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8例GIST的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生于胃30例,小肠12例,结肠4例,直肠2例,根据核分裂象及肿瘤大小分为良性5例,交界性或低度恶性31例,恶性12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43例,CD34阳性34例,SMA阳性13例,S-100阳性4例,Desmin阳性5例。结论GIST是一种富于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的间叶源性肿瘤,CD117、CD34阳性表达是诊断GIST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45例胃肠道间质瘤行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查CD117、CD34、SMA和S-100。结果:45例GIST中良性10例,交界性15例,恶性20例。细胞梭形或上皮样形或者两者混合存在,免疫组化CD117和CD34阳性率分别是91.1%和80%。结论:GIST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组织肿瘤,有较为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CD117和CD34联合应用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瘤长期以来一直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为了治疗此病,人们不断努力,目前此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本文主要介绍了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及病理、胃肠道间质瘤鉴别诊断与治疗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以来我院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57例临床资料,并与44例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颅内压、GO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颅内压显著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恢复良好19例(33.3%),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迟发性血肿、再次手术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辫治疗重型颅脑疗效显著,能够降低病死率,但应控制适应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对我院18例手术切除的GIST患者标本的临床表现、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组GIST最常发生于小肠,占55.6%(10/18);其次为胃,占27.8%(5/18);直肠,占11.1%(2/18);结肠,占5.6%(1/18)。肿瘤最小0.6cm×0.5cm×0.4cm,最大25cm×14cm×12cm。梭形细胞为主14例,上皮样细胞为主3例,混合细胞(兼有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特征)1例。本组GIST的CD34阳性率88.9%(16/18),CD117阳性率94.4%(17/18),SMA灶性阳性率16.7%(3/18),S-100均阴性,Desmin均阴性。18例GIST患者中,良性5例,交界性9例,恶性4例。结论:免疫组化联合使用,包括CD117和CD34在内的一组抗体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可能提高GIST的诊断率。但在GIST良、恶性诊断上仍需结合肿瘤的大体、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研究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病理。方法:对36例GIST患者标本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GIST首发症状多为腹部隐痛不适,一部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其中,小肠发病率最高,占47.2%(17/36),直肠占13.8%(5/36);胃占33.3%(12/18);结肠占5.5%(2/18)。最小肿瘤0.6cm×0.4cm×0.5cm,最大肿瘤24cm×12cm×14cm。27例以梭形细胞为主,7例以上皮样细胞为主,2例兼有上皮样细胞特征以及梭形特征的混合细胞。本组GIST的CD117阳性率91.6%(33/36);CD34阳性率86.1%(31/36);SMA灶阳性率19.4%(7/36);Desmin、S-100均阴性;GIST 36例患者中,8例恶性,18例交界性,10例良性。结论:GIST中老年发病率较高,早期诊断困难,临床表现不明显,免疫组化联合使用,CD117和CD34的阳性率是诊断GIST的重要依据,在GIST的良恶性问题上,还要综合考虑,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肿瘤的大小以及组织学形态等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例、免疫组织学特征和预后特点.方法 选取62 例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对标本进行染色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确立良性、恶性的判断标准.同时运用CD117、CD34、SMA、S-100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 首先,肿块形成结节状,7 例伴有粘膜溃疡,3 例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再进行组织学形态观察,62 例GIST 中,梭形细胞32例,上皮细胞18 例,9 例兼有梭形和上皮细胞组织细胞学形态.结论 老年人的GIST 发病率最高,CD34 和CD117 对GIST 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收集本院2004年5月—2010年4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80例的临床资料,并与预后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细胞类型、肿瘤部位、肿瘤大小、Ki67标记指数及手术方式与患者预后存在一定联系;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肿瘤大小、周围组织侵犯、肿瘤坏死及核分裂象数目与患者预后存在联系。结论:临床、病理因素与患者预后生存率有关,对于指导肠胃道间质瘤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本院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与病理的病例分析,对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以及病理特征加以分析。方法对26例病例进行手术切除手术治疗。通过运用回顾型的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术前检查、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胃肠道间质瘤主要发病于37岁到75岁之间,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在55岁左右。主要病发在胃(42.3%,11/26)和小肠(36.5%,9/26),结直肠的病发率较少(21.2%,5/26);其中良性有9例,潜在恶性的2例,恶性15例。肿瘤大小与良、恶性相关(P〈0.05)。CD34、SMA、S-100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21例(81%)、12例(46%)和7例(27%),其阳性表达率与肿瘤良、恶性不相关(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率与肿瘤的大小有关,4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较高,没有性别限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患有胃肠道间质瘤患的临床症状、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征,为临床经验积累提供基础,以利于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治愈率.