓,急辨五候,缓别悸喘、痰喘、肿喘、绀喘;从昏论治,痰热阻窍、痰浊蒙窍、热扰心营三种证候最常见;从脱论治,分阴阳之别。  相似文献   

19.
孙建羽  陆为民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11):1255-1257, 1283
[目的]探析陆为民教授治疗口疮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门诊随师学习,整理陆为民教授相关医案,从病因病机、辨证思路及处方用药等方面分析总结陆为民教授治疗口疮病的临证经验,并附验案四则加以佐证。[结果]陆为民教授认为,口疮病之病标在口,本在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升降功能失常,邪气侵犯口腔,气血壅滞,不得宣泄,发为口疮。脾胃不能升清降浊,是为本病的根本病机,或兼肝胆郁热、脾肾不足等。治疗上以运脾通降为基础,辅以协同治疗心肝肾,共同发挥功效。所举验案分别为外感风热、胆胃郁热、脾胃气虚、阴虚湿热四个证型,外感风热者治以疏风清热、运脾通降,胆胃郁热者治以清泄胆热、运脾通降,脾胃气虚者治以健脾升阳、运脾通降,阴虚湿热者则治以健脾化湿、滋阴降火、运脾通降,均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陆为民教授从脾胃升降的角度治疗口疮病,颇具特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刘仕昌教授论治“时邪类疟”经验。认为一些患者出现寒热似疟,久久不退,用多种治疗方法不验,以“时邪类疟”论治往往可愈。常用方法:①湿热郁阻少阳者用蒿芩清胆汤加减;②暑湿內困,气阴两虚者用东垣清暑益气汤化裁;③邪伏阴分者用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