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脉压(PP)和脉压指数(PPI)的关系.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例及健康对照者35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空腹血清脂联素浓度,同时测定各组的血脂、血糖、血压、脉压、脉压指数等指标,并分析血清脂联素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5.36±2.04)μg/ml vs(6.83±2.24)μg/ml,P<0.01],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脉压指数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脉压指数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脂联素水平下降并与血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脉压和脉压指数高的患者,其血清脂联素浓度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2.
脂联素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浆脂联素(adiponectin)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ulse pressure,PP)、平均动脉压(MAP)和脉压指数(pulse pressure index,PP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56例新发现且未经过治疗的轻、中度EH患者和54例正常人,记录年龄、性别,测定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血脂谱及血压,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血浆脂联素水平。结果EH组血浆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H组血浆脂联素水平与SBP(P〈0.01)、PP(P〈0.05)、MAP(P〈0.05)和PPI(P〈0.01)呈显著负相关。对照组血浆脂联素水平与SBP、PP、MAP、PPI不具有相关性。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有低脂联素血症,异常升高的血压可能是低脂联素血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脏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EH的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EH组33,以及体质指数(BMI)、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血清脂联素浓度;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浓度,计算24h尿白蛋白排泄量(UAE);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及常规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检测。EH组以UAE值为基础,分为MA(-)/EH亚组和MA(+)/EH亚组。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H组脂联素浓度不呈正态分布,取其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EH组lg(脂联素浓度)为(0.96±0.21)mg/L,对照组为(1.06±0.16)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4,P〈0.01)。EH组UAE〈30mg/24h20例,30—300mg/24h40例,2组lg(脂联素浓度)与UAE呈显著负相关(r=-0.532,P〈0.01),校正各因素后仍呈显著负相关(偏相关系数r=-0.279,P=0.036)。EH组中动态血压节律杓形34例,非杓形26例,UAE分别为(21.17±11.08)mg/24h和(28.20±12.48)mg/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0,P〈0.05),2组lg(脂联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H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低于正常对照者,低脂联素血症与EH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EH患者中,MA伴有血清脂联素浓度的降低。低脂联素血症与EH患者MA的发生密切相关,脂联素可能有保护EH患者肾脏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促进了MA的发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浆脂联素、瘦素与胰岛素抵抗水平的相关性,为PCOS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测定78例PCOS患者脂联素、瘦素与内分泌代谢及胰岛素抵抗水平变化等各项指标,与46例健康对照组作比较并分析相关性。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多囊卵巢综合征组患者的瘦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腰臀比(WHR)等指标呈负相关性关系。患者血清瘦素表达水平与BMI、FINS、HOMA-IR和WHR指标呈正相关性关系。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大多具有低脂联素表达水平、高瘦素血症等特征,且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与瘦素表达水平、胰岛素抵抗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人体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1月~12月来我院就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71例作为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40例作为甲减组,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研究对象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年龄、BMI、WHR、体脂百分比、脂联素水平。结果甲减组BMI高于对照组,甲亢组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甲亢组男、女性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同性别,甲减组男性BMI高于对照组,女性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三组女性脂联素水平均高于同组男性(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因素为BMI、WHR(P0.05)。甲亢组、甲减组血清脂联素的影响因素为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P0.05)。结论不同性别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健康对象间的血清脂联素有较大的差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脂联素水平较高,对血清脂联素影响最明显的因素为游离甲状腺素。  相似文献   

6.
