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辅助镇痛作用。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在腹腔镜手术开始前,于手术部位腹膜外局部注射0.75%盐酸罗哌卡因20 mL,对照组给予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下床时间、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1,3,36和48 h活动状态下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降低,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提前1 d,术后住院时间缩短2 d。两组术后并发症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腹膜外局部浸润麻醉可改善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在脊柱手术后局部浸润麻醉的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脊柱手术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各20例。罗哌卡因组手术结束缝皮前,于切口两侧逐层应用0.5%罗哌卡因40ml浸润麻醉,利多卡因组手术结束缝皮前,同法、同量应用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两组术后用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观察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静息与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各时段自控镇痛(PCA)药液使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罗哌卡因组术后6、12小时的静息VAS评分,术后4、6、12小时的活动VAS评分均低于利多卡因组,术后4~6、7~1 2小时的P C A药液使用量少于利多卡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同。结论 罗哌卡因切口浸润用于脊柱手术后镇痛在术后4~12小时的效果优于利多卡因,4小时以内和12小时以上的镇痛效果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对小儿阑尾手术后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局部浸润罗哌卡因对小儿阑尾术后的镇痛作用,并与吗啡进行对比。方法:40例4~13岁全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患儿,随机双盲分成罗哌卡因组:0.75%罗哌卡因(2.5mg/kg,皮下和腹横筋膜下浸润注射)+生理盐水(0.4mL/kg,i.v.),对照组:生理盐水(0.4mL/kg,皮下和腹横筋膜下浸润注射)+吗啡(50μg/kg,i.v.)。采用家长视觉模拟评分法(PVAS)和客观疼痛评分法(OPS),评估术后24h内不同时间段镇痛效果并记录疼痛分数、吗啡消耗量、应用吗啡人数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与吗啡对照组相比,罗哌卡因组PVAS评分和OPS评分除第24h时间段外,其余各时间段镇痛效果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0.5h时,罗哌卡因组吗啡消耗量[(2.4±10.9)μg/kg]明显低于对照组[(15.8±23.9)μg/kg],吗啡应用人数(1/21例)也少于对照组(6/19例),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罗哌卡因组总的恶心呕吐发生率19%(4/21例)低于吗啡对照组42%(8/19例)。结论:罗哌卡因术后局部浸润镇痛效果类似于吗啡,能推迟术后首次要求吗啡镇痛的时间,减少吗啡的消耗量,且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彰宁 《成都医药》2002,28(5):271-272
分娩疼痛影响着产妇的情绪和宫口开全的过程,解决好这一期间产妇的疼痛问题,对整个产程及新生儿评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硬膜外分娩镇痛广泛用于临床,本对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在分娩镇痛过程中的差异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5.
余涛  阚奇伟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703-3704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肋间神经根局部浸润麻醉下行胸腔镜良性肺结节切除术的效果.方法:观察21例罗哌卡因肋间神经根局部浸润麻醉下胸腔镜良性肺结节切除术的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并与26例全麻手术进行比较.结果:局麻手术组术中有5例(23.8%)患者疼痛稍明显,无剧烈疼痛者,手术操作顺利,均成功切除病灶.术中监护提示各项指标平稳,全组无术中大出血,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局麻组与全麻组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引流量及术后镇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行胸腔镜良性肺结节切除术,与全麻组比较可以达到相同效果,同时可减轻麻醉打击,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Ⅱ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3个中心124例择期在低位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子宫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等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A组注入0.75%盐酸罗哌卡因15ml.B组注入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15ml。结果:不论是在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点分布、效果及效果维持时长方面,还是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循环、呼吸、肝肾功能等方面,甲磺酸罗哌卡因均表现出良好的作用,与盐酸罗哌卡因无明显差异,二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具有相似的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陈登良 《海峡药学》2016,(11):143-144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的局部浸润麻醉对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患者切口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全麻性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每组各含患者40例.A组患者在实施麻醉后、切皮前应用肾上腺素和0.25%的罗哌卡因逐层浸润切口皮下、肌层等;B组患者在实施麻醉后、切皮前,应用肾上腺素和0.9%的生理盐水逐层浸润切口皮下、肌层等;C组患者不实施局部浸润麻醉处理.对三组患者手术后2h、4h、6h、8h以及12h安静时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进行详细记录,同时记录手术后12h、24h额外镇痛药的人数、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以及患者睡眠质量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后6h、8h、12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手术后12h、24h要求给予额外镇痛药的人数明显低于B组与C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B组与C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后的拆线时间无明显差异,均未有伤口感染患者(P>0.05).结论 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用于腰间盘切除术中,能够有效的提升镇痛效果,保障患者睡眠质量,减少患者额外镇痛药的使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8.
