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倍生颗粒对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一般症状、体征的变化,测定治疗前后即透前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均检测前白蛋白(Pre-Al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SF)的浓度、血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体重指数(BMl)。结果:治疗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血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体重指数与治疗后及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SGA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倍生颗粒可改善血透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肾排毒颗粒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在我科透析3个月以上的维持性血透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常规透析组30例,补肾排毒颗粒组30例,立普妥组30例;健康对照组20例均为健康志愿者。各透析组分别于服药前、服药4、8、12周后透析前空腹采血,健康对照组晨起空腹采血,免疫比浊法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各透析组治疗前均存在明显的炎症;治疗8周,补肾排毒颗粒组hs-CRP、IL-6、TNF-α水平下降明显(P〈0.05);治疗12周,立普妥组hs-CRP、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补肾排毒颗粒组下降更明显(P〈0.01),但两组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常规透析组治疗过程中,炎症因子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补肾排毒颗粒可以明显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立普妥比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微炎症和营养状况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大于6个月的患者共4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每次结束透析时静脉注射左卡尼汀注射液1.0g,随访3个月。监测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结果:治疗1及3个月后,治疗组Alb、PA以及Hb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上升明显;而TF及炎性指标hs-CRP、IL-6、TNF-α值则逐渐下降,治疗1和3个月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是改善MHD患者微炎症及影响状态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透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及炎症因子效果,旨在改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观察30例高通量血透的尿毒症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观察体重指数(BMI)、血压、食欲、精神状态、贫血改善情况,进行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结果:血清瘦素、TNF、IL-6、IL-8浓度透后与自身透前比较显著降低(t=9.44,P〈0.01;t=2.59,2.63,2.67,P〈0.05);透后1个月治疗组与自身透前比较显著降低(t=6.44,2.92,P〈0.01;t=2.70,P〈0.05;t=2.80,P〈0.01);透后3个月治疗组与自身透前比较显著降低(t=4.45,P〈0.01;t=2.39,2.57,2.15,P〈0.05)。治疗组BMI、血压、食欲、精神状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高通量血透清除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及炎症因子作用明显,可能对改善患者的慢性炎症和营养不良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有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方法:择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应用低通量方式透析,实验组利用高通量方式透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ALB)、体重指数(BMI)、血浆总蛋白(T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12w后血浆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微炎症状态、营养状况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营养状况亦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B、BMI、IL-6、hs-CRP、TNF-α水平等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能显著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细胞因子,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解德琼  杜一平  朱磊  刘牧  曾立  甘华  陈利群 《四川医学》2010,31(8):1080-1082
目的观察慢性肾哀竭(CRF)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表达及血液灌流对其的清除效果,探讨血液灌流对慢性肾衰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保守治疗组,单纯血液透析组(HD组)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HP+HD组),分别于治疗前、后采血;健康人2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方法检测血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结果保守治疗组、HP+HD组和HD组治疗前三组患者血CRP、IL-1、IL-2、IL-6、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3组之间各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HD组和HD组治疗后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其中(HP+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RP与IL-6、TNF-α正相关。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血液灌流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慢性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α-酮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身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血液透析患者42例作为实验组,再随机选取体检健康者25例作为对照组。透析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同时,口服复方α-酮酸,两组受试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6个月后检测其体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体重指数水平,比较两组受试者测试结果的差异。结果:治疗前,实验组血清hs-CRP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体重指数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患者全身处于微炎症状态;相较于治疗前,实验组口服复方α-酮酸治疗3个月后,其体内血清hs-CRP和IL-6含量明显减少,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体重指数水平明显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复方α-酮酸治疗6个月后,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各项指标的差异更加明显。结论:复方α-酮酸片可以有效改善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改善其身体营养状况,也有利于临床上预防和治疗MHD患者的一系列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背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体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它严重影响MHD患者长期生存率,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探讨苦参素对MHD患者微炎症的治疗作用。 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选择2008年6~9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规律性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苦参素胶囊0.4g口服,1次/d,连续服用3个月,对照组不用药。 主要结局指标:检测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浓度。 结果:治疗组3例服药后当天出现胃痛,其中2例退出,1例经停药观察后症状消失,继续服药后胃痛未再次出现。治疗组2例服药第2天出现皮疹,经停药观察后症状消失,继续服药后未再次出现皮疹。其他患者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共58例完成观察。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hs-CRP、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P〈0.01),Alb,PAB、TC及TG水平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苦参素能够改善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活血颗粒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中药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3个月后检测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RF)、胆固醇(TC)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血压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hs-CRP[(12.56±3.97)mg/L]、TNF-α[(16.25±5.31)ng/L]、IL-6[(14.62±6.63)ng/L]和对照组hs-CRP[(13.35±3.72)mg/L]、TNF-α[(17.61±6.84)ng/L]、IL-6[(15.25±6.29)ng/L]治疗后血清水平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Hb[(109.27±16.53)g/L]、TRF[(2.51±0.36)g/L]、TC[(4.53±0.12)g/L]水平都有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活血颗粒能减轻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从而减缓患者病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左卡尼汀(L-Carnitine,左旋肉碱)对慢性肾衰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于每次血透后静脉推注左卡尼汀1.0g,每周两次。疗程共3个月。而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治疗期间维持其他主要治疗方案不变。观察指标:用药前及用药3个月后临床症状(体力、精神状态、食欲等),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浓度。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体力,精神状态,食欲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浓度增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左卡尼汀能改善患者营养及一般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微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及长期门诊治疗的ESRD患者62例,分为血液透析组、保守治疗组,二组又各自分为左-卡尼汀组和对照组两个亚组,另设15例体检正常者为健康对照组,左-卡尼汀组给予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g,3次/周,进行为期6月的随访,分别于人选初、3、6月后测定微炎症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血液透析组、保守治疗组患者hs—CRP、IL-6和MD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GSH—Px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液透析组患者hs—CRP水平高于保守治疗组患者,GSH—Px低于保守治疗组患者(P〈0.05);左-卡尼汀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hs,CRP、IL-6和MDA水平降低,GSH.Px水平升高fP〈0.05)。结论ESRD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增强,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2.
