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所谓的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PECom a)———其家族包括肝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透明细胞“糖”瘤(CCST)、淋巴管平滑肌瘤、透明细胞肌黑色素瘤(CCM M T)。这些少见的肿瘤以黑色素细胞和肌源性标志物共同表达为特征。它们在越来越多地被认识,但近来只有1例表型为CCM M T的皮肤PECom a以摘要形式被报道。作者报道的这一案例为60岁的女性患者,临床病理诊断为大腿的真皮和皮下浅表脂肪层上发生肺外CCST。皮损由上皮细胞和梭形细胞巢组成,瘤细胞内含大量颗粒状透明胞质,细胞境界清楚。肿瘤高度表达H M B-45免疫反应性。其余分散…  相似文献   

2.
血管球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球瘤为良性肿瘤,恶变者罕见。1812年Wood首次报告本病,称为“痛性皮下结节”。此后直到1920年Barr'e从指甲下切除一痛性小瘤,Masson对此类肿瘤作了病理解剖,认为瘤体内的大透明圆细胞或多边形细胞  相似文献   

3.
1 病例介绍患者男 ,17岁。 2 0 0 0年 11月突然发生排尿困难 ,于 2 0 0 1年 1月 5日来我院会诊。B超、CT检查发现前列腺有一肿物约10cm× 8cm大小。硬膜外麻醉行前列腺肿瘤切除术。病理检查 :镜下可见肿瘤组织主要由成束状排列的圆形或多角形瘤细胞构成 ,细胞界限不清 ,核膜增厚 ,染色质呈丝网状 ,核仁明显 ,核周有透明晕 ,透明晕增大使整个细胞呈透明状 ,核分裂象常见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部分区域瘤细胞为小圆细胞构成 ,胞浆少 ,核小圆形 ,染色质致密、深染。免疫组化 :横纹肌肌动蛋白“ -” ,平滑肌肌动蛋白“ ” ,CK“ -”…  相似文献   

4.
1概念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也称为肌黑色素肿瘤(myolomelanocytic tumor)。血管周细胞(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s,PECs)不同于血管外被细胞,近年来研究表明,它是独特的细胞类型,特征性地双重表达肌源性与黑色素生成的标记,电镜观察胞浆内含黑素小体或前黑色素小体。在临床上均与结节性硬化综合征密切相关,多数病例在遗传学上有一致的基因异常,目前文献建议用PECs这一病变家族来认识这些疾病。在2002年WHO软组织新分类中将PE—Coma定义为组织学和免疫表型上明确的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组成的间叶性肿瘤。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肺的透明细胞“糖”瘤(CCST)、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镰状韧带/园韧带的透明细胞肌黑色素肿瘤及胰腺、直肠、腹壁浆膜、子宫、外阴、大腿、心脏等特殊部位的透明细胞肿瘤,而不含脂肪。  相似文献   

