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患者女,58岁,主诉"查体发现十二指肠及胰腺占位2天"入院。无腹痛、腹胀、呕吐、腹泻、血便、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查体:BMI 29.6 kg/m2,腹肌软,全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腹部CT:十二指肠降段腔内突出实性肿物,直径约1.2 cm,动脉期及静脉期见强化;胰颈及胰体部多发囊实性肿物,最小者直径0.5 cm,最大者截面约4 cm×3.5 cm(图1~图3)。消化内镜检查: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未见异常,十二指肠乳头远侧约1 cm处见隆起病变,表面黏膜光滑(图4);进一步行消化道超声内镜,结果示胰腺多发囊性病变,见可疑壁结节,十二指肠黏膜下混合回声肿瘤,位于肠壁第3层(图5)。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于2018年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 48岁。因体检发现右上腹部肿物9 d入院。既往体健。实验室检查:纤维蛋白原16.83 mg/L, 余化验指标均正常。腹部增强CT:下腔静脉肝下段右前方可见囊性肿块, 大小约3.8 cm×4.6 cm×5.5 cm, 边界清楚, 肿块于肾门水平可见一狭颈与下腔静脉相通, 向下达脐水平, 增强后病变强化方式与下腔静脉相同, 考虑下腔静脉瘤。因纤维蛋白原较低, 术前予维生素K1 10 mg肌注5 d, 复查纤维蛋白原升至23.0 mg∕L。全麻下正中开腹, 暴露肝下下腔静脉, 探查发现右腹膜后见囊状肿物, 大小约4 cm×5 cm, 位于右肾静脉下方, 并局限于肾下下腔静脉。肿物与下腔静脉关系紧密, 沿肿物边缘分离并注意保护输尿管, 见该肿物近心端以0.7 cm直径细蒂与下腔静脉右侧壁相通, 远心端有一束丛状血管与之相连, 可见血液自下腔静脉注入囊性肿物内, 考虑为Ⅲ型囊状下腔静脉瘤。行下腔静脉瘤切除、下腔静脉修补术:以心耳钳阻断下腔静脉右侧部分, 并切断肿物及部分下腔静脉壁, 用5-0 Prolene线缝合下腔静脉壁处破口, 松开心耳钳后, 见下腔静脉壁无渗漏, 再对肿物远端供应...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2岁.因"发现胰尾部占位8个月余"入院.否认外伤史及胰腺炎病史.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腹无压痛,未及腹部包块.CT示胰尾部可见一大小约为1.7 cm×1.5 cm的低密度类圆形小肿块,未见明显强化,边界欠清(图1).临床诊断:胰尾部占位.行保留脾脏的胰尾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胰尾的背面,质软,色泽暗红.手术顺利,术后9 d康复出院.病理报告:切除胰尾内有一大小为2.0 cm×1.6 cm×1.6 cm囊性肿块,界清,单房性,囊液淡黄色,浑浊,切面见囊肿外围约2/3被一肿块包裹,3.0 cm×2.0 cm×2.0 cm,与周围胰腺组织界限清楚,灰红色,质软.镜下:副脾组织内见多个囊腔样结构,囊壁内多量淋巴细胞浸润,并衬以鳞状上皮(图2),该内衬上皮CEA和CA199(+).病理诊断:"胰尾"副脾表皮样囊肿.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67岁.6年前确诊为巨大咽食管憩室但未接受治疗.患者进食哽咽症状逐渐加重,入院前仅能进半流饮食,并伴有间断呕吐.上消化道造影显示颈段至胸上段食管右侧壁一巨大憩室,下端达隆凸水平,约10 cm×6 cm大小,憩室基底部宽约7 cm,憩室与胸段食管间嵴长约3 cm(图1).胸部CT扫描显示位于胸内的咽食管憩室将气管和食管挤压变窄(图2).电子胃镜检查可见距门齿16~23 cm食管右侧壁巨大憩室,憩室壁黏膜明显充血,食管腔受压变窄成间断开放的孔状,胃镜无法通过(图3).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 43岁, 因"体检时发现盆腔肿物6 d"入院。全腹部CT检查:左侧髂血管区软组织密度, 右侧附件区囊状低密度影。盆腔增强MRI检查示:左侧髂血管区见椭圆形囊实性异常信号, 大小约4.7 cm×3.9 cm, 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图1)。行腹膜后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左侧输尿管腹下神经筋膜外侧, 上缘进入闭孔, 下缘位于左侧髂静脉分叉处, 肿物呈囊实性, 质韧, 大小约5 cm×4 cm×4 cm, 表面包膜完整, 肿物表面及两端均可见神经纤维, 充分游离肿物, 完整切除(图2)。术后病理检查示:(腹膜后)神经鞘瘤, 伴骨化(图3A)。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Vimentin(+), S-100(+), SOX10(+)(图3B), SMA(-), Desmin(-), CD17(-), CD34(-), Ki67增殖指数<1%。