曹敏芳 《海峡药学》2012,24(6):123-124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对腹腔镜术后患者镇痛的疗效。方法收集采用腹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各种疾患且采用全身麻醉方法麻醉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5例;其中观察组在行全身麻醉方法基础上给予0.5%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对照组只行全身麻醉不给予其他麻醉药物或手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6,12,24h疼痛评分(VAS),以及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3,6h两时间点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12,24h两时间点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和心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麻醉对腹腔镜术后患者镇痛的疗效明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4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传统自然分娩的43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分娩镇痛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母体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有效率为0,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活跃期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二产程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总产程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分娩方式构成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出血量比较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方法起效快,产后出血量少,还可以明显减轻应激反应,且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在脊柱外科手术术后局部浸润的镇痛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脊柱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为实验组手术结束后用罗哌卡因在切口两侧逐层浸润。B组为对照组手术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在切口两侧逐层浸润。两组患者术后接静脉PCA泵,(0.9%ns190ml+布托啡诺10mg+氟哌啶5mg)给药速度为5ml/h,若患者自觉疼痛明显,可15min后自行按镇痛泵按钮追加药物2ml。记录术后1、3、6、12、24hVAS评分。记录术后各时间段有效按压次数。记录观察术后恶心,头晕,心悸,出汗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1、3、6、12h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各时间段有效按压次数高于实验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罗哌卡因术后切口浸润可明显降低手术后早期VAS评分,可用于术后镇痛。可减少布托啡诺的用量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对甲状腺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择期进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利多卡因组(B组)及对照组(C组)。A组于切皮前用0.5%罗哌卡因10 m L对切口处进行局部浸润麻醉,肿瘤切除后逐层缝合前用0.5%罗哌卡因10 m L分别进行喷洒;B组用0.5%利多卡因以同样方法进行局麻及创口喷洒;C组不用局麻药。分别于术后1,4,8,12,24,48 h对3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VAS评分>4分者,静脉注射盐酸曲马多注射液100 mg止痛并记录使用总量,同时记录3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4,8,12,24 h时,A组VAS评分低于B、C组(P<0.05);术后1 h时,A、B组VAS评分低于C组(P<0.05);术后B、C组患者用曲马多例数较A组多(P<0.05);B、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A组高(P<0.05);3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肿瘤手术用0.5%罗哌卡因局部麻醉,术后能产生良好镇痛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肋间神经根局部浸润麻醉下行纤支镜胸膜腔活检术的效果。方法观察43例罗哌卡因肋间神经根局部浸润麻醉下行纤支镜胸膜腔活检术的术中、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4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成功取得活检,有19例(44.2%)患者术中疼痛稍明显,但均能忍受,无剧烈疼痛者。术后有14例(32.6%)患者术区疼痛,主要发生在术后24h内,其中有4例(9.3%)患者给予口服镇痛药,有1例(2.3%)给予肌注镇痛药。术后4h、8h、及24h全组VAS评分分别为(2.01±0.53)分、(1.68±0.51)分和(1.05±0.49)分。术后活检结果恶性病变23例,良性病变20例,在术后8h、24h良性病变组的VAS评分大于恶性病变组(P〈0.05)。结论在罗哌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可以顺利完成经胸壁纤支镜胸膜腔活检术,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麻醉下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的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利多卡因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行局部麻醉。结果 82例患者对麻醉效果均感到满意。平均下床活动时间30min;81例患者术后感到切口疼痛较轻(占98.8%),术后平均出院时间3.2d;术后12个月随访,无复发;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局麻下行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简单、安全,方便易行,疗效满意,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7,(9):239-241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我院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根据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切皮前分别注入盐酸罗帕卡因4m L于脐部切口、肋缘下切口以及剑突下切口,手术完毕前给予腹腔均匀喷洒20m L罗哌卡因,对照组患者则不给予罗哌卡因处理。分别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24h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水平,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情况,额外加用镇痛药物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喉罩拔除时间对比均不明显(P>0.05)。两组术后24h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水平对比均不明显(P>0.05)。观察组在术后4、8、12h的VAS评分分别为(3.1±1.3)、(2.4±1.0)、(1.1±0.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1.7)、(3.3±1.4)、(1.7±0.6)分。观察组患者额外镇痛药物使用率为12.50%(5/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7.50%(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对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额外镇痛药物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盐酸罗哌卡因与甲磺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下腹部或下肢手术行硬膜外麻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盐酸罗哌卡因组(A组)和甲磺酸罗哌卡因组(B组),观察对比两组麻醉感觉阻滞起效与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时间、起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感觉阻滞起效与持续时间以及运动阻滞时间、起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盐酸罗哌卡因与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中,麻醉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6.
