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六味地黄汤组和依那普利组。六味地黄汤组予6.25 g/(kg·d)六味地黄汤灌胃,依那普利组予10 mg/(kg·d)马来酸依那普利悬浊液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10 m L/(kg·d)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12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Ⅰ、Ⅲ型胶原(CollⅠ、CollⅢ)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中HIF-1α、CollⅠ、CollⅢ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汤组和依那普利组肾组织中HIF-1α和CollⅠ、CollⅢ的表达均降低(P0.05),且六味地黄汤组优于依那普利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可能通过下调HIF-1α和CollⅠ、CollⅢ的表达,改善肾组织慢性缺氧,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对5/6肾切除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拮抗作用和对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及其特异性受体c-Met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六味地黄汤组,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慢性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造模1周后,灌胃干预8周。观察残肾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HGF和c-Met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和六味地黄汤组残肾均出现肾间质纤维化,模型组更为严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HGF表达升高(P〈0.05),六味地黄汤组表达也升高(P〈0.01),六味地黄汤组HGF表达强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六味地黄汤组c-Met表达均升高(P〈0.01),六味地黄汤组表达强于模型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汤可能通过促进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HGF及其受体c-Met的表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20只,六味地黄汤组20只,模型组和六味地黄汤组进行5/6肾切除术建立CRF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分离肾被膜不切除肾脏,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六味地黄汤组予以六味地黄汤灌胃[生药6.75g/(kg·d)],其余各组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每天1次,共给药8周。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成蛋白-7(BMP-7)及其mRNA表达的差异。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GF-β1和BMP-7蛋白表达面密度值增加(P0.01),平均灰度值降低(P0.01),TGF-β1 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1),BMP-7 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汤组TGF-β1表达面密度值降低,平均灰度值增加(P0.01),BMP-7表达面密度值增加,平均灰度值降低(P0.01),TGF-β1mRNA表达水平下调,BMP-7 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1)。结论六味地黄汤通过下调TGF-β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上调BMP-7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抑制CRF大鼠肾小管的EMT,可能是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山药多糖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药多糖组,制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术前7 d,山药多糖组每日给予山药多糖(200 m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缺血再灌注6 h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肾组织HIF-1α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肾组织HIF-1α、VE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山药多糖组血清BUN、SCr含量升高(P0.01),肾组织HIF-1αmRNA、蛋白表达及VEGF m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药多糖组血清BUN、SCr含量降低(P0.01),肾组织HIF-1α蛋白、mRNA表达及VEGF mRNA表达升高(P0.01)。结论山药多糖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肾组织HIF-1α表达进而诱导VEGF的表达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肾衰合剂对5/6肾切大鼠模型肾纤维化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肾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中药干预组,假手术组仅行麻醉暴露双肾,剥除肾包膜,不做手术切除,模型对照组、中药干预组5/6肾脏切除建立慢性肾脏病模型,中药干预组在手术1周后每天给予肾衰合剂3 m L灌胃,手术后12周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αSMA在肾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ollagenⅣ、αSMA、CREB、p CREB在肾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Peptag系统检测PKA活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24小时尿蛋白、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明显升高(P0.05),肾脏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蛋白激酶检测提示模型组肾组织PKA明显活化(P0.05),肾组织中collagenⅣ、αSMA、p CREB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中药干预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均明显降低(P0.05),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5),少量胶原纤维沉积。肾组织中collagenⅣ、αSMA、p CREB蛋白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肾衰合剂可能通过抑制PKA信号通路减少肾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的积聚而抑制肾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缓衰口服液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小鼠肾脏低氧-微血管荒废-肾间质纤维化病理过程的影响机制。方法通过对Apo E-/-小鼠喂以高脂饲料,并行左侧肾脏切除术,建立ARAS动物模型。手术2周后,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缓衰口服液组(中药组)、模型组,另设空白组(C57BL/6J小鼠)。