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联合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菌苗)治疗老年复治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配对的方法将60例老年复治肺结核分为微卡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化疗方案均为2HRZSE/4HRE,治疗组联合应用微卡菌苗。结果治疗组第2个月涂片阴转率为67%,第6个月涂片阴转率为93%,疗程结束1年后随访复发率为13%;对照组第2个月涂片阴转率为40%,第6个月涂片阴转率为80%,疗程结束1年后随访复发率为2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吸收好转率分别为67%和90%,而对照组的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40%和73%,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联合微卡菌苗治疗老年复治肺结核能提高痰菌阴转率,降低复发率。微卡菌苗可作为老年复治肺结核有效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
化学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化学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难治、复治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226例涂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化疗方案相同,治疗组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观察疗效。结果:复治涂阳治疗组痰菌阴转率80.0%,对照组65.2%;其中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组痰阴转率61.5%,对照组16.7%。经统计学处理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化学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是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及其他难治、复治病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在复治性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46例痰抗酸杆菌(AFB)阳性复治肺结核患者分成微卡治疗组(n:90)和对照组(n=56)疗程各6个月,前者采用复治化疗方案加用微卡治疗,后者仪用复治方案治疗。结果疗程结束时微卡治疗组和对照组痰阴转率分别为85.56%(77/90)、67.86%(38/56),差异有显著性(P〈0.05)。微卡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1.11%(73/90)、44.64%(25/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微卡能改善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可作为复治性肺结核化疗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肺止咳胶囊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近期疗效。方法将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住院管理的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278入随机分为治疗组(140例)和对照组(138例)。治疗组在抗结核化疗基础上加用益肺止咳胶囊治疗6个月,对照组仅用抗结核化疗。2组抗结核化疗方案相同。结果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治疗组82.8%(116/140),对照组63.0%(87/138)(P〈0.01);X线胸片病灶吸收好转率,治疗组88.6%(124/140),对照组71.0%(98/138)(P〈0.01);空洞闭合率治疗组70.8%(68/96)和53.9%(49/91),(P〈0.05)。两组观察期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肺止咳胶囊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考虑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微卡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微卡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112例复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化疗方案均采用3HRZE/6HRE,治疗组加用微卡辅助治疗。结果治疗3、6、9个月后治疗组痰菌阴转率分别是78.6%、85.7%及92.9%,对照组为60.7%、68.3%及73.2%,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强于对照组。结论微卡能提高复治肺结核痰菌阴转率,促进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永亮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9):1234-1235
目的探讨微卡(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微卡加化疗组即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即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为病人头3个月每15d臀部深部肌肉注射微卡(22.5μg),随后的3个月每月臀部深部肌肉注射1次微卡(22.5μg),其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痰菌阴转情况及病变吸收、空洞闭合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3个月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6.6%和26.6%,12个月时为93.3%和73.3%有显著差异(P〈0.05);X线吸收率及空洞缩小、闭合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卡能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助于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可作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化疗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7.
营养不良对复治结核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勃  许优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5):615-616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对复治结核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伴有营养不良的复治结核病患者150例,采用标准化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以同期住院治疗的不合并营养不良的复治肺结核患者150例为对照。结果营养不良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1月末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不良会对复治结核病的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微卡(母牛分枝杆菌菌苗)作为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8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两组化疗方案相同3SHRZE/6HR,治疗组肌肉注射微卡,每半月1次,共9个月,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1);治疗组病灶吸收,空洞关闭率分别为97.5%和9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5.0%和78.3%(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卡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可提高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抗结核药物合并微卡治疗淋巴结结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卡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按淋巴结大小、化脓、破溃的可比性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6例):3微卡+HRZE/9HR,对照组(32例):3HRZE/9HR,对化脓破溃采用相同的局部处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15%,对照组93.75%,两组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愈+显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卡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淋巴结结核的疗效较为满意,是较好的结核病免疫治疗制剂,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顾小燕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2):1677-1678
目的观察微卡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7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6例,两组病例均采用3PaL2AKZThV/15PaL2ZThV。治疗组为病人头3个月每15d肌注微卡(22.5μg),随后的3个月每月肌注1次微卡。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组9个月痰菌阴转率为82.4%,对照组为58.3%;治疗组9个月空洞闭合率为79.4%,对照组为58.3%;疗程结束时,病灶明显吸收率治疗组为82.4%,对照组为52.8%,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卡辅助治疗耐多药结核病,能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助于病灶吸收空洞闭合。  相似文献   

