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ngio1eiomyolipoma,ALL)又称肾错构瘤 (hamartoma) ,是肾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由不同比例的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构成。笔者遇到 5例 ,其中 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1例随诊观察 1年无变化。1 材料与方法5例中 ,男 2例 ,  相似文献   

2.
刘建中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S):114-114,130
目的分析RAL的螺旋CT征象,探讨螺旋CT在RA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5例RAL的CT图像资料,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25例因发现特征性的脂肪成分而得以确诊,1例因脂肪成分较少而术前误诊。结论螺旋CT平扫特别是薄层扫描能发现特征性的脂肪成分,增强扫描能明确血管及平滑肌成分,对排除腹膜后淋巴结和肾静脉癌栓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主要见于肾脏,发生在肾外者罕见,女性易患(男女比为1:4),故常称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有人也称其为肾良性间叶瘤,通常认为它属于肾错构瘤。为防止概念b的混淆,加深认识,笔者现将所遇3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0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治结果。其中B超检查18例,CT检查14例;肾切除11例,肾肿瘤剜除9例。结果:20例中18例术前明确诊断,9例肿瘤剜除者效果良好,结论:B超和CT是术前确诊主要依据,肿瘤剜除术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赵继懋  张玉海 《友谊医学》2001,24(3):190-192
复习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RAL的螺旋CT征象,探讨螺旋CT在RA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5例RAL的CT图像资料,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25例因发现特征性的脂肪成分而得以确诊,1例因脂肪成分较少而术前误诊。结论螺旋CT平扫特别是薄层扫描能发现特征性的脂肪成分,增强扫描能明确血管及平滑肌成分,对排除腹膜后淋巴结和肾静脉癌栓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又称肾错构瘤,主要由无正常弹力的血管、平滑肌和成熟的脂肪组织构成肾良性肿瘤.临床上少见,大约占全肾肿瘤的3.9%.影像诊断并不困难,诊断依据主要为肿瘤内发现脂肪成分,但脂肪成分少者极易误诊为肾癌.本文报告30例,并着重讨论其CT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良性发生于肾内的错构瘤,也可发生于腹膜后,与。肾相连或不相连。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发现该肿瘤并非少见。我院20年来遇到13例,以及本人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进修期间,该院的病历资料44例,共57例,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蔡志琴  黄求理  范海波 《浙江医学》2004,26(5):393-394,F004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又称肾错构瘤,是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具有典型影像学特征的AML诊断并不难,但当AML出血且脂肪成分少或无脂肪时,常给影像学诊断带来困难.本文搜集我院1999年1月~2002年10月间不典型AML8例,对其CT表现和鉴别诊断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贵州三00医院外科(550009)周传贵肾小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肾错构瘤或间叶瘤。临床上较为少见,除极少数病例可恶变外,大多数为良性肿瘤。由于B超和CT技术的开展,术前确诊率明显提高。现将我们从1985年至1989年收治的7例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病理学表现,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3例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52~73岁。病变均为单侧,左侧10例,右侧13例。直径2~17 cm。有症状者11例,主要表现为患侧腰部胀痛不适;有体征者5例,均表现为腹部包块;另7例体检时行超声检查发现。B超均表现为质均、边界清楚的实性回声;CT表现为肿瘤密度均匀,瘤体中央有星状结构。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2例,肾部分切除术11例。免疫组化染色重组人细胞角蛋白18(CK18)强阳性、波形蛋白(Vimentin)阴性。术后病理回报均为肾嗜酸细胞腺瘤。18例患者随访2~62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综合病史及影像学检查特点可考虑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确诊靠术后病理。选择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叶长琦 《黑龙江医学》2004,28(5):374-375
目的 探讨各类肾损伤的诊断依据 ,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 1 5 1例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 ,非手术治疗 6 7例 ,手术治疗 84例。结果 本组病例有 4 5例 ,经 3~ 5年随访 ,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均正常。结论 肾损伤中应注重保守疗法与手术治疗适应证 ,采用恰当的治疗 ,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肾错构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1989~2006年以来收治的21例肾错构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B超检查20例,CT检查17例,MRI检查3例,21例中20例术前明确诊断;1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8例行肿瘤剜除术,4例行肾部分切除术,4例行肾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见肿瘤复发。5例行保守治疗。结论:肾错构瘤经B超、CT、MRI等检查多可明确诊断。治疗方案应依据肿瘤大小、并发症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程度来决定,手术应尽可能保留正常肾组织。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肾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余年来缺血性肾病(Ischem ic renal d isease,IRD)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多数学者仍主张沿用Jacobson最初提出的缺血性肾病的定义,即IRD是指双侧肾动脉狭窄(>60%)或闭塞或孤立肾动脉狭窄致严重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功能不全的慢性肾脏  相似文献   

