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覃小静  汪海燕  庄平  孙丽梅 《新中医》2023,55(12):150-154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低频电疗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92 例脑梗死后吞咽功 能障碍患者分为2 组各46 例,2 组均予脑梗死三级预防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加用子午流注低频电 疗,2 组疗程均为21 d。比较2 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WST)、视频透视吞咽功能检 查(VFSS) 和检测表面肌电图(sEMG),评定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 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 量表(SWAL-QOL) 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9.1%,对照组总有效率71.7%,2 组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WST 分级结果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WST 分级结果优于对照 组(P<0.05)。2 组SSA 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VFSS、SWAL-QOL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 高(P<0.05)。观察组SSA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VFSS、SWAL-QO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2 组sEMG 最大波幅值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吞咽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观察组 sEMG 最大波幅值高于对照组(P<0.05),吞咽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在脑梗死三级预防治疗 和吞咽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低频电疗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可以提高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吞 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予康复医学科规范化治疗与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联合耳穴压豆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评定2组患者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2组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BI评分、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SSA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SWAL-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耳穴压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辅助治疗效...  相似文献   

3.
吴春红  朱小云 《新中医》2022,54(6):88-9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2组均进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评分及表面肌电信号(sEMG);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EMG均较治疗前增强(P<0.05),观察组sEMG强于对照组(P<0.05)。经秩和检验,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4.029,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姚文娟  陈棋 《新中医》2022,54(16):156-161
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与吞咽-摄食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利咽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124 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 例和治疗组60 例,2 组患者入院后均予抗血小板、保护神经等常规治疗,在康复训练师的指导下进行吞咽-摄食康复训练,治疗组加予利咽开窍针法治疗,2 组均治疗4 周。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 评分和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 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 水平。比较2 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9.69%,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VFSS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VFS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口角流涎、口眼歪斜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 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血清BDNF、NGF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BDNF、NGF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与吞咽-摄食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利咽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提高疗效,不仅能够改善吞咽障碍,还能够促进脑卒中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纳入符合标准的我院康复医学科2021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的脑卒中后存在吞咽障碍的住院患者4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基础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吞咽训练同时增加耳穴贴压。干预前及干预14 d后,观察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进食FOIS评分、SWAL-QOL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进食FO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进食FOI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而且观察组干预后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SWAL-QO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SWAL-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而且观察组干预后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进食FOIS评分、SWAL-QOL评分,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观察透刺吞咽针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 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透刺吞咽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反复唾液吞咽试验、洼田饮水试验、经口摄食功能评估(FOIS)、吞咽造影检查(VFSS)、VGF量表评估,于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反复唾液吞咽试验、洼田饮水试验、经口摄食功能评估(FOIS)、咽期吞咽时间、VGF量表评估中均有所改善,两者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且治疗组由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透刺吞咽针法对于改善中风后咽期吞咽功能障碍程度,缩短咽期吞咽时间,恢复患者摄食饮水能力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冷热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痰瘀互结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痰瘀互结型D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冷热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仅行吞咽功能训练,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造影检查(VFSS)、Burke吞咽障碍筛查量表(Burke)、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分级,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FSS、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Burke、SSA、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情况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78.0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冷热刺激结合吞咽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整体观念取穴法结合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吞咽治疗仪治疗,观察组采用整体观念取穴法结合吞咽治疗仪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及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愈显率7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愈显率2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洼田饮水试验及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藤岛一郎吞咽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观念取穴法结合吞咽仪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口肌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吞咽康复训练,研究组联合应用口肌生物反馈训练和吞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WAL-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口肌生物反馈训练和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利咽按摩法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合并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并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加用醒脑利咽按摩法治疗。结果:治疗4周两组洼田饮水症状积分及MMASA评分均改善(P<0.05),治疗组洼田饮水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MMAS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个月治疗组MMAS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利咽按摩法联合吞咽训练治疗卒中后恢复期吞咽障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毛珍莹  郑娟芬  许美飞 《新中医》2022,54(19):192-195
目的:观察行气散瘀针刺法联合Vitalstim 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D) 的疗效。方法:选取120 例PSD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采用Vitalstim 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行气散瘀针刺法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AA) 评分]、表面肌电图(sEMG)、血液流变学指标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8.3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SAA 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上述2 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sEMG 最大波幅均较治疗前升高,吞咽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EMG 最大波幅高于对照组,吞咽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上述3 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气散瘀针刺法联合Vitalstim 电刺激能有效促进PSD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改善表面肌电图,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杜娟  李海松  田果 《新中医》2021,53(20):165-170
目的:观察中医冰火疗法理论指导下的吞咽康复护理联合常规疗法与吞咽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60 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与对照组各30 例。2 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实施常规护理与吞咽康复训练,中医组实施中医冰火疗法理论指导下的吞咽康复护理。2 组疗程均为1 个月。治疗前、治疗1 个月后,应用洼田氏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 测评2 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应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测评生活质量,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行肌电图检查,记录患者吞咽肌群的吞咽时程及最大振幅。结果:治疗1 个月,中医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吞咽能力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吞咽能力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咬肌、口轮匝肌、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的吞咽时程均较治疗前缩短、吞咽最大振幅均大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组4 个肌群的吞咽时程均短于对照组、吞咽最大振幅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 组SSA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SWAL-QOL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组SSA 评分低于对照组,SWAL-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中医冰火疗法理论指导下的吞咽康复护理联合常规疗法与吞咽康复训练可增强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肌群的协调性,改善吞咽障碍,进而恢复吞咽功能,有效防止肌群萎缩不用。  相似文献   