王两忠  董理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3):1931-1932,1935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拟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予2%盐酸利多卡因10 mL复合1%盐酸罗哌卡因5mL行硬膜外麻醉(Ⅰ组)、2%盐酸利多卡因7.5 mL复合1%盐酸罗哌卡因7.5 mL行硬膜外麻醉(Ⅱ组)、2%盐酸利多卡因5 mL复合1%盐酸罗哌卡因10 mL行硬膜外麻醉(Ⅲ组).三组患者均选择T12~L1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3 mL作为试验剂量,再注入10mL局麻药作为初始量,三组患者在术后进行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舒适度(BCS)评分和术者满意度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监测并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不良反应、感觉神经阻滞情况(采用针刺皮肤法)、切皮前运动神经阻滞情况(采用Bromage评分法)以及入室(T0)、术前(T1)、切皮(T2)、术毕(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频率(R).结果 三组患者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MAP低于Ⅰ、Ⅱ组,HR快于Ⅰ、Ⅱ组(P<0.05)术后VAS疼痛评分Ⅱ、Ⅲ组低于Ⅰ组(P<0.05),BCS评分Ⅱ组高于Ⅰ、Ⅲ组(P<0.05).Ⅰ、Ⅱ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平面时间显著短于Ⅲ组(P<005),切皮前Ⅱ、Ⅲ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优于Ⅰ组(P<0.05).Ⅰ、Ⅱ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Ⅲ组(P<0.05)Ⅱ、Ⅲ组术者满意度优于Ⅰ组(P<0.05).结论 2%盐酸利多卡因7.5 mL复合盐1%酸罗哌卡因7.5 mL行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17.
唐万彪  冉兴  姚文  王珏  唐明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615-1616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利多卡因行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 ̄Ⅱ级外科中下腹部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选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手术后使用一次性微量止痛泵行病人自控镇痛(PCEA)。R组:0.2%罗哌卡因,L组:0.5%利多卡因,泵中均加入度冷丁200mg,芬太尼0.3mg,输注速度2ml/h,在镇痛效果差时推注罗哌卡因5ml(未稀释)。分别于镇痛开始后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观察并记录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镇痛各时间段VAS评分平均R组为(2.1±0.3)分、L组为(3.8±0.5)分,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满足病人术后镇痛需要,但罗哌卡因优于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8.
<正>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酰胺类局麻药,有较小的心血管、中枢神经毒性,现已广泛应用于连续硬膜外麻醉。本文探讨混合后浓度为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合剂用于成人骶管麻醉的临床效果,并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罗哌卡因局部和腹腔内联合浸润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接受全身麻醉(全麻)下开展LC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手术完毕不接受镇痛药物以及其他阵痛和方式的干预,观察组运用罗哌卡因局部和腹腔内联合浸润麻醉。比较两组术后各时间段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需额外使用双氯芬酸钠栓情况、肛门通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24 h内术后恶心呕吐(PONV)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0、2、4、8、12、24 h的VAS评分均比对照组要低,且呈现出差异表现(P<0.05)。观察组需额外使用双氯芬酸钠栓的患者占比13.3%低于对照组的40.0%,数据对比呈现出差异表现(P<0.05)。两组肛门通气时间比较未呈现出差异表现(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23±0.42)d早于对照组的(2.10±0.79)d,数据对比呈现出差异表现(P<0.05)。观察组PONV评分(0.77±0.76)分低于对照组的(1.37±0.79)分,数据对比呈现出差异表现(P<0.05)。...  相似文献   

20.
龙云  王品  赵建生  王淮胜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336-3337
目的 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在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6例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甲磺酸罗哌卡因,对照组给予盐酸罗哌卡因.观察痛觉阻滞平面及其起效和作用时间、运动阻滞评分及其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生命体征、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结果 两组痛觉阻滞作用时间、起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23,10.52,10.64,12.21,均P>0.05);两组给予研究药物即刻(0 min)、给药后10 ~30 min、手术开始即刻(0 min)、手术中10~120 min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pO2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23,10.52,10.64,12.21,均P>0.05).两组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电图改变、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6.11,5.34,5.23,6.05,均P>0.05).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与盐酸罗哌卡因一样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