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梁若笳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辨治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验案等方面阐释梁若笳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及方药特色。结果:梁若笳认为围绝经期妇女体质特点为“阴常不足,阳常有虚”,其病位在冲任,病机为“冲任虚损,精血不足,阴阳失和”,治宜调补冲任、燮理阴阳,临证分为“冲任虚损,阴阳失和”“冲任虚损,月经异常”“阴虚肝旺,心肾不交”“虚火上炎,痰蒙清窍”等四型治疗,治疗特点为中西结合、随症治之和重视情志调养。所举医案获得良好疗效。结论:梁若笳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辨证独到,用药精当,疗效显著,对指导临床有实用价值,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机以肾虚为主。从临床研究角度研究中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分型论治、中成药治疗、针灸治疗、中药替代合成激素治疗,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存在明显的优势,能提高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文章整理浙江何氏妇科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何嘉琳老中医从肺论治月经病验案三则:肺肾同调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肺肠同调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肺脾同调治疗宫腔粘连,为临床诊治月经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分享了何氏妇科流派从肺论治月经病的独到学术经验。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出现一系列症状,危害其身心健康。中医药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有独特优势,患者接受度更高。该文从肝脾肾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认为该病病机为肾精亏虚、肝郁脾虚,治以滋肾健脾、疏肝理气为法。  相似文献   

5.
中医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最常见疾病之一,中医理论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以肾虚为本,又常见肝、脾、心等功能的失调.中医辨证从肾论治的最多,也有从其他四脏论治和五脏合病论治,显示了围绝经期综合征病理变化的复杂性,采用中医辨证治疗,选用古方、经方和经验自拟方都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临床中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名老中医徐经世教授观察从"肝"论治,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且疗效明显,现将其经验总结于下,这将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防治提供新方法及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围绝经期高血压是女性患者围绝经期的常见疾病,发病与肾脏密切相关,其病因病机以肾虚为本,冲任失调,天癸衰竭,致使"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本文着重从肾之阴阳失调对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为临床论治围绝经期高血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探讨"通调三焦"针刺法治疗妇科病的临床疗效。浅谈三焦与妇科病的病机联系,简析"通调三焦"针刺法理论、选穴方义及操作手法,以"通调三焦"为治则,选取百会、膻中、中脘、天枢、气海、关元、中极、子宫、血海、三阴交、八髎穴为主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常见妇科病,如不孕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通调三焦"针刺法治疗不孕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景彦林  杨修昭 《光明中医》2012,27(4):668-669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困扰围绝经期妇女的一种常见疾病,约1/3围绝经期妇女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2/3妇女则可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变化的症状而需要治疗.目前西医对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激素替代疗法,但因其存在诸多禁忌证以及远期致癌风险,故临床使用存在局限性.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夏桂成教授,擅治围绝经期综合征而闻名中外,笔者幸承教诲,受益匪浅.本文将夏桂成教授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思路与方法作如下探析.  相似文献   

10.
仝小林教授临床善用症、证、病结合的诊疗模式。辨病论治即辨西医的病,然后根据疾病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从中医角度找出核心病机确立治法方药;在治疗糖尿病合并围绝经期综合征上,抓主证即根据患者的主要不适症状和血糖的情况,予以辨别主次或者同时兼顾;辨证论治即结合糖尿病各阶段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机综合论治;结合专病专方运用当归六黄汤或坎离既济汤加减整体治疗糖尿病合并围绝经期综合征,或清脏腑热或寒热温清并用或调补虚损,兼调和阴阳,在降血糖的同时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1.
周微  曲秀芬  隋晓东  高扬 《四川中医》2012,(12):143-146
通过收集整理近几年中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了解目前中医对该病治疗的进展,为临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从肾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分偏肾阴虚型、偏肾阳虚型采用相应的中药治疗同时配合食疗及心理疏导。结果:52例患者中,治愈21例,好转18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3%。结论:从肾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便秘是老年患者常见消化道疾病,病情虽不危重,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谷云飞教授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结合临床经验,从补肺、宣肺、润肺等方面论治老年功能性便秘.提倡中西医并重、不失偏颇.为临床治疗功能性便秘提供肠病治肺、腑病脏治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夏中和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方法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理法方药方面论述夏中和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对其遣方用药及中医调养方面的特色予以总结,并举病案佐证。结果夏中和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独到,疗效颇佳,值得传承。结论夏中和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可运用到临床,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聂竹青  陈妍 《光明中医》2015,30(2):258-260
从肾虚角度,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复杂病机,认为运用调补肾脏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体现中医"治病求本"特色。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6,(12):1096-1100
目的:对近年来中医药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进展做一整理,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以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为关键词,通过CNKI及相关搜索引擎检索近10年有关围绝经期综合征病因病机及其治疗的论文2 000余篇,再以中医药为关键词对文章进行筛选,获得相关文献300余篇。结果:阅读了两百余篇有关中医药与围绝经期综合征或更年期综合征的论文,发现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并无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药通过改善脏腑功能、调节阴阳平衡和补虚祛邪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参考文献58条。  相似文献   

17.
以围绝经期综合征为例,从围绝经期综合征与五脏的关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辨证论治及其论治过程中的理、法、术、效等方面来系统阐述针五经、调五脏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学术特点。并附验案1则以证。  相似文献   

18.
李云波 《北京中医》2009,(7):504-505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即通过调节"肾-天癸-胞宫生殖轴",女性内分泌的紊乱,形成一个新的平衡,使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得以改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金哲教授中医理论娴熟,临床经验丰富,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病因以肾虚为主,指出治疗时应以滋水涵术、宁心安神为主要原则,处方用药精妙,体现了从肾论治、重交通心肾的论治思路。  相似文献   

19.
金哲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波 《北京中医药》2009,28(7):504-505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即通过调节"肾一天癸一胞宫生殖轴",女性内分泌的紊乱,形成一个新的平衡,使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得以改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金哲教授中医理论娴熟,临床经验丰富,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病因以肾虚为主,指出治疗时应以滋水涵术、宁心安神为主要原则,处方用药精妙,体现了从肾论治、重交通心肾的论治思路.  相似文献   

20.
慢性荨麻疹是好发于任何部位、年龄、季节的炎性过敏性皮肤病,围绝经期慢性荨麻疹患者在临床中占有一定比例。作者通过阅读文献书籍及临床跟师学习,分析肝与围绝经期慢性荨麻疹的关系,并以四逆散为基础方辨治。从病因病机、辨证要点、选方用药、验案等方面探讨其辨治优势,为临床治疗围绝经期慢性荨麻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