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足背静脉穿刺顺行灌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尿激酶溶栓治疗9例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男4例,女5例,平均年龄58.5岁。其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天)5例(55.56%),慢性(〉10天)4例(44.44%),有2例曾有DVT病史。结果 总有效率100%(9/9)。平均住院日为10天。结论 足背静脉穿刺顺行灌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而且有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住院患者,经足背静脉注射尿激酶,同时静脉滴注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醉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结果 治愈34例.总有效率92.6达.溶栓过程未出现纤维蛋白原降低、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经患肢注射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检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住院患者,经足背静脉注射尿激酶,同时静脉滴注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结果:治愈32例,总有效率达86.1%。溶栓过程5例出现纤维蛋白原降低,恢复后无出血迹象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经患肢注射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肢的肿胀,疼痛和压痛,浅静脉扩张,严重者可引起下肢动脉的痉挛,导致肢体缺血甚至坏死。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条件、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增多。为评价溶栓、抗凝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以便进一步系统开展此疗法,本文对我科近3年来住院的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资料加以总结,以获得更多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6.
王娟  刘改云 《包头医学》2005,29(1):15-15
近二年来,我们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妊娠及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韩凤英  陈晓霞  谢倩  王燕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9):1425-1427,1429
目的 观察妊娠及产褥期妇女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0例确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周内的孕妇产患者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和肝素抗凝治疗,在治疗前后以临床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下肢阻抗容积波图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愈50%(5例),好转50%(5例),总有效率100%(10例);溶栓前后下肢阻抗容积波图各项指标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无1例转为血栓后综合征.结论 妊娠及产褥期妇女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同时结合肝素抗凝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患肢注射高浓度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溶栓治疗与疗效。方法 :经患肢注射尿激酶每日 75万单位溶栓治疗 4 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病程在 2周内溶栓治愈 72 % (18/2 5 ) ,有效率 10 0 % (2 5 /2 5 ) ,病程超过 2周溶栓治愈率 30 % (6 /2 0 ) ,有效率 85 % (17/2 0 ) ,治疗过程无出血倾向。结论 :溶栓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经患肢注射尿激酶的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而且药物用量可增大  相似文献   

10.
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在逐年增多。作者在1991年2月—2001年2月共收治69例。现将用尿激酶治疗的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单侧病变,均行介入溶栓治疗,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患侧肢体周径变化和溶栓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肢体周径差、静脉通畅度评分均显著好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溶栓被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能改善血管通畅度,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经动脉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经动脉留置导管持续加压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LEDVT)的疗效。方法  15例患者先经健侧股静脉穿刺 ,在下腔静脉内放置自制“宝塔形”导管 ,再经健侧股动脉将导管超选至患侧股浅动脉内 ,采用微量泵经留置于动脉内的导管持续加压灌注尿激酶。结果  15例 16个病变肢体中 ,深静脉血栓完全溶解的有 9个(5 6.2 5 % ) ,部分溶解的有 6个 (3 7.5 0 % ) ,无明显溶解的有 1个 (6.2 5 % ) ;深静脉血栓分数由术前 4.19± 1.72降至术后的0 .75± 1.13 (P <0 .0 0 1)。无一例患者并发肺栓塞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LEDVT患者 ,采用经留置于动脉内的导管持续加压灌注尿激酶 ,同时辅以在下腔静脉内放置自制“宝塔形”导管 ,可有效溶解血栓 ,防止并发肺栓塞。  相似文献   

1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溶栓抗凝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溶栓、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对106例DVT患者进行早期尿激酶溶栓,配合抗凝等综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溶栓效果显著,75.3%以上的患者深静脉再通,无深静脉反流,总有效率为100%,发生出血并发症3例,无一例死亡。结论:对于DVT应进行早期溶栓、抗凝治疗,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5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9),其中对照组实施功能制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程序化护理之后,舒适度提高,对疾病不确定感有效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对患者疾病的康复具有一定帮助,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小敏 《广西医学》2008,30(11):1819-182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不正常的在深静脉内凝结,是较常见的血管疾病[1].由于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来院治疗时已错过时机,因此利用下肢静脉交通支的生理功能,采用抗凝溶栓就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2].我院2006~2007年对5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采用抗凝溶栓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保守治疗组18例,采用中等剂量尿激酶(10万U/d)患肢直接灌注,辅以祛聚、抗炎治疗;手术组3例,1例行左股浅静脉切开吸栓术,2例行左股浅静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结果 保守组治疗前后患侧肢体周径改变有明显差异(P〈0.01),疗效稳定时间平均为8天,有效率94%以上。手术组疗效稳定时间平均为5天,随访至今无症状再发。结论 中等剂量尿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微量泵持续血栓内给药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们收治的92例深静脉血栓的病人分为A、B两组,对A组病人应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尿激酶,对B组病人应用静脉输液法给尿激酶。均从血栓的近端开始溶栓,根据溶栓效果不断插入导管,直至把血栓全部溶解为止。其中6例病人先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然后开始溶栓,其余86例直接溶栓。结果 A组46例病人,血栓全部溶解,溶栓时间最长24 h,最短8 h;最少用尿激酶总量80万U,最多用尿激酶总量240万U;发生大面积皮下血肿1例;没有严重消化道出血或大块肺栓塞发生。B组46例病人,血栓全部溶解;溶栓时间最长72 h,最短8 h;最少用尿激酶总量80万U,最多用尿激酶总量800万U,发生大面积皮下血肿8例,有3例发生严重消化道出血,没有大块肺栓塞病例发生。结论正确合理地应用微量泵控制尿激酶的速度治疗深静脉血栓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在2000年1月至2000年7月,本院共收治了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均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应用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对4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从患肢远端浅静脉注入大剂量尿激酶。结果临床治愈2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6%。结论经患肢远端浅静脉注入大剂量尿激酶溶栓并辅以抗凝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25-28,34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知情同意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量肝素结合华法林进行单纯抗凝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置入腔静脉过滤器,并采用经腘静脉介入导管,给予尿激酶进行导管溶栓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下肢患侧周径差、静脉通畅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静脉通畅评分优于对照组[(5.02±1.22)分vs(8.07±1.12)分],深静脉通畅程度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44.19%vs 27.91%,90.70%vs 67.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性溶栓治疗能获得优于单纯抗凝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