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探索浙江省有效防治不同社区人群性病艾滋病发生和流行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我们采用的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城市、城镇和农村三类社区公共场所人群为干预对象。通过一年的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根据对不同社区公共场所人群基线和终末调查的比较,结果显示我们的健康教育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城市、城镇、农村三地人群对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以及行为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尤其对农村的健康教育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妥社区人群对AIDS/STD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艾滋病、性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对杭州市西湖市翠苑街道二、四居民区种类社区人群进行艾滋病、性病知识宣传干预,在干预前后采取匿名问卷法各开展一次KABP调查,结果:社区人群中除医务人员、学生外、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关于AIDS/STD知识的认知率有显著提高,结论:在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干预能增加各类人群对AIDS/STD的认识,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其采取正确行为,对预防艾滋病,性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社区人群对性病(STD)、艾滋病(AIDS)的了解程度,评价在社区中开展性病、艾滋病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对本市不同区域社区中的各类人群开展匿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对这些人群进行性知识、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后进行再次调查,比较两次调查中人们对于性病、艾滋病的了解程度。结果:医务人员对性病、艾滋病知识的了解程度较高,两次调查反映的差异度不大,而工人、农民、学生对性病和艾滋病的了解程度在干预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之中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对于增加社区人群对性病、艾滋病的知晓率,减少这些传播性疾病的发生率有着显著效果,对于防范性病、艾滋病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社区人群对性病(STD)、艾滋病(AIDS)的了解程度,评价在社区中开展性病、艾滋病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对本市不同区域社区中的各类人群开展匿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对这些人群进行性知识、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后进行再次调查,比较两次调查中人们对于性病、艾滋病的了解程度。结果:医务人员对性病、艾滋病知识的了解程度较高,两次调查反映的差异度不大,而工人、农民、学生对性病和艾滋病的了解程度在干预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之中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对于增加社区人群对性病、艾滋病的知晓率,减少这些传播性疾病的发生率有着显著效果,对于防范性病、艾滋病的发生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社区各类人群艾滋病,性病的KABP调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本省城市,城镇,农村社区内的各类人群对AIDS/STD知识,预防方法的掌握程度,方法:对不同层次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并采用匿名问卷法,结果: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其他各类人群,但个别项目认识率反而低于其他人群,一般人群和公共场所人员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的掌握和蔼均高于学生,对使用避孕套可预防艾滋病,性 病方面,除医务人员外的各类人群认识率均较低,结论:应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教育规划,特别是应重视对学生的宣传以使行为干预达到最佳效果,对避孕套的宣传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6.
社区人群STD/HIV认识水平干预前后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对社区人群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自我防范意识,达到对性病/艾滋病的一级预防之目的。方法 建立社区健康教育与服务模式,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教育,以问卷形式做出效果评价。结果 接受干预的人群普遍提高了对性病/艾滋病传播途径基本概念以及预防知识的认识。结论 通过建立社区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组织与服务模式。可在短期内有效地提高人群对性病/艾滋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和提高浦东新区社区人群艾滋病性病知识和态度的情况,探讨在社区人群中开展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浦东张江某大型外资企业作为试点社区,并设对照。运用问卷调查、小组访谈、同伴教育等社区综合干预的方法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调查对象对艾滋病有关知识的知晓率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干预后组态度正确率的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社区人群对性病艾滋病认识、正确态度与自我防范意识得以提高,达到对疾病的一级预防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浙江沿海人群有关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的知、信、行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浙江沿海地区城市、城镇、农村人群对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态度及相关的行为。方法;在杭州、海宁的城市、城镇、农村3组人群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问卷形式调查3138人。结果:化程度越低的人群,对有关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知识的了解越少,所持的态度和采取行为的正确率也明显偏低,对艾滋病的担扰与恐惧程度却较高。在知识、态度、行为3个方面,3组人群间存在差异,由好到差的排列为城市、城镇、农村。结论:大力开展有关性传播疾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应针对不同人群,特别是农村人群,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规划。  相似文献   

9.
