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谈牡蛎散     
哈小博 《开卷有益》2006,(12):33-33
中医以“牡蛎散”命名的方剂约有十七八首之多,载于不同的典籍中。所有的同名方剂均以牡蛎为君药,但因配伍的药物不同,其功用主治也迥异。本文所要介绍的是一首敛汗剂的代表方,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流传广泛,迄今应用不衰。  相似文献   

2.
中医遣药组方必需遵守“君、臣、佐、使”的原则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主病之为君 ,佐君之为臣 ,应臣之为使。”“君一臣二 ,制之小也。君二臣三佐五 ,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使 ,制之大也。”由此可知 ,古人用药达 1 3味就属大处方。而现代中医师遣药组方仍遵循其规律 ,但是在临证过程中 ,所组成的方剂药味越来越多 ,据中药房统计 ,最多药味达 30味左右 ,最少也有 1 2味 ;药量越来越大 ,一般为常用量的 2倍 ,形成大处方 ,使得方剂配伍结构不严 ,既浪费了药材 ,又给病人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 ,也给中药房增加了工作量 ,但临床上却未必…  相似文献   

3.
从现代药理研究看方剂组成的科学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君”“臣”“佐”“使”的配伍,是中医方剂的组成原则。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组方法度,具有很高的科学性。那么,在方剂配伍中各药所处的地位如何?药物之间内在联系的实质又是什么?笔者试从现代药理研究角度,对上述问题加以初步探讨。一君药是治疗主病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因是针对主要矛盾而设,起着决定性的治疗作用,故在全方中占有主导地位。君药的性能规定和影响着整个方剂的性  相似文献   

4.
“反佐”是中医方剂组织的法度之一。“反佐”一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张仲景运用此法于《伤寒杂病论》的方剂中,其反佐配伍的形式和原则,对后世方剂学中反佐配伍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笔者试就《伤寒杂病论》中组方的反佐方法作一粗疏探索,谬误之处,企望指教。一、以寒佐热法在温热药物为主的方剂中,加寒凉药物以反佐。其目的有二; (一)制约温热药的偏胜,防止其副作用。如黄土汤主治虚寒便血,用黄芩反佐附  相似文献   

5.
黄芪 ,味甘 ,性温 ,归脾、肺经 ,是补气的要药 ,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退肿之功 ,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配伍不同 ,在不同的方剂中 ,而发挥不同的作用。配伍应用有 :( 1 )黄芪与麻黄根、牡蛎、浮小麦相配 ,组成“牡蛎散”。主治诸虚不足自汗出 ,心悸 ,短气烦倦。本证是因为正虚无邪 ,滑脱不禁而致 ,故治宜固表敛汗。方中重用黄芪为君 ,取其益气固表 ,协同诸药以固腠理。( 2 )黄芪与当归、川芎、穿山甲、皂角刺相配 ,组成“透脓散”。主治气血虚不能托毒外透之痈疡肿痛 ,脓成不溃证。治宜补益气血 ,托毒溃脓。方中用生…  相似文献   

6.
茯苓甘淡性平 ,补而不腻 ,利而不峻 ,与他药配伍成对 ,妙用无穷。配利药助祛湿之功 ,配补药益健脾之效 ;配敛涩之药则涩精止遗 ,配行散之药则利水行湿 ;配寒药则寒 ,配热药则热。茯苓的对药配伍 ,除形成药对外 ,主要是形成对药方。对药方是最简单的复方 ,最能体现方剂配伍中的阴阳、君臣、补泻等对药关系 ,且方只二味 ,药简力捷。茯苓的对药配伍研究 ,对于中药配伍、方剂研究以及指导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内容非常丰富的古典医学著作。《内经》在讨论具体病证时 ,例举了十多首方剂 ,并提出了一系列制方学思想 ,这些内容 ,历来为医家所重视。1 方制君臣的含义“君、臣、佐、使”说 ,一直被视为制方之圭臬。“君、臣、佐、使” ,在《内经》成书时代 ,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内经》提出以“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 ,…… ,中药以一百二十种为臣 ,…… ,下药以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 ,从药物的善恶攻补性来决定它们的主次地位 ;另一种是《内经》提出“主病之谓君 ,佐君之谓臣 ,应臣之谓使” ,明确指出“方制君臣”不是“…  相似文献   

8.
新安医家程国彭在其代表作《医学心悟》中对行痹、痛痹、着痹的治法别开法门,治疗行痹以散风为主,佐以散寒祛湿,参以补血之剂;治疗痛痹以散寒为主,佐以疏风燥湿,参以补火之剂;治疗着痹以燥湿为主,佐以祛风散寒,参以补脾之剂。此外,其还创制蠲痹汤、松枝酒、虎骨胶丸等诸多治痹方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反佐法及衍生义治疗临床多种疑难杂证,旨在拓展新的思维和治疗空间,以提高疗效。方法:肾小球肾炎消蛋白敛之以六味地黄,散之以羌活、荆芥;慢性胆囊炎肝阴不足润之以一贯煎,燥之以黄连、栀子;低血压中气不足升之以补中益气,降之以枳壳、前胡;心肌缺血心脾两虚静之以归脾汤,动之以丹参、地龙。结果:运用以上诸法治疗相对应疾病,疗效满意,值得借鉴。结论:运用反佐法及衍生义敛散同用,润燥并施,升降联合,动静相依诸法治疗多种疑难杂证,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方剂组成原则的探讨李飞,柴瑞霁(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部210029山西运城地区卫校)主题词方剂/标准方剂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以后,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酌定剂量,按照一定的组方原则配伍组合而成。《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主病之谓君.佐君...  相似文献   

