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2006年152例AMI患者发病24h内急诊PCI的临床资料。结果:143例急诊PCI成功,成功率94.07%,病死率2.63%,平均住院13d。结论:对于胸痛〉12h但〈24h,仍然有缺血症状和体征的患者,急诊PCI仍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经桡动脉途径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AMI患者经桡动脉途径急诊PCI治疗,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从桡动脉穿刺到支架植入平均时间39.24分,31例PCI全部成功,PCI成功率为100%;经桡动脉PCI成功率96.77%,最终TIMI血流3级达到96.77%。术后并发症:桡动脉痉挛4例(12.90%),暂时桡动脉闭塞2例(6.45%),桡动脉穿刺部位血肿1例(3.22%)。平均卧床时间(94±12.3)小时,平均住院天数(9.4±3.1)天。结论AMI经桡动脉途径急诊PCI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可以作为AMI急诊PCI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对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和护理以及正确的出院指导。结果:58例患者通过急诊PCI术后病变血管再灌通良好,心电图恢复良好,全部康复出院。结论:急诊PCI是一种重建冠脉灌注非常有效的方法,可及时、有效疏通血管,保证良好心肌供血,从而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正确的全程护理及出院注意事项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胡学捷  刘茂辉 《农垦医学》2011,33(6):551-55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提供及时的入院后急诊护理、紧密的医护配合、严密的病情观察以及对常见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和处理。结果:80例患者急诊介入护理成功率100%。结论:及时的入院后急诊护理、紧密的医护配合、严密的病情观察、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以及对常见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和处理。是保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近期临床观察。方法:分析2009年7月~2010年4月在我院急诊收治的STEMI并行急诊PCI患者共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STEMI患者中,从外院转入我院患者4例,转诊时间60~120 min。造影示单支病变10例(38.5%),双支病变7例(26.9%),三支病变9例(34.6%),合并左主干病变2例(7.7%)。IRA为前降支15例(57.7%),回旋支2例(7.7%),右冠状动脉8例(30.8%),左主干合并前降支l例(5.32%);其狭窄程度IRA100%完全闭塞14例(53.9%),其中1例为支架内完全闭塞。95~99%次全闭塞7例(26.9%),70%~94%严重狭窄5例(19.2%)。24例(92.3%)成功置入支架,共计27枚,2例(7.7%)病变处血栓较硬,钢丝未能通过病变处。自患者到我院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为20~180 min,平均60 min,术中并发症:发生无再流1例,慢血流2例,静脉多次用硝酸甘油、GPⅡb/Ⅲa受体阻滞剂替罗非班后血流恢复。1例患者支架置入后出现小分支急性闭塞,经积极处理后成功开通。术后住院期间未发生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并发症,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50%者23例(88.5%),其中1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附壁血栓,加强抗凝治疗后,随访3个月附壁血栓消失。平均住院天数为13.5 d。结论:对急性STEMI患者,最佳治疗策略是行急诊介入治疗,尽早、充分和持续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应当强调缩短发病至再灌注时间,体现出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完善急救医疗服务系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总结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采用急诊PCI技术治疗AMI 28例,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 28例AMI患者均顺利完成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同时行支架植入。支架植入后,残余狭窄均≤20%,TIMI血流Ⅲ级,计26例,占92.9%。围手术期无死亡或再梗死等严重心脏事件。结论 PCI能安全有效的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预后。方法 对42例年龄≥75岁,发病在24小时内的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开通梗塞相关动脉。观察手术前后的梗塞相关动脉狭窄程度,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成功率,心功能和严重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42支IRA的46处靶病变共植入支架44枚,开通率为97.6%,血流均达到TIM13级。住院死亡1例,死亡率2.4%。6个月随访4l例,死亡1例(2.4%),因心绞痛行靶病变血管重建1例(2.4%)。结论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率高,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明显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择期PCI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是否为发病12小时以内行PCI治疗分为急诊PCI组(30例),择期PCI组(45例),比较两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术后1月平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结果:急诊PCI组平均住院天数缩短,术后1月平均射血分数提高,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过去15个月期间开展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AMI患者在发病的12小时内行急诊PCI,随访60天。