方继伟  尹林 《江西医药》2008,43(11):1146-1148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B超诊断为脂肪肝的患者132例与健康体检者157例,对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清脂联素水平进行检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脂肪肝组FBG、TC、LDL水平升高(P<0.05),BMI、WHR、TG、FINS水平及HOMA-IR明显升高(P<0.01),而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P<0.01)。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研究显示脂联素与HDL呈正相关(r值为 0.36,P<0.05),与BMI、WHR、TG、HOMA-IR、LDL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1、-0.27、-0.40、-0.79、-0.57,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而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血清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云  崔克勤 《河北医药》2008,30(3):276-277
目的阐明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6例,根据1999年WHO诊断标准确诊,同期正常人30例年龄、性别与糖尿病足匹配。测定所有观察对象的空腹血清脂联素,体质指数、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等相关指标。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Homa-IR2型糖尿病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脂联素水平超重肥胖者低于非肥胖者(P<0.01);相同WHR间脂联素水平2型糖尿病者较正常人低。脂联素与WHR、Homa-IR独立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脂联素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脂联素(APN)、瘦素(Lepti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HOMA-I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4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58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依据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组与非肥胖组,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APN、Leptin与HOMA-IR等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瘦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瘦素表达水平与体质指数(BMI)、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腰臀比(WHR)等指标呈正相关性.研究组患者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与BMI、FINS、HOMA-IR和WHR等指标呈负相关性.结论 PCOS患者血脂联素水平降低,与胰岛素抵抗呈负相关,瘦素水平升高,与胰岛素抵抗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参与PCOS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①按照体质量指数(BMI)<24kg/m2,24kg/m2≤BMI<28kg/m2,BMI≥28kg/m2分别将初诊P-COS患者170例,分为正常体质量组(P1组69例)、超重组(P2组44例)、肥胖组(P3组57例);年龄和BMI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143名分为正常体质量组(C1组102例)、超重组(C2组20例)、肥胖组(C3组21例)。②于月经第3~5天早8:00抽取空腹血,测定性激素、血脂、脂联素等指标;实施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激发试验;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等。③基础与糖负荷后胰岛素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按HOMA模型计算。结果①脂联素水平的变化:PCOS患者脂联素水平低于年龄和体质量指数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P1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肥胖者68例与非肥胖者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120例,肥胖者62例与非肥胖者58例,正常对照组50名。分别检测以上三组患者的空腹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胰岛素、空腹和馒头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比较脂联素水平变化,并与其他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1)。多元线性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中,脂联素与BMI、收缩压、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瘦素、TNF-α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ISI呈独立正相关,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为脂联素、瘦素、TNF-α、BMI、TG、收缩压;2型糖尿病非高血压组中,脂联素与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瘦素、TNF-α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ISI呈独立正相关,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为脂联素、瘦素、TNF-α、TG。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合并高血压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更低,脂联素水平与高血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白智峰  李帅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097-3099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改变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19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即颈动脉硬化患者(n=91)和对照组(n=102).患者均给予24h血压动态监测,比较和分析两组血压节律的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24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24h平均脉压(24h-M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昼间平均收缩压(d-SBP)、昼间平均舒张压(d-DBP)、昼间平均脉压(d-M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夜间平均脉压(n-M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6.92、24.68、6.16、12.87、11.59、6.35,均P<0.05),观察组组内d-SBP、d-DBP、d-MBP均分别高于与n-SBP、n-DBP、n-M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73.61,P<0.01).观察组昼夜血压变异度>10%,则观察组24 h动态血压曲线图为非杓型曲线;对照组昼夜血压变异度<5%,则24h动态血压曲线图为杓型曲线.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压高峰对颈动脉硬化的发生具有临床意义,血压昼夜节律性改变可作为临床治疗和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郭皓宇  曾亚  王赛 《中国药业》2012,21(12):38-40