11.
玉屏风散出自中医名著《世医得效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中药组合而成,具有益气、固表、敛汗之功,主治表虚自汗证。玉屏风散药味组成少而精,方中黄芪益气固表止汗,于内,可大补脾肺之气,于外,可固表止汗,为方中之君药;白术补气健脾,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之功,具有培土生金之意,为方中之臣药;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且黄芪得  相似文献   

12.
方剂组成结构的相关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君、臣、佐、使”自《内经》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方剂的组方原则。从方剂的临床应用看方剂的组方原则应是“依法制方,以法统方”,“君、臣、佐、使”仅是临床组方过程中一种组成结构形式。这种组成结构与临床方剂的其他组成结构互补为用。以使方剂在临床上能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方剂君臣佐使说之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剂学中的君臣佐使是古代医家企图从方剂中找出组织规律的一种产物,是古代医家假借当时封建王朝的君臣佐使之间的互相统驭关系,来说明每一方剂中各药彼此之间的组织配伍关系。“君臣佐使”是代表方剂中主导药、辅佐药和调和药的符号。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旧说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其意以谓,药虽多,主病者专在一物,其它则节级相为用。”这种君臣佐  相似文献   

14.
一、升麻在升麻葛根汤、清胃散、紫雪丹、补中益气汤中配伍意义各有什么不同?(10分) 答:1)升麻在升麻葛根汤中与葛根相配,具有解肌清热,透疹解毒之功,为本方主要功效,有“君药”之称。2)清胃散是  相似文献   

15.
方剂是中医依据病患的情况照着组方选择适当剂量的药品进行配伍,同一病症不同程度的发病情况,其所需服用药物的计量也就不同。同时,方剂配伍过程中往往将所需药品分为君、臣、佐、使,当观察到病患的症状没得到减轻时需合理添加其他药物进行辅助配伍,从而达到完全医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桂枝汤源于仲景《伤寒论》,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用 ,用治伤寒太阳表虚证。桂枝汤是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所组成。方中桂枝辛甘性温 ,具有解肌发表、温经通阳的作用 ,以散肌表之风寒、温固卫分为君药 ;芍药酸苦微寒 ,敛阴和营 ,通调血脉 ,以补营阴为臣药 ,君臣相配 ,散中有收 ,开合相宜 ,相须为用。桂枝治卫、芍药治营 ,共同具有调和营卫功用。生姜辛温发散 ,助桂枝解表 ,并有和胃止呕之功 ;大枣甘平滋脾生津 ,助芍药和营 ,姜枣相伍为补脾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共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 ,与大枣相配有益气和中、安内攘外之功 …  相似文献   

17.
夏饮生脉饮     
<正>生脉饮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由古方"生脉散"衍生而来,由人参5分(1.5克)、麦冬5分(1.5克)、五味子7粒组成。"人参甘温,大补肺气而泻热,为君;麦冬甘寒,补水源而清燥金,为臣;五味酸温,敛肺生津,收耗散之气,为佐。盖心主脉,而百脉皆朝于肺,补肺清心,则气充而脉复,故曰生脉。夏月火旺克金,当以保肺为主,清晨服此,能益气而御暑也"。全方药仅三味,一补一滋一敛,配伍极为严谨,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主治暑热汗多、耗伤气液、体倦气短、咽干口渴、脉虚细;久咳肺虚、  相似文献   

18.
<正> “反佐”乃方剂学关于药物组成的法度之一。临床应用得当取效甚佳。 1“反佐”的涵义 1.1 配伍反佐:“反佐”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经云:“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此处是指大寒大热之证,与其相违之气格拒不纳,故取其气相同者以佐之,借其气同而易入,使违性者能与其气相争。因此说,配伍反佐就是指组方配伍时,在寒药中佐以热药,热药中佐以寒  相似文献   

19.
浅谈方剂配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剂的配伍,实乃一种制方模式。方剂通过配伍,可以增强药物疗效,可调和药物偏性,可以监制某些药的毒性,可以适合复杂病情的需要等。方剂配伍的方法有:根据辨证和立法的要求,按药物的不同功用,分清主次,按君、臣、佐、使的关系配伍;根据药物的性味,按性味关系配伍。  相似文献   

20.
掌握方剂的配伍是学好方剂学的关键之所在。因此,方剂学教学以“配伍”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君药在方剂中的主导地位,提纲挈领解析君臣配伍,深入浅出剖析难点配伍,培养了学生分析方剂的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