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文  李莲珍 《微创医学》2001,20(3):357-359
术前即刻稀释性自体输血法(hemodilution autotransfusion,HAT)是自体输血的方法之一,为一种较新的输血技术。使用血液稀释技术是减少手术期间输注异体血的重要途径。该方法不仅可以减少输异体血的数量,在临床某些状态下还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显示出血流动力和微循环方面的优越性[1]。因此,临床上根据手术的方式,术前对失血量的估计,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手术病人中应用该方法已日趋广泛,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术前血液稀释和自体输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雅铭 《四川医学》2001,22(1):93-95
外伤与手术均可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失血,以往常采用输注异体血,但输异体血造成诸多并发症,血源也较困难。因此,目前主张采用术前血液稀释和自体输血,以减少失血,达到不输或少输异体血的目的。1 术前血液稀释和自体输血的方法自体输血是指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或经保存后,以供给患者在围术期输血。血液稀释是指失血时或失血前,或自体血采集过程中,或人为将患者血管扩张,输注一定量的晶体液或(和)胶体液以扩充血容量,使血液稀释,以便术中减少患者血液有形成分的丢失。1.1 术前多次采集自体血:此法多用于择期大手术,即在术前每隔3~5天采集一次…  相似文献   

3.
急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手术出血量,节约库血用量,防止传染病的传播以及输异体血可能出现的一系列输血并发症,对136例手术病人采用急性血液稀释自体输血方法,进行临床应用观察,效果满意,证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0例脊柱手术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预储自体输血,而观察组使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观察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异体血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输血前的HCT和Hb水平相比麻醉前明显下降,在手术结束时和术后又明显回升(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相比预储自体输血更能显著地减少输注异体血,同时能够保证科学、合理、安全地保护血液的功能.对机体的影响也较小。  相似文献   

5.
现代临床医学提倡手术中能不输血最好不输血 ,临床上人们一直致力于血液保护方法的研究 ,一方面是维持循环稳定 ,另一方面是减少和避免因输血而引起的并发症。人们发现 ,同种异体间输血虽然挽救了许多大出血病人的生命 ,但其诱发的过敏反应与输血传播的乙肝、艾滋病等病毒性传染病[1,2 ] ,又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随着临床输血医学的发展 ,节约用血和安全输血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血液保护以减少和避免同种异体间输血为目的 ,包括术前自体血保存、术中血液回收、血液稀释等[3 ] ,已成为血液保护方法之一 ,血液稀释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手术已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在心内直视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比较稀释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术前、术后(2小时内)、术后24小时、术后1周四个时期血液RBC、HCT、HGB、PLT四项参数。结果:两组不同时间血液RBC、HCT、HGB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小时内)和术后24小时自体输血组PLT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异体输血组,而术前和术后1周无差异。结论:稀释式自体输血能减少术中异体血的输血量,减少体外循环对血小板的损伤,减少术后出血,节约血液资源,减少异体输血的不良反应,在心内直视手术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在心内直视手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观察比较稀释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术前、术后(2小时内)、术后24小时、术后1周四个时期血液RBC、HCT、HGB、PLT四项参数.结果两组不同时间血液RBC、HCT、HGB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小时内)和术后24小时自体输血组PLT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异体输血组,而术前和术后1周无差异.结论稀释式自体输血能减少术中异体血的输入量,减少体外循环对血小板的损伤 ,减少术后出血,节约血液资源,减少异体输血的不良反应,在心内直视手术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稀释性自体血回输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骨科择期脊柱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各30例。观察组术中行常规方法,实验组按稀释式自体血回输方法进行自体血采集并行血液稀释。通过采集围术期患者血液样本,检测术前(T0)、输血前(T1)、术毕即刻(T2)、术后24 h(T3)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同时,观察对机体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873.5±310.4)m L,实验组术中出血(834.1±295.3)m L,2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体输血量实验组明显少于观察组(P<0.05),2组输血前RBC、Hb、HCT、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并在术毕和术后明显回升(P<0.05)。2组PT及APTT在术毕较术前明显延长,术后24 h明显恢复,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稀释性自体血回输是自体血液储备与血液稀释相结合的一种血液保护措施,它不仅明显减少异体血的使用并避免传染性疾病传播,而且对血液系统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减少输异体血的危害;方法:对54例择期手术病人中3例用贮血自体输血法,24例用血液稀释自体输血法,27例用术中血液回收法,与对照组27例择期手术病人相比较;结果:自体输血组血液动力学稳定,无输血反应,无感染,与对照组相比用库血量大大减少,(P>0.05);结论:3种自体输血法各有特点,用于骨科手术安全可行,不仅可节约血资源,而且避免了输血的危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稀释式自身输血应用于心脏手术中观察不用或少用异体库血进行心脏手术效果.方法 对40例进行心脏手术患者(试验组)术中采用稀释式自身输血节血措施,同期使用异体输血法的40例心脏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见血小板(plt) 血红蛋白(HB) 红细胞压积(HCT) 异体输血等差异.结果 稀释式能避免和减少输用异体血液,术后血小板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均无统计学行状差异(p>0.05).结论 心脏手术中采用稀释式自体输血能明显减少手术出血少输和不输异体血,降低对库血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在肝癌切除手术中减少异体输血的价值。方法选择26例ASAⅠ~Ⅱ级拟行肝癌切除手术患者,分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组(Ⅰ组)和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组(Ⅱ组)。Ⅰ组患者全麻后先进行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然后进行低中心静脉压控制,在肝脏实质完全离断前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CVP)控制在3~5cmH2O,肝实质切除后将CVP恢复到正常。手术结束时计算患者总失血量、手术时间、异体输血量、异体输血例数和术中尿量。结果两组患者失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Ⅰ组患者的异体输血量和异体输血的人数明显少于Ⅱ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尿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切除手术中联合应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和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可减少手术中异体血的输注,节省库存血。  相似文献   