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 ,4 6岁。以“左上腹胀感逐渐加重 3年”于 2 0 0 1年 12月住院。查体 :一般情况好 ,左上腹深压痛阳性 ,并触及一肿物 ,约 10cm× 8 0cm× 8 0cm大小 ,边界尚清 ,不易移动。B超示胰尾后下方 9 6cm× 8 8cm× 8 0cm囊性肿物 ,壁厚约 0 4cm ,其内可见线状回声带。CT显示屈氏韧带左侧肠系膜根部 ,胰尾后下方约 9 7cm× 8 8cm× 8 0cm囊性肿物 ,壁厚 ,腔内均匀水密度 (图 1)。临床诊断 :胰腺假性囊肿。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 ,肿物位于脊柱左侧 ,空肠系膜根部 ,成圆形 ,囊性 ,直径约 10cm。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 ,先切开囊壁长 3cm…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31岁,因"上腹部胀痛1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右上腹部可扪及约10 cm×8 cm的包块。化验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生化、凝血功能、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125)等指标均正常。腹部平扫及增强CT提示:胰头区10 cm×8 cm囊实性肿物。术前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拟行术式:保留幽门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取大字位,主刀  相似文献   

8.
胃重复畸形二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1 男性,30岁。主因上腹部不适收入我院。上消化道X线造影提示胃前壁有压迫征象。B超报告胃前壁有一囊性肿物,怀疑胃平滑肌瘤。手术中可见胃前壁有3cm×3cm×3cm的肿物,与胃不相通,可完整剥离下。大体标本可见有肌肉组织、黏膜组织。病理报告:胃组织结构。例2 女性,2 0岁。主因阵发性腹痛伴有恶心、呕吐1 8年收入我科。查体:右侧腹部饱满。全消化道X线造影提示胃畸形。术中可见空肠有粘连,距treitz′s韧带1 2 0cm处有2 0cm×8cm×3cm的管状组织,有入口、出口,直径约1 5cm×1 5cm。行病变切除,空肠吻合术。病理报告:重复胃。讨论 胃…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2岁,以“右上腹隐痛2个月”为主诉就诊。查体:未见异常。上腹部CT检查示:右侧腹膜后见不规则混杂密度灶,大小约8.5 cm× 5.2 cm× 7.7 cm,呈囊性,边界清,内见脂肪及钙化密度,下腔静脉、肝脏、右肾、右肾上腺受压移位,增强扫描后未见明显强化(图1)。行腹膜后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腹膜后位,囊...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9岁,因"排便时肛周疼痛7 d"就诊。直肠指诊:距肛缘约5 cm至肛缘直肠后壁可触及肿物, 大小约4.5 cm×4.0 cm, 触之较软, 黏膜光滑, 活动度尚可。腹部CT检查示:直肠下段肠壁不均匀增厚, 最厚处约4.4 cm, 增厚肠壁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影, 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 相应节段肠腔变窄, 与周围组织关系尚可(图1)。肠镜检查见直肠距肛缘约5 cm至肛缘广基扁平隆起, 大小约5 cm×4 cm, 表面尚光滑, 黏膜未侵及。初步诊断:骶前囊肿。行经肛门骶前囊肿切除术, 于隆起处切开直肠全层直达骶前见囊性肿物, 沿肿物囊壁将肿物完整切除, 确定无残留后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直肠全层。病理检查示:(骶骨前肿物)符合尾肠囊肿, 囊壁内衬鳞状上皮及立方上皮, 局部伴慢性炎症, 可见泡沫细胞(图2)。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6岁.反复上腹部疼痛5年,伴呕血、黑便1d于2004年11月20日入院.查体:全身皮肤黏膜苍白,重度贫血貌.腹平软,上腹偏右侧有压痛.电子纤维胃镜检查报告:十二指肠球部后壁可见2.0cm×2.5cm溃疡,较深,有渗血,周围充血水肿;十二指肠前上壁可见2cm×3cm憩室,无溃疡、出血.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3.9mmol/L,尿糖(++++),酮体(++).入院诊断: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十二指肠憩室、Ⅱ型糖尿病.入院后适当控制血糖后,行胃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李启刚  白练 《消化外科》2008,(2):115-115
