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务人员针刺伤的职业危害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伤是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危害,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害者出血的意外伤害。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报道,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是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最严重的职业危害之一,每年因血源性传播疾病造成医务人员死亡人数超过几百万人,其中护理人员每年发生针刺伤为80%。现将护理人员针刺伤的情况、危险因素及防护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3.
医疗锐器伤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以及处理各种医疗器械时由一切锐利器械所造成的使皮肤出血的意外伤害。针刺伤是医务人员所面临的各种职业危害中常见的一种。据报道,全世界每年平均约有300万名医护人员意外被针刺伤[1],与其他业务人员相比,护士更易发生针刺伤[2],针刺伤传播血液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防范针刺伤往往是指防范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被医疗锐器所伤,临床医生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但是,我们却忽略了患者群体,尤其是住院患者发生针刺伤的危险性,对于患者针刺伤甚至没有处理预案、流程、规范等。笔者通过1例住院患者发生针刺伤进行反思医院管理的全面性及管理中的遗漏点,认为应促进医院风险管理,加强医务人员风险意识,防范于未然,保证住院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医患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5.
特定的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使护士成为发生针刺伤的高危职业群体.发生针刺伤时,被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体液进入到护士体内,可能会传播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给护士造成极大地身心健康问题.而在各种基层医疗机构,由于多种原因,针刺伤这种职业危害显得尤其严重.因此,如何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护士针刺伤的职业防护,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针刺伤发生的原因,探讨避免针刺伤发生的对策,强化管理,规范操作行为,减少针刺伤危害。方法:回顾全院各种针刺伤50人,对针刺伤发生原因、时间特点及直接责任人的职称、工作年限进行分析。结果:发生针刺伤排在前3位的是内科、外科、妇产科,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因素,其中护理人员违规操作是主要原因;护士资历与针刺伤发生有关;针刺伤多发生在白班。结论:加强职业安全培训,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和综合素质是减少针刺伤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职业危害是近年来颇受广大医务人员关注的问题,而手术室又是一所医院中的一个特殊工作场所,手术室工作繁重,节奏紧张,而且还是高危区,病毒感染、化学制剂、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以及电灼、噪音、射线等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仅针刺伤一项,就有20多种血源传播性疾病可能被传染.护士的职业危害可分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运动功能性危害、心理社会性危害[1].手术室护士作为护理队伍中特殊的护理群体,在配合完成麻醉与手术的同时,在做出自我奉献的过程中,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职业危害是近年来颇受广大医务人员关注的问题,而手术室又是一所医院中的一个特殊工作场所,手术室工作繁重,节奏紧张,而且还是高危区,病毒感染、化学制剂、挥发性麻醉剂对空气的污染,以及电灼、噪音、射线等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因素大量存在.仅针刺伤一项,就有20多种血源传播性疾病可能被传染.护士的职业危害可分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运动功能性危害、心理社会性危害[1].手术室护士作为护理队伍中特殊的护理群体,在配合完成麻醉与手术的同时,在做出自我奉献的过程中,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护士针刺伤的主要危害与防护措施。方法:体检中心护士针刺伤的防护方法,包括个人防护、纠正容易引起针刺伤的操作行为及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措施。结果:实施针刺伤防护措施后,针刺伤率及感染率明显降低,防护措施实施前后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伤可对体检中心护士的心理、生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为避免针刺伤所造成的危害,在护理工作中应注意加强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10.