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男46例,女12例,年龄39~86岁,平均年龄60.96±10.91岁。冠脉造影显示:IRA为前降支20例,回旋支15例,右冠脉23例。56例患者(96.55)介入治疗获得成功,56例置入支架,全部获得TIM 13级血流,术中发生低血压7例,室早6例,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2例,显著窦性心动过缓8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均分别给予利多卡因、多巴胺和阿托品治疗后恢复正常,术后LVEF平均为57.98±6.83。抬高的ST段恢复到基线50例,抬高的ST段下移≥50% 8例。随访期间无胸痛、无再梗塞及未出现心血管事件。结论急诊PCI治疗AMI可有效地使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再通并恢复正常血流,成功率高,住院病死率低,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131例连续行急诊PCI的AMI患者分为老年组 (37例 )和非老年组 (94例 ) ,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老年组女性、高血压和无血流现象显著多于非老年组 ,而吸烟、术后TIMI 3级血流和支架植入数显著少于非老年组。住院期间老年组患者病死率 (10 .8%)高于非老年组 (0 %) (P <0 .0 1) ,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 (10 .8%)亦高于非老年组 (1.1%) (P <0 .0 1) ;而两组在不稳定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心力衰竭和缺血性靶血管重建等方面的差异均无显著性。随访 6个月时 ,老年组患者总病死率 (16 .2 %)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2 .1%) (P <0 .0 1) ,非致死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2 1.2 %)亦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4.3%) (P <0 .0 1) ;但两组在不稳定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缺血性靶血管重建及复合终点事件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急诊PCI治疗老年AMI疗效显著 ,但不如非老年AMI。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1999年12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对207例AMI患者进行了急诊PTCA+stent治疗,对其疗效与静脉溶栓治疗进行了对比,195例进行了院外随访。结果IRA再通率97.6%其中TIMI-3级血流占96.3%,明显高于溶栓治疗50%~70%的再通率,住院死亡率为2.8%。病人从急诊室到导管室开始动脉穿刺的时间(door to needie)为30min左右。随访病人195例,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3~35个月)。复发缺血病人(复发心绞痛并伴有心电图缺血性改变)21例(10.8%),5例发生再梗死,均重复行介入治疗。结论急诊PCI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改善远期预后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大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AMI总共63例作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分组.一组为常规溶栓治疗,29例患者,设对照组.另一组为PCI治疗,34例患者,设实验组.治疗后组间对比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血管再通率和TIMI血流3级达标率高,不良反应率和ST段回落不良率较低,住院日短,出院时LVEF较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治疗采用PCI方法,疗效显著,血管再通率高,治疗总有效率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4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手术时机、方法、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分析146例患者资料。方法:146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梗死相关动脉置入支架。结果:144例成功行PCI,置入支架167枚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急诊直接PCI可有效开通梗死相关血管,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急诊PCI技术治疗AMI 59例,对术中术后可能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密切观察,并给予针对性护理,重点对术后并发症进行护理管理。结果59例AMI患者均顺利完成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其中同时行支架置入45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14例。术后早期行心电监护及密切的观察,5例并发频发室性期前收缩,表现为二联律,及时处理后转为窦性心律;并发穿刺部位瘀斑、牙龈出血10例,其中伴消化道出血2例,经保守处理顺利康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积极的针对性术后护理管理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降低急诊PCI的并发症和提高AMI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AMI患者59例,分为急诊PCI组34例和非急诊PCI组25例,检测入院即刻、入院后7d血浆NT-proBNP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入院即刻两组NT-pro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7d急诊PCI组NT-proBNP浓度显著低于非急诊PCI组(P〈0.01〉.结论 急诊PCI能够减少AMI患者血浆NT-proBNP的释放,降低室壁张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