11.
微卡辅助治疗复治老年肺结核病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微卡辅助治疗复治老年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60例复治老年肺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相同抗结核治疗,试验组加用微卡。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痰菌阴转率96.7%,X线病灶吸收好转率为93.3%,空洞闭合率86.3%;与对照组73.7%,73.3和65%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副作用两组结果相似。结论微卡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复治老年肺结核的疗效,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评价注射用牛母分枝杆菌(微卡)治疗初治肺结核合并尘肺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方法将91例肺结核合并尘肺患者归为对照组,将84例肺结核合并尘肺患者归为试验组。对照组及试验组均给予2H3R3Z3E3/4H3R3方案进行治疗,但试验组同时加入微卡治疗;我们收集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部病灶吸收,痰菌转阴的相关数据,评价两组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卡在辅助治疗初治肺结核合并尘肺患者有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肺部病灶吸收。  相似文献   

13.
母牛分支杆菌菌苗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观察、评价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对肺结核患免疫功能的影响和疗效。方法将70例痰涂片阳性初治肺结核患随机分入Ⅰ组和Ⅱ组,分别采用2HRZS/4HR方案和2HRZS/4HR加母牛分支杆菌菌苗方案治疗;将31例耐多药肺结核患归入Ⅲ组,采用4-6种敏感药物加母牛分支杆菌菌苗治疗。  相似文献   

14.
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在初治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目的 观察和评价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微卡菌苗)在初治肺结核免疫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将342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分入微卡菌苗治疗组(M组,171例)和对照组(C组,171例)。M组化疗方案为2HRZE/2HR,C组为2HRZE/4HR。M组加用微卡菌苗治疗6个月,C组不用微卡菌苗。结果 M组第1个月涂片阴转率36.8%,培养转率19.3%;第2个月涂片阴转率80.1%,培养阴转率85.9%。C组第1个月涂片阴转率19.9%,培养阴转率19.3%;第2个月涂片阴转率54.4%,培养阴转率67.8%。头2个月痰菌阴转率M组显著高于C组(P<0.01)。疗程满6个月后M组涂片阴转率98.2%,培养阴转率99.4%;C组涂片阴转率98.8%,培养阴转率98.8%。M组与C组治疗6个月痰菌阴转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灶吸收好转及空洞缩小关闭速度,M组优于C组。M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改善。1年后随访M组和C组的的细菌学复发率分别是3.0%和5.6%(P>0.05)。结论 微卡菌苗能改善初治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加快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及空洞缩小关闭的速度,缩短短程化疗疗程。不良反应少且较轻微。复发率底。微卡菌苗可用作初治肺结核的免疫治疗和短化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和评价母牛分枝杆菌菌苗 (微卡菌苗)在初治菌阳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分微卡菌苗治疗组 (A组,84例 )和对照组 (B组,84例 )。 2组化疗方案均为2HRZE 4HR,A组加用微卡菌苗治疗 2月,B组不用微卡菌苗。结果 A组第 1月涂片阴转率36.9%,培养阴转率 47.6%;第 2月涂片阴转率 79.8%,培养阴转率 85.7%。B组第 1月涂片阴转率19.0%,培养阴转率 17.9%;第 2月涂片阴转率 53.8%,培养阴转率 67.9%。前 2月痰菌阴转率A组显著高于B组 (P<0.01 )。疗程满 6个月后A组涂片阴转率 98.8%,培养阴转率 97.6%;B组涂片阴转率 96.4%,培养阴转率 97.6%。A组和B组治疗 6个月痰菌阴转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病灶吸收好转及空洞缩小关闭速度,A组优于B组。A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改善。随访A组和B组的细菌学复发率分别为 1.3%和 2.6% (P>0.05)。结论 微卡菌苗能改善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加快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及空洞缩小关闭的速度,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微卡菌苗可用作初治菌阳肺结核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T细胞亚群及痰菌阴转率的影响。方法初治菌阳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200例,均给予抗结核及降血糖治疗,观察组108例加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照组92例未使用免疫调节剂,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末T细胞亚群变化及痰菌转阴率。结果治疗2个月末观察组和对照组的T细胞亚群及痰菌转阴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免疫调节剂(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对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T细胞亚群及痰菌阴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研究和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 (IL 2 )辅助治疗肺结核病的疗效。方法 将 2 0 9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 ,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分为 :治疗组 10 6例 ,采用 3PaZ(TH)L2 VE(AK) +IL 2 / 4PaL2 V方案化疗 (Pa :力克肺疾 ,Z :吡嗪酰胺 ,TH :丙硫异烟胺 ,L :利福喷汀 ,V :左氧氟沙星 ,AK :阿米卡星 ,E :乙胺丁醇 ) ;对照组 10 3例 ,采用 3PaZ(TH)L2 VE(AK) / 4PaL2 V方案进行短程化疗。结果 完成疗程可评价疗效者 2 0 3例 ,其中治疗组 10 3例 ,对照组 10 0例。治疗第 1、2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 33 3%、7 2 %和 6 9 4 %、4 4 9%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 6 4 1%和 36 0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治疗组治疗 3和 7个月时CD4、CD4/CD8和NK细胞较对照组提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治疗 3个月时治疗组IL 2可溶性受体 (sIL 2R)较对照组降低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重组人IL 2可辅助治疗肺结核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