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所收治的63例患有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根据肿瘤良性、恶性及交界性,将其平均分为3组,分析回顾其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症状、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间质瘤性质不同(良性、恶性及交界性),其肿瘤平均直径存在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的阳性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随着间质瘤性质的改变,其肿瘤直径会发生变化;免疫组化特征中的CD34及CD117可能是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的特异性抗体,其临床诊断价值高.但是在诊断时,不能依靠其阳性概率来对间质瘤的性质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指组织学上富于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呈束状、弥漫状排列,免疫表型上表达c-kit蛋白(CD117)、巢蛋白(nestin)以及功能未知蛋白(DOG1),遗传学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以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基因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复习12例胃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胃间质瘤临床少见,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胃体部多见,瘤细胞为梭形和上皮样细胞,免疫组化结果为CD117+、CD34+。结论:胃间质瘤主要依靠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来帮助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恶性间质肿瘤中最常见的,CD117和CD34阳性标记是确诊GIST最有价值的免疫标记物。GIST的恶性程度与肿瘤是否出血坏死、大小、核分裂数密切相关,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切除,辅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应用光镜观察50例GIST的形态特征,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CD34、Vimentin、Desmin、SMA及S-100蛋白在GIST中的表达情况。结果GIST的瘤细胞较经典的平滑肌瘤更丰富,胞质嗜酸性较弱。瘤细胞梭形或上皮样,或梭形与上皮样细胞混合存在,胞质内常见空泡形成;瘤细胞排列成交织束状、弥漫片状、栅栏状或轮辐状,较为特征的是细胞团巢形成。常见间质或血管壁玻璃样变。原发于肠系膜者恶性潜力较高。CD117和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98%和92%。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有较为独特的组织学形态,CD117和CD34联合使用可协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10年1月期间收治诊疗的24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24例GIST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7.8岁。发病部位:胃12例(50%),回肠4例(16.7%),空肠6例(25%),十二指肠、结肠各1例(8.3%)。本组病例术前均未能确诊。24例全部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良性18例(75%),恶性6例(25%)。肿瘤大小与良恶性相关(P〈0.05)。术后随访:良性GIST18例,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14例无局部复发、转移;2例术后1年内复发再手术;恶性GIST6例,平均随访26个月,3例局部复发再手术,1例肝肺转移,1例死亡。结论:GIST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肿瘤的大小是判断良恶性GIST的重要指标。目前间质瘤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对复发或远处转移者应积极再次手术,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D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对58例GIST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GIST发病中位年龄为51岁,男女比例为1.2:1。GIST好发于胃、小肠,主要临床症状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腹部包块。CT、B超、一般内镜、超声内镜对GIST的诊断.率分别为40.9%、20.O%、13.5%和53.3%,一般内镜与超声内镜对GIST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免疫组织化学CD117、CD34阳性率分别为98.3%和77.6%。结论GIST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CT及超声内镜能提高该病诊断率,确诊有赖于病理。  相似文献   

17.
宗炜 《亚太传统医药》2010,6(12):134-13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GIST 38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胃间质瘤26例(68.42%),小肠间质瘤10例(26.32%),直肠间质瘤2例(5.26%)。良性13例(34.21%),潜在恶性4例(10.53%),低度恶性12例(31.58%),恶性9例(23.68%)。38例均手术治疗,其中肿块完全切除33例,有转移5例。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胃瘫,经对症处理后治愈。1例胃窦部恶性间质瘤术后3月复发,再次手术切除残胃,手术经过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至今全部病人均存活。结论:GTST起病隐蔽,具有潜在恶性,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对GIST复发、转移及不能切除的病人,选用药物伊马替尼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曾一度引起临床医生困惑,因病理报告通常未提示良性或恶性,临床医生难以作治疗选择。根据近几年的研究,已开始对良、恶性判别进行病理及临床归类,以便指导治疗。通过对病理学特点(形态特点、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特点)、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近二十年来我院收治的35名GIST患者,总结GIST的诊治进展。结果:GIST中位发病年龄45岁,男性好发;临床上以消化道出血(37.1%)和腹部包块(31.4%)多见;疾病好发部位胃(40.0%)、小肠(31.4%);症状较为隐匿,术前确诊困难;病理诊断恶性病例8例,占22.9%;良性病例16例,占45.7%;具有恶性潜性或处于交界性肿瘤11例,占31.4%;手术完整切除是治疗GIST的前提,放化疗效果不明显,伊马替尼治疗GIST效果肯定。结论:GIST是一类具有恶性倾向的肿瘤,对放化疗不敏感,故在保证手术完整切除的基础上,配合伊马替尼治疗可得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iino— testinal tract stromaltumor,GIST)是自1985年提出作为消化道独立的一类间叶肿瘤。指在光镜下无法区分的胃肠道非上皮性梭形细胞肿瘤。我科于1990~1999年共收到2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病例,笔者试图通过临床及病理形态,并应用免疫组化对其组织学特点进行分析。l临床资料 例1:女,50岁,因间断性排黑便3月余,加剧20余小时入院。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转外科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十二指肠横部一肿块。遂行肿块切除,及空肠回肠吻合术,术后随访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