患者男,63岁。因腹胀痛伴呕吐15d,于2007年2月5日入院。查体:中上腹可扪及包块,质软,边界不清,不活动,大小约9.0cm×8.0cm×7.5cm,无压痛。腹部B超:右上腹11.2cm×8.5cm×6.4cm囊性肿块,边界清楚,形态尚规则,内可见光带飘浮;肝右叶可见数个大小不等无回声区,壁薄光滑,最大面积约2.0cm×1.8cm;胆总管内径为1.1cm。腹部彩超:右上腹13.5cm×9.0cm×7.6cm囊性肿块,形态欠规则,壁光滑,内透声不清晰,呈网状分隔,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壁周围可见少许血流信号。腹部CT平扫+增强:(1)肝脏右叶囊肿。(2)十二指肠降段至空肠起始段扩张,其内充满水样密度影,CT值12Hu,三期扫描水样密度影无扩张,内侧可见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3岁,体重67 kg,因发现"左上腹肿物"1年余入院.查体:T 36.5℃,HR 73次/分,BP 110/80mm Hg.术前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ECG、胸片等检查均正常.超声所见:左侧腹腔内有一9.8 cm×11.6 cm×9.2 cm的混合回声肿物,边界清,形态规则,可移动,肿物内可见少许血流信号.肝、胆、脾、胰及双肾未见异常.腹部CT所见:中腹部可见一9.14 cm×11 cm囊性占位,内见分隔,壁厚,边界清,腹膜后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影.初步诊断:左上腹肿物.拟于全麻下行肿物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5岁.右侧胸闷不适2月余.查体:无明显异常.X线胸片示右下心缘旁类圆形致密影(图1).胸部CT示前纵隔心右缘椭圆形占位影,边缘光整,大小约7.6 cm×4.5 cm,与心包关系密切,CT值-5~3 HU,注射造影剂后强化不明显(图2).各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2010年10月在全麻胸腔镜辅助下行剖胸探查.术中见病变位于右前下纵隔,椭圆形,约8 cm×5 cm×5 cm大小,囊性,包膜完整,与心包关系致密.完整摘除送检.手术标本为壁薄光滑的单房囊性肿物,其内为无色透明液体.光镜下见纤维性囊壁组织内衬单层立方上皮,囊壁内可见巢状分布的甲状旁腺细胞(图3).诊断:(下纵隔)甲状旁腺囊肿.术后查血钙、磷浓度、血PTH均正常.术后6天出院.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75岁,因无意中发现左颈根部肿物10 d人院.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及饮水呛咳等症状.查体:甲状腺左叶下极靠外侧可及一4cm×3 cm大小肿物,质软,边界清,表面光滑,活动度可,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左叶内见囊实混合性肿物,大小约6.5 cm×5.0cm×3.2cm,以囊性为主,边界清,形态规整.甲状腺CT:甲状腺左叶下极可见低密度灶,大小约4.2 cm×4.9 cm,密度较均匀,CT值约10 HU左右,病变向下延伸,气管受压向右侧移位.术前诊断:左颈部肿物,结节性甲状腺肿?全麻下行左颈部肿物切除术,术中探查肿物呈囊性变,位于甲状腺左叶下极,大小约5 cm×4 cm×2 cm.质软,表面光滑,包膜完整,沿组织间隙生长.仔细分离肿物周围组织,沿肿物边缘用超声刀切割一圈,注意保护周围血管、神经,完整切除肿物(图1).术后病理:囊性淋巴管瘤(图2).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50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不适15年,再发4 d"入院.查体未见异常.腹部CT示胰腺体积缩小,胰管扩张明显,胰管内有不规则强化.MRCP:胰管囊状扩张.形态不规则,呈憩室样改变,腔内可见充盈缺损、囊实性改变(图1).超声内镜:胃体中上段外压性隆起,十二指肠乳头开口较大,内见较多白色黏液,胰腺头、体、尾部不规则低回声团,壁内见多个乳头样突起.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74岁,因"发现右上腹肿物半个月余"于2007年12月17日入院.体格检查:右侧腹可触及一约8 cm×6 cm大小肿物,可推动、无压痛,辅助检查:腹部B超:腹后腔实质性肿块,大小约12.2 cm × 10.5 cm × 10.8 cm.CT检查:右侧腹膜后肿块大小约13.5 cm×13.2 cm×10.6 cm,其内见片状钙化影及小片状囊变区.  相似文献   

18.
