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试论“阴火”之虚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垣所论“阴火”,一般理解是指因脾胃气虚、阴血津液不足所致的虚火,病变脏腑重点在脾胃,临床出现内伤热中证,治以甘温之剂。但脾胃学说是全面的,东垣在重点阐发脾胃内伤证论治时,还强调阴火的形成与心肾有关,虽然“阴火”以虚火形式呈现居多,但虚中挟实及纯属实火者亦有之。对此,从病变机理、水及脏腑、临床表现及治疗,东垣均有论述,故在学习和认识“阴火”理论时,应全面分析理解,不应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2.
浅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果创立的“脾胃学说”,得出“脾胃为元气之本”。提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理论。探讨了“内伤热中证”的发病机理。制定了益气升阳的治疗大法,强调“内伤脾胃为主,唯益脾胃之药为切”,创制了从脾胃入手辨治内伤病的名方。同时论述了“甘温除大热”之法的应用注意,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这里的“大热”就是甘寒以泻其火的“火”,也就是李杲提出的“阴火”。  相似文献   

3.
“阴火”即内伤之火,其实质为脾胃亏虚,元气虚损所生之内热。“阴火”理论是李东垣提出并应用于临床阐明病机、诊治疾病、遣方用药的重要学说。其产生机制复杂,涵盖内容广泛,自古存在诸多争议,至今未有定论,临床价值尚未完全体现。补中益气汤既是东垣脾胃内伤学说的核心方,也是理解其内伤发热之“阴火”理论的关键。文章将通过探讨李东垣脾胃内伤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方剂“补中益气汤”的药物配伍特点及其理论基础,阐述李东垣脾胃观之“阴火”论的学术思想,以及“益气升阳”“甘温除热”的制方思想,浅析“阴火”理论的学术渊源,总结后世医家基于“阴火”理论的临床诊疗应用思路,以期为日后临床工作者应用“阴火”理论临床辨证论治、组方加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阐析《脾胃论》有关阴火的论述 ,认为阴火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阴火泛指内伤之火 ;狭义阴火专指饮食劳倦、情志所伤而致的热中证。东垣所论阴火主要是狭义阴火 ,其病机为脾胃气虚、气机升降失常。其治疗方法包括甘温补中、甘寒泻火、升阳散火、调畅情志四方面。  相似文献   

5.
《脾胃论》阴火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析《脾胃论》有关阴火的论述,认为阴火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阴火泛指内伤之火;狭火阴火专指饮食劳倦、情志所伤而致的热中证。东垣所论阴火主要是狭义阴火,其病机为脾胃气虚、气机升降失常。其治疗方法包括甘温补中、甘寒泻火、升阳散火、调畅情志四方面。  相似文献   

6.
浅谈李杲之“阴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内伤”学说是李杲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而“阴火”学说、“甘温除热法”以及在方药配伍上重补益阳气与升阳散火相结合,是李杲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样说,这三部分既是李杲“脾胃学说”的主要精华,也是李杲丰富发展医学的重要贡献,然而李杲本人对“阴火”的阐述确有矛盾和罅漏之处,致使后世学术在探讨和解释“阴火”学说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余不揣愚陋,浅谈此说,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脾胃内伤”学说是李杲学术思想的核心,而“阴火论”,“甘温除热法”及在方药配伍上重视补益阳气和升阳散火相结合的观点,则构成了其学术思想中的三足鼎立之势。但因李杲对其“阴火”的阐述文字古奥,不易理解,致后世学者在探讨和解释“阴火”学说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有认为“阴火”即是心火者(如殷品之等),有认为“阴火”即是越位之相火者(朱丹溪,赖文明等),有认为“阴火”即是相火而非妄动之相火者(任应秋)等等不一而足,其对立可谓尖锐,然究其“阴火”之源,结合历代医家的著述,上述诸观点未免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8.
中医“脾虚”证本质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学习《脾胃论》的基础上,作者等围绕脾胃内伤学说的主要病机——脾胃气虚、脾阳下陷、阴火上乘,通过临床分析法对“脾虚”证本质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道于后,并就一些问题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9.
阴火刍探     
阴火理论源于李东垣,但对于阴火的认识,至今尚未有定论.关于阴火学说的起源,有阴虚内热说和壮火散气说两种.关于阴火学说的内涵,有阴火即心火说、阴火即肾火说、阴火即脾胃火说、阴火即脉中伏火说、阴火即三焦火说、阴火即相火说几种观点.心火,有心阴虚火旺、离位之心火、代君之火之分;肾火,有肾阴虚火旺、肾中真阳外越、肾气郁火之分;...  相似文献   

10.
李东垣《兰室秘藏》学术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的《兰室秘藏》阐发了《黄帝内经》"土者生万物"的理论,提出了"人以胃气为本"的学说,强调脾胃在精气升降中的重要作用,发展了从脾胃论治内伤疾病的学说,注重补益脾胃,顾护元气,并提出了"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理论,创立了治疗阴火的两大方法,即甘温除热法与升阳散火法。  相似文献   