5.
在小儿肾肿瘤中Wilms瘤最多见,所以把它作为肾肿瘤的代表。在本世纪初虽然早已认识除Wilms瘤以外还有其他肾肿瘤,但未把它作进一步分类研究,近几十年来观察到这些肿瘤所具有的特点是各不相同的,无论在病理或临床上都可与Wiims瘤分开,所以要进一步认识与评价。如先天性中胚叶肾瘤在婴儿多见,这类肿瘤很少转移,又如透明细胞肉瘤又叫小儿骨转移性肾肿瘤(简称BMRTC)有强烈的骨转移特性,预后很坏。成人有肾细胞癌,在小儿也可以发生,所以有必要把这些肿瘤从“Wilms”瘤中分出来加以研究。一、分类与同名词 1.肾胚细胞瘤又称肾胚胎瘤、Wilms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腮腺转移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分析我院2008年1例肾透明细胞癌孤立性腮腺转移临床病理特征,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鉴别诊断、免疫组化特点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男性,60岁,2008年发现左面部肿物6个月,临床诊断腮腺混合瘤.大体:孤立性肿物1个,大小为6.0cm×4.5cm×1.1cm,界限清,无包膜,切面灰白暗红相间.镜下肿瘤位于腮腺组织周围,瘤组织呈腺泡状排列,瘤细胞胞浆丰富,透明(少许嗜酸),核大小一致,间质血窦丰富.追问病史,患者2002年于我院因左肾透明细胞癌行左肾切除术.复查:原肾癌切除后病理切片,左侧腮腺肿瘤与原肾癌组织像完全一致.病理报告:左腮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结论 肾透明细胞癌腮腺转移少见,病理诊断需除外腮腺原发透明细胞肿瘤,结合原发灶及免疫组化可以明确诊断.术前建议细针穿刺诊断,为腮腺切除术前准备提供重要的依据,腮腺切除术伴有面神经保护可作为孤立性腮腺转移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报道1例盲肠PEComa(血管周围上皮细胞肿瘤)年轻女性患者,被其家庭医生查体时偶然发现。PEComa是非常罕见的肿瘤,至今只有一些发生在镰状韧带、子宫、空肠、回肠末端、直肠、肝、肾、肺、胰腺、前列腺和大腿软组织的病例报道。PEComa是一类新型肿瘤的一部分,包括血管肌脂瘤、淋巴管肌瘤和透明细胞肌黑色素细胞“糖”肿瘤。通过黑色素细胞(HMB-45)和肌肉标志物(平滑肌肌动蛋白和结合蛋白)的共表达来确认PECo-ma,它没有一个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一些转移病例报道指出必须排除一些并存病,例如脑“Bourneville”症的结节性硬化和淋巴管…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9例免疫母细胞型透明细胞性淋巴瘤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肿瘤大多由透明细胞构成,瘤细胞具有丰富水样透明的胞浆,超微结构上细胞器极少。表型标记研究8例在石蜡切片上进行,瘤细胞呈CD45+、C1345RO+、CD45RA-、Mac387-,1例用冰冻切片,瘤细胞呈CD3+、CD8+、CD1-、CD4-、B7。结果表明透明细胞性淋巴瘤来自T细胞。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4例唾腺腺泡细胞癌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光镜下肿瘤由腺泡细胞、透明细胞、空泡细胞、闰管细胞和非特殊性腺细胞组成.电镜观察部份瘤细胞胞浆有酶原颗粒或张力微丝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4例角蛋白均为阳性,14例波形蛋白部份瘤细胞阳性.结果表明腺泡细胞癌瘤细胞成份有异质性,支持起源于多潜能导管上皮细胞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自然播散的潜力 ,而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如医护人员的某些操作不当也能引起或者促进肿瘤的医源性播散。本文就术中如何进行“无瘤操作”总结如下。1 “无瘤操作”的重要性外科手术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同样 ,恶性肿瘤手术也要重视“无瘤操作” ,避免瘤细胞脱落 ,进入正常组织及切口 ,导致肿瘤种植。徐忠法〔1〕报道了肿瘤手术中纱布等手术用品及冲洗液的瘤细胞检测有较高阳性检出率 (见表 1)。因此 ,提高手术人员的“无瘤操作”技术 ,对避免医源性播散是至关重要的。2 “无瘤操作”技术2 .1 手术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肾透明细胞癌不同CT影像学征象对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CT征象,进行T分期,并分析不同CT征象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利用CT征象进行T分期区别主要在T3a期,T3a期分为T3a-CT(10例)和T3a-仅病理(6例),T3a-仅病理CT分期可分为T1期2例,T2期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是否侵及肾被膜外、是否侵及肾窦集合系统、是否侵及肾静脉及分支、是否侵及下腔静脉、有无广泛性坏死、是否存在囊性改变、瘤周是否受侵、瘤周是否存在新生血管与5年生存率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7cm、肿瘤穿透肾被膜、肾静脉及分支受侵、下腔静脉受侵、肿瘤无囊变、瘤周受侵及瘤周新生血管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透明细胞瘤患者肿瘤大于7cm、肿瘤穿透肾被膜、肾静脉及分支受侵、下腔静脉受侵、肿瘤无囊变、瘤周受侵及瘤周新生血管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周围受侵及瘤周新生血管形成可降低患者5年生存率,而肿瘤囊变可作为预测术后康复情况较好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及超声灰阶弹性成像技术对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灰阶弹性成像检查结果,对以上3种检查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20例肾透明细胞癌超声造影及灰阶弹性成像能清晰显示肿瘤边界,且显示的肿瘤最大径大于常规超声检测值;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3例肿瘤血流信号丰富,超声造影则显示19例肿瘤为富血供.超声造影增强模式12例为快进慢退高增强,余增强方式不一;超声造影显示瘤内坏死区及假包膜效果优于常规超声(P=0.004,P=0.039).灰阶弹性成像显示肿瘤内部回声不均匀,18例白色为主,2例黑色为主.结论 超声造影及灰阶弹性成像可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从而对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提供更多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肾透明细胞癌原代培养方法进行改进,以获得纯度及活力更高、遗传表型与来源更相近的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方法 将经过胶原酶消化法或机械法取得的肿瘤样本单细胞悬液,置入超低黏附培养板,用添加有丝分裂原等细胞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离心滤除非肿瘤细胞和无成瘤能力肿瘤细胞,获得纯度高、异质性的肿瘤细胞囊球,囊球可以连续传代悬浮培养,也可转至常规培养条件培养,都可得到能连续传代的肿瘤细胞株.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瘤球传代细胞,并与肾癌临床样本细胞进行表型比对.结果 与单纯机械法或胶原蛋白酶消化法分离细胞及含血清培养基培养的方法相比,本法成功率更高,获得的肾透明细胞癌细胞保持与临床样本相似的异质性分化类型和表面抗原表达,并且无杂细胞污染.培养的细胞可经历稳定的连续传代并用于肿瘤相关研究.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培养的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可作为肾癌研究的良好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4.
胰高糖素瘤综合症3例报告张超英,王慧英,蔡端(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皮肤科,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外科200040)关键词胰高糖素瘤综合症;坏死性松懈性游走性红斑胰高糖素瘤综合症(glucagonoma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由胰腺α细胞肿瘤分泌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2)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透明细胞肿瘤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对少突胶质细胞瘤30例、透明细胞室管膜瘤和中枢神经细胞瘤各20例、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肿瘤(DNT)1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Oligo-2及NeuN(抗神经元核抗体)、Syn(突触素)、EMA检测。结果 Olig2和NeuN阳性定位于细胞核,Syn和EMA定位于胞质或胞膜。Olig2在少突胶质细胞瘤:30例(100%)强阳性,透明细胞室管膜瘤:3例(15%)弱阳性,中枢神经细胞瘤:6例(30%)弱阳性,DNT:10例(100%)强阳性。结论少突胶质细胞瘤和DNT高表达Olig2,在室管膜瘤及中枢神经细胞瘤中低表达,提示Olig2在中枢神经系统透明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做为首选抗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腮腺转移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例肾透明细胞癌孤立性腮腺转移临床病理特征,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鉴别诊断、免疫组化特点及治疗和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性,60岁,2008年发现左面部肿物6个月,临床诊断腮腺混合瘤。大体:孤立性肿物1个,大小为6.0cm×4.5cm×1.1cm,界限清,无包膜,切面灰白暗红相间。镜下肿瘤位于腮腺组织周围,瘤组织呈腺泡状排列,瘤细胞胞浆丰富,透明(少许嗜酸),核大小一致,间质血窦丰富。追问病史,患者2002年于我院因左肾透明细胞癌行左肾切除术。复查:原肾癌切除后病理切片,左侧腮腺肿瘤与原肾癌组织像完全一致。病理报告:左腮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结论肾透明细胞癌腮腺转移少见,病理诊断需除外腮腺原发透明细胞肿瘤,结合原发灶及免疫组化可以明确诊断。术前建议细针穿刺诊断,为腮腺切除术前准备提供重要的依据,腮腺切除术伴有面神经保护可作为孤立性腮腺转移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松果体区转移性肿瘤十分罕见,因早期瘤体较小时临床表现不明显,常被漏诊或误诊,以致肿瘤逐渐生长造成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及意识障碍等一系列症状.笔者回顾性分析1例松果体区转移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松果体区转移性肿瘤的认识,以提升诊断与鉴别水平.  相似文献   