中药组用缓衰口服液0.01 m L/(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予0.01 m L/(g·d)生理盐水灌胃。给药12周后,取材,检测肾功能,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肾脏Ⅳ型胶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的表达,RT-PCR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功能不全明显,肾动脉狭窄严重,肾间质纤维化明显,HIF-1α、TGF-β、Ⅳ型胶原和α-SMA表达明显增加(P0.05),v WF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HIF-1α、TGF-β、Ⅳ型胶原和α-SMA表达明显减少(P0.05),v WF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缓衰口服液对ARAS小鼠的肾功能和肾间质纤维化有明显改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对缺血性肾脏HIF-1α和TGF-β表达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六味地黄汤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3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只/d)灌胃,中药组给予加味六味地黄汤组灌胃(2 ml/d)。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观察大鼠肾组织Notch1、jagged1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出现肾间质纤维化,中药组大鼠小管间质病变减轻。与假手术组相同时间点相比较,模型组大鼠小管间质半定量评分、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大鼠相同时间点相比较,加味六味地黄汤显著降低小管间质半定量评分、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结论:加味六味地黄汤可能通过阻断Notch1/jagged1信号通路的活化,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炎四味片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肾炎四味片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肾炎四味片治疗组,每组15只,分别于术后第3、7、14 d每组大鼠各取5只.用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表达情况,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假手术组和肾炎四味片假手术组肾小管间质胶原纤维相对面积及TGF-β1、TSP-1的表达组内及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肾小管间质胶原纤维相对面积及TGF-β1、TSP-1的表达,随梗阻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且与同期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各时间点,肾炎四味片治疗组肾小管间质胶原纤维相对面积及TGF-β1、TSP-1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 肾炎四味片缓解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可能部分是通过降低肾脏TGF-β1和TSP-1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柴苓汤对UUO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α-SMA、MCP-1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柴苓汤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的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采用UUO大鼠肾病模型并用柴苓汤治疗。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肾组织α-SMA和MCP-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小管结构破坏,肾间质增宽,胶原纤维沉积增多,肾小管间质α-SMA、MCP-1的表达明显升高,而柴苓汤组各项指标较模型组显著为低。结论:柴苓汤能抑制MCP-1的生成,限制炎症反应的放大过程;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从而减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Ⅳ型胶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的研究,探讨和络泄浊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UUO)进行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制备,48只W i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灌胃组。术后第3、10、20、30天每组各处死4只大鼠。HE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评定各组大鼠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α-SMA、Ⅳ型胶原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肾脏MMP-9、TIMP-1mRNA的表达。结果:α-SMA、Ⅳ型胶原蛋白表达模型组明显增强(P<0.01),中药灌胃组各时间点的表达均少于模型组,假手术组表达无明显异常。模型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及TIMP-1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并随时间延长表达增强,中药灌胃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及TIMP-1mRNA表达亦高于假手术组(P<0.01),但较模型组表达弱(P<0.01)。MMP-9表达在模型组术后明显升高,第10天达到高峰,中药灌胃组在第20、30天时间点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和络泄浊方通过调节α-SMA、Ⅳ型胶原及MMP-9/TIMP-1的基因表达,影响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过程,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化瘀行水验方抗大鼠肾间质性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单侧输尿管结扎造模组(UUO)和假手术对照组。单侧输尿管结扎造模后大鼠进一步被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瘀行水验方治疗组(中药组)和卡托普利组。分别于用药第7天、14天、21天和28天观察梗阻侧肾间质的胶原纤维、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情况。结果:UUO组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相比:肾间质胶原纤维、MMP-9和TIMP-1的表达增加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中药组和卡托普利组与模型组相比,用药7天时,可减少肾间质胶原纤维的病理性沉积和TIMP-1的表达(P〈0.05),但MMP-9表达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用药14天、21天和28天时,可进一步显著减少肾间质胶原纤维的病理性沉积和TIMP-1的表达(P〈0.01),但未降至假手术组水平(P〈0.01),可增加MMP-9的表达(P〈0.05)。