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服     
"早服"和"预"是有区别的。"预"更多考量的是计划、准备,早服更多地是对实践的一种要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原是《礼记·中庸》里的一句话,我们经常引用来说明做事前要做预案,以备不测。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是老子哲学思想里重要的概念,内涵更为广大深邃。"预"应该是包括在"早服"思想里,但"预"不能涵盖"早服"的全部。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关"奇经八脉"一词的英译颇不一致,其中最多见的是将其译成"eight extra channels"或"eight extra meridians",有的作(译)者还译作extraordinary vessels",等。笔者以为,产生这些不同译法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奇经八脉"一词本身的中文含义认识的不同。 "奇经八脉"中"奇"字的主要含义是奇特、奇异的意思。"奇经",又称"奇脉",是奇经八脉的简称,是和"正经"相对而言的;"正经",又称"常经",是指十二正经,即十二经脉。可见,"奇"和"正"、"常"相对,是"正"和"常"的反义。"extra"的常用词义是"外加的"和"额外的",如果把"奇"字译作"extra",读者很可能认为奇经八脉是外加于十二经脉的附属部  相似文献   

3.
《江苏中医药》2014,(7):35-35
<正>很多人都认为,"中医"是中国医学或者是中国大夫的意思,其实不然,"中医"的"中"在古代是"尚中"和"中和"的意思。老子说:"致虚,恒也;守中,笃也。"这里的"中"就是指心境。《管子·内业》"定心在中"以及"正心在中"等,这里的"中"都是形容心境达到了定、正、静的状态。而"中医"的"中"字正是源于这些思想。在西医传入中国以前,中国所有的医学典籍中都没有"中药"一说,人们把"中药"称为"本草",或者称为"药"。20世纪20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和谐"的健康观、"失和"的疾病观、"辨和"的诊断观、"循和"的决策观、"助和"的治疗观、"中和"的用药观、"动和"的变化观、"自和"的养生观进行论述。提出"和"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人体阴阳、气血、精、津液、脏腑、经络功能正常以及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和而不同",既有事物多样、个性的差异;又必须是多样和个性之间的统一和相互制约。"和"既是事物或机体所处动态平衡的最佳状态,又是"适度"范围的基本要求。中医是关于人体健康的科学,健康就是"和",中医是关于"和"的医学。"和"是中医的人体整体层次理论体系,是中医最高的生命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中医的视野里,人是"有"与"无"的和合体。在这个和合体中,"无"是"有"的本根,"有"是"无"的彰显;"无"是"有"的终极的原因,"有"因"无"而生、而在、而亡。中医的"和合"人体观是中医的"原点"。当代中医依照西医人体观的范式对自身"和合"人体观的改造,非但没有成功,反而远离了自身的原点,迷失了自我。现代宇宙学为中医的"和合"人体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学习《内经》有关章节,对"得气"有了一定的理解和体悟。认为《内经》是通过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来判断有无"得气"或"气至"。针刺"得气"得的是人体的正气。得气的感觉,一种是医者感觉"徐而和",一种是医者体会到"气至如乌之集,气盛如稷之繁"的感受。  相似文献   

7.
"浊毒"致病理论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并不断完善的中医学的一个特殊概念。本文通过"浊毒"的理论研究、"浊毒"是中医学认识疾病的一个理论模型、"浊毒"是中医学分析疾病的一种推理形式、中医学对"浊毒"研究的重点应是阐明病机等四个方面,对"浊毒"用现代语言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8.
《灵枢·经脉》"是动病"和"所生病"分别是"是动则病"和"是主×所生病"的简称,对于二者历代均有不同解释。从"善治者治皮毛"去认识"是动病"和"所生病",对临床非常有价值。首先,不拘泥于脏腑病经络病之说。其次,通过不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判定疾病的深浅,进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再者,可以了解疾病的预后与转归。  相似文献   

9.
"是动病"、"所生病"是"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之略称。历代很多医家就其提出自己的见解,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其机理,为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提供了多种思路。笔者认为"是动病"为其经脉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出现的相应病理证候。而"所生病"是这条经脉可以主治×所引起的疾病更为恰当完整。  相似文献   