13.
郑瑶  陈芬  李菁 《新中医》2022,54(6):76-79
目的:观察中医芳香冷疗术联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ICS)且合并有吞咽功能障碍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稳定血压、降糖调脂、抗血小板凝集、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中医芳香冷疗术。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KDWT)、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KDW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KDW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KDW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SWAL-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芳香冷疗术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I...  相似文献   

14.
张超男  宋丰军 《新中医》2019,51(7):225-227
目的:研究肌内效贴联合头部带针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D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DAS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均采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联合头部带针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评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2.5%,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1周、2周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Ⅰ~Ⅴ级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各期SSA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2周、4周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头部带针治疗配合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能够提升DAS患者吞咽功能,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三部开窍利咽针刺辅助吞咽功能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定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住院的112例AIS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展开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部开窍利咽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评分、洼田氏饮水试验、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和改良的Barthel量表(MBI)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43%(54/5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5%(4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SS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洼田氏饮水试验1级率23.21%(13/56)、2级率41.08%(23/56)均高于对照组7.14%(4/56)、28.57%(16/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79%(1/56)低于对照组的14.29%(8/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WAL-QOL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部开窍利咽针刺辅助吞咽功能训练可有效减轻AIS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症状,降低吸入性肺炎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项针联合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脑梗死后吞咽 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观察 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项针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 饮水试验 (WST) 评分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 (SSA) 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2组患者吞咽时舌骨垂直与水平移动幅度的变化 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物质 (SP) 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1) 观 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 (36/40) ,对照组为67.50% (27/40)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治疗 后,2组患者的WST、SSA评分均明显改善 (P<0.05) ,且观察组在改善WST、SS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0.05) 。 (3) 治疗后,2组患者的舌骨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均明显改善 (P<0.05) ,且观察组在改善舌骨垂直位移、水 平位移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4)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SP水平明显改善 (P<0.05) ,且观察 组在改善血清SP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5)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 (2/40) ;对 照组为25.00% (10/40)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项针联合吞咽功能 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血清SP水平,增加舌骨位移距离,降低不 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钟杭科 《新中医》2018,50(3):53-56
目的:观察活血通窍饮Ⅰ号方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则加用活血通窍饮Ⅰ号方内服治疗,2组连续治疗2周。对比2组治疗后的效果,用洼田饮水试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总有效率76.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SS-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窍饮Ⅰ号方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疗效肯定,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吞咽障碍,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凸显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并发症的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为临床治疗吞咽功能障碍寻找最优的方法。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A)、康复训练组(B)、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C),每组30人。各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处理,针刺组给予项针治疗,康复训练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则给予项针、吞咽功能训练联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及临床疗效评价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C组高于A、B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C组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吞咽功能训练、针灸、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180例随机分成吞咽功能训练组、针灸组、电刺激组及联合组,每组45例,联合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针灸、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其余组给予相应治疗。对比各组治疗后的吞咽功能相关疗效,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结果、藤岛一郎吞咽评分及Sa(O2)值。结果联合组的吞咽功能相关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均0.05)。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吞咽功能显著优于其他组(P均0.05),藤岛一郎吞咽评分和Sa(O2)显著高于其他组(P均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针灸、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疗效更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化痰通腑方联合吞咽训练对气管切开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及对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和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气管切开后吞咽障碍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舌三针联合吞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化痰通腑方治疗。两组治疗疗程4周。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中医证候积分、吞咽功能、血清S100β蛋白、NSE和BDNF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74.51%)(P<0.05)。观察组治疗后吞咽困难、饮水发呛和言语謇涩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洼田饮水试验和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100β蛋白和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而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腑方对气管切开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良好,中医证候显著减轻,吞咽功能显著改善,上调S100β蛋白和BDNF表达并下调NSE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