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以下法为主抢救治疗多种急症病例 ,获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有机磷农药中毒张某 ,男性 ,38岁 ,1 998年 1 1月 2 3日初诊。患者于来诊前 40 min因家庭纠纷而自服 1 60 5农药 ,剂量不详。诊见患者面灰唇青 ,呼气中可闻及大蒜味 ,口吐白沫 ,瞳孔缩小 ,肌束震颤 ,出冷汗 ,舌暗苔黄厚腻 ,脉沉细无力。即予我科自制的以大黄为主的复方解毒合剂反复洗胃 ,静注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 ,并作对症抢救 ,吸氧、心电监护、导尿等 ,待阿托品化后减量维持 ,同时鼻饲自制复方解毒合剂30 0 ml,每日 2次。8h后患者解水样便 3次 ,神志渐清 ,唇…  相似文献   

2.
通下法治疗急腹症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年来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运用通下法治疗急腹症,取得满意疗效。兹举治验数案,以飨同道。1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幽门梗阻 缪某,男性,34岁,因饥饿时规律性上腹部疼痛10年,加重伴呕吐1d,于1998年11月20日就诊。曾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每因受凉、饮食不慎、过度劳累而致病情加重。诊见患者形体  相似文献   

3.
宾学森 《国医论坛》1993,8(3):23-25
下法是中医古老的治法之一,源于《内经》的“去苑陈莝”成熟于《伤寒杂病论》,因其属于攻法,易伤正气,故世人用之较少.正如金元大医家张从正所说:“夫补者人所喜,攻者人所恶.”然而下法有“去邪以安正”的特殊功能,若用之得当,犹如快刀斩乱麻,往往能使疑难、危重之急症化险为夷.其应用之广泛,可涉及内、外、妇、儿诸科以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下法的临床运用,指出下法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下法指通便泻热;广义的下法包含攻逐淤血、痰饮等。下法寓有以通为补、以泻为补之意。  相似文献   

5.
6.
刘榴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68-2069
下法属八法之一,为临床治疗温热病的常用大法。在温病治疗中,及时使用下法,能及早祛温热病邪外出,对及时控制病情、提高疗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林来胜 《新中医》2006,38(4):89-90
下法广泛运用于中医临床各科,无论外感内伤、疑难杂症、急性热病、危笃之候,用之得当。不仅疗效显著,且能转危为安。运用下法关键在于辨证准确,处理好邪正、标本的关系,现将临证运用心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子和下法临床运用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元四大医家攻邪派代表张子和 ,以汗吐下著称 ,亦称之为攻下派 ,可见其下法的运用十分有特色。本文仅就其下法临床运用特点作一浅析。张子和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儒门事亲》中 ,其中卷六~卷八 ,收录运用药物治疗的医案 12 6例 ,其中单纯用下法者 30例 ,吐下合用计 93例 ,占用药病案的 74% ,涉及内外妇儿各科计 6 0余病种。足见其下法运用之广泛性、灵活性。纵观子和《儒门事亲》 ,其下法的运用有以下诸特点 :1.下法不拘于结粪实物。下法所治多属实、属热 ,但为寒属虚者亦不在少数。子和运用下法的指征不在是阳明里实之有无 ,而注重的是邪…  相似文献   

11.
12.
下法的运用和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法是中医重要治疗法则之一。所谓下,就是运用泻下方药,使机体排便作用增强,通过排便来达到治病的目的。临床应用一般分为寒下、温下和润下三种。从药物性质看来,泻下药物以寒凉性质居多,除巴豆、续随子、芜花性温外,大多属寒凉性质。个人临床体会,寒下用之最多,适应范围也很广泛,在内科范围内,治疗急性感染疾病主要应用寒下。急性  相似文献   

13.
1 急性肾功能衰竭黄某,男,52岁,住院号32529.因急性阑尾炎行手术后3天,出现尿少,每日尿量约300ml.查尿蛋白( );血尿素氮18.6mmol/L,血肌酐424μmol/L.西医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经用西药治疗4天,症状加重.查尿钾6.6mmol/L;血尿素氮32.1mmol/L,血肌酐583μmol/L.4月8日邀中医内科会诊.证见面暗,气促,恶心呕吐,腹胀痛,烦躁不安,尿少便紧,舌苔黄厚腻,舌质红,脉弦紧而数.治拟通腑泄浊,活血化瘀.予大黄(后下)15g,枳实、泽泻、茯苓、丹参、赤芍各12g,芒硝(冲)、川朴、玄参各10g,甘草5g.服药后4/小时,解稀便200ml,排尿120ml,腹胀痛、气促减缓.次日原  相似文献   

14.
段景文 《陕西中医》2001,22(2):103-104
李松林副主任医师业医 30余载 ,建树颇丰。擅用下法救治急危重症。笔者跟师学习 ,受益良多。兹录其临症验案 4则 ,以飨同道。   1 通腑宣痹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张某 ,男 ,64岁。 1 997年 9月 2 0日入院 ,患者有冠心病史 6年余 ,近日频发心绞痛。此次因心绞痛加重 ,含服硝酸甘油片不缓解而入院。症见 :胸骨后压榨性痛疼 ,向左上肢内侧放射 ,伴冷汗、心悸、气促、烦躁 ,大便 3d未解。查 :T38.5℃ ,P1 0 5次 /min,R2 4次/min,BP1 8/1 2 k Pa。精神紧张 ,痛苦病容 ,心音低 ,心律不齐 ,心界不大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稍胀 ,舌质红、苔黄腻 …  相似文献   

15.
虚证一般少用下法,但当脏腑虚衰到一定程度,由虚致实或因虚邪袭而出现虚实夹杂证时,也有需要运用下法的情况。临床实践表明,虚证恰当运用下法,能使脏腑经脉贯通、气血畅行、痰浊瘀滞速消,从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需注意的是虚证用下法但下恐伤正,过补又碍邪,故须攻补兼施,配伍得当,如气虚者兼以益气,阴虚者兼以滋阴,阳虚兼以温阳,血虚兼以养血。同时要辨明虚实真假,分清虚实程度,准确使用,中病即止,则可能成为虚证治疗取效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6.
17.
寒下源于《内经》,成熟于《伤寒论》,是中医重要治则之一。其法通过寒凉泻下的方药,除病邪于体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法也可用于眼科临床,举验案如下。 例1 男,40岁,1982年9月10日初诊。诉双眼沙涩,眵多难睁,红肿灼痛,怕光流泪1天,口干,大便正常。检查:双眼睑红肿,球结膜充血( ),水肿( ),结膜囊有脓性分泌物,角膜透  相似文献   

18.
19.
开上通下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用之得当,每除痼疾,笔者就临床所见,举隅数则,以请数于同道。开通肺气气行水利杨××,女,35岁,89—10—15初诊,肢体及眼睑浮肿一年余,经某院诊断为“慢性肾炎”。予激素、抗生素、消炎痛、潘生丁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改服中药多剂,仍浮肿难消,症情时重时缓。近日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上、中、下三焦,简述“下法”在儿科临床常见病中的运用,体会到只要辨证准确,选方用药及时正确,确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达到“祛邪以安正”之效。但应注意中病即止,不可枉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