11.
中医经典中关于更年期综合征(经断前后诸证)的专门论述并不多,然而,潮热汗出及情绪障碍是更年期患者的典型症状,可见本病的证候与火热证及郁证密不可分。有关火热论述,李杲重视脾胃居中、调和升降的功能,认为脾胃湿气下流才引发下焦阴火上冲;朱丹溪则认为,气有余便是火,其病理特性是阳有余而阴不足;孙一奎则细究相火的功能及途径,将其由蛰伏肾中命门,到运行腠理分肉的过程,归于三焦;张介宾重视阴阳互根的本质,从命门水火论治。关于郁证,丹溪学派的六郁说及经后人提炼的气血痰郁辨证,对杂病提供了标本分治的思维。而现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以潮热汗出为最常见的症状,支持将本病与火热证联系。综观各研究及专家经验,分型的病性以阴虚、气滞为要素,病位以肝、肾为主,脾心为辅。因此,更年期综合征可定位为本虚标实,其治则首当明辨缓急;急则侧重治标,以解郁、降火为要;缓则着重治本,以滋肾清火徐图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方法]从《黄帝内经》运气标本中气理论以及三焦理论出发,逐层剖析、明确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相关问题如"燥""间质"的中医内涵以及"间质性肺病"发生的中医病因病机,提出并探讨从脾胃论治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结果]阳明从中气太阴湿土,燥湿互济,燥湿本源于寒热,由少阳三焦相火主导,而少阳三焦相火的来源在脾胃。"间质"为三焦腑腠理,间质性肺病发生的根本病机为少阳三焦功能失调。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多属于虚损性疾病,临床多见脾胃虚弱同时伴有阴火致燥热或兼有湿邪,即阳虚三联征。本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胃气虚。治疗当以健运脾胃为本,脾胃健运则阳生阴长,而不能一味养阴润燥;病久累及下焦,当用甘润、温润之品补益精血;阴血亏久必致瘀血停滞,则当养血活血。[结论]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的中医病本在脾胃,治疗当以健运脾胃为本。  相似文献   

13.
李杲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代表医家,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曾在山东聊城、东平等地生活、行医12年,从事了大量的医疗实践活动,为脾胃学说的创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将脾胃学说融汇于针灸中,形成了独特的"东垣针法",主要体现在选取背俞治外感(从阳引阴)和腹募治内伤(从阴引阳)、应用放血疗法治疗虚实两证、设立"同精导气法"与"导气同精法"以及灵活施用针刺、艾灸、放血和中药四个方面。"东垣针法"是中医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针灸学术流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至今仍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李东垣对仲景顾护脾胃的思想有所发扬创新,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为元气升降之中枢,并在仲景建中汤的基础上创立了补中益气汤为代表的升阳益气、甘温除热法。李氏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的学术思想,对于后世医家脾胃学说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东垣,金元四大家之一,其创立的脾胃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李东垣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内经》,而张仲景、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对李东垣影响也较深,尤以张元素的直接经验对李东垣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影响尤为深刻。李氏认为"脾胃为生化之源",人以胃气为本,人身机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依赖于脾运胃纳。文章从该学说形成的时代背景、典籍和师承的启示及理论依据3方面对李东垣脾胃学说理论作以初探。  相似文献   

16.
阴火理论是东垣脾胃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脾胃学说理法方药的各个方面。阴火"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的论述体现了脾胃元气充足对机体气机升降,心肾水火调和的枢纽作用,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的甘温除热理论,从中焦脾胃入手,通过补脾胃、升阳气、泄阴火,可以达到交通心肾、交济水火的目的,为临床调理脾胃治疗复杂、疑难疾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金元时期脏腑辨证学说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元时期脏腑辨证学说经张元素总结发展成为完备的辨证论治体系。刘完素的脏腑病机论、李呆的“脾胃论”、朱丹溪的“相火论”等丰富了对各脏腑病机病证的认识。当时的理学、道教从方法论的高度深刻影响了各家对脏腑病机病证的认识,他们从不同角度各抒己见,将脏腑辨证的方法普遍运用于临证各科。  相似文献   

18.
在《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张仲景阐述了黄疸病湿热发黄的病机为"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认为黄疸主要病位在脾胃,"瘀热以行"是其根本病机,其关键在于湿、脾、瘀三个字。治疗上应该把握祛湿、健脾、活血三个方面,并需注意相关禁忌证。  相似文献   

19.
金元时期脏腑辨证学说经张元素总结发展成为完备的辨证论治体系。刘完素的脏腑病机论、李杲的“脾胃论”、朱丹溪的“相火论”等丰富了对各脏腑病机病证的认识。当时的理学、道教从方法论的高度深刻影响了各家对脏腑病机病证的认识,他们从不同角度各抒己见,将脏腑辨证的方法普遍运用于临证各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