18.
对从1873例涎腺肿瘤复查后确诊的43例涎腺肌上皮瘤进行了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该瘤的发病率约占涎腺肿瘤的2.3%,好发于腮腺(48.84%)和腭腮(41.86%),该瘤在病理上可分为五型:即上皮细胞型,梭形细胞型,浆细胞细胞型,透明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其实质细胞-肿瘤性肌上皮细胞为一个连续变化的瘤细胞谱。各种形态的瘤细胞可以互相转化;免疫组化CK-18,actin染色显示上述各型瘤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用常规H·E染色、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三结合”的方法对47例脂肪肉瘤和有空泡性瘤细胞软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进行研究。结果:本组有3例肿瘤分别修正为胚胎型横纹肌肉瘸、圆形细胞型脂肪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作者认为应用此“三结合”法对有空泡性瘤细胞软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确定肿瘤组织学类型是有所裨益,特别是在缺乏电镜设备的情况下。此外,S-100蛋白反应的强度与脂肪肉瘤分化的程度有关,提示有可能对脂肪肉瘤的恶性程度进行判测。  相似文献   

20.
<正> 宫颈透明细胞癌过去称中肾管样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1903年Meyer首先报道中肾管肿瘤病例。发生在宫颈及阴道的肿瘤中有肾小球样酷似胎生期中肾的构造,其组织特点为:钉样细胞,透明细胞和肾小球样体,形成囊肿或呈乳头状增殖,故称之为中肾管腺癌。近二十年来多倾向来源于苗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