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用葡萄糖为原料,以酿酒酵母S-6和栗酒裂植殖酵母SP为发菌株,经单孢诱变选出稳定高产的S-16及SP-72菌株做为亲缘,进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的融合子F-82耐高温产量高,40℃以下15%葡萄糖发酵产量达9.2%,比原始菌株提高12%,经鉴定该菌株为酿酒酵母变异株。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诱变结合抗性筛选方法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并通过发酵培养基优化进一步提高多杀菌素产量。方法 分别确定链霉素、安普霉素和鼠李糖3种抗性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然后以S.s1-4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UV)结合链霉素、安普霉素、鼠李糖抗性因子诱变选育,在此基础上利用亚硝基胍(NTG)结合上述抗性因子诱变选育,并利用响应面实验设计对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糊精、棉籽蛋白3种成分进行优化。结果 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照射30s,涂布于抗性平板上,筛选得到S.s2-21,S.s2-21再用NTG处理30min,涂布于抗性平板上,最终获得1株遗传性状稳定的菌株S.s3-37,产量为78.26mg/L,提高了45.71%;发酵培养基优化后,其产量达83.00mg/L。结论 利用紫外和NTG结合抗性复合诱变选育获得多杀菌素高产菌株是有效的,通过发酵培养基优化,其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54.55%,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住院患儿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血清型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3月收治的SP患儿116例病历资料中分离出的SP菌株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儿入院后采集的咽喉部痰液标本中SP菌株培养和鉴定结果,分析SP血清分型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特点。结果:116株SP分离菌株中,血清型分型检出116株,其中血清型分布TOP 5分别为19F、6A、14、19A和23F;23价多糖疫苗覆盖血清型疫苗PCV 23(1~5 B、6B、7F、8N、9N、9V、10A、11A、12F、14B、15B、17F、18C、19A、19F、20F、22F、23F、33F)菌株覆盖率可达到67.24%,13价SP-PCV13(1A、3~5 A、6A、6B、7F、9V、14C、18C、19A、19F和23F)覆盖率为5.17%;药敏试验结果发现116株SP分离菌株对敏感性TOP 5药物为青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利奈唑胺,其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8.28%、96.55%;PCV13覆盖与非PCV13覆菌株对...  相似文献   

4.
纳他霉素产生菌基因组重排育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 SG-1原生质体经紫外线诱变并筛选链霉素抗性菌株,获得纳他霉素高产菌株。在上述高产突变株中选择4株作为亲本进行基因组重排育种,筛选得到了高产重排菌株,其中一株重排菌株S.gilvosporeus GS-74的纳他霉素产量为3574mg/L。为产量最高的亲本菌株的153%,比原始出发菌株SG-1提高1.17倍。  相似文献   

5.
分离到一株在果糖和葡萄糖作为碳源的条件下产生甘露醇的新微生物。用含有 15 0 g/ L 果糖的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 ,16 8h后能产出 6 7g/ L 的甘露醇。用 3%~ 12 % (w/ v)的果糖进行补料分批培养 ,2 0 0 h后甘露醇产量最大可达 2 0 9g/ L ,相当于 83%的得率和 1.0 3g· L- 1 · h- 1 的产量。基于它与对照菌株 C.magnoliae在 2 6 S r DNA上 D1/ D2区的相同序列以及有类似的碳源利用方式 ,所以将这一分离株定名为 Candida magnoliae。用一种新的Candida magnoliae菌株生产甘露醇@龚家玮…  相似文献   