结论:化瘀行水验方治疗后,可减少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间质胶原纤维的病理性沉积和TIMP-1的表达,增加MMP-9的表达,对拮抗肾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汤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中氧化应激和自噬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金匮肾气汤组(1.8 g·kg~(-1))、依那普利组(10 mg·kg~(-1));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后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10 mL·kg~(-1)),每日1次,第21天处死大鼠。取梗阻肾组织,采用Masson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化学荧光法检测梗阻肾组织活性氧(ROS)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NOX4、p22~(phox)、p47~(phox)、LC3II/I、p62、p-mTOR/mTOR及p-AMPK/AMPK等蛋白在梗阻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梗阻肾组织间质胶原沉积增多,ROS含量显著增高(P0.01),NOX4、p22~(phox)和p47~(pho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LC3II/LC3I蛋白表达比例显著下调、p6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AMPK磷酸化显著减少、mTOR磷酸化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匮肾气汤组大鼠梗阻肾组织间质胶原沉积减少,ROS含量显著降低(P 0.05),NOX4、p22~(phox)和p47~(phox)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0.05),LC3II/LC3I蛋白表达比例上调、p62蛋白表达下调(P 0.05),AMPK磷酸化增加、mTOR磷酸化减少(P 0.05)。结论金匮肾气汤可能通过抑制NOX4激活,进而通过AMPK-mTOR途径促进梗阻肾组织自噬,从而改善UUO导致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生地黄水提物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纤维化的影响,并基于Wnt 通路探讨其 延缓肾纤维化进程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左侧输尿管建立UUO 大鼠模型。将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 组、模型组和生地黄低、中、高剂量组(0.8、1.6、3.2 g·kg-1),术后连续灌胃给药14 d。采用HE 染色法及 Masson 染色法观察生地黄水提物对梗阻侧肾脏病理损伤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纤维 化相关蛋白CollagenⅠ、α-SMA、Vimentin 的表达和分布;免疫荧光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α-SMA、 E-cadherin 的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测Wnt 通路关键蛋白Wnt5a、GSK-3β 和β-catenin 的表达。结果与假 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病理损伤和间质胶原纤维沉积严重,E-cadherin 表达和分布减少,CollagenⅠ、 α-SMA、Vimentin 以及Wnt5a、GSK-3β、β-catenin 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生地黄各 剂量组能够改善UUO 大鼠的肾小管扩张、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以及坏死等病理学改变和间质胶原沉积,增 加E-cadherin 表达和分布,并明显下调CollagenⅠ、α-SMA、Vimentin、Wnt5a、GSK-3β 和β-catenin 蛋白表 达(P<0.05,P<0.01)。结论生地黄水提物能够改善UUO 模型大鼠肾脏病理损伤和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 能与抑制Wnt 通路活化,阻抑上皮间质转化,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延缓纤维化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单侧输尿管结扎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胶原纤维和TGF-β1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单侧输尿管结扎造模组(UUO),造模大鼠再被随机分为模型组、补阳还五汤治疗组(12g/kg)和依那普利组(10mg/kg)。大鼠分别在第7、14、28天进行肾功能、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功能显著下降;依那普利和补阳还五汤干预后,肾功能显著提高。光镜显示模型组大鼠出现显著间质纤维化,依那普利和补阳还五汤干预显著减轻了肾小管损害。各个时间点,模型组肾间质损伤指数、胶原纤维和TGF-β1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升高。通过依那普利和补阳还五汤干预在第7天时,显著降低肾间质损伤指数、胶原纤维和TGF-β1的表达(P<0.05);用药第14、28天后,可进一步降低肾间质损伤指数、胶原纤维和TGF-β1的表达(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后,可改善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功能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降低胶原纤维和TGF-β1的表达,对拮抗肾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软坚泄浊法组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的影响,为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对照组、内服组,采用手术结扎单侧(左侧)输尿管大鼠模型(UUO大鼠),治疗后取肾脏组织,在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肾组织TGF-β1和HGF的表达情况.结果:(1)假手术组大鼠体重增长明显,精神状况良好;模型组大鼠体重减轻,活动减少;内服组大鼠较模型组症状相对较轻.(2)肾脏病理改变.肉眼观:假手术组大鼠肾脏呈红褐色,为正常组织;模型组肾脏体积较正常明显增大,表面皮质变薄,水肿明显;内服组和贝那普利对照组较模型组减轻.镜下观:假手术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无局灶性纤维化,无肾小管扩张;模型组大鼠肾小管扩张,1肾间质可见棕褐色颜色改变;内服组肾组织肾间质纤维化.(3)与模型组比较,内服组、贝那普利组大鼠肾组织中TGF-β1明显降低(P<0.01)、HGF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益肾活血软坚泄浊法可降低TGF-β1在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升高HGF在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从而减轻肾脏纤维化的损伤,达到保护肾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化固肾排毒颗粒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Wnt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其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洛丁新组及清化固肾排毒方高、中、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手术方法(UUO)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术后各组分别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给药第7、14、21日后,各组大鼠禁食不禁水1d,处死,取手术侧肾组织做病理检测,Masson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Wnt4及TGF-β1在肾间质的阳性染色表达。