西昌市社区吸毒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目前国内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均在探索阶段。该研究旨在探索社区吸毒人群预防艾滋病的行为干预模式。方法 干预方法主要是以同伴为基础的社区健康教育、建立医学咨询服务点、避孕套及注射器市场营销。结果 1998-1999年四川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在凉山州西昌市3个村开展了社区吸毒人群艾滋病干预项目。社区人群及吸毒人员干预后艾滋病知识均有明显提高(P<0.01)。吸毒人员均放弃了共用注射器行为,但避孕套的推广使用不理想。结论 以同伴为基础的社区健康教育和避孕套及注射器营销在预防控制艾滋病方面是有效的手段,但避孕套的推广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描述2002年中国人群对感染性疾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流行水平以及在不同教育水平、职业和地区人群中的分布。方法使用32个问题,利用2002年普查人口进行加权计算不同类别人群对肝炎、性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知识知晓率、性病的自报患病率、患性病后的就医情况以及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来源分布。结果绝大多数调查对象都认为肝炎、性病/艾滋病是中国的严重卫生问题,但对传播途径并未真正了解,加上恐惧,导致分别有27.6%和30.1%的人认为握手能够感染性病/艾滋病;9.9%的人报告过去1年中使用安全套;有0.22%的人报告过去5年中患过性病,男、女性分别为0.34%和009%,城市和农村人群分别为0.42%和0.16%;75%的性病患者报告去过专科医院求治,38.2%的人去过私人诊所,还有26.7%曾自购药品治疗;47.0%的人得到过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材料,或从医务人员、各类媒体中得到预防艾滋病的信息,12.1%的人报告过去1年医务人员告诉他们使用安全套预防性病/艾滋病。结论中国人群对肝炎、性病/艾滋病的认识普遍匮乏,尤其是农村以及西部地区人群。随着普通人群患艾滋病的危险性增加,在今后数十年内,艾滋病会给中国带来极大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并比较三亚市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情况,为制定政策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在三亚市城乡随机抽取1 414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城镇居民710名,农村居民704名,应用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计算各道题目的正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回收1 410份问卷,分析显示,城乡居民对健康相关知识的理解、健康相关行为和技能的形成和掌握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城镇居民得分明显高于农村居民,且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得分逐渐增加;城镇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结论加强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干预,尤其是针对农村居民的健康干预,是提高健康素养、促进三亚市城乡居民健康生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浙北地区城乡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浙北地区城乡社区健康教育效果,探讨城乡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在浙北地区各选择1个城市社区和1个农村社区实施综合性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同时选择条件相似的2个社区作为对照。干预前后,在城市和农村干预、对照社区均随机抽取600人进行问卷调查,比较调查对象健康核心信息知晓率和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结果干预后,农村干预社区居民对核心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而城市干预社区居民则无明显提高。城市干预社区居民饮酒率下降,测量血压的比例升高(P〈0.05);农村干预社区居民形成了定期更换牙刷以及刀和菜板生熟分开的行为习惯(P〈0.05)。结论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通过责任医师实施综合性干预,是城乡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并比较三亚市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情况,为制定政策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在三亚市城乡随机抽取1 414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城镇居民710名,农村居民704名,应用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计算各道题目的正确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回收1 410份问卷,分析显示,城乡居民对健康相关知识的理解、健康相关行为和技能的形成和掌握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城镇居民得分明显高于农村居民,且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得分逐渐增加;城镇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农村居民。结论加强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干预,尤其是针对农村居民的健康干预,是提高健康素养、促进三亚市城乡居民健康生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攀枝花市城乡居民营养保健知识及营养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教育和干预指导提供依据。方法抽样对攀枝花市城乡居民1,047人进行营养保健知识问卷调查,所有有效问卷均用SPSS13.0统计分析。结果①城市居民、农村居民、餐饮从业人员3组人群间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体质指数(BMI)以农村居民最高,餐饮人员最低;②不同年龄间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79,P=0.193),而BMI有随年龄增高而增加的趋势(F=22.309,P=0.000);③女性、男性间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MI女性低于男性;④文化程度越高,知识得分越高,而不同文化程度人群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不同营养状况的城乡居民营养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攀枝花市城乡居民对营养基本知识的掌握整体水平不高,城乡居民问卷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BMI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和性别。应进一步对该市居民进行培训、引导,全面改善其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四川省公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技能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18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居民20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性对食物中毒应对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男性知晓放射性事故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P<0.01),其他知晓率无性别差异。高年龄组(≥60岁和50~59岁)对各项知识知晓率都较低,30~39岁年龄组知晓率最高。文化程度越高,知识知晓率越高。农村居民麻疹预防知识答对率显著高于城市居民,其他知识知晓率城市居民显著高于农村居民。结论影响四川省公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技能最主要的因素是文化程度和城乡差别。今后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并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在低文化程度人群中普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6.