于先会  谭永霞  刘超 《中医正骨》2008,20(10):73-73
针刺伤及其有关的侵害成为护士和其他医务人员的一个很重要的职业性健康问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最大量的护理技术操作,然而就在这大量的日常工作中,由于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正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1.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低报告原因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中的低报告现象的原因,以寻求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查报告登记本。结果发现被调查的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或被血液、体液污染后每次上报的仅占14%,大多数时候上报的占30.5%,从不上报的占23%。结论低报告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认知缺乏有关;与医院内无完善的职业暴露上报体系、无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的职业危害,并分析相关问题,以此提出防护管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所发生的医务人员职业危害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医务人员共发生职业危害1 200例次,其中护士为744例次(62.0%);工作年限以两年医务人员为主,共768例次(64.0%);输液完毕拔针和集中处置使用过的锐器物、针头及手术缝合时为医务人员职业危害主要发生时机。乙型肝炎是血源性职业危害的主要因素,发生地点主要以普通病房为主,其次为手术室。结论:医务人员职业危害存在较高风险性,因此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护教育,严格规范医务人员各项操作,同时做好医疗废弃物管理,避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危害,保障其健康。  相似文献   

13.
<正>临床护士每天均面临各种职业危险,最常见的是接触各种带病毒的患者,最危险的是锐器伤害对护士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威胁。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报道,每年至少有100万人被针刺伤,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为了杜绝这种针刺伤带来的危害,我和我的同事们共同研究设计了这种简易的针头保护装置。其主要针对临床中进行静脉输液及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操作结束后对针头进行终末处理的方法。据统计在我国发生针刺伤的概率为79%,其对医务人员的危害名列前茅。为了更好的保护好临床护理人员,我们不能只单纯的强调护理操作流程,更要找到安全有效的保护方法。而我们所设计的针头保护装置能有效的保证针头不暴露在外,减少刺伤的机会。通过临床使用,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规范操作及工作流程对于血透室针刺伤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血透室2009年6105人次血液透析中发生的针刺伤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医疗垃圾处理的规范操作及工作流程,并将此规范流程在2010年9471人次血液透析中予以实施,观察其对预防医疗垃圾处理过程中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效果分析。结果:2009年护士、护理员、工人的针刺伤发生率分别为0.3‰、0.5‰、0.5‰。护士、护理员、工人的针刺伤发生环节分别是医疗垃圾的转运,医疗垃圾的处理和医疗垃圾的运输。以此结果制定医疗垃圾处理的规范操作及工作流程,应用此规范流程,2010年医疗垃圾处理过程中护士、护理员、工人的针刺伤发生率均为0。结论:通过规范操作及工作流程可以有效地降低血透室针刺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它的发生率是评价医疗护理质量及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分析口腔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保护,减少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6.
传染病医院是集中收治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医院,护理人员因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以及传染病这一特殊的工作环境,增加了职业危害的风险性。常见的有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危害等。锐器伤是造成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传染病医院针刺伤发生率高达86.7%,其中79.5%被污染针头所刺伤,造成的危害将产生严重而持久的心理影响,因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加强对职业危害产生的原因和特点、防护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以减少护士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外科护士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从针刺伤、锐器损伤、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社会身心危害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外科护士职业安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针刺伤、锐器损伤、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社会身心危害等,对此提出防范对策,加强护士的防范意识,减轻护士的心理负担。结论: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减少或消除外科护士的职业安全危险因素,避免或减少有害因素对护士身心造成的危害,从而提高外科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外科护士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由于医院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医务人员常常暴露于职业危害中.常见的乙肝、丙肝、爱滋病还有梅毒等,这些疾病都可以通过血液来传播.因此,我国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重的职业暴露危险,特别是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工作上与血液接触机会多.再加上工作节奏紧张,造成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更大,若不注意个人防护,极易造成职业性损伤,所以加强防护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检验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和职业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检验人员存在的危险因素、防护措施和应急方案.方法:查阅近年来医院检验人员职业危害的相关资料,发现检验人员因工作被感染的比例在医务人员中占第二位.结论:充分认识检验工作的职业危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完善并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是避免职业危害、保证职业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医院是救治伤病患者的场所,同时也是各种危害因素存在的地方,广大医务人员不可避免的存在于各种职业危害之中,是高职业危害群体,职业健康问题已在许多国家受到高度重视,并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对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明确了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