女, 43岁, 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左前臂掌侧出现约鸡蛋大小的肿物, 半个月前劳作后肿物明显增大, 休息后无缓解。临床检查:左手拇指呈三节指畸形、大鱼际肌肉萎缩, 左前臂掌桡侧可见局部椭圆形隆起, 表面皮肤正常(图1A), 触之质韧, 界限清晰, 无触痛, 无波动感及活动度, Allen试验(-), Tinel征(-), 余无特殊异常。超声:肌层内可见大小约6.8 cm×2.6 cm×3.2 cm的无回声光团, 内部可见密集点状回声聚集成堆, 边界尚清, 形态尚规则, 周围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图2A)。磁共振平扫:左腕桡侧皮下肌肉内可见团块状长T1长T2信号, 大小约19 mm×31 mm×52 mm(图2B, 2C)。腕骨形态和信号正常, 关节间隙无特殊, 关节囊内无积液。术前诊断:左前臂腱鞘囊肿。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囊肿切除术, 上臂气囊止血带控制下, 沿囊肿中央取长约10 cm纵行切口, 术中可见肌层内一椭圆形、质韧的单囊巨大囊性肿物, 表面有薄纤维囊包围(图1B), 沿囊肿壁仔细分离, 未探及明显蒂部, 完整切除囊肿后, 切开囊壁见棕褐色液体流出(图1C), 囊壁厚约0.1 cm...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 29岁。主因"左上腹胀痛2周"入院。查体:左上腹压痛。腹部B超:脾中下级可见一囊性包块, 大小约14 cm × 11 cm, 界清, 内可见密集点状回声, 未见分隔。腹部CT:脾脏巨大囊性占位(图1)。肿瘤标志物CA19-9:128 U/ml。B超引导下囊肿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200 ml, 囊液中CA19-9 > 10 000 U/ml, 囊液细胞学检查没有发现恶性肿瘤的证据。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脾囊肿开窗术。脾脏脏面中下极明显膨出, 将胰腺尾部及脾血管向上挤压。脾周围有约200 ml不凝血液, 考虑为穿刺所致。在囊壁游离处与脾组织交界0.5 cm处用超声刀、电钩边切边电凝止血, 切除囊壁约8 cm × 10 cm大小。囊肿脏面呈小梁状外观, 纤维及血管纵横(图2)。将大网膜填塞于囊肿暴露面后放置引流管。术后患者恢复好, 一周后复查CT未见异常, 拔除腹腔引流管后出院。病理:囊壁部分内衬扁平上皮, 符合脾脏真性囊肿。7 d后复查血清CA19-9:1 673 U/ml。3个月后CA19-9:228.7 U/ml。5个月复查血清CA19-9:23.63 U/ml, 复查CT未见...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1岁.主因腹胀、腹痛8 d,加重4 d急诊入院.无发热,症状加重后伴频繁呕吐.既往2个月前曾发生餐后消化道出血1次,有呕血及黑便.B超检查提示十二指肠降部异常扩张,最宽处12.6 cm;腹部平片提示上腹部偏有可见一异常液气平面(图1);CT检查可见十二指肠旁囊性占位(图2).诊断为腹膜后占位、十二指肠不全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