目的 观察血清脂肪因子内脏脂肪素在二甲双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前后的变化及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口服二甲双胍0.5g,每日3次,疗程12周;对照组用安慰剂.两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tc)、总胆固醇(TC)、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内脏脂肪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 IR);并计算血清内脏脂肪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组药物干预前后BMI,WHR,HOMA-IR、血清内脏脂肪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MI,WHR,SBP,DBP,HOMA-IR、血清内脏脂肪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WHR,HOMA - IR的差异与血清内脏脂肪素的差异呈正相关(P<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内脏脂肪素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芦鹭  高政南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166-16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病变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者2202例,并按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值进行分组,其中,CIMT≥1mm为增厚组(1663例),CIMT〈1mm为对照组(5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UA)、尿蛋白、尿蛋白,肌酐(UACR),分析与CIMT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增厚组患者的年龄、腰臀比、收缩压、FPG、2hPG、HbAlc、UACR、LDL—C、TC、U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收缩压、TC、HbAlc与CIMT呈正相关(P〈0.05),性别、HDL—C与CIMT呈负相关(P〈0.05).FPG、2hPG、BMI、腰臀比、LDL—C、TC、TG、UACR、UA与CIMT无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收缩压、HbAlc、HDL—C是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陈波 《现代医药卫生》2014,(12):1768-1771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对2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 ABPM,观察其24 h平均收缩压(24 h MS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MDP)、白昼平均收缩压(dMSP)、白昼平均舒张压(dMD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P)、夜间血压下降率。结果 2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100例为杓型血压,78例为非杓型血压,35例为反杓型血压。随年龄增长反杓型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其中老年组(≥60岁)患者反杓型血压发生率较中青年组(<60岁)高,而老年组患者杓型血压发生率较中青年组患者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女性患者反杓型血压发生率较男性高,但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时血压波动情况通过24 h ABPM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不断增高,提示增龄可明确影响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节律变化,应尽早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确诊为高血压病患者服用国产厄贝沙坦150mg,每天1次,每周随访1次,若降压效果不理想,则加量至每天300mg,治疗2个月,监测治疗前及治疗中24h动态血压水平及肾功能指标。结果厄贝沙坦治疗后患者24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日间及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血及尿β2-MG明显减少(P〈0.01)。结论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仅有良好的平稳降压效果,而且对其肾功能亦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160例,分别给予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有无LVH,分为LVH组(n=70)和非LVH组(n=90),比较2组动态血压各参数的变化,统计分析各时间段血压均值及血压变异性与LVH的关系.结果 ①LVH组与非LVH组的年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VH组与非LVH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白昼平均收缩压、白昼收缩压标准差、白昼平均舒张压、白昼舒张压标准差、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舒张压标准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52±14)mmHg(1 mmHg=0.133 kPa)比(121±9)mmHg、(18±4)mmHg比(82±5)mmHg、(16 ±5)mmHg比(11±4)mmHg、(153±11) mmHg比(123±10) mmHg、(17±5)mmHg比(13±4) mmHg、(100±9)mmHg比(83±6)mmHg、(16±5) mmHg比(10±3)mmHg、(147±14)mmHg比(112±12)mmHg、(15±6)mmHg比(10±4) mmHg、(96±10) mmHg比(77±8)mmHg、(14±6) mmHg比(8±3) mmHg](均P<0.01).结论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及血压变异性异常与LVH关系密切;血压变异性大者,LVH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选取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44例,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53例)、糖耐量减低(IGT)组(43例)和糖尿病组(48例),并监测24h动态血压。结果糖代谢异常者(IGT组和糖尿病组)非杓型收缩压和舒张压发生率高于NGT组[79.1%(34/43)、83.3%(40/48)比69.8%(37/53),81.4%(35/43)、70.8%(34/48)比66.0%(35/53)](P〈0.05);糖尿病组非杓型收缩压发生率高于IGT组(P〈0.05),非杓型舒张压发生率低于IGT组(P〈0.05)。夜间高血压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T组的24h舒张压负荷高于NGT组和糖尿病组[40.8(16.9,73.1)mmHg比30.4(2.9,50.2)、23.3(1.3,43.7)mmHg](P〈0.05),NGT组患者24h收缩压、白昼收缩压、夜间收缩压明显低于IGI组和糖尿病组f(126±13)mmHg(1mmHg=0.133kPa)比(133±17)、(133±12)mmHg,(128±12)mmHg比(135±18)、(134±12)mmHg,(122±16)mmHg比(131±19)、(130±16)mmHg](P〈0.05),IGT组24h舒张压、白昼舒张压、夜间舒张压、24h平均动脉压、夜间平均动脉压高于NGT组和糖尿病组[(854-12)mmHg比(80±11)、(76±12)mmHg,(87±13)mmHg比(82±11)、(78±13)mmHg,(83±14)mmHg比(76±12)、(72±12)mmHg,(101±13)mmHg比(95±10)、(95±10)mmHg,(99±14)mmHg比(92±12)、(92±12)mmHg](P〈0.05),同时IGT组dSBP、nSBP高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24h平均脉压差、白昼平均脉压差、夜间平均脉压差高于NGT组和IGT组[(57±13)mmHg比(46±10)、(48±10)mmHg,(56±12)mmHg比(46±10)、(48±10)mmHg,(58±14)mmHg比(46±11)、(48±12)mmHg](P〈0.05)。结论顽固性高血压合并血糖代谢异常的患者昼夜血压调节功能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不同血压模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以4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利用SRI技术获取各组左心室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平均峰值应变率(mSRs、mSRe、mSRa)及收缩期平均峰值应变(mεs);观察组再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将分为杓型组(n=43)与非杓型组(n=37),根据mSRs、mSRe、mSRa及mεs对各组对象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进行评价,并作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mSRs、mSRe、mSRa、mεs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非杓型组mSRs、mSRe、mSRa、mεs等指标均低于杓型组(P<0.05).结论 SRI技术可以准确而敏感地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异常变化,不同血压模式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率及左心室整体功能均较正常人明显减低,且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心肌应变率较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减低更为明显,其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受损程度较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