12.
自体输因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减少输异体血的危害;方法:对54例择期手术病人中3例用贮血自体输血法,24例用血液稀释自体输血法,27例用术中血液回收法,与对照组27例择期手术病人相比较;结果:自体输血组血液动力学稳定,无输血反应,无感染,与对照组相比用库血量大大减少,(P>0.05);结论:3种自体输血法各有特点,用于骨科手术安全可行,不仅可节约血资源,而且避免了输血的危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孙来芬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8):115-115,123
目的将稀释性自身输血应用于脑外科手术中。方法选择9例脑外科手术的患者,在手术之前、麻醉之后采集自体血,同时补充晶、胶体液,在术中或手术结束前将自体血回输。结果9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因失血过多而输2U红细胞外,其余均未再输异体血,在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自身输血可避免异体输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而稀释式自身输血由于血液处于稀释状态,术中丢失的是稀释血,减少了红细胞的损失,同时改善了组织的微循环,防止了血栓的发生,在临床各科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异体输血常伴有的各种风险的关注和担心,进一步推动了许多有效减少异体输血替代方法的发展.目前临床上较为普遍开展的节约用血技术主要包括自体血储备、术前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和术中自体血回收等.目的 探讨异体输血的替代方法.方法 总结归纳目前临床上较为普遍开展的节约用血技术.结论 替代输血与同种输血相比有许多优越性:替代输血是最安全的输血方法,它既不产生由于输血而引起的免疫功能调节障碍,还减少术后感染,降低癌症的复发率,并有效地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输血反应少,节约费用.  相似文献   

15.
为缓解血源短缺及减少同种异体血和血液制品的输入所致的输血并发症,1994年9月以来,我们在常规手术中应用血液稀释和自体血回输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外科大手术中的应用及机制。方法:40例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台上按8—12ml/kg放血并按1:0.5快速补充胶体液和晶体液,在手术将结束前把血回输。对照组按常规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未再输异体血,对照组20例术中均输异体血,其中8例术后再输血,2例出现输血发热反应。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的血红蛋白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性自体输血在外科大手术中能节省库用血,减少血源性传播疾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其疗效确切,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D)在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性及其意义。方法:将40例ASAⅠ~Ⅱ级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择期骨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稀释组(ANHD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ANHD组患者施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估算放血量。放血的同时输入1∶1等量的胶体溶液及0.5:1的晶体溶液,在手术结束前或按照2001年公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回输放出的自体血和输异体血。对照组行常规手术。结果:ANHD组患者术中输入的异体血量明显减少,并且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结论: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在骨肿瘤手术中能节约库血,减少血源性传染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效果好,并且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自体输血应用于肝癌切除术时临床麻醉与血流动力学的效果。方法该研究方便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对该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患者41例,麻醉后实施采血并进行ANH自体输血。观察患者术前、血液稀释后、采血后、回输血前、回输血后、术后1 d血红蛋白(Hb﹚与红细胞比容(Hct﹚水平。结果回输自体血后、术后1 d,Hb分别为(112.25±4.11﹚g/L、(119.15±5.62﹚g/L与Hct水平分别为(0.32±0.01﹚、(0.35±0.0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H自体输血应用于肝癌切除术,能够有效避免术中输入异体血,明显减少红细胞的丢失。  相似文献   

19.
急性等溶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在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宏伟 《华夏医学》2002,15(6):797-798
急性等溶血液稀释自体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血液保护手段 ,在临床上越来越得到广泛使用 ,尤其是肿瘤患者 ,自体输血既可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带来的并发症又能有效保护机体免疫功能。笔者将急性等溶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用于肿瘤手术患者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应用稀释式自体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例心脏病患者在手术开始前采集自体血,并补充等量液体,然后进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手术结束同时回输自体血。观察患者血液稀释前与手术后第1天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变化及异体输血量情况。结果 3例心脏病患者术后Hb、Hct、Plt恢复良好,手术异体输血量减少。结论稀释式自体输血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后有良好作用,对节约用血、减少或避免血源性传染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