6.
布洛芬立体拆分菌株的筛选与离子束诱变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从土壤中分离到的 15 4个菌株中 ,通过筛选及旋光度的测定得到立体选择性水解布洛芬乙酯生成S 布洛芬的菌株CandidasorboxylosaT2P。用低能离子束诱变的方法得到了几株布洛芬乙酯水解活性提高的突变菌株 ,用 4× 10 5ion/cm2 剂量的低能离子束诱变菌株CandidasorboxylosaT2P可提高S 布洛芬的产量2 0 %左右。用菌株CandidasorboxylosaT2P的培养物催化水解布洛芬乙酯所得产品的外观、熔点、旋光度和红外光谱等各项检测指标与Sigma公司的标准品S 布洛芬基本一致 ,这表明该菌株具有提高S 布洛芬产量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 SP) 在儿童中的致病谱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3-2017 年细菌培养为SP 的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 分离到SP 的患儿514 例,其中6 例同时在咽拭子和阴道分泌物中培养 出SP。407 株(79.2%) 来自阴道分泌物,91 株(17.7%) 来自呼吸道标本,无菌标本10 株(1.9%),其他标本12 株(2.3%)。患儿年龄 (7.02±2.26) 岁。侵袭性感染10 例。所有菌株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敏感,青霉素MIC50和MIC90分别为0.023 和0.048μg/ mL;98.4% 的菌株对左氧氟沙星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4.6% 和93%。2 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发生脑梗塞、 脑瘫后遗症。结论 SP 主要引起儿童呼吸道和外阴阴道感染,青霉素和头孢曲松可作为该菌感染的首选用药,局部使用左氧氟 沙星可作为SP 外阴阴道炎的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700多株海洋沉积物分离得到的细菌中筛选安莎类抗生素和6-脱氧己糖(6DOH)糖基化修饰的次级代谢产物产生菌.方法 以3-氨基-5-羟基苯甲酸(AHBA)合酶基因和dTDP-葡萄糖-4,6-脱水酶基因为靶标,分别进行安莎类抗生素和6DOH糖基化修饰的次级代谢产物产生菌的分子筛选.对AHBA合酶及dTDP-葡萄糖-4,6-脱水酶基因阳性的菌株发酵液及提取物进行抗菌、抗肿瘤、抗病毒活性分析.采用利福霉素抗性及氢氧化钠显色初步鉴定安莎类化合物;采用α-萘酚硫酸显色初步鉴定6DOH糖基化修饰的化合物.利用16S rRNA序列对部分阳性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共获得39株AHBA合酶基因阳性和10株dTDP-葡萄糖-4,6-脱水酶基因阳性菌株.阳性菌株中,78%具有不同程度的生物活性.化学初步鉴定结果表明:49%的AHBA合酶基因阳性菌株产生安莎类化合物:50%的dTDP-葡萄糖-4,6-脱水酶基因阳性菌株产生6DOH糖基化修饰的化合物.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大多数阳性菌株属于放线菌中的链霉菌属.结论 基因探针筛选可作为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从海洋细菌中发现活性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9.
以微波等离子 N (2 0 W,2~ 4 min)溅射 ansamitocin产生菌 S.nocardia,研究了溅射剂量与致死率、菌率类型与 P- 3产量的关系 ,以及突变株的 P- 3产量分布频率 ,并获得一株比出发菌株 P- 3发酵效价提高18.2 %的高产 ansamitocin产生菌。  相似文献   