15.
杨斌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2):4515-4516
<正>肾脏固定于腹膜后的腰季肋部,故受伤机会较少。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7年7月共收治68例闭合性肾脏损伤的患者,发患者数占本专科住院患者总数约0.89%。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55例,女13例;年龄16岁~  相似文献   

16.
39例闭合性肾损伤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的注意事项,提高对闭合性肾损伤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治并了解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8年39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全部治愈,其中保守治疗28例,11例行开放手术;随访1—4a,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结论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并不困难,B超和CT是发现闭合性肾损伤的主要手段,目前的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晚期肾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肾结核的诊治水平。方法:对近8年来86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尿路刺激征和血尿为最常见的症状,分别为92%和49%。尿沉渣涂片查抗酸杆菌的阳性率为38%。尿TB-PCR检测的阳性率是42%。超声、静脉尿路造影、CT和MRU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分别是41%、65%、97%和100%。73例进行肾及部分输尿管切除术加抗结核治疗。结论:超声、静脉尿路造影和CT可作为诊断泌尿系结核首选的影像学检查,尿沉渣染色查抗酸杆菌、尿Tb—PCR仍应作为术前肾结核诊断的重要方法,CT诊断晚期肾结核的阳性率高于超声和静脉尿路造影,必要时结合肾脏及尿路核磁共振水成像检查(MRU)。主要治疗方法为肾及输尿管切除术。术后采用异烟肼 复合利福平 吡嗪酰胺 乙胺丁醇联合化疗,疗程1~1.5年。  相似文献   

18.
19.
高血压可导致靶器官肾脏的损害.良性高血压可导致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恶性高血压可引起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高血压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同时也是加速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慢性肾炎高血压的发生率为60%~80%,硬化性肾炎的发生率达90%,终末期肾衰竭的发生率在95%以上,提示慢性肾脏疾病高血压的发生率也非常高.  相似文献   

20.
目 的 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 法 回顾我院1999年3月至2009年8月共1084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的发病特点及诊治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 果 共1084例肾移植患者,尸体肾移植876例,活体肾移植208例,发生移植肾动脉狭窄共6例,总发生率为0.55%,其中5例发生于尸体肾移植,其发生率为0.57%;1例发生于活体肾移植,其发生率为0.48%。其中5例为供肾动脉与受者髂外动脉行端侧吻合,其发生率为0.57%(5/872),另1例为供肾动脉与受者髂内动脉行端端吻合,其发生率为0.47%(1/212)。狭窄发生部位:动脉吻合口狭窄4例,移植肾上段动脉1例,肾动脉主干1例。6例患者表现为血压突然升高、常规降压药物疗效欠满意、尿量明显减少、血肌酐进行性升高,均先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进行筛查,移植肾主动脉主干或吻合口处峰值流速(Vp)≥300cm/s,其中5例再经CT血管造影(CTA)做出初步诊断,最后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且提示狭窄程度为70%-95%,另1例直接用DSA确诊。5例患者确诊后均通过经皮腔内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TRAS)治愈,1例患者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3个月后再次发生原部位狭窄行PTRAS治愈。6名患者已分别随访0.5、3、6、12、18、40个月,未再出现狭窄,移植肾功能功能良好,血肌酐平均小于140umol/L。结 论 (1)血压及血肌酐升高、尿量减少为TRAS的主要临床表现;(2)CDFI为TRAS的首选筛查手段,CTA和DSA为TRAS可靠的确诊方法,而且可以对血管狭窄部位及程度做出判断;(3)PTA和PTRAS为治疗TRAS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