结果:经Masson染色后,模型组与各给药组大鼠肾组织胶原纤维蓝染部分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肾纤维化程度显著加重;与模型组比较,清化固肾排毒方各剂量组和洛丁新组大鼠肾组织胶原纤维蓝染部分明显减少,肾纤维化程度相对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清化固肾排毒方各剂量组和洛丁新组大鼠肾组织Wnt4及TGF-β1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清化固肾排毒颗粒能有效改善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纤维化程度,其可能通过下调Wnt4、TGF-β1改善肾功能,从而达到改善肾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络通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纯系C57BL/6J野生小鼠(WT)及肾上腺髓质素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AMKO)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普利酮组及肾络通组,每组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结扎左侧输尿管复制肾间质纤维化小鼠模型。依普利酮组给予依普利酮100 mg/(kg·d)加入饲料喂养,肾络通组给予肾络通溶液26 g/(kg·d)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0.3 ml灌胃,共10天。HE、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梗阻侧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肾上腺髓质素(ADM)的表达;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结果 WT及AMKO小鼠各组血Scr和BUN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肾小管扩张、上皮细胞坏死,肾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组织沉积显著增多,依普利酮组和肾络通组可明显抑制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胶原沉积。与本鼠种假手术组比较,WT模型组和AMKO模型组α-SMA、TGF-β1表达明显升高,而ADM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本鼠种模型组比较,依普利酮组和肾络通组α-SMA、TGF-β1表达明显降低,而ADM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两鼠种之间比较,AMKO假手术组、模型组、依普利酮组、肾络通组ADM表达均低于相应的WT小鼠组(P0.05或P0.01)。结论肾络通可能通过上调ADM表达,降低α-SMA、TGF-β1表达,从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减轻了肾脏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肾复康对肾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BMP-7表达的影响,探讨肾复康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肾复康组和缬沙坦组,每组10只。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建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分别给药治疗21d后处死大鼠,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血Scr、BUN的变化,采用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组织BMP-7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Scr、BUN水平明显升高(P0.01),提示造模成功;肾复康组、缬沙坦组血Scr、BUN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1),2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复康组、缬沙坦组肾组织BMP-7表达较模型组增多(P0.01),2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复康能改善肾纤维化模型大鼠肾功能,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肾组织BMP-7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9.
蛭倍煎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蛭倍煎(水蛭、五倍子)抑制肾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单侧输尿管(UUO)梗阻术诱导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然后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灌胃两周后,比较各组肾组织中α-SMA、FN的表达水平及Masson染色后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结果:中、西药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药物组α-SMA、FN的表达水平增加及Masson染色后出现肾间质灶性纤维化(P<0.05).中、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α-SMA、FN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及肾间质灶性纤维化减轻(P<0.05).中、西药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蛭倍煎能改善肾间质纤维化,可能是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及降低细胞外基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络通煎剂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血清醛固酮、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protein,α-SMA)、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肾络通煎剂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初步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造模组(36只)。先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手术复制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再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12只。西药组(依普利酮)按照100 mg/(kg·d)剂量加入饲料中,中药组按照26 g/(kg·d)的剂量入水瓶饮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饮用,每天1次。给药10天后摘取梗阻侧肾脏,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检测血清醛固酮、MCP-1含量,肾组织MCP-1、α-SMA、NF-κB mRNA或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胶原沉积显著增加,血清醛固酮及MCP-1含量显著升高(P〈0.01),MCP-1核酸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α-SMA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及中药组炎性细胞浸润及胶原沉积均减轻,血清MCP-1含量降低,MC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α-SMA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同时,中药组血清醛固酮含量减少(P〈0.01)。结论梗阻性肾病模型鼠肾组织炎症损伤可促进肾间质纤维化。肾络通煎剂可通过减少血清醛固酮及MCP-1含量,下调肾组织MCP-1、NF-κB表达,抑制α-SMA表达,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