了解重庆主城区学校健康教育对初中生健康素养改善状况,为提高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城市、农村各抽取2所共4所学校初一、初二学生,分别将城市、农村各1所学校作为干预校,另外各1所学校作为对照校,干预校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对照校不开展任何干预措施.基线问卷调查时间为2016年10月,终期问卷调查时间为2017年6月,干预时间为2017年3-5月.结果 干预后,城市干预校学生具备功能性健康素养、批判性健康素养比例分别为71.5%,69.5%,高于对照校的62.2%,59.8%(x2值分别为5.753,7.333,P值均<0.05).农村干预校学生干预前总健康素养及3个维度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对照校(P值均<0.05),干预后干预校与对照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干预校功能性健康素养水平由干预前的59.3%提高到干预后的71.5%,总健康素养水平由干预前的53.3%提高到干预后的65.8%;农村干预校功能性健康素养由干预前的30.9%提高到干预后的56.4%,总健康素养由干预前的27.0%提高到干预后的4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9 542名15~69岁常住人口开展问卷调查。结果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是6.48%,城市为9.94%,农村为3.43%。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发现,文化程度、地域、民族、婚姻、家庭规模和收入是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共同影响因素。文化程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口比例越高(城市OR=1.854,农村OR=2.972)。与东部地区比较,中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城市OR=1.063,农村OR=1.255),西部较低(城市OR=0.86,农村OR=0.72)。少数民族低于汉族;已婚者略高于未婚者;家庭规模越大,家庭收入越低,家庭成员的健康素养水平越低。多因素分析发现,城市居民年龄越大健康素养越高(OR=1.005),农村居民与此相反,年龄越大健康素养越低(OR=0.985);城市男性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女性(OR=1.069),但农村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略有差异。文化程度是居民健康素养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地域、民族、婚姻、家庭规模和收入不同程度地影响城乡居民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he aged in rural areas may not access regular dental ca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dental visits for those 60 years of age and older living in urban, rural and remote locations in Western Australia and to determin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ch visits. The main outcome was having had a dental visit in the previous 12 months. DESIGN: A cross-sectional telephone survey was conducted. SETTING: Urban, rural and remote locations in Western Australia. SUBJECTS: A total of 2100 participants, 60 years of age and older. RESULTS: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people in rural and remote areas of Western Australia had a longer time since their last dental visit than people in urban areas. Within each sex, age, country of birth, income, occupation and education group,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people having attended a dentist in the previous 12 months was in urban areas and the lowest was in remote areas. Controlling for sex, age, education and oral health status, compared to urban residents, rural residents were 14% less likely to have seen a dentist and remote residents were 27% less likely.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for the aged sector of the Western Australian population, geographical location is a major factor in the frequency of use of dental services and the reasons for dental visits. This raises concerns that improvement of oral health by prevention and early detection of tooth and gum problems is less likely to occur in rural and remote areas than in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19.
CONTEXT: As elderly people become a larger proportion of the rural popul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ose at risk for poor health. Predictors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can be useful in designing interventions. PURPOSE: On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profile th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people in a southwestern reg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 related objective was to identify the princip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thereby identifying population subgroups in greatest need of health or social services. METHODS: A telephone survey of approximately 5,000 individuals 65 years and older collected data on need for assistance with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worry about health status measures.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Behavioral Model was used to more clearly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t groups at risk for poor health. FINDINGS: Those groups of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people in the poorest health were older than 75 years, had less than a high school education, were retired or unemployed, and had low household income.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y urban, rural, and frontier residence. CONCLUSIONS: To maintain the physical,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older people residing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 social services, medical care, and supportive services are needed, particularly among the most socially and 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