腹膜透析对肾衰竭患者微炎性反应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衰竭患者腹膜透析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清清蛋白(Alb)等指标的水平变化,并观察腹膜透析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07年12月我院肾内科诊断为慢性肾衰竭患者35例为透析组,分别于透析前后抽血检查hs-CRP、IL-6、TNF-α和Alb,并选择同期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腹膜透析组透析前hs-CRP、IL-6、TNF-α和Alb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治疗后血清hs-CRP和Alb水平较透析前降低(P〈0.05),IL-6和TNF-α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肾衰竭患者经腹膜透析治疗后微炎症状态有所好转,但未消退。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作为观察腹膜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感染和营养不良等常见并发症和预测不良后果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3例,以血清白蛋白35g/L为界,分为血清白蛋白正常组(A组)及血清白蛋白降低组(B组),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清白蛋白等指标。结果 A组和B组QSGA值分别为12.56±4.93,15.43±3.82;hs-CRP分别为11.88±3.04,15.89±3.85,两组间营养指标及血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存在负性相关关系(P〈0.01)。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微炎症状态加重营养不良,同时又受营养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薛海燕 《陕西医学杂志》2013,(12):1611-1612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L-CN)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炎症、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影响。方法:46例老年M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左卡尼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IL-6、hs-CRP、Alb、PAB、Hb、HCT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hs-CR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lb、PAB、Hb、HCT显著上升,对照组Hb、HCT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IL-6、hs-CR及Alb、PAB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普遍存在L-CN缺乏,L-CN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微炎症及营养不良状态,纠正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泰安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179例MHD患者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抑郁症组和非抑郁症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透析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抑郁症组年龄、糖尿病、hs-CRP高于非抑郁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身体质量指数低于非抑郁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透析龄、透析充分性、钙磷代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抑郁症的发生与年龄、糖尿病、肾性贫血、慢性炎症及营养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代谢紊乱和微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血液透析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钙、磷和甲状旁腺激素及其他临床生化资料,并计算钙磷乘积,所得数据与美国肾脏病基金会维持性透析患者骨代谢和骨病控制指南比较,分析各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在钙、磷、钙磷乘积和甲状旁腺激素4项指标中,均符合指南者共21例(14.6%),与未符合指南组比较,其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高血压患者比例亦显著降低(P〈0.05)。所有患者的C反应蛋白与钙、磷、钙磷乘积、年龄均显著正相关(r=0.134、0.132、0.125、0.317,均P〈0.05),C反应蛋白与甲状旁腺激素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钙、磷、钙磷乘积是C反应蛋白的独立危险因素(β=0.189、0.113、0.048,均P〈0.01)。结论:骨代谢控制良好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水平较低,并且微炎症状态与骨代谢各指标之间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终末期肾脏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在温州市中心医院血透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86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采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MQSGA)评价MHD患者营养状况,根据MQSGA评分(〉10分者判为营养不良)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并采用t检验或x2检验比较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患者问临床指标包括年龄、性别、透析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差异。结果86例MHD患者中,有42例患者MQSGA评分≤10分,纳入营养正常组;11~20分者有42例,21~35者有2例,共44例纳入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1.16%,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33%;营养正常组与营养不良组的年龄、Kt/v、Alb、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性别、透析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血白蛋白可作为反应机体营养状况的可靠生化指标,而年龄、微炎症状态、透析充分性是影响MHD患者营养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