10.
劳伦链霉菌的诱变育种和发酵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劳伦链霉菌 (S.laurentii) ATCC312 5 5是含硫多肽类抗生素硫链丝菌肽 (Tsn)的产生菌。为提高Tsn产量 ,本研究采用 UV和 NTG对劳伦链霉菌野生型进行诱变 ,筛选抗 Cu2 、抗氯霉素或磷霉素超敏的菌株 ,经平皿初筛 ,摇瓶复筛 ,获得两株生产能力高于母株的菌株 ,即 UFOM30 2、UCL30 10。其 Tsn产量较野生菌株提高 5 8%和 38%。又经种龄、接种量、通风量、补料等发酵条件的探索 ,突变株 UFOM30 2最终 Tsn的产量可达 190 0 μg/ ml左右 ,比野生型活力提高一倍 ,达到工业生产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达托霉素产生菌进行诱变选育,并对其发酵条件优化,以提高其达托霉素发酵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方法 以玫瑰孢链霉菌(DT-9#F2)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紫外诱变、微波诱变、LiCl诱变及复合诱变并结合链霉素抗性筛选进行菌株选育,同时,对其发酵培养基中氮源、碳源及生长因子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其发酵产量。结果 得到一株达托霉素高产突变株DT-37,其摇瓶发酵产量达到12.2mg/L,较出发菌株提高20.79%;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为:酵母粉(YP300)1.65%、FeSO4 0.043%、葡萄糖1.50%、玉米淀粉7.20%、糖蜜0.72%,VB12 1.50μg/mL、硫辛酸5.00μg/mL。其摇瓶发酵产量达到30.56mg/L,较初始培养基提高了297.92%。经100L发酵罐上放大验证,达托霉素的产量达到了2872mg/L,较优化前提高了14.88%。结论 紫外、微波及LiCl复合诱变后经抗生素抗性筛选,结合发酵培养基优化,可有效提高菌株的达托霉素发酵产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avermectin产生菌S.avermitilis的生长特性,提高产生菌B1a组分的产量。方法采用紫外线、诱变剂亚硝基胍并结合甲硫氨酸诱变等手段对出发菌株S.avermitilis N-5—6进行诱变处理,初筛、复筛。结果筛选获得总效价达到4525.8μg/ml的高产除虫链霉菌突变株A-3,B1a比例提高到56.0%。结论采用紫外线及亚硝基胍诱变方法,结合甲硫氨酸诱变筛选,与出发菌株相比可以获得avermectin总效价及B1a组分显著提高的菌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L 赖氨酸产生菌钝齿棒杆菌 (Corynebacteriumcrenatum)D60 -95为出发菌株 ,提高L 赖氨酸产量。方法采用紫外线诱变处理 ,对大量抗七叶苷 (esculin)突变株进行初筛、复筛 ;在此基础上 ,利用均匀设计方法对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组合。结果得到抗性突变株E0 9-3 7,其发酵液中L 赖氨酸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 2 0 6 % ;发酵培养基主要成分最佳配比为葡萄糖 14 0g·L-1,硫酸铵 5 5 g·L-1,碳酸钙 5 0 g·L-1和盐酸豆饼水解液 18g·L-1。结论以上方法是选育L 赖氨酸高产菌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组织分离法从野生地黄组织中分离得到24株内生菌,采用2,4-二硝基苯肼显色法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产梓醇性能的测定,筛选得到一株产梓醇性能较好的菌株BLCC1-0148,研究其10代内培养物产梓醇性能的遗传稳定性,结合菌落形态特征及菌株特异性序列分析等手段,最终将BLCC1-0148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利用正交设计试验对高产菌株BLCC1-0148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最佳发酵培养基如下:葡萄糖0.5%、蛋白胨0.5%、酵母膏0.75%、氯化钠1%;发酵温度37℃,摇床转数180 rpm,发酵时间3 d,梓醇产量达到839μg·mL-1;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45(12):1232-1237
目的 通过对达托霉素产生菌进行诱变选育,并对其发酵条件优化,以提高其达托霉素发酵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方法 以玫瑰孢链霉菌(DT-9#F2)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紫外诱变、微波诱变、LiCl诱变及复合诱变并结合链霉素抗性筛选进行菌株选育,同时,对其发酵培养基中氮源、碳源及生长因子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高其发酵产量。结果 得到一株达托霉素高产突变株DT-37,其摇瓶发酵产量达到12.2mg/L,较出发菌株提高20.79%;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为:酵母粉(YP300)1.65%、FeSO4 0.043%、葡萄糖1.50%、玉米淀粉7.20%、糖蜜0.72%,VB12 1.50μg/mL、硫辛酸5.00μg/mL。其摇瓶发酵产量达到30.56mg/L,较初始培养基提高了297.92%。经100L发酵罐上放大验证,达托霉素的产量达到了2872mg/L,较优化前提高了14.88%。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宁波市肺炎链球菌(SP)流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住院患儿139份SP菌株,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感染情况,采用纸片扩散法及E-test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判断标准分析药敏结果。结果:在分离的139株SP中, 2岁以下儿童 最多,占66.2%,从季节来看冬季最多,占52.5%,从时间上比较, 2015年分离SP菌株最多。SP对青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 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0.9%、89.9%、92.1%、16.5%、15.1%、0.0%、5.0%。结论:宁波市儿童SP感染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主,冬季最多, SP感染有增多趋势;青霉素及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作为治疗SP感染的首选药物; SP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极高,不适合用于SP的治疗;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临床应依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以美国大灵芝为出发菌株,利用N+离子注入技术选育出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灵芝多糖高产菌株。结果表明:在20 KeV2、×1016ions/cm2的注入条件下灵芝菌株G13的胞外多糖的产量为2.71 g/L,比对照菌株提高了15.32%。采用单因素法和正交实验法得到的培养基组分质量浓度优化组合为:葡萄糖45 g/L,玉米粉40 g/L,黄豆粉10 g/L,酵母膏0.5 g/L,VB125μg/L,KH2PO40.5 g/L,MgSO4.7H2O 0.1 g/L。进行分批发酵实验,发酵120 h灵芝胞外多糖的产量达到3.38 g/L。  相似文献   

18.
以始旋链霉菌(Streptomyces pristinaespiralis)ZP2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UV)、亚硝基胍(NTG)复合诱变,并结合普那霉素抗性突变株的理化筛选,选育到一株高产突变菌株UN2056,其普那霉素产量达到1490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5.7%.传代试验表明该高产突变菌株的高产性能遗传特性稳定.高产突变株UN2056在5 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试验,其平均发酵产量达到1645 m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60.8%.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代谢工程手段对龟裂链霉菌工业菌(Industrial Streptomyces rimosus,SRI)进行基因改造,提高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产量。方法利用pKC1139质粒阻断SRI基因组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编码基因zwf1。结果筛选得到一株OTC高产突变株,将突变株与原始菌株进行发酵,发现OTC产量比原始菌株提高了36.2%。结论 SRI基因组中zwf1基因的缺失使细胞合成土霉素的能力增强;龟裂链霉菌中初级代谢关键基因调控会影响次级代谢。  相似文献   

20.
头孢菌素C产生菌顶头孢霉理性化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顶头孢霉82-128菌株改良过程中,除常规的随机筛选外,还采用了理性化筛选,以提高头孢菌素C的产量,方法为筛选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株及抗重金属离子变株.试验结果表明理化筛选优于随机筛选.正突变频率前者为50.87%,后者为38.25%.变株幅度,前者产量高于亲株200%的占6.16%,高于亲株300%的占2.84%;后者产量高于亲株200%的占0.258%,高于亲株300%的未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