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Toll样受体为联系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重要细胞跨膜蛋白,在免疫及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认为慢性扁桃体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是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细菌感染及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而引发的慢性炎症反应。因此,基于Toll样受体介导的TLR-NF-κB信号通路在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意义,采用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总结目前TLR-NF-κB信号通路及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成果,对TLR-NF-κB信号通路与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光镜免疫金银法观察了31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和8例胎儿的扁桃体隐窝上皮结构及其中细胞的分布。电镜观察发现隐窝上皮表面存在三种类型微隐窝开口,其腔内有浸润细胞、异物及细菌。有三种特化上皮细胞(M细胞)覆盖于Ⅲ型微隐窝开口处,其结构与肠道M细胞相似,其数量随扁桃体炎的反复发作而减少。形态表明微隐窝是浸润细胞和外来抗原的出入口。M细胞与抗原的摄取及传递有关。光镜免疫金银法观察证明上皮浸润细胞中多数为OKT_s~+细胞,其中OKT_4~+者又占多数而OKT_s~+细胞较少,这些细胞是隐窝上皮参于免疫应答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扁桃体炎(chronic tonsillitis)是扁桃体的持续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人群通常是大龄儿童和年轻人,多为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腭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隐窝内的细菌、病毒感染进而演变成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Toll样受体(TLRs)为表达于细胞膜表面的跨膜受体蛋白,具有启动固有免疫及诱导适应性免疫的作用~([2]),而由TLRs介导及参与的TLR-NF-κB信号通路通过调节免疫相关因子及炎症递质的  相似文献   

4.
慢性扁桃体炎是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隐窝引流不畅,而致扁桃体隐窝及其实质发生的慢性炎症病变,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而扁桃体放线菌病在临床中少有报导.  相似文献   

5.
郭庆 《青海医药杂志》2012,42(12):78-80
在慢性扁桃体炎病理生理研究上,随着免疫学的快速发展,已经跳出了在扁桃体的局部的生理变化和炎症的发病机制的限制,研究人员发现,扁桃体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对整个机体免疫平衡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但是现在对于慢性扁桃体炎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为就其在慢性扁桃体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扁桃体周围脓肿多发生于青壮年,是扁桃体周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为耳鼻喉科急性疾病之一。扁桃体周围脓肿初起为蜂窝组织炎,继之形成脓肿。本病常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尤其是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者。由于扁桃体隐窝,特别是扁桃体上隐窝的炎症,使窝口阻塞,其中的细菌或炎性产物破坏上皮组织,向深部侵犯,穿透扁桃体被膜,进入扁桃体周围隙。  相似文献   

7.
扁桃体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为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壮年。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他还有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及腺病毒。多数为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受凉、潮湿、过度劳累、悲伤、烟酒过度时可诱发本病。急性扁桃体炎在学校、工厂偶有暴发流行。在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时最易发病。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腭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形成慢性炎症[1]但扁桃体作为局部免疫器官,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儿童,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随意切除,可能引起免疫功能障碍.故手术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扁桃体手术有剥离法和挤切法.常有的为剥离法.现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237例扁桃体切除术剥离法手术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37例中,男116例,女121例;10岁以下36例。均为慢性扁桃体炎,其中28例伴腺样体肥大局麻剥离法205例,全麻剥离法32例.1.2术后出现并发症16例均为术后出血。8例为局部压迫止血和  相似文献   

9.
1 病因①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演变为慢性炎症.②继发于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流感、白喉等,或鼻窦及鼻腔等邻近器宫感染也可引起慢性扁桃体炎.③细菌感染:扁桃体隐窝内可隐藏许多种类的细菌,以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厌氧菌等多见.当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它们在隐窝内大量滋生繁殖,引起急性发作.④病毒感染:有人测定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血清腺病毒抗体阳性者,在扁桃体切除术后10~14天可转为阴性.也有人从扁桃体组织培养中曾分离到2、3、4、7型腺病毒.因此认为慢性扁桃体炎与病毒感染有关.⑤自身变态反应:近年来,由于免疫学的发展,认为自身变态反应可引起慢性扁桃体炎.由于聚积在隐窝内的微生物作为一种抗原,长期与扁桃体接触,产生自身变应原,当这些微生物再次进入或大量繁殖时,能引起复合的变态反应,损伤扁桃体组织,使炎症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0.
扁桃体隐窝清洗、药物灌注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扁桃体隐窝清洗、药物灌注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该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457例,其中增生型(A组)135例,纤维型(B组)37例,隐窝型(C组)285例,观察比较各组疗效。结果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总有效率89.1%。其中增生型(A组)89.9%,纤维型(B组)60.0%,隐窝型(C组)93.0%。3组疗效比较,A组与B组比较、C组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扁桃体隐窝清洗、药物灌注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简单易行、疗效可靠,可减少扁桃体手术切除的几率,其中隐窝型、增生型疗效优于纤维型。  相似文献   

