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董艳玲  薛富英 《微创医学》2001,20(4):442-443
目的探讨脑诱发电位和磁共振成像在诊断多发性硬化(M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5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诱发电位和磁共振成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磁共振成像阳性率为78.6%,视觉诱发电位异常率80%,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55%,体感诱发电位异常率77.8%。结论脑诱发电位、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大大提高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确诊率,两者在诊断多发性硬化时相互补充、互不取代,只有正确分析各项检查结果,才能作出合理评价。提出脑诱发电位和磁共振成像应成为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2.
3.
张海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2):1399-1401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临床表现为空间与时间的多发性。MS的传统诊断方法是根据临床表现辅以实验检查如脑脊液检查。这势必需要包括很长时间的病程随访,因此在首诊时将怀疑是MS的患者明确诊断或排除诊断很重要,对于不具备典型临床特征,如首次发病或仅有一个部位损害的患者,磁共振(MRI)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常海军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9):866-86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病历统计方法,计算头颅MRI在多发性硬化患者中的异常率。结果:MRI异常率为82.53%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检查有助于临床确诊MS,且确诊率提高。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成像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核磁共振成像 (MRI)在诊断多发性硬化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 1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MRI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例中临床诊断多发性硬化 5例 ,其余误诊为其他疾病而最终经MRI确诊。结论 :MRI显示多发性硬化优于CT。且脱髓鞘斑块在MRI的检出率随着病程的延长和复发次数增多而增多。长短与MRI所示脱髓鞘斑块的大小及数量非成正比。同时还提出了多发性硬化与多发性脑梗死、脑转移瘤、髓内肿瘤相鉴别以及他们在MRI中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颅脑磁共振成像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颅脑磁共振成像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卞兴华*施炜2作者单位:1阜阳地区医院神经内科2360002安庆市立医院内科246000*校友1临床资料本组多发性硬化(MS)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9~47岁,平均28.82±10.87岁。病程1月~13...  相似文献   

7.
对38例多发性硬化患者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诱发电位和IgG指数进行对比检查。结果发现,MR异常率为74.0%;BAEP47.4%;VEP58.3%;IgG指数45.5%。以上检查中2项以上阳怀者阳性率92.3%。作者认为,MRI、EP及IgG index同时检查对MS诊断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核磁共振及诱发电位在多发性硬化中的诊断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和诱发电位(EP)在多发性硬化(MS)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对42例MS同时行头颅和(或)脊髓MRI扫描并对EP结果进行分析。结果:MRI异常为90.48%,表现为长T1长T2大小不等多发性病灶,主要分布于脑室周围、脑干、基底节、半卵圆中心,小部分位于大脑皮质。MRI可发现近1倍亚临床病灶。EP以VEP异常(83.33%)为多见,其次为SEP(64.29%),BAEP较少见(42.86%)。SEP及BAEP尚可提示MS周围神经受损。EP3项检查可明显提高阳性率。MRI发现大脑半球、脑干病灶优于EP,EP发现视神经脱髓鞘及周围神经损害优于MRI。结论:MRI、EP在MS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结合临床分析则可提高诊断率。EP可以提供周围神经损害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诱发电位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丽 《广西医学》1996,18(4):404-4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探讨脑及脊髓多发性硬化的MRI特征。材料及方法:对用MRI诊断并经临床糖皮质激素治疗好转的18例多发性硬化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多发性硬化的MRI主要表现为侧脑室旁多发病灶,对称分布,并可在T2加权正中矢状位见胼低体受累;脊髓内病灶位脊髓边缘,其长轴与脊髓平行。结论: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胼胝体的改变对确诊有重要作用,MRI是诊断多发性硬化的最佳影像手段。  相似文献   

11.