10.
"未"可作为一个时间段的一种状态,属于从午时阴阳交到申时形体成的中间发酵阶段,是一个量变过程,"治未病"是调理体质状态,纠偏扶正,引导其向平和质方向发展,防治疾病的一种过程。"未病"含义包括"状态""无病""转折",认为"治未病"不仅是"无病养生",可以是"调理体质",还是"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治未病"不仅仅只是治"没有"的病,也不是治"不知遥远未来何时发作"的病,而是掌握了现在的身体状态是平和体质?或是偏颇体质?是无病?是病前?是病中?还是病后?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评估身体的疾病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方式,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1.
从先秦"中和"思想之源、先秦儒家之"中和"思想、先秦道家之"中和"思想、先秦法家之"中和"思想、《黄帝内经》之"中和"思想5方面入手探讨先秦"中和"思想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的影响,指出《黄帝内经》的"中和"思想深受先秦诸子的影响,体现在"中和"是天道变化的谐和状态、"中和"是人与天地的谐和关系、"中和"是人与社会的谐和相处、"中和"是人体功能的谐和状态、"中和"是养生的指导原则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胡希恕是中国近代著名中医医家。文章通过对其强调的"正邪交争"概念的阐述,提炼出胡希恕论治伤寒中具有的顺势思维及其特征。"正邪交争"是古人对人体本能排除疾病过程的描述方式,是一组变化的证的集合。贯穿此过程的是中人体排除疾病的"势"。"势"是病程中各个截面状态的证型依次排列而形成"正邪交争"集合的内在原因。胡希恕的顺势思维体现为论治伤寒中时时注重落实"正邪交争"的具体状态,强调熟悉和把握"正邪交争"过程中具有客观规律性的"势",而非进行主观推断。"势"的存在是内因和外因同时作用的结果,是客观存在的,有重复性,并可通过对"证"的干预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以"亢害承制"理论为指导,提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承制从势"论治观点。认为机体自身拥有的"承制自稳"功能是有效遏制乃至消除ITP"亢害之乱"的重要力量,医疗干预当遵循"从其势,助其力"这一治疗原则。"从其势"是顺承机体"承制自稳"功能之势而直接助其功效,主要方法是"调气血,和血脉";"助其力"是顺承机体"承制自稳"功能之势而间接助其功效,主要方法是"对症打援"。  相似文献   

14.
明代程朱理学及王阳明的"心学"风行一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程朱理学中二程(程颢、程颐)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是世界的本源。朱熹思想的核心是"理"或称"道"、"太极",他认为"理"是先于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理"是事物的规律。明代中期,王阳明学说崛起并得到广泛传播,其"心学"的主要论题是:心即理;知行合一;改良知。这些思潮深刻震撼着当时的中医界,以下就其对中医教育思想的影响作一分析,以期能窥探到明代中医教育思想的一些特点。1.要成为"杂家"、"大家"。受到文化潮流影响,当时的许多著名医家都是读诸经、论佛理、讲禅道的"杂家",医学只是所学之一而已。  相似文献   

15.
"生命在于运动"。有动必有静。动极而静,静极而动,动练身,静练心。古人云:"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动态"运动是运动,"静态"运动也是运动,运动应分动、静两种。世人知动态运动者多,而知静态运动者甚少。动态运动是"肌肉"的运动,是"自外而内"的运动;静态运动是神经及血液系统的运动,是"自内而外"的运动。  相似文献   

16.
伏邪理论是中医病因学重要组分,近年来不断丰富和发展。伏邪是隐匿的致病邪气,伏痰是其中重要一环。治痰是中医治病的关键。通过参阅"伏痰"相关文献,梳理"伏邪"理论源流,阐释"伏痰"概念及产生机制,探讨"伏痰"与心系疾病发病的相关性,并概述"伏痰"理论在心病中的应用现况,为从"伏痰"角度辨治心系疾病提供思路。参考文献46篇。  相似文献   

17.
在"证候真假"中,无论真象抑或是所谓的"假象"都是疾病本质的真实反映,之所以言证候"真假",是为了提醒医者绝不能仅仅凭单个症状或舌象、脉象来判断病情下诊断,必须综合分析病情资料。"证候真假"中"寒热真假"的实质是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虚实真假"的实质是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证候真假"再次强调了四诊合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对"方从法出"之"法"的内涵给予阐析,并探讨"组方法则"、"组方方法"、"治法"三者之关系。"组方法则"是对"组方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归纳与总结。"方从法出"之"法"包括"治法"与"组方法则"两方面。方剂的组成是"治法"与"组方法则"共同发挥指导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正>黄煌教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致力于经方医学研究,认为经方医学的核心是方证相应,"证"是证据。"方证"就是有效而且安全地应用本方的证据。其构成一是"人",二是"病"。所谓"人",即患者的体型体貌特征、心理特征、生命特  相似文献   

20.
万兆新  苏同生 《陕西中医》2012,(11):F0003-F0003
<正>耳鸣患者往往继发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这种萦绕不去、捉摸不定的"噪音"分散了患者注意力,继而引起失眠、坐卧不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形神学说"的核心是"形神一体观",是传统医学对生命在哲学高度的认识和理解。中医认为,形即形体;"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健康的标准是"形神合一",强调对"神"的深刻理解和关注辨证论治是调神守形的过程。耳鸣患者的"形"与"神"是如何被干扰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