11.
扁桃体在人体的免疫,特别是局部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个二级淋巴器官,处于病原入侵机体的门户,又属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其免疫机能十分复杂。近几年来对扁桃体免疫机能的研究不断有新的进展。本文就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分子、免疫病理及免疫功能特征等方面对扁桃体的免疫功能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扁桃体低温等离子打孔消融术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扁桃体肥大患儿58例,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用低温等离子Reflex 55刀头,分别沿扁桃体上、中、下极部插入,每次每点消融15秒,退出时凝血,视扁桃体大小分别打4~6点.其中,27例同时切除腺样体.结果 扁桃体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缩小,缩小至Ⅰ度,临床症状消失47例(81%);由Ⅲ度缩小至Ⅱ度,临床症状减轻8例(13.8%);扁桃体无明显缩小3例(5.2%),为伴扁桃体炎患者.结论 扁桃体低温等离子打孔消融术可作为治疗扁桃体肥大的方法之一,并有明显的优势;但伴扁桃体炎时选择要慎重.  相似文献   

13.
扁桃体肥大是由于扁桃体被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其中细菌感染最多见,病原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长期肥大的扁桃体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中耳炎、打呼噜、气管及支气管炎。传统的扁桃体手术包括剥离法和挤切法,创伤性大,出血多,全身麻醉对孩子的身体危害极大。而扁桃体具有一定的人体免疫功能,对4岁以前的儿童尤为重要。切除扁桃体后,会影响局部的免疫反应,降低身体抗感染的能力,导致细菌的入侵,引起多种疾病。微波治疗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治疗时间短,适合在门诊开展,本文就舌扁桃体肥大性鼾症的门诊微波局部治疗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分析传统方法切除扁桃体双极止血和超声刀切除扁桃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86例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良性肿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超声刀切除扁桃体,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切除扁桃体双极止血,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咽部水肿评分、恢复活动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伪膜开始脱落时间,术后1、3、5、7d内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恢复活动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伪膜开始脱落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咽部水肿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7d内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刀切除扁桃体能够减少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促进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前瞻性对照观察了 IgA 肾病患者扁桃体淋巴细胞亚群、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及各种免疫球蛋白变化。结果表明,IgA 肾病患者扁桃体中 CD_4细胞、IL-2及 IgA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 IgA 肾病肉眼血尿发作与呼吸道粘膜免疫异常有关,感染可以触发或放大这种免疫反应;对于 IgA 肾病合并扁桃体炎的患者,应尽可能切除扁桃体,减少这一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病灶根治对慢性扁桃体炎合并肾炎的疗效。方法 对与肾炎反复发作相关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 ,根据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静脉滴注 2周 ,然后在局麻下行扁桃体剥离手术并将扁桃体及其隐窝内分泌物送细菌室进行培养、并做药物敏感试验。通过测定手术前、术后 1周、2周、4周、1年的2 4h尿蛋白定量及 1h尿RBC计数的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扁桃体内培养出的致病菌依次为 :需氧菌中 ,β 溶血性链球菌 (5 7% )、葡萄球菌 (2 0 % )、肺炎链球菌 (11% )、流感嗜血杆菌 (7% )、绿脓杆菌 (5 % ) ,最常见的厌氧菌是类杆菌 ,自手术后 4周起血尿、蛋白尿明显减少 (P <0 .0 5 )。随访 1年以上无复发。结论 病灶根治对于慢性扁桃体炎合并肾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肠道干细胞对于肠上皮各类细胞稳态的维持十分重要。正常情况下,位于隐窝基底部的肠道干细胞会不断向隐窝顶部迁移,在迁移过程中会分化形成不同的肠上皮细胞。肠道干细胞大约3-5天更新一次以维持肠道上皮的更新和损伤后修复。其中,在肠道上皮完整的条件下维持肠上皮动态平衡的主要是活跃型肠道干细胞,在肠道上皮损伤后发挥修复作用的主要是静止型肠道干细胞。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关于肠道干细胞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更新与发展。本文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对应用于肠道干细胞研究中的主要生物技术、新发现的肠道干细胞标记物和调控因子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自胜氢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159-160
目的评价负压扁桃体电切术的实用价值。方法132例慢性扁桃体炎成人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负压扁桃体电切术切除扁桃体125枚;对照组67例,采用剥离法切除扁桃体128枚。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3.87±2.58)min,术中出血(3.74±2.93)mL,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VAS疼痛评分分别为(7.03±0.58)、(3.69±0.84)、(3.45±0.86);对照组手术时间(13.27±5.71)min,术中出血(19.36±6.62)mL,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的痛觉一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7.82±0.52)、(4.98±0.96)、(4.03±0.69),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负压扁桃体电切术比扁桃体剥离法切除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IL-4和IL-5在扁桃体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探讨IL-4和IL-5表达的相关性及变态反应在慢性扁桃体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36例因反复炎症发作而行扁桃体切除的患者的扁桃体组织(不分侧别)作为实验组,同期取30例因单纯增生肥大而行扁桃体切除的鼾症患者或作为前驱手术(如茎突过长症等)而行切除的扁桃体组织(不分侧别)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L-4和IL-5在扁桃体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IL-4和IL-5在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扁桃体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二者在扁桃体组织中的表达有相关性,呈正相关关系(r=0.701,P〈0.01)。结论:慢性扁桃体炎的扁桃体组织中IL-4和IL-5均高表达,且主要分布于扁桃体的免疫功能区,从而证明变态反应的存在为扁桃体反复发炎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