徐南飞  华昕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12):1178-1178
分析21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和MRI、脑诱发电位等检查结果。提示MRI和脑诱发电位检查对该病不典型病例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脑多发性硬化(MS)的MRI表现,探讨其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5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结果: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检查能够准确地进行定位诊断,并能作出较准确的定性诊断.结论:MRI对于脑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郭涛  成江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3,25(5):328-330,334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 (MS)的临床表现、核磁共振 (MRI)、诱发电位特点 ,以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MS患者的临床表现、MRI、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SEP)、视觉诱发电位 (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 ,并比较临床异常表现与MRI异常表现及诱发电位异常表现的差异 ,比较诱发电位异常表现与临床异常表现相符情况的差异。结果 :本组患者以青壮年多见 ,女性多于男性 ,MS在MRI上有特征性影像学改变 ,临床异常发现多于MRI异常表现 ,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χ2 =34 6 2P <0 0 0 1) ,临床异常表现少于诱发电位异常表现 ,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6 74 6P <0 0 5 )。结论 :MS的诊断应采用综合性的诊断方法 ,主要依赖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中MRI的特异性强 ,诱发电位的敏感性高 ,尤以SEP、VEP异常率高 ,可以早期发现亚临床病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型多发性硬化(MS)的MRI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48例脑型MS病人的MRI特征。结果本组48例脑型MS病人MRI表现为病灶多发、大小不一、多数位于侧脑室旁白质区、半卵圆中心和皮质下区,T1WI为低、稍低及等信号,T2WI和FLAIR为不均匀高信号,DWI在急性期为略高信号,慢性期为等或低信号。33例行增强扫描病人18例呈中等或明显强化,5例轻微强化,10例无强化。本组胼胝体信号异常22例,胼胝体萎缩16例,脑萎缩25例。结论多种MRI检查技术综合分析是诊断脑型MS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报告57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和临床资料。头部MRI异常率为61.4%,脊髓MRI异常率为43.9%,总异常率为82.5%,结果提示对发现MS病灶有很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多发性硬化(MS)的磁共振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MS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资料.结果 在大脑半球白质区、脑室周围白质区、胼胝体多发长T1长T2信号11例,病灶有不同程度强化.脑干、小脑病灶各1例,颈髓病灶3例,其中胸髓受累1例,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结论 磁共振(MR)检查对MS具有相对的特异性,是MS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对临床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多发性硬化MRI特征的认识,作者对23例经临床证实的多发性硬化MRI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多发性硬化斑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或/和等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在横断位上呈圆形,矢状位上呈条状,均垂直于脑室,病变在急性期或活动期有强化。本研究提示MRI不仅可以有早期即检测出病灶的存在,并且能显示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与中枢神经系统其它变性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提高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总结106例MS的MRI、诱发电位(EP)及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本组MRI异常86例,阳性率81.13%,病灶分布依次为大脑半球白质、脊髓、脑干、胼胝体、小脑、基底节、丘脑及视神经。MRI异常表现为局灶长T1、长T2信号。本组进行了3种EP检查,分别为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视觉诱发电位(VEF)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行SEP检查70例,异常51例(72.86%);VEP检查76例,异常53例(69.74%);BAEP检查54例,异常11例(20.37%)。结论:MRI是目前诊断MS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结合EP检查及临床可以进一步提高MS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44例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成像与诱发电位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硬化 (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多发的散在的炎性脱髓鞘疾病 ,具有明显的缓解与复发病程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的进展 ,我国对该病的报道日益增多[1] 。现将 4 4例临床确诊为MS患者的磁共振成像 (MRI)和诱发电位(EPs)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本组患者男 2 0例 ,女 2 4例 ,男∶女 =1∶1 2 ,年龄 2 0~ 4 8岁 ,均符合Poser等[2 ] 提出的临床确诊MS的标准。慢性起病 32例 ,亚急性起病 12例。主要临床表现有视力障碍 2 0例 ,肢体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 16例 ,肢体无…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成像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晓梅  张亚丽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2):1913-1914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4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和MRI特点进行总结,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以大脑损害为主(83.7%),其次为脊髓损害(51.4%),脑干损害(35.1%)。MRI显示病灶大小不一,形态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脑室旁病灶多为椭圆形或线条形,多垂直于侧脑室。增强扫描可提高MRI对MS早期诊断的特异性。结论MRI能早期发现多发性硬化的病灶,并可动态观察硬化斑的消退、进